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0张) (2)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4张PPT)

3.辽和北宋的关系
材料一 1004年,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 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其 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 材料二 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 首次遇敌即射杀辽军大将,迫使辽军打败。
如果你是宋真宗,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历史上结果如何?
宋真 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宋真宗亲自领兵 宗 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 澶渊之盟”。
辽与北宋,西夏 与北宋的关系,有 什么共同之处? 都向北宋学习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 度; 与北宋发生战争使 辽、西夏和 北宋的并立 双方损失很大; 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 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 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 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 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
赵匡胤
请欣赏:课本剧《杯酒释兵权》
其目的是什么?
“权”、“钱”、“兵”
杯酒释
北宋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 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 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因而 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 中国的王朝。
归纳总结:北宋与辽的关系
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守内虚外 1004年澶州战役
战
1005年澶渊之盟
和
4.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杰出首领 元昊于1038年称 帝,国号大夏, 定都兴庆。
西夏武士想象图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战
和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
1044年,西夏与宋订立和约,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思考: 议和后有何影响?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课件ppt

辽
北
政权并
宋
立
西 夏
辽与北 宋
西夏与北 宋
1005年《澶渊之盟》
经济文化交 流和民族交 融
1044年宋夏和议
杨业
寇准
1、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 弟,兄弟永不交兵,不再在边境上修 筑堡垒、运河。
2、不再收容对方罪犯,接受叛降。
3、北宋每年赐给辽国绢20万匹、钱 10万贯,共30万,称为“岁赐”。
4、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盟约 签订后,双方各自退兵。
如何看待宋辽“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北宋 辽
西夏
960年
开封
10世纪
初
11世纪前期
临潢府 兴庆府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汉 契丹 党项
契丹帐
宋 ·苏颂
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酪浆羶肉夸希品,貂锦羊裘擅物华。 种类益繁人自足,天数安逸在幽遐。
辽上京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博物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 旗县级博物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辽代皇都博物馆。
辽上京遗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2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 5平方千米 。皇城为宫殿衙署所在,为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住地;汉城是汉及其他少 数民族集居区,作坊遍布 。
宋太祖 时期
宋
辽
关
宋太宗
系
时期
脉
络
宋真宗
时期
关系友好,互通使节 屡次战争,战略防御 澶州之战,“澶渊之盟”
-----苏辙《栾城集》
论 从 (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先在各
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6张PPT)

1、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 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1、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 它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争战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2、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 宋、西夏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
辽
宋夏关系
北宋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 关系怎样?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Fra bibliotek很大损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 什么?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都城:
国号: 民族:
契丹族
阿保机治国措施: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讨论:通过观察“契丹货币”、“契丹文字”和 “契丹鸡冠壶”你发现了什么?
• “契丹货币”反映了契丹族经济的发展;“契 丹文字”是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成果。说明契丹 民族的强大。
隋唐时期,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接受汉族文化,学会农耕、冶铁、建房等技术。
元昊
时间: 11世纪前期 定都: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0张PPT)

A.阿骨打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之间的盟约
D.南宋与金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上京 东京 (开封)
兴庆
1038年 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 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 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 与辽苦战数十年
占领幽云十六州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 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 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有战有和
澶 澶 州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渊 大 之 兴庆 战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盟 北宋
议一议:怎么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 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 的抗辽、与西夏的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 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
6.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
A.阿骨打
B.元昊
C.辽太宗
D.阿保机
7.“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尺,不知从何 觅市声。”是刻在上京遗址的一首诗。诗中的辽国是哪一少数民族 建立的(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突厥族 D.女真族 8.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 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9.“澶渊之盟”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宋辽之间仍 处于战争状态③宋辽之间展开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 财政危机 A.①②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贸易,宋用丝织品、 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二:(战后几十年内)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 之人,不识干戈。
1、对辽而言,安然脱险,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 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2、对北宋而言,一方面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 苟乐的结果。从此,北宋政府威风扫地,“岁币”成为北 宋人民的负担; 3、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宋太祖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才 起防御政策
宋太宗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 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宋真宗
二、过程
澶渊之盟
辽与北宋的和战
时间: 宋真宗时
盟约双方: 北宋和辽
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
宋朝给辽岁币。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
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与北宋的和战
小结
宋太祖:友好关系
辽
、 北宋与辽 宋太宗:防御政策
西
夏
宋真宗:“澶渊之盟”
与
民族关系 的特点:
北
元昊时期,多次进攻北宋 战 和
宋 北宋与西夏
并
宋夏和约
立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
材料一: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贸易,宋用丝织品、 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二:(战后几十年内)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 之人,不识干戈。
1、对辽而言,安然脱险,得到了银、绢等钱物,经济实力 增强,是意外的收获; 2、对北宋而言,一方面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 苟乐的结果。从此,北宋政府威风扫地,“岁币”成为北 宋人民的负担; 3、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宋太祖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才 起防御政策
宋太宗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 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宋真宗
二、过程
澶渊之盟
辽与北宋的和战
时间: 宋真宗时
盟约双方: 北宋和辽
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
宋朝给辽岁币。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
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与北宋的和战
小结
宋太祖:友好关系
辽
、 北宋与辽 宋太宗:防御政策
西
夏
宋真宗:“澶渊之盟”
与
民族关系 的特点:
北
元昊时期,多次进攻北宋 战 和
宋 北宋与西夏
并
宋夏和约
立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1张) (2)

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苟安的结果,岁币加重了 北宋人民的负担
❖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
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即它换来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加速边境地区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融合
西夏
叁 西夏和北宋的和战
北
宋 与 西 夏
战 西夏军队不断进攻北宋,并多
次取得胜利。 原因
的 关
和 宋夏议和
《契丹帐》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 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 游牧生活。 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唐朝时, 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
第二单元
第7课 辽、西夏与 北宋的并立
任务呈现
1、知道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 耶律阿保机、元昊的主要功绩。 2、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并对两次和议 做出客观评价。 3、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人民都为 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壹 少数民族政权概况
政权
时间
辽
西夏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贰 辽和北宋的和战
君主
事件\关系
3.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用兵 澶州大战
澶渊之盟
梳理提升
当堂演练
西夏 辽 北宋
辽 西北 夏宋
建立时间: 960年
辽 西夏 建立北者宋:辽赵匡胤 北宋 都城西:东夏京
内容
系
影响
契丹鸡冠壶
猴盖马蹬壶
契丹文字与货币
西夏货币
西夏武士复原图 西夏壁画人物
拓展延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课件 (20张)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西夏 辽 北宋
三大政权并立示意图
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一)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关系: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占领燕云十六州
10世纪初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的关系:
时期
战?和?
辽太宗时期 占燕云十六州 冲突加剧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一族)与契党丹项族族 (一)契丹族
1.背景:隋唐时期,契丹族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 益密切。 2.发展:唐朝末年,北方汉 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一)契丹族
3.建立政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 潢府。 4.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 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B 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本课小结
澶澶 渊渊 之之 盟战 北宋
知识填空: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 概况:_____元__昊_____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____惨_重____。 影响:西夏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 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 2、宋夏议和 内容:元昊向宋____称_臣___,宋给西夏____岁__币____。 影响:宋夏边界____贸__易______兴旺。
辽与北宋的和战
3.澶渊之盟 签订时间 宋真宗时期
内容
辽军撤回; 北宋送给辽“岁币”。 (银、绢等钱物)
辽与北宋的和战
4.澶渊之盟的影响
消极影响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课 后 活 动: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 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 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 众的什么愿望?
百姓希望安居乐业,结束战乱。 敢于直谏,刚直不阿,指挥若定, 澶渊退敌。老百姓敬重怀念他。
课 后 活 动:
2.议一议: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 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 经济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 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兴起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 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 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中原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国名: 契丹(辽)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民族: 契丹 时间: 916年(10世纪初) 定都: 上京临潢府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阿保机治国措施: 阿保机建 国后,发 展生产, 创制文字, 国力不断 位于内蒙古宁 契丹货币 契丹文字 城的辽大明塔 契丹鸡冠壶 增强。
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 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 建筑房屋、城邑
(2)政权建立和统治
①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横府
辽(契丹)
②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 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 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 东方金字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引导探究二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 之处?
1、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2、都是先战后和的关系 3、北宋每年都要给两国“岁币” 4、与北宋签约和议后,促进了各自经济文化 的发展
引导探究三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 么?
1、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 均衡的产物; 2、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 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3、人民反对战争; 4、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 政权是( C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 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 的哪一处( C )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是( C )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B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
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 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在上京称帝, 建立契丹国。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 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2.党项族的兴起
时间:11世纪前期1038-1227 民族:党项族 人物: 元昊
都城: 兴庆(今宁夏银川)
1038年, 元昊称帝,国 号大夏,建都 兴庆府,史称 西夏。
西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 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 了西夏文字。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标引领:
1、了解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西夏 2、掌握澶渊之盟;宋夏间的战与和。 3、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
重难点: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
独立自学
速读课本内容,查出北宋,辽,西夏档案,完成表格
政权名 称
北宋
建立民 族
汉族
建立者
赵匡胤
建立时 间
960年
都城
东京
辽 西夏
契丹 党项
耶律阿保 10世纪
机
初
元昊
11世纪 前期
上京 兴庆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 宋 夏 形 势 图
1.契丹的兴起
时间:10世纪初 都城:上京 建立者:阿保机(辽太祖) 国号:契丹(有时又称辽) 民族:契丹族 重大事件:占领幽云十六州
上京
课题导入
图一 契丹族
图二 党项族
我国现在有56个民族,但没有契丹族和党项族。契丹族 和党项族是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大辽帝国的灭亡,使 得契丹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分化阶段,而党项族是我国古代 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 谓。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 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
(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背2)景结:合辽材军料攻二宋和,所在学宰知相识寇,准如力何劝正下确皇评帝价亲澶征渊,之宋盟真?
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材料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 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 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西夏铜牌
位于内蒙古宁城 的辽大明塔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耶律德光
辽 上京 幽云十六州
引导探究一
材料一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 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 ,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
挞盟览约(使一辽作宋凛之)。间辽维害持怕了腹长背久受的敌和,平提出关和系议,。使最双终宋 真方宗人通民过过降上辽旧了将安王定继的忠生与活北。宋朝从廷整订个立中合华约民。族的 材发料展二史看北,宋于它十有二利月于间我(国10多05年民1族月国)家与辽的订发立展和和约: 辽万朝统,宋匹亦一加约,称,深为宋澶但了兄 辽 渊是北弟 以 郡之 白 ,盟宋国 沟 故约人,河史也民宋为称体 的每边“现 经年界澶了 济送。渊北 负给因之辽澶盟宋 担岁州”政 。币(。府银 河的南10贪濮万图阳两苟)、在绢安宋20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引导探究二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 之处?
1、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2、都是先战后和的关系 3、北宋每年都要给两国“岁币” 4、与北宋签约和议后,促进了各自经济文化 的发展
引导探究三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 么?
1、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 均衡的产物; 2、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 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3、人民反对战争; 4、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 政权是( C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 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 的哪一处( C )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是( C )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B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
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 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在上京称帝, 建立契丹国。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 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2.党项族的兴起
时间:11世纪前期1038-1227 民族:党项族 人物: 元昊
都城: 兴庆(今宁夏银川)
1038年, 元昊称帝,国 号大夏,建都 兴庆府,史称 西夏。
西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 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 了西夏文字。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标引领:
1、了解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西夏 2、掌握澶渊之盟;宋夏间的战与和。 3、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
重难点: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
独立自学
速读课本内容,查出北宋,辽,西夏档案,完成表格
政权名 称
北宋
建立民 族
汉族
建立者
赵匡胤
建立时 间
960年
都城
东京
辽 西夏
契丹 党项
耶律阿保 10世纪
机
初
元昊
11世纪 前期
上京 兴庆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 宋 夏 形 势 图
1.契丹的兴起
时间:10世纪初 都城:上京 建立者:阿保机(辽太祖) 国号:契丹(有时又称辽) 民族:契丹族 重大事件:占领幽云十六州
上京
课题导入
图一 契丹族
图二 党项族
我国现在有56个民族,但没有契丹族和党项族。契丹族 和党项族是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大辽帝国的灭亡,使 得契丹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分化阶段,而党项族是我国古代 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 谓。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 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
(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背2)景结:合辽材军料攻二宋和,所在学宰知相识寇,准如力何劝正下确皇评帝价亲澶征渊,之宋盟真?
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材料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 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 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西夏铜牌
位于内蒙古宁城 的辽大明塔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耶律德光
辽 上京 幽云十六州
引导探究一
材料一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 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 ,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
挞盟览约(使一辽作宋凛之)。间辽维害持怕了腹长背久受的敌和,平提出关和系议,。使最双终宋 真方宗人通民过过降上辽旧了将安王定继的忠生与活北。宋朝从廷整订个立中合华约民。族的 材发料展二史看北,宋于它十有二利月于间我(国10多05年民1族月国)家与辽的订发立展和和约: 辽万朝统,宋匹亦一加约,称,深为宋澶但了兄 辽 渊是北弟 以 郡之 白 ,盟宋国 沟 故约人,河史也民宋为称体 的每边“现 经年界澶了 济送。渊北 负给因之辽澶盟宋 担岁州”政 。币(。府银 河的南10贪濮万图阳两苟)、在绢安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