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

合集下载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糖尿病。

一、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 胰岛素的适应症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例如妊娠期糖尿病、胰腺疾病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通常是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继续使用口服药物时使用。

2. 胰岛素的起始剂量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包括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

一般建议的起始剂量为每日0.2-0.4单位/公斤,分为两次或三次注射。

剂量的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胰岛素注射技巧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主要包括腹部、大腿和臂部,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

注射前应清洁皮肤,避免注射到静脉或肌肉内,避免对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4. 胰岛素的监测起始治疗阶段,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二、胰岛素的调整方案1. 胰岛素的调整时机在胰岛素的治疗中,很可能会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

这时就需要进行胰岛素的调整,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来说,胰岛素的调整时机包括:血糖监测结果异常、饮食和运动发生变化、生病或应激情况、药物治疗的调整等。

2. 胰岛素的调整方法胰岛素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剂量的调整和注射时间的调整。

剂量的调整应基于血糖监测结果来进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胰岛素的剂量。

注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根据餐后血糖的情况来确定,保持胰岛素的作用与进食时间相一致。

3. 胰岛素的剂型选择胰岛素的剂型选择是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主要包括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混合型胰岛素等。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在控制血糖和管理饮食等方面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调节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对于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或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患者,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胰岛素的起始治疗方案和调整方案。

1. 血糖监测:在开始胰岛素治疗之前,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等。

根据不同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糖尿病类型,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段可以有所不同。

2. 胰岛素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剂型,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

3. 胰岛素剂量的确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胰岛素剂量。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可以根据体重每千克0.2-0.4单位胰岛素,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4. 胰岛素的使用时间和次数: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选择胰岛素的使用时间和次数。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每天使用1-2次胰岛素,早上和晚上各一次。

5. 胰岛素的配伍使用:对于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胰岛素的患者,需要注意胰岛素的搭配和使用顺序,以保证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2.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可以逐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一般来说,如果血糖水平过高,可以适当增加胰岛素剂量;如果血糖水平过低,可以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

3. 饮食和运动的调整:胰岛素的疗效受到饮食和运动的影响,因此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也需要调整饮食和运动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疗效和血糖控制。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而定的。

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胰岛素剂量和饮食运动的调整,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

短效胰岛素
总结词
作用时间较短,持续时间适中
详细描述
短效胰岛素注射后起效时间较短,作用持续时间适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和部分基础血糖。
中效胰岛素
总结词
作用时间中等,持续时间较长
详细描述
中效胰岛素注射后起效时间适中,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血糖。通常需要一日一次或两次注射。
长效胰岛素
04
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
注射时间
餐前注射
01
在餐前15-30分钟进行胰岛素注射,以确保在进食后血糖升高时
胰岛素能够发挥作用。
睡前注射
02
对于需要控制夜间血糖的患者,应在睡前注射胰岛素,以维持
夜间血糖的稳定。
避免在运动前后注射
03
运动前后血糖波动较大,避免在此时注射胰岛素,以免引起低
血糖反应。
注射部位
脂肪垫形成
总结词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脂肪垫 形成,影响胰岛素吸收。
详细描述
为避免脂肪垫形成,患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部 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若发现脂肪 垫形成,可就医进行处理,如通过按摩、热 敷等方法促进脂肪垫消散。
06
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评估与调整
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1 2 3
血糖监测
上臂外侧
注射部位应选择上臂外侧,因为此处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胰岛 素的吸收。
腹部
对于需要控制夜间血糖的患者,腹部注射部位更方便,因为夜间 活动较少,不易碰触到注射部位。
轮流注射
为避免脂肪增生和硬结的形成,应轮流注射不同部位,并避免在 有硬结或皮下脂肪增生处注射。
注射技巧
01
02
03
04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

03 胰岛素注射与技术
注射器的选择和使用
注射器的类型
注射器的保养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剂量选择合适的注 射器,如笔式注射器、传统注射器等。
定期清洗和更换注射器的针头,确保 其通畅和无菌。
注射器的使用
确保注射器干燥、清洁,避免重复使 用,以免交叉感染。
பைடு நூலகம்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吸收速度选择 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大腿
04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和管理
血糖监测
1 2
监测频率
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通常每日 至少监测2-4次,包括空腹、餐后和睡前血糖。
监测时间点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点,如餐前、 餐后2小时、夜间等,以全面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3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 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
其他注意事项和限制
总结词
胰岛素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运 动量适度、避免饮酒等注意事项,同时需避 免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特定药物的合用。
详细描述
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对于胰岛素治疗同样重要。此外,饮酒可能 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应尽量避免或适量饮用 。在药物合用方面,应避免将胰岛素与肾上 腺皮质激素等特定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加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
contents
目录
• 胰岛素治疗简介 • 胰岛素治疗方案 • 胰岛素注射与技术 •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和管理 • 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
01 胰岛素治疗简介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摘要】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的制定是关键。

诊断时机与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首选方案一般为胰岛素注射,起始剂量选择需根据患者体重、胰岛素敏感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血糖监测与调整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饮食与运动管理也是胰岛素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求。

长期管理与调整也是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的问题,只有持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确保疗效。

胰岛素治疗的起始和调整方案的科学制定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关键词】胰岛素、起始治疗、调整方案、诊断、首选方案、起始剂量、血糖监测、调整、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方案、长期管理、调整。

1. 引言1.1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起始时机及调整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诊断时机与方式、首选方案、起始剂量选择、血糖监测与调整以及饮食与运动管理等因素。

对于病情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通常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考虑使用胰岛素。

在选择首选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以及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制剂的特点。

起始剂量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起始剂量可以从较低的水平开始,并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血糖监测与调整是胰岛素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

饮食与运动管理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也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同时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机与调整方案的制定是个体化的,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在长期管理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PPT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PPT
如果时光将你载回到1920年。你可能会对当时的科技留
下深刻的印象——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飞机旅行,但你仍不得不接受无望的治疗,直到最终慢 慢地死亡。
自从1921年,那年二位加拿大人:班丁.费雷克和贝斯
血液中内生胰岛素和C 肽的比例是对等的。
胰岛素的结构
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胰岛素的两个肽链分别 为21个氨基酸组成的 A链和30个氨基酸组 成的B链,氨基酸排 列有种属差异。
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仅 在B链第30位氨基酸 上有所不同,牛胰岛 素在A链上还有两个 氨基酸不同。
胰岛素的研发史
自18世纪至今,在诸多研究者不断进取的 努力下,胰岛素的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发现胰岛素 得到胰岛素 了解胰岛素 合成胰岛素 改造胰岛素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基础—餐前加強疗法, 每日注射4次
诺和灵R(瓶装,笔芯) 诺和灵N(瓶装,笔芯) 诺和灵R 20-45%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午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晚餐前30分钟 诺和灵N 20-30% 睡前注射
每天总剂量减去诺和灵N量作为100%来分配早餐前,午餐前和晚餐前胰岛素用量的百分数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第3阶段 (每天多次胰岛素)
针对应用二次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仍无法达标的患者 ◆ 应用每天三次或四次胰岛素治疗 方案
◆ 三短一中
或二短二中(早晨70/30预混胰 岛素,
晚餐短效胰岛素,睡前中效胰岛 素)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方案 (MDI)
二短二中
短效 NPH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使用原则如下:
1. 个体化治疗: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糖尿病类型、生理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2. 起始剂量:一般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调整。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起始剂量。

3. 分次注射:胰岛素通常需要分次注射,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常用的注射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

4. 注射部位:胰岛素可以注射到腹部、大腿、臀部或手臂等部位。

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5. 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糖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6. 调整剂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医生会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剂量调整应小幅度进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7. 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可能需要与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8. 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时,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注射技术、药物保存和低血糖的预防等。

总之,胰岛素的使用原则是个体化、小剂量起始、分次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可能是一个必需的选择。

在开始胰岛素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治疗的调整方案。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治疗方法。

一、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 确定治疗方案:在开始胰岛素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剂量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决策。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征,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2. 学习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包括注射器和胰岛素笔两种。

患者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并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患者还需要学会测量和记录血糖值,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调整。

二、胰岛素的调整方案1. 剂量调整: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会有所波动,需要不断进行剂量调整。

一般来说,剂量调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值和饮食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维持血糖水平在稳定的范围内。

2. 饮食调整:胰岛素治疗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根据饮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患者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餐后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3. 运动调整: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运动也会影响胰岛素的使用。

患者需要根据运动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和注射时间,以确保运动后血糖值的稳定。

4. 药物调整:有些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其他药物治疗,这就需要考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和身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2. 注意饮食和运动:胰岛素治疗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适量参加运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后 用餐时间
注射后立即用餐
注射后 15-30min后进 餐 注射后可以 不进餐
注射时间
三餐前注射
三餐前注射 早晚餐前各注 射一次 早餐前、睡前 或晚餐前 每天固定时间 注射一次
15min
0.5h 0.5h 4-6h 3-8h
0.5-1h
2-4h 2-12h 6-12h 14-24h
孙子林主编. 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p38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5)打胰岛素会使自己的胰腺萎缩?
β细胞功能不断减退是糖尿病本身的自然病程所致,与注
射胰岛素无关
而在早期糖尿病病友中,由于加入了外源性胰岛素降低
了血糖,可以适当减轻β细胞的分泌负担,反而会使β细胞 功能有所恢复
(6)打胰岛素很麻烦,不能出门?
打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行调整,以减少低血糖风险
打胰岛素不会成瘾,也不会造成胰岛功能萎缩


卒中(中风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
心肌梗死
14%
每降低约1%
糖尿病相关性死亡
21%
降低并发症风险
总体死亡率
14%
UKPDS 35, BMJ 2000; 321.
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
自我血糖监测 饮食治疗
药物治疗
糖尿病教育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运动治疗
什么是胰岛素
肿瘤
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
• 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0.98亿,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
2013年糖尿病(20-79岁)患者数量在前10位的国家/地区
中国 印度 美国 巴西 俄罗斯联邦 墨西哥 印度尼西亚 德国
单位:百万
埃及
日本
近30年,我国糖尿病发展趋势迅猛
理想的基础胰岛素

作用持续24小时,平缓降糖,避免低血糖
相对胰岛素作用
其他各类胰岛素
最接近人体生理性胰岛 素分泌的基础胰岛素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小时)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Lepore 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
0600
060 0 B
100 0
140 L0
180 0D
220 0
020 0
060 0
一天中的时间
一天中的时间
Adapted from 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88;318:1231-1239.
胰岛素治疗误区有哪些?
(1)打胰岛素说明病情严重?
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则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诊断之初,血糖很高的糖尿病病友也需要
12.00% 10.00% 8.00% 6.00%
9.7%
5.50% 1%
1980 2001 2008
11.6%
4.00%
2.00% 0.00%
2010
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近1.5亿,相当于
人类的进化史
从人类进化过程中,提示:
人类所携带的基因是节俭性的
胰岛素
餐时~
短效人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基础~
中效人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
预混人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 2011
不同胰岛素降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餐时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不同胰岛素有何特点?
起效时间 维持时间
速效
短效 预混 中效 长效
保护β细 胞功能
胰岛素
无肝肾副 作用
降低并发 症风险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都需要胰岛素治疗。”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中国指南建议: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不达标时 —应开始胰岛素治疗
有并发症再打 -----悔之晚矣!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
胰岛素分类(按作用时间和效应)
使用胰岛素 判断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是您自身的血糖水 平 需要补充外源胰岛素的关键在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是 否足以调节血糖的平衡。开始胰岛素治疗是为了更 好地控制血糖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2)打胰岛素会成瘾?
胰岛素严格上讲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维持
人血糖水平的生理激素。
基础胰岛素可实现“水落船底”
2型糖尿病血糖:水涨船高
mmol/L 22.2
血糖恢复正常:水落船低
mmol/L 22.2
16.7
11.1
餐后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 5.6 正常值
空 腹 血 糖 升 高
餐 后 血 糖 升 高
餐后血糖:“船”
16.7
11.1
空腹血糖:“水”
5.6
正常空腹血糖
1000 B L 1400 1800 D 2200 0200 0600
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1.糖尿病人的家属患有糖尿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 2.父母皆有糖尿病时,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机会可高达60-70% 3.双亲只有一人有糖尿病时,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机会则约为20-30%
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意味着:
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显著减少下列病症及危害
肝脏
•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 一种降血糖的激素。 • 胰岛素由胰腺内的胰 岛β细胞分泌。
胰腺
胰岛
β细胞
胰岛素
纪立农,等. 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糖尿病. 2006 p5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有什么关系?
血糖浓度 mg/dl 胰岛素浓度 µU/ml 早餐 午餐 晚餐
血糖
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与24h血糖浓度配合默契
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
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
因此胰岛素没有成瘾性。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3)打胰岛素很痛?
胰岛素注射针头比抽血用的针短且细,不太会痛 胰岛素注射针头上都有一层涂层,这层涂层可以起到润滑
的作用,让针头更容易刺入皮下
医疗人员会指导怎么注射可减轻疼痛 实际上大部分人在注射胰岛素时
胰心胰意 话说胰岛素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
疾病,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 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量不足或机体不
血糖

能合理利用胰岛素所致的糖、脂肪、蛋 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 种疾病。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中国最常见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居前三
心脑血管病
基本感觉不到疼痛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4)打胰岛素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
胰岛素初始治疗剂量会很低,所以低血糖的风险也
很小
轻微低血糖只要马上按照处理原则补充食物即可 严重低血糖有危险,但根据自我监测的血糖值,在
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也可有效避免, 而且并不特别发生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身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哪些情况下需要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
初诊血糖过高的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好的 2型糖尿病
合并急慢性并发症
即将接受手术
肝、肾功能不全
纪立农,等. 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糖尿病. 2006 p156
胰岛素治疗有何益处?
更好的血 糖控制 减少口服 药用量及 副作用
降低致残致死的可能
胰岛素笔反复使用数次后即可驾轻就熟,花费的时间有限 使用预填充式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非常简便,无需更换笔
芯,而且胰岛素笔的外形小巧,携带也非常方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小结
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甘精胰岛素接近生理的基础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注射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血糖值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