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傻子的一生》读书报告
某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 7)

傻瓜的一生此稿可否发表,什么时候在哪儿发表,我愿意完全委托给你。
稿中所出现的人物你大概都知道。
但是发表之际,希望你不要加上注解。
我目前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当中。
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懊悔。
我只是对有了我这样的恶夫、恶子、恶父的亲人感到遗憾。
那么,再见了。
在此稿中,我至少还不曾有意识地替自己辩护。
最后再说一句:我之所以特地将此稿委托给你,乃是因为我相信你恐怕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我。
(一旦揭掉我这张城里人的皮)我在此稿中表现出的傻劲儿供你一笑。
久米正雄君昭和二年六月二十日芥川xx一时代那是某书店的二楼。
年方二十的他登上靠在书架上的西式梯子,寻找新书。
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天色逐渐黑下来了。
他却还热心地继续读书脊上的字。
那里陈列的,与其说是书脊,毋宁说是世纪本身。
尼采、魏尔伦、龚格儿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霍普特曼、福楼拜……他在薄暮中挣扎,数着他们的名字,可是书脊自然而然地淹没在阴郁的暮色中。
他终于失去耐性,想从西式梯子下来。
他头上刚好悬着个秃灯泡,忽然亮了。
他就立在梯子上,俯视在书籍之间移动的店员和顾客。
他们显得怪渺小的,而且非常寒碜。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他立在梯子上,朝着这些人望了片刻。
二母亲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
宽阔的屋子因而越发显得忧郁。
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
同时,其中另外一个站在屋子正中间,与其说是跳舞,不如说是乱蹦着。
他和红光满面的医生一起看着这样的情景。
十年前,他母亲也跟他们毫无二致。
毫无——说实在的,他从他们的气味中嗅到了母亲的气味。
“那么,走吧?”医生走在他的前面,沿着走廊进入一个房间。
房间的角落里有个装满酒精的大玻璃瓶,里面浸着几副脑髓。
他在其中的一副上发现了略微发白的东西,有些像是撒上了点蛋白。
他同医生站着谈话,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电灯公司的一个技师生前的脑髓。
他一直认定自己是黑油油的大发电机。
”为了避开医生的视线,他就朝玻璃窗外面望去。
芥川龙之介遗稿:某傻子的一生

芥川龙之介遗稿:某傻子的一生这儿说《某傻子的一生》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遗稿,芥川自杀后,由友人久米正雄整理后发表。
共五十一章。
每章字数篇幅极其短小。
这篇小说实际上影射了芥川的一生,他对自身回顾、对家人的思考、当时资本社会发展的不安。
他说,“在神的一切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终章“败北”中描绘了主角“他”服药的情景,芥川于1927年服药身亡。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我名不足惜,君名挂心上”等名句都出自此篇小说。
...▼1.时代那是某书店的二楼。
年方二十的他登上靠在书架上的西式梯子,寻找新书。
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天色逐渐黑下来了,他却还热心地读书脊上的字。
那里陈列的,与其说是书籍,毋宁说是世纪本身。
尼采、维尔伦、龚格尔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基霍普特曼、福楼拜……他在薄暮中挣扎,数着他们的名字,可是书籍自然而然地淹没在暮色中。
他终于失去耐性,想从西式梯子下来。
他头上刚好悬着个秃灯泡,忽然亮了。
他就立在梯子上,俯视在书籍之间移动的店员和顾客。
他们显得怪渺小的,而且非常寒碜。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他立在梯子上,朝着这些人望了片刻。
2.母亲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
宽阔的屋子因而显得越发忧郁。
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
同时,另一个站在屋子的正中间,说是跳舞,更像是乱蹦着。
他和红光满面的医生一起看着这样的情景。
十年前,他母亲也跟他们毫无二致。
毫无——说实在的,他从他们的气味中嗅到了母亲的气味。
“那么,走吧?”医生走在他前面,沿着走廊进入另一个房间。
房间的角落里有个装满酒精的玻璃瓶,里面泡着几副脑髓。
他在其中一副上发现了略微发白的东西,有些像是撒上了点蛋白。
他同医生站着谈话,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xx电灯公司的一个技师生前的脑髓。
他一直认定自己是黑油油的大发电机。
”为了避开医生的视线,他就朝玻璃窗外面望去。
2024年一个傻子的一生读后感(三篇)

2024年一个傻子的一生读后感《2024年一个傻子的一生》这本小说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籍。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未来的2024年,描述了一个傻子的一生。
通过这个故事,我不仅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变迁,也深刻地思考了自己对于智慧和成功的定义。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杨云的智商较低的青年。
他从小就被认为是个“傻子”,身边的人对他充满了嘲笑和不屑。
然而,尽管他智商低下,杨云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他对待每个人都充满了关爱和真诚,并且从不计较别人对他的态度。
这样的品质让我深为感动。
故事中,杨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他从小就被排挤和欺负,在学校和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公平待遇。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一步步克服了困难。
他虽然智商不高,但是他用自己的善良和努力感动了身边的人,并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喜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对于智慧和成功的定义。
我们常常认为,只有智商高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
然而,杨云这个故事告诉了我,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和努力。
杨云虽然智商低下,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种不懈的努力和乐观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成功,不仅仅是我们在外界眼中的成就,更是我们在内心里的追求和满足。
故事中,杨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良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他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给了世界更多的美好。
他并没有被自己的智商局限,反而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去影响身边的人。
这种正能量的传播让我深受触动。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改变一些事情,无论智商高低,都有机会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对社会对待智商低下人群的方式产生了很多思考。
我们常常倾向于以貌取人,认为智商低下的人没有多少价值。
然而,杨云这个故事告诉了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差异,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
某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 7)

•傻瓜的一生此稿可否发表,什么时候在哪儿发表,我愿意完全委托给你。
稿中所出现的人物你大概都知道。
但是发表之际,希望你不要加上注解。
我目前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当中。
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懊悔。
我只是对有了我这样的恶夫、恶子、恶父的亲人感到遗憾。
那么,再见了。
在此稿中,我至少还不曾有意识地替自己辩护。
最后再说一句:我之所以特地将此稿委托给你,乃是因为我相信你恐怕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我。
(一旦揭掉我这城里人的皮)我在此稿中表现出的傻劲儿供你一笑。
久米正雄君昭和二年六月二十日芥川龙之介一时代那是某书店的二楼。
年方二十的他登上靠在书架上的西式梯子,寻找新书。
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天色逐渐黑下来了。
他却还热心地继续读书脊上的字。
那里列的,与其说是书脊,毋宁说是世纪本身。
尼采、魏尔伦、龚格儿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霍普特曼、福楼拜……他在薄暮中挣扎,数着他们的名字,可是书脊自然而然地淹没在阴郁的暮色中。
他终于失去耐性,想从西式梯子下来。
他头上刚好悬着个秃灯泡,忽然亮了。
他就立在梯子上,俯视在书籍之间移动的店员和顾客。
他们显得怪渺小的,而且非常寒碜。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他立在梯子上,朝着这些人望了片刻。
二母亲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
宽阔的屋子因而越发显得忧郁。
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
同时,其中另外一个站在屋子正中间,与其说是跳舞,不如说是乱蹦着。
他和红光满面的医生一起看着这样的情景。
十年前,他母亲也跟他们毫无二致。
毫无——说实在的,他从他们的气味中嗅到了母亲的气味。
“那么,走吧?”医生走在他的前面,沿着走廊进入一个房间。
房间的角落里有个装满酒精的大玻璃瓶,里面浸着几副脑髓。
他在其中的一副上发现了略微发白的东西,有些像是撒上了点蛋白。
他同医生站着谈话,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电灯公司的一个技师生前的脑髓。
他一直认定自己是黑油油的大发电机。
”为了避开医生的视线,他就朝玻璃窗外面望去。
某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 7)

傻瓜的一生此稿可否发表,什么时候在哪儿发表,我愿意完全委托给你。
稿中所出现的人物你大概都知道。
但是发表之际,希望你不要加上注解。
我目前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当中。
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懊悔。
我只是对有了我这样的恶夫、恶子、恶父的亲人感到遗憾。
那么,再见了。
在此稿中,我至少还不曾有意识地替自己辩护。
最后再说一句:我之所以特地将此稿委托给你,乃是因为我相信你恐怕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我。
(一旦揭掉我这张城里人的皮)我在此稿中表现出的傻劲儿供你一笑。
久米正雄君昭和二年六月二十日芥川xx一时代那是某书店的二楼。
年方二十的他登上靠在书架上的西式梯子,寻找新书。
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天色逐渐黑下来了。
他却还热心地继续读书脊上的字。
那里陈列的,与其说是书脊,毋宁说是世纪本身。
尼采、魏尔伦、龚格儿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霍普特曼、福楼拜……他在薄暮中挣扎,数着他们的名字,可是书脊自然而然地淹没在阴郁的暮色中。
他终于失去耐性,想从西式梯子下来。
他头上刚好悬着个秃灯泡,忽然亮了。
他就立在梯子上,俯视在书籍之间移动的店员和顾客。
他们显得怪渺小的,而且非常寒碜。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他立在梯子上,朝着这些人望了片刻。
二母亲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
宽阔的屋子因而越发显得忧郁。
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
同时,其中另外一个站在屋子正中间,与其说是跳舞,不如说是乱蹦着。
他和红光满面的医生一起看着这样的情景。
十年前,他母亲也跟他们毫无二致。
毫无——说实在的,他从他们的气味中嗅到了母亲的气味。
“那么,走吧?”医生走在他的前面,沿着走廊进入一个房间。
房间的角落里有个装满酒精的大玻璃瓶,里面浸着几副脑髓。
他在其中的一副上发现了略微发白的东西,有些像是撒上了点蛋白。
他同医生站着谈话,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电灯公司的一个技师生前的脑髓。
他一直认定自己是黑油油的大发电机。
”为了避开医生的视线,他就朝玻璃窗外面望去。
芥川龙之介:某傻子的一生

芥川龙之介:某傻子的一生一.时代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二母亲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宽阔的屋子因而越发显得忧郁,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同时,其中另外一个站在屋子正中间,与其说是跳舞,不如说着乱蹦着,他和红光满面的医生,一起看着这样的情景,十年前,他母亲也跟他们毫无二致,毫无—说实在的,他从他们的气味中嗅到了母亲的气味,“那么,走吧”医生走在他的前面,沿着走廊进入一个房间,房间的角落里有个装满酒精的大玻璃瓶。
里面存着几幅脑髓,他在其中凡人一副上发现了略微发白的东西,有些像是撒上了点蛋白,他同医生站着谈话,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是XX电灯公司的一个机师生前的脑髓,他一直认定自己是黑油油的大发电机”为了避开医生的视线,他就朝玻璃窗外面望去,除了插在空瓶碎片的砖墙以外,哪里什么也没有,不过砖墙上长的薄薄青苔斑驳地泛着白色三家他住在郊外的一个二楼的房间里,由于地基松软了这座房子的二楼有些倾斜。
他的姑妈常常跟他在楼上吵架,他的养父母有时出面调解,可是他最爱这位姑妈,姑妈终身未嫁,当他二十岁的时候,她已接近六十岁了,他在某郊外的楼上屡屡思索:莫非相爱的人就彼此折磨吗?这当儿,他感到二楼歪斜的有点恐怖。
四东京阴沉沉的,他从行驶中的小汽船窗口眺望向岛的樱树,在他眼里,盛开的樱花恍若一片败絮般令人忧郁,可是他在那些樱树中—江户时代以来的向岛的樱树中发现了自己五自我他和他的前辈一起坐在某咖啡馆的桌边,不断地吸着纸烟,他不大开口讲话,去热心地听着前辈的话“今天乘了半天汽车”“有什么事情吗?”他的前辈手托着腮,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没有什么事,只不过想坐坐罢了。
”这句话把他自己解放到不可知的世界—接近诸神的“自我”的世界,他觉得有点痛苦,同时也感到欢乐。
那飞蛾咖啡馆很小,牧羊神的相框下面却有一棵栽在赫色盆中的橡树,肥厚的叶片耷拉着。
六病潮风不断刮来,他摊开英语大辞典,指划着找词条。
Talaria:生了翼的鞋,或作Sandal。
一个傻子的一生读后感范本

一个傻子的一生读后感范本
《一个傻子的一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的人的一生经历和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被主人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深深感动和震撼。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从小时候到老年的点滴生活细节。
主人公因为智商问题而被世人嘲笑和歧视,但他从不为此而放弃希望和努力。
他通过自学和努力工作,最终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且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成功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纯真善良的灵魂,一个无畏努力的人。
尽管他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不气馁,总是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并始终给予别人帮助和关心。
主人公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不论环境如何,不论他人怎么看待自己,只要我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整个故事中,还有一些感人至深的情节使我动容不已。
例如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尽管他爱的是一个健全的女孩,但他们之间却建立了一段非常真挚的友谊。
这段友谊给主人公带来了很多力量和勇气,也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力量是伟大而无私的。
通过这本书,我也看到了社会对于智障人士的偏见和歧视。
主人公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过程,但他从不向社会低头。
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也让我深思我们对待弱势群体应该更加关心和尊重。
总之,这本书是一部火辣辣的人生指南,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和境遇,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它教会了我珍惜每一天,努力追求梦想,同时也提醒了我要善待他人,不要以貌取人。
我深深感谢这本书带给我这么多正能量和启示,我会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我的生活中,并与他人分享。
《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留在世上最后的声明

《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留在世上最后的声明“人生好比是一本缺页的书,很难称之为一本书,然而它就是一本书。
”说这话的人是芥川龙之介,日本文学史上相当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
他一生著有多部作品,比如赫赫有名的《罗生门》、《河童》等,但如果说有哪一部作品最适合代表他的人生,那应该要属这本《傻子的一生》。
《傻子的一生》是芥川龙之介的一部作品集,里面收录了他的18篇作品,涵盖小说、寓言、散文、书信等多种形式,其中包含了他的自传体小说《傻子的一生》、以及他死前最后的作品《续西方人》等,因此被称为是其“超脱生死的遗作”。
在这部作品里,芥川龙之介不仅探讨了生、死与人性等他一生都热衷于探讨的话题,更毫不吝惜地在作品中铺陈他的人生感受、他所见的尘世间昏暗的光景以及他幻象中浓烈的死亡气息。
他丰实的故事内容,丰富的创作形式,与他笔下句子里的忽明忽暗的幻景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立体地呈现了他的生活全貌。
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研究他一生的重要蓝本。
一、人生不过是一行波德莱尔罢了许多作家都有为自己著书立传的习惯,用来解释或者是说明自己的人生。
这些作品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在经过了无数次艺术加工之后,黑的白的好的坏的往往看得不那么分明。
而芥川龙之介不同,他为自己立的传只有寥寥几千字,这篇作品就是本书的同名作品《傻子的一生》。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颓废主义与唯美主义盛行,与此同时,新的知识与思想也在不断侵蚀和瓦解旧有的观念体系,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分裂的状态。
在这期间,芥川龙之介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这些理论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傻子的一生》开篇便叙述了芥川龙之介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所接触到的西方文学作品,“那是一家书店的二楼。
二十岁的他爬上靠在书架的西式梯子,寻找着新书。
莫泊桑、波德莱尔、易卜生……”可以说他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将那种对于时代的困惑以及人性的不安写在纸上。
在众多作家中,波德莱尔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日本文学名篇选讲
教师姓名石圆圆
学生姓名谢国华
学生学号13122073
所在学院社区学院
所在大类理工大类
日期: 2013年10月31日
将《罗生门》看完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曾经最喜欢的《地狱变》,而是选篇中的最后一篇——《某傻子的一生》。
本文共五十一章,每章篇幅都极其短小,它被认为是芥川的短篇小说遗稿,因为他在完成本文的两个月后便自杀身亡。
文章的许多地方映射作者本人的生平事件,我认为这篇短篇小说带一点自传的意味。
它主要表现了芥川在自杀前不稳定、迷茫的思想状态,我们大约可以窥见一些他对人生的看法和对自我的剖析。
让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在文章中写了许多在他生命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的女性,首先是母亲。
第二章的名字便叫做“母亲”,文章中的医生说“那个脑髓原来属于一个电灯公司的技术员,他总是以为自己是个黑油油的发电机”。
读来让人觉得诙谐幽默,但仔细一想又感到无尽的悲哀,精神病患者无法清楚的认知自己的身份,看着他们让主人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故意向窗外看去,以避免接触到医生的视线”。
我们知道,芥川的母亲在他出生七个月时突然发疯,在他十岁时去世。
也就是说,在他整个童年时代,面对的都是一个无法对他表达母爱的疯颠颠的母亲。
我们可以想象到,当芥川想要对家人倾吐烦恼和疑惑时,会遭到怎样的对待?大约是忽视罢。
一个疯母亲又怎样识得自己的儿子呢?可以想见,他的童年是忧郁、苍白的,从而使得他的心思比普通人更敏感、纤细、脆弱。
第三章取名为家,这“家”并不是他亲生父母的家。
他写道他常常在倾斜的二楼上与爱着他的伯母争吵,“他常回忆起那个二楼上两个人相互爱恋和相互伤害的往事”。
人生真的很荒谬,相互爱恋却相互伤害,只要我们一直在生活,伤害就不会停止,即便对象是我们最爱的那个人。
芥川的伯母是非常富有艺术气质的女性,他对芥川走上作家之路有很大影响。
我可以这样猜测,给予芥川母爱的,不是亲生母亲,不是继母,更不是养母,而是他的伯母。
然而这样的母爱其实是不足够的,即便爱的再深,也仍然无法替代生母的爱。
因此芥川始终对女性有一种特别的期待,这在他的文章当中有所体现,比如《地狱变》当中良秀女儿对猴儿有着近乎母亲般的疼爱,是非常美丽非常灵巧的女性形象,以及《橘子》中深爱着弟弟们外出打工的姐姐。
芥川跳过了初恋情人直接写“结婚”。
但我仍然想提一下他的初恋情人——吉田弥生,她是个非常有艺术修养的女人,擅长美术和文学,然而由于非士族出生,他们的恋爱在养父母的反对下无疾而终。
我想是因为这段感情太过纯粹,却终被自私自利的人性阻挠,他拒绝回忆这段惨痛往事。
结婚这一章中,芥川说她妻子在结婚的第二天就发牢骚“毫不算计的胡乱花钱真让人受不了”,这句话竟是对他伯母说的。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芥川的妻子是与其初恋情人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她世俗、不解风情,芥川将她视作家人,但未必爱过她。
芥川在遗书中对儿子们说:“请怜悯你们的母亲。
然不要因这怜悯而改变你们的志向,这反倒是可让你们母亲日后享福之途径。
”除此之外并未提到任何关于妻子的一字一句,很难想象假如他爱她,怎么会一个字一句话都不给她留。
百度百科中对他妻子的介绍最后一句是“恪守妇道,一生幸福”,我不是很明白,当丈夫忍受着寻求自杀以解脱的痛苦时,妻子怎么会“一生幸福”?大约,他们根本活在两个世界吧,妻子未曾与他真正的“在一起”过。
然而在第三十章中,他想起他与妻子已经共同生活了七年,“我还在爱着这个女人吗?”,他这么问自己,可答案是“我的确是还爱着她”。
爱有很多种,芥川所说的是哪种爱,很难知道,但我猜测,这是对一同生活了很久的妻子亲人般的爱,而与爱情无关。
文章中最详尽地描写了他与狂人的女儿的相处。
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见到,是在某家旅馆的楼梯上,“她的脸就像那一天白昼的月光一样,他目送着她,然后感到了迄今为止从未能意会的寂寞。
”第二次写到,是在阴天行驶在田间小道上的人力车,他开始对此次偷情毫无兴趣,他已经对这个“具有强烈动物性本能的女人”感到厌恶,甚至对这个女人的丈夫生出轻蔑之情。
紧接着第二十三章,他与女人一起坐上汽车。
她一直都在凝视着他的面容,问道:“你,不后悔吗?”。
他坚定的说道:“不后悔。
”她把手压在他的手上,“我也不后悔,不过啊——”。
说这句的时候,她的脸就好象是月中的光芒一样。
他在说谎。
他坚定的表现只是在骗人,他只是寂寞,他只是苦于内心的凄凉和悲哀,才想要找到一个女人能够温暖他。
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十七章居然取名为“斯巴达式训练”。
他和她在他的朋友面前完全是陌生人,友人称赞狂人的女儿,他对此的回应仅仅是“对,是个了不起的美人。
”芥川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和纠结,他一面厌恶着这个女人,一面怀念初见她时她月光般的脸颊,一面又觉得装作同她不认识这件事仿若斯巴达式训练,痛苦难堪。
我猜测狂人的女儿映射的是愁人,比芥川大两岁的女诗人,她是当时文坛的交际花,与芥川相识时已为人妻。
芥川同她一见钟情,后来由于她的自私自利使芥川渐生厌恶。
我想这样一个女人,在爱情当中他是欢喜的,但在相处过程中,她身上的丑恶让芥川无法忍受。
在前文曾写到过,芥川是一个心思纤细、敏感、脆弱的文人,因此他再也无法和这个女人一道了,他甚至为了躲避她逃往外国(中国)。
三十八章名为复仇,我想是她对他的复仇,故意将孩子带到他身边献媚般的暗示这孩子很像他,“可他心里却萌生出勒死这女人的念头,而且那并不只是处于残虐的原因”。
那还出于什么原因?我认为这个女人代表着芥川所爱着也所恨着的东西,他爱着这女人身上蓬勃热情的生命力,他又恨着在这生命力之外她的自私自利,她的无比邪恶,而这两者在真实世界中很难分割开来。
最后一个女人,是陪着他共同赴死的那一个。
平松麻素子是芥川妻子的幼年好友,与芥川在东京帝国饭店殉情自杀未遂。
他们完全是柏拉图式恋爱,他在作品当中如此说道:“我们是双倍的纯精神性的恋爱。
”她给予他的大约是平静,他们的交往中没有太多世俗的东西,只有平静、一同赴死的决心和对死后的期待。
芥川龙之介的生命中有许多女性,他选择了这几个影响最大的人来写,我们读者能从他对这几位女性的描写中看到芥川的苦闷和不安。
最后我想简短地分析一下芥川自杀的大概原因。
他自己说“他不知不觉的已对生活失去了兴趣。
”这是有非常复杂的理由的:①他感到生命的短暂,疾病折磨着他让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如自我了断。
②他担心自己像母亲一样患精神病,失去对自己思想的控制是一个作家无法忍受的,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③生活的重担使他不堪重负。
在家庭当中,他因为弟弟失去了自由,为了血缘关系永远迁就着他,又由于姐夫自杀他不得不照顾姐姐的一家。
④他无法适应转型当中的日本社会,甚至看到社会当中阴暗湿冷的一面,冷静地下笔,但他内心是否冷静呢?我们不得而知。
⑤在不健全的童年生活中养成的悲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