初一:20190420题 两道花篱笆墙

合集下载

初一:20190420答案 两道花篱笆墙

初一:20190420答案 两道花篱笆墙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两道花篱笆墙李淑云①喜欢站在办公室窗前看楼下的风景,尤其是夏天。

在某一个闲暇时刻,手捧一杯温茶,站在宽大明亮的玻璃窗前看楼后的洋槐树:向上伸展的枝条蓬蓬散散,朝着天空炫耀着不屈的生命。

矮处的枝杈你携着我、我搀着你,互相交织在一起,二十棵硕大的树冠像二十把大伞连在一起,把地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像一道密不透风的枝墙,任凭阳光使劲往里挤,也只能透过细小的缝隙洒一点微弱的光进去。

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草,因了这微弱的阳光,在树下那片并不丰厚的土地上,将自己并不美丽的生命肆意..绽开。

②喜欢极了这些极具个性的生命!③一日,忙完手头工作,刚站起来活动筋骨,茶还没有来得及沏,还没看到洋槐,一道漂亮的花篱笆墙,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④那里是隔壁单位的家属院。

那片房子年代久远,大概是八十年代末建的,墙皮有些脱落,远远看上去,像老人脸上的斑痕,一块一块的。

每两间一个小院。

有花篱笆墙的这座小院,也是离我们办公楼最近的一座小院。

⑤春天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女人在院子里不停地忙活,小路两侧,也不知种了哪些蔬菜亦或哪些绿色植物,这一阵子高的、矮的全是绿色的了。

⑥时光这条大虫实在厉害,连铺在小院里的砖也不曾放过。

每一场大雨过后,在阳光的反射下,总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跟着潮湿的空气一并落入眼中,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存了雨水,一时半会儿渗不完。

⑦最近这段时间,小院儿有了明显的变化,院子里那些残缺的铺在地上的砖块不见了,随之被一条新的小路代替,依旧由屋门一直到院门口。

房子四周的墙面也泥上了一层水泥,光鲜的外表已经达到迷惑人的地步。

⑧今天又有了新的发现,仔细看了看,不是一道,小路两侧分别扎起了一道篱笆,像盛开的花瓣弯成月牙状,朝两边分开,小路则如同暗色的花蕊。

那些绿油油的颜色,完全被篱笆墙围在里面,一些姹紫嫣红的花朵攀爬在篱笆墙上,风一吹不停地摇摆。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有一些花香沿着那条整齐漂亮的小路,拐了弯跑到办公楼这边来。

初一语文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20题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背诵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是初一语文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______。

答案:《登鹳雀楼》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______。

答案:《春江花月夜》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______。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______。

答案:《登鹳雀楼》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重山"出自______。

答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选择题1. 下面哪首诗描写了广阔的大自然景色?A.《登鹳雀楼》B.《静夜思》C.《长恨歌》D.《江雪》答案:A2. 下面哪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A.《登鹳雀楼》B.《静夜思》C.《长恨歌》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案:D3. 下面哪首诗描写了悠然自得的境界?A.《登鹳雀楼》B.《静夜思》C.《长恨歌》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B4. 下面哪首诗描写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A.《登鹳雀楼》B.《静夜思》C.《长恨歌》D.《江雪》答案:D5. 下面哪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A.《登鹳雀楼》B.《静夜思》C.《长恨歌》D.《登高台呈侯门丞相》答案:C三、解答题1. 请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或古词,简要介绍该诗的作者和主题,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答案:(回答内容自行编写)2. 你认为背诵古诗词对语文学习的帮助有哪些?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回答内容自行编写)3. 你在背诵古诗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你是如何克服的?答案:(回答内容自行编写)通过以上20道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初一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愿你们能够通过背诵古诗词,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7 散文诗二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嗅.觉(xiù) 并蒂.(dì) B.姊.妹(zǐ) 菡萏.(dàn) 徘徊.(huí) C.攲.斜(jī) 应.答(yìng) 荷花梗.(gěng) D.负荷.(hé) 荫.蔽(yīn) 莲蓬.(peng)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风已没有那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

(3)天津南开大学的荷花塘里,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丽的姑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填空。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这两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二是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赏析下面这首精妙的小诗。

母 亲冰 心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部编版(2024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版(2024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4.14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夜幕降临,我趴在岩石上,,害怕极了,突然,身旁草丛里发出一阵细碎的声响,我顿时,真想站起身来。

A.参差不齐神志不清目瞪口呆抱头鼠窜B.参差不齐神情恍惚惊慌失措拔腿就跑C.参差错落焦头烂额狼狈不堪仓皇逃窜D.良莠不齐失魂落魄丧魂落魄临阵逃脱3.下列对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采取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

B.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生活哲理。

C.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很担心却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父亲进退两难的处境。

D.“我”之所以去爬悬崖,一是因为怕小伙伴们嘲笑“我”是“胆小鬼”,二是“我”也确实想尝试一下。

4.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对父亲这样说的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是让“我”自己下来,他不管我。

B.他对“我”我下来完全有把握。

C.他知道“我”是胆小鬼,身体不好才这样说。

D.让“我”慢慢把心情放平,镇定下来。

5.选出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A.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两道花篱笆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两道花篱笆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达成下小题两道花篱笆墙李淑云①喜爱站在办公室窗前看楼下的景色,特别是夏季。

在某一个闲暇时辰,手捧一杯温茶,站在宽大光亮的玻璃窗前看楼后的洋槐树:向上伸展的枝条蓬蓬散散,朝着天空夸耀着不屈的生命。

矮处的枝杈你携着我、我搀着你,相互交叉在一同,二十棵巨大的树冠像二十把大伞连在一同,把地面掩盖的严严实实,像一道密不漏风的枝墙,任凭阳光用力往里挤,也只好透过渺小的空隙洒一点轻微的光进去。

一些叫不有名的野草,因了这轻微的阳光,在树下那片并丰厚的土地上,将自己其实不漂亮的生命任意绽放。

②喜爱极了这些极具个性的生命!③一日,忙完手头工作,刚站起来活动筋骨,茶还没有来得及沏,还没看到洋槐,一道漂亮的花篱笆墙,紧紧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④那边是近邻单位的家眷院。

那片房屋年月长远,大体是八十年月末建的,墙皮有些零落,远远看上去,像老人脸上的斑痕,一块一块的。

每两间一个小院。

有花篱笆墙的这座小院,也是离我们办公楼近来的一座小院。

⑤春季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女人在院子里不断地忙活,小道双侧,也不知种了哪些蔬菜亦或那些绿色植物,这一阵子高的、矮的全部是绿色的了。

⑥光阴这条大虫实在厉害,连铺在小院里的砖也未曾放过。

每一场大雨事后,在阳光的反射下,总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随着湿润的空气一并落入眼中,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存了雨水,一时半会儿渗不完。

⑦近来这段时间,小院儿有了显然的变化,院子里那些残破的铺在地上的砖块不见了,随之被一条新的小道取代,仍旧由屋门向来到院门口。

房屋周围的墙面也泥上了一层水泥,鲜明的表面已经达到诱惑人的地步。

⑧今日又有了新的发现,认真看了看,不是一道,小道双侧分别扎起了一道篱笆,像绽放的花瓣弯成月牙状,朝两边分开,小道则好像暗色的花蕊。

那些绿油油的颜色,完整被篱笆墙围在里面,一些姹紫艳红的花朵攀登在篱笆墙上,风一吹不断地摇晃。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忧如有一些花香沿着那条齐整漂亮的小道,拐了弯跑到办公楼这边来。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 课时练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 课时练含答案

《梅岭三章》1.为下面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旌旗 A.jīng B.jīn()(2)即为家 A.jí B.jì()(3)血雨腥风 A.xuě B.xuè C.xiě()2.小文同学对下面语段中的加粗词语进行了赏析,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西山山脉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翠,庄严的建队仪式在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

广场上屹立着四位英雄的塑像,粗犷的线条雕刻出英雄们坚毅的面庞、不屈的灵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默默祈祷,希望英雄们在静谧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得以安息。

A.“映衬”在语段中是形容词,写出了西山山脉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的样子。

B.“庄严”在语段中是褒义词,表现了建队仪式的庄重严肃。

C.“雕刻”在语段中是名词,表现了英雄们不屈服的精神。

D.“静谧”在语段中是贬义词,写出了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宁静,表达了我们向英雄学习的决心。

3.对下列加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旋转)B.取义成仁今日事(成全、实现)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估计)D.旌旗十万斩阎罗(旗帜的总称。

这里借指军士)4.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这句话中“崇高”是褒义词)B.“我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和“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两句中的“强壮”和“毅力”都是形容词。

C.“惊讶”“惊奇”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意外、奇怪的意思。

D.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理解了清明节的内涵:缅怀先烈,更要善待生者;追忆先人,更要继往前行。

(这句话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删去“使”)5.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小升初语文初一分班考专项练习题(古诗词练习)二【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初一分班考专项练习题(古诗词练习)二【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初一分班考专项练习题(古诗词练习)二1. ,万物生光辉。

2.煮豆燃豆萁,。

3. ,笼盖四野。

4.白毛浮绿水,。

5. ,二月春风似剪刀。

6.欲穷千里目,。

7. ,江清月近人。

8.但使龙城飞将在,。

9. ,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深林人不知,。

11. ,遍插茱萸少一人。

12.举头望明月,。

13. ,问言与谁餐。

14.忧来其如何,。

15. ,不及汪伦送我情。

16.孤帆远影碧空尽,。

17. ,何处得秋霜?18.剑外忽传收蓟北,。

19. ,一行白鹭上青天。

20.岐王宅里寻常见,。

21. ,江船火独明。

22.黄四娘家花满蹊,。

23. ,万径人踪灭。

24.月落乌啼霜满天,。

25. ,寒食东风御柳斜。

26.月黑雁飞高,。

27. ,游子身上衣。

28.东边日出西边雨,。

29. ,潭面无风镜未磨。

30.离离原上草,。

31. ,风景旧曾谙。

32.春种一粒粟,。

33. ,白云深处有人家。

34.千里莺啼绿映红,。

35.向晚意不适,。

36.槲叶落山路,。

37. ,钟山只隔数重山。

38. ,白雨跳珠乱入船。

39.竹外桃花三两枝,。

40. ,死亦为鬼雄。

41.三万里河东入海,。

42. ,风光不与四时同。

43.胜日寻芳泗水滨,。

44. ,毕竟东流去。

45.应怜屐齿印苍苔,。

46. ,烈火焚烧若等闲。

47.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48.我劝天公重抖擞,。

答案1.阳春布德泽2.漉豉以为汁3.天似穹庐4.红掌拨清波5.不知细叶谁裁出6.更上一层楼7.野旷天低树8.不教胡马度阴山9.洛阳亲友如相问10.明月来相照11.遥知兄弟登高处12.低头思故乡13.白兔捣药成14.凄怆摧心肝15.桃花潭水深千尺16.惟见长江天际流17.不知明镜里18.初闻涕泪满衣裳19.两个黄鹂鸣翠柳20.崔九堂前几度闻21.野径云俱黑23.千山鸟飞绝24.江枫渔火对愁眠25.春城无处不飞花26.单于夜遁逃27.慈母手中线28.道是无晴还有晴29.湖光秋月两相和30.一岁一枯荣31.江南好32.秋收万颗子33.远上寒山石径斜34.水村山郭酒旗风35.驱车登古原36.枳花明驿墙37.京口瓜洲一水间39.春江水暖鸭先知40.生当作人杰41.五千仞岳上摩天42.毕竟西湖六月中43.无边光景一时新44.青山遮不住45.小扣柴扉久不开46.千锤万凿出深山47.只吹的水尽鹅飞罢48.不拘一格降人才。

宋长征《篱笆青青》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长征《篱笆青青》阅读练习及答案

篱笆青青宋长征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

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

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

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

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位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

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

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桠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

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

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

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

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

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

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一一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

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
两道花篱笆墙
李淑云
①喜欢站在办公室窗前看楼下的风景,尤其是夏天。

在某一个闲暇时刻,手捧一杯温茶,站在宽大明亮的玻璃窗前看楼后的洋槐树:向上伸展的枝条蓬蓬散散,朝着天空炫耀着不屈的生命。

矮处的枝杈你携着我、我搀着你,互相交织在一起,二十棵硕大的树冠像二十把大伞连在一起,把地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像一道密不透风的枝墙,任凭阳光使劲往里挤,也只能透过细小的缝隙洒一点微弱的光进去。

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草,
因了这微弱的阳光,在树下那片并不丰厚的土地上,将自己并不美丽的生命肆意
..绽开。

②喜欢极了这些极具个性的生命!
③一日,忙完手头工作,刚站起来活动筋骨,茶还没有来得及沏,还没看到洋槐,一道漂亮的花篱笆墙,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④那里是隔壁单位的家属院。

那片房子年代久远,大概是八十年代末建的,墙皮有些脱落,远远看上去,像老人脸上的斑痕,一块一块的。

每两间一个小院。

有花篱笆墙的这座小院,也是离我们办公楼最近的一座小院。

⑤春天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女人在院子里不停地忙活,小路两侧,也不知种了哪些蔬菜亦或哪些绿色植物,这一阵子高的、矮的全是绿色的了。

⑥时光这条大虫实在厉害,连铺在小院里的砖也不曾放过。

每一场大雨过后,在阳光的反射下,总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跟着潮湿的空气一并落入眼中,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存了雨水,一时半会儿渗不完。

⑦最近这段时间,小院儿有了明显的变化,院子里那些残缺的铺在地上的砖块不见了,随之被一条新的小路代替,依旧由屋门一直到院门口。

房子四周的墙面也泥上了一层水泥,光鲜的外表已经达到迷惑人的地步。

⑧今天又有了新的发现,仔细看了看,不是一道,小路两侧分别扎起了一道篱笆,像盛开的花瓣弯成月牙状,朝两边分开,小路则如同暗色的花蕊。

那些绿油油的颜色,完全被篱笆墙围在里面,一些姹紫嫣红的花朵攀爬在篱笆墙上,风一吹不停地摇摆。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有一些花香沿着那条整齐漂亮的小路,拐了弯跑到办公楼这边来。

⑨最初,我以为类似球兰一样藤蔓状的花朵攀绕在上面,仔细看了半天,发现并非如此。

在那两道不长的篱笆上,每隔一小段距离,便有一个口颈不大的花盆挂在上面。

隔得远,实在看不清,我猜想主人是按照花朵的颜色交叉挂放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远远看上去如同用花朵编织的篱笆墙,别出心裁地摆放在那
座小院里,也因此惊扰了沉寂许久的小院,满院子的勃勃生机,宛若美好的春天不期而降
....。

⑩同事说:“院子里又没养鸡鸭,又没有牲口来祸害,弄那些篱笆真是多余!”
⑪我听了摇了摇头,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两道花篱笆墙。

⑫一座年代久远的小院,因为有了花篱笆墙的参与,与先前迥然不同,一个充满魅力、好看而又舒适的小院,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两道花篱笆墙如同两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给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冥冥中,牵引着小院又回到往昔,回到了属于它的青葱岁月。

⑬在初夏这个美好的季节,遇到被花篱笆墙装点的小院,宛若遇到儿时的故人,遇到生命中一段不可复制的光年。

⑭我贪婪地看着这一切,被这生猛乍现的美感动得无以言表,眼前不觉间雾蒙蒙一片。

潜意识里觉得,每个生命都应该为自己扎一道花篱笆墙,柴米油盐的间隙增添些许美好和悠闲,生活有了诗意的寄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命的花园也因此丰富多彩,亦或不期然完成一场生命的蜕变,亦不无可能。

(选自《齐鲁晚报》2018年4月19日,有删改)
1.本文的标题“两道花篱笆墙”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2分)
2.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3. 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草,因了这微弱的阳光,在树下那片并不丰厚的土地上,将自己并不美丽的生绽开。

命肆意
..。

(2)也因此惊扰了沉寂许久的小院,满院子的勃勃生机,宛若美好的春天不期而降
....
4.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⑫段画线的句子。

(3分)
5.生活中,有很多人因柴米油盐而奔波忙碌,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愿你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3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4分)
乙卯重五①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⑴、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分)
⑵、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
作文:
1.与德高望重、博学睿智的智者同行,或许你能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与积翠如云、鸥翔鱼游的大自然同行,或许你能接受一次灵魂的涤荡;与慷慨无私、真诚以待的好友同行,或许你能收获一份从未有过的感动……请以“与你同行,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3.请以“不一样的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3.作文。

冬天,有凛冽的寒风,所以人会感觉到冷。

其实,冬天也有温暖。

这种温暖有时来自于一次倾情的关爱,有时来自于一个善意的眼神,有时来自于一句温馨的祝福,有时来自于别人的鼓励……这些,都会让你心里暖暖的。

请以“冬天,其实不冷”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作文。

以“真情在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可供选填的词语如:“书信”“妈妈的唠叨”“老师的批评”“朋友的帮助”等。

也可以不受上述词语的限制,自行选词填补。

(2)字数600字左右。

5.人生如旅途,旅途中有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

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

“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叙事具体生动,抒情真挚自然,有一定的感悟;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如有需要,请用A,B,C代替③不少于600字。

不抄装本试卷中阅读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