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小仲马 (1824-1895) 是法国小说家、剧 作家。 1848年, 小仲马发表了《茶 花女》一举成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述
《茶花女》作品是根据巴黎当时一个年 仅二十多岁就被社会迫害致死的名妓的真 实故事写成,描述了主人公玛格丽特短暂 而悲惨的一生,热情地赞美了真诚、纯洁 的爱情,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妇女 的百般蹂躏和摧残,也暴露了资产阶级贵 族的荒淫无耻、凶狠残暴的本质。
七月革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梅里美(1803— 1870) 是法国一位具 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 的现实主义作家。代 表作:《嘉尔曼》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嘉尔曼》(又译《卡门》)叙述了 一个不同寻常的爱情悲剧,塑造了一个鲜 明独特的吉卜赛姑娘形象。
嘉尔曼是个年轻美貌而又泼辣的女人, 她身上具有狡诈、欺骗及厚颜无耻的特点, 但同时也具有独立不羁的可贵品质。她不 能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酷爱自由,忠于 自己。她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结局, 表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 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 的产物。 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理性王国” 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 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 位,他们的相互关系”。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 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的形成。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公社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政论、 诗歌、戏剧等,以诗歌成就最大。重要的诗人有 《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1816--1887) 等。巴黎公社文学代表19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最 高成就。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绘画
(一)思想内容特征
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雾濛濛的早晨》希施金(俄国)
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表现人的异化,寻求人 的心灵自由。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 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4、哈代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 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中的最伟大的 悲剧大师”,韦伯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 莎士比亚”。 • 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 、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普通人的命运,宿 命论和悲观色彩较浓。《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 名的裘德》等。小说多以作者家乡多塞特郡一带 为背景,这是英国古代威塞克斯王国的建国之地 ,因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作“威塞克斯小说”。
3、文学背景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 方式:“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 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 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 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 亚里士 多德提出的第一种方式“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肯 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必须具有 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现实 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 社会的人情世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 代的社会风貌。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 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奥立佛· 退斯特》 、《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 科波菲 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 》、《雾独孤儿》等。

第一节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第一节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在欧洲,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 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 彻底否定。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 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 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 这个名词才在欧洲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 觉的流派。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 发展总体 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 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 (二)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特征: • 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 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 认识价值。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 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 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正是在这种科学意识和历史意识的 指导下,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制度上升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具有珍贵的 历史文献价值和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 •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 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 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
• 首先,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格 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 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 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为了真实地描 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而为了达到细节 的真实,他们常常不惜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的事实材 料。 •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受科学主义的影响。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良种倾向。 • 第四,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 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于连的性格特征
+ 反抗——妥协——反抗的心路变化:
初出茅庐:平民意识、自尊心 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与市长夫人关系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虚伪路上的第一步 侯爵府秘书: 阴谋伪善的中心,仍保持一定清醒 监狱:反省、决裂
+ 双重人格: 反抗 & 妥协
自尊 & 自卑 雄心不已 & 野心勃勃 虚伪 & 正直
巴尔扎克的矛盾性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一生渴慕金钱、荣誉和地位 对金钱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2、对贵夫人的追逐: “他那鬃鬣似的头发上厚厚的油泥,朽缺的牙齿,说话一快就唾星四射,
与他那总不刮的脸和总系不牢的鞋带,也都让人感到恶心。” “留神物色一下,是否能给我找到一个有财产的孀妇。并且替我吹嘘一
2)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A、追求艺术的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艺术家不应该在作品中露面, 就像上帝在世界上一样,到处存在又到处不见。(福楼拜)
B、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内部心灵世界(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外部社会形态(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第十六讲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 现实主义文学
1)定 义 19C30S初形成,在整个中后期占欧美文坛统治地位 继承和发展文学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
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主观幻想和抽象抗议
立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
关注社会人生,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注重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 梅 里 美——善于描写异国风情,表现反现代道德的主题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间: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成就;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等理论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反映社会时代,描绘生活风俗,再现社会历史。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斯丹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表现外部社会形态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前期:19世纪30-60年代,中心在法国(发源地)、英国;后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法国现实主义:(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

奠基人:司汤达、巴尔扎克。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第七章 19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  19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经典作家(二)
•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以宪章运动为背景, 宣言“仁爱”精神,企图以此化解劳资矛盾,解 决社会问题。
• “勃朗特”三姐妹几乎同时横空出世,被称作 “勃朗特峭壁”现象。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描述平民女子追求平等自由生活的奋斗史。艾 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表现人的自然情欲中 善与恶的斗争。安妮·勃朗特《艾格妮丝·格雷》 描写一个女家庭教师受尽磨难而终于如愿以偿的 故事。
• 5、北欧文学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为北欧文学赢 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 丹麦文学理论家勃兰兑斯,法国《大百科 全书》称他为“比较文学之父”。他的《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系统研究了19世纪 欧洲文学,对后世文学史研究和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
• 挪威易卜生以“社会问题剧”享誉欧洲文 坛,《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
普柳什金形象
• (1)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农奴主的典型,是 一个完全失去了人性的吝啬鬼、守财奴, 在他身上集中了守财奴最特出的特征:贪 婪、吝啬、保守、没落和腐败。
• (2)是俄罗斯民族的一个毒瘤。
• 自然派 是19世界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 别。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为忠 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 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 “小人物”为主。在体裁上,多以散文为 主。自然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主要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6、俄国文学
• 后起之秀俄国文学在十九世纪呈现出群星灿烂的壮观 景象。

特征
• A、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主要批判沙皇专 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黑暗腐朽。
• B、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知识分 子深广的忧愤、沉重的焦虑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 思想。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形成现代欧美文学高峰。
1848年法国大革命
一、十九世纪文学产生的社会文 化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 社会历史和社会心态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金钱的作用之间有十 分密切的关系:“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 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 力和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在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 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作用相比。我希望大 家不要把金钱作为文学的某种新的主题,而 要把它作为一切新的故事、新的关系和新的 叙述形式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现实 主义的来源。
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 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马克· 吐温(l835~1910): 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 “文学中的林肯” 欧· 亨利(1862-1910)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 说的创始人”。
“欧亨利笔法”是指:文章的结尾既是出乎意料的却又是 在情理之中合乎逻辑而令人信服的。
4、北欧
代表作家: 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主题: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
又愤怒鞭挞残暴、贪婪的统治者,批判社会 的黑暗。 《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
(二)后期(70年代~20世纪初)
4、北欧 代表作家: 勃兰兑斯: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是挪威民族戏剧的创始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 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 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 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 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 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 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 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 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 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 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欧文学
大部分东北欧国家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呈现出明显 的人民性和战斗性。 特征: 1、反对外族侵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腐朽与伪善。 2、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抗争。 3、具有深沉的爱国意识和强烈的变革意识。
代表作家: 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挪威的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匈牙利民族诗人斐多菲。
“批判现实主义” 来源
后人对西方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概括与评价。 法国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提出“现 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 高尔基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定义:“批判地再现 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地暴露、撕毁所 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为了区别于以往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我们沿用“批判现 实主义”这一名称,来指称从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以“批 判地再现”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文学
特征: 1、以反封建专制反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2、出现了系列化的人物形象 3、浓厚的宗教色彩与精神探索性
“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生活在贵族阶 级趋向没落的时期, 在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但因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 缺乏生活目标,不能有所作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 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 “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现实主义”的兴起
1850年,库尔贝(法)标榜其绘画属于“现实主义”艺术。 其后,杜朗蒂等人创办刊物《现实主义》(1856-1857)。 1857年,尚弗勒里出版论文集《现实主义》。 分为两个时期: 19世纪30-60年代为前期,中心在法、英等国。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3、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反映生活的两种方式:内倾性和外倾性 5、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走向繁荣。
法国文学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以下主题: 其一,描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没落史。 其二,表现金钱、欲望和个人野心对人性的异化。 其三,表现个人英雄主义及其不合时宜的悲剧命运。 其四,表现无产阶级的生活与斗争的巴黎公社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加剧。 2、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3、文学自身的发展。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批判性和改良性
人道主义、否定暴力革命、自上而下改良
2、客观真实性
其一,指“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乔治· 桑对巴尔扎克说:“你像你所见的那样去描写人类,我像 我所希望的那样去描写人类。” 其二,指消除自我。 福楼拜:“艺术家不应该在作品中露面,就象上帝在世界上一 样,到处存在又到处不见。” 其三,指细节的真实。 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
英国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1、描写劳资矛盾,金钱对人灵魂的腐蚀。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倾向,劝善说教明显。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5、英国宪章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萌芽。 6、侦探小说兴起,通俗文学影响扩大。
德国文学
主要流派: 1、资产阶级文学:青年德意志派、革命民主 主义文学。 2、无产阶级文学:工人运动中涌现出的文学。
“新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所取代, 新人形象代替了多余人形象。 新人指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的行动, 尊重友谊、和爱情。代表作家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国文学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是在 废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代表作家: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马克· 吐温《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欧· 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 赞美诗》 杰克· 伦敦 《荒野的呼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