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总体规划之体验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分享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分享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分享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其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市民的需求,还能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宜居性。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以期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目录1. [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2. [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3. [案例3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案例3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4. [案例4悉尼港口改造(案例4悉尼港口改造)案例1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改造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

过去,这条大道是一条车辆频繁通行的交通干道。

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该区域被改造成了一个宽敞、绿化丰富、人车分流的步行街区。

改造后的密歇根大道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步行体验。

大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坛,增加了绿化覆盖率,使整个区域更加美观宜人。

在大道中央,设置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

同时,原本的马路车道被精心设计成了一个活动空间,设置了长椅、休息区和艺术装置。

这个案例强调了对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规划和设计。

通过将交通与居民区分开,提供了更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宜人的休闲空间。

案例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这个项目旨在将滨海湾地区转变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并融入了现代化的城市元素。

公园内有一座大型人工瀑布、多个花坛和草坪,供市民休闲放松。

这个公园还设有多个儿童游乐区、露天剧场和户外艺术展览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活动。

这个案例展示了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意与多样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滨海湾花园成为了一个有活力、宜居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全球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01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进入城市,对城市规
划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同时,城市间也需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城
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聆听
03
居住区规划
古希腊城市规划中,居住区规划相对简单,以临近街道 的独立住宅为主。
古罗马城市规划
01
02
03
城市规模
古罗马城市规模较大,如 罗马城的人口达到了10万。
道路系统
古罗马城市规划重视道路 系统建设,如罗马帝国的 道路网。
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公共 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 场、竞技场等。
影响
城市美化运动对西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 的建设。
D
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角色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与区域 发展的协调问题。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负责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同时 ,地方政府还需要与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等各 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卫生条件差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运动

英、美、法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英、美、法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1 总体特征英国是最早进行城市规划立法,也是城市规划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对于许多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及其演变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英国的城市规划法具有纲领性和原则性的特征, 实施细则是由规划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各项从属法规, 特定的规划议题则以专项法为依据。

从而使规划主干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同时, 英国的地方议会没有规划立法职能, 这是与中央集权的规划行政体系相一致的。

英国中央政府的规划主管部门不仅审批结构规划和受理规划上诉, 并且有权干预地方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

(2)英国的发展规划由战略性的结构规划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构成二级体系,已为许多国家所借鉴。

结构规划需要上报中央政府批准, 地方规划则是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

这样的发展规划体系既确保了战略性规划与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政策相协调, 又使实施性规划过程较为简化, 以及时应对各种变化。

尽管《一般开发规则》界定了不需要申请规划许可的小型开发活动,但英国的开发控制还是以判例式为主要特征。

(3)地方规划只是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之一, 并不直接决定规划许可, 规划部门在审理开发申请时享有较大的自由量裁权。

在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同时, 也难免会存在不透明和不确定的问题。

80 年代以来, 英国政府试图把简化规划控制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措施, 曾在企业特区( Enterprise Zones) 进行了通则式开发控制的试验, 但并没有得以推广。

需要指出的是, 公众参与和规划上诉的法定程序使规划部门的自由量裁权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2 英国城市规划法一览表3 规划法的演变历程城市规划是一个民主整治的过程,每一部规划法都反映了各个时期整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同时也反映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a)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的开端:1909年《住宅与城市规划诸法》1909年后,规划法经历了数次修正与补充,1932年《城乡规划法》是英国第一部城乡规划法,取代了1909年以来的所有规划法,范围从城市扩大到乡村地区,直至1947年一直保持着核心法的地位。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重视社 会福利和公共服 务设施的布局和 建设,以满足居 民的基本需求。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提高公共 交通和步行友好 的环境,以促进 居民的健康和出 行便利。
城市规划强调文 化多样性和包容 性,保护和传承 历史文化遗产, 为居民提供丰富 的文化活动和场 所。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社区参与 和居民福祉,通 过规划手段促进 社区凝聚力和活 力。
城市经济发展成果
旅游业:巴塞罗那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 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城市带来巨大的 经济收益。
国际贸易:巴塞罗 那拥有重要的国际 贸易地位,港口和 机场等交通枢纽促 进了与世界各地的 贸易往来。
高科技产业:巴塞 罗那积极发展高科 技产业,吸引了众 多国际知名企业在 此设立研发中心和 总部。
金融业:巴塞罗那 成为欧洲重要的金 融中心之一,拥有 完善的金融体系和 多元化的金融机构 。
城市社会文化规划
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
城市规划中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 分布,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 职业技能和素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机构与当地 企业合作,培养符合城市发展需 求的人才
加大对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投 入,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的人才
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生态 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
添加项标题
政策措施:巴塞罗那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绿色 出行、推行垃圾分类等,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项标题
监管机制:巴塞罗那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城市管理 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交通规划与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系统:巴塞罗那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 轨电车等。

新加坡城市绿地规划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绿地规划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绿地规划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科学规划推动城市绿化进程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亚洲的工商业、金融业中心之一,更是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素来享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与其他仅仅在城内大修花园的城市不同,新加坡是将整个城市建在花园里,让人们在里面工作、居住和休闲。

首先,政府对环境建设的进程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实施了科学、有效的管理。

新加坡政府聘请国际知名专家,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概念规划和多层次规划,确定了总体布局。

同时,从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的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提出相应的目标:60年代的目标是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强调垂直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对新开发的区域植树造林;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公园,发展更多别具风格的主题公园,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加强人行道遮荫树种的栽植,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开始实施新世纪前12年的绿色规划,该规划更强调从整体城市环境入手,系统地开展城市空气与水净化、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力求全面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另外,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处处体现出对自然的珍惜。

政府将大面积的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和其他自然地带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以维持整个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双溪布落国家公园,到每个路边的鸟类庇护所,其严格的管理和细微的措施,处处体现出尊重自然的理念。

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政府严格管理也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点评: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对城市的建设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环境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国外公园城市案例

国外公园城市案例

国外公园城市案例那我给你讲几个国外公园城市的案例吧。

一、新加坡。

1. 整体理念。

新加坡那可是公园城市的典范呢。

人家从一开始规划就把绿色放在超级重要的位置。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花园,你走在新加坡的街头,那感觉就像是在逛一个超级大的植物园。

2. 具体做法。

它的绿化可不是随便搞搞的。

就拿“花园中的城市”这个概念来说,到处都有精心设计的公园。

像滨海湾花园,那简直就是植物的梦幻世界。

里面有超级高大的人造树,树上还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晚上灯光一亮,就像走进了阿凡达的世界一样酷炫。

而且新加坡的居民区也都离公园很近,很多人下楼走几步就能到一个小公园,里面有干净的步道、儿童游乐设施,老人可以在那里打太极,小孩可以撒欢儿跑。

还有哦,新加坡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对树木的保护很严格。

要是有工程要砍树,那得经过层层审批,而且还得补种更多的树才行。

这就保证了城市里的绿色一直都那么多。

3. 成果。

现在新加坡的空气质量特别好,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的。

城市里的温度也因为这么多绿色植物而比周边地区要凉爽一些呢。

而且这么美的环境也吸引了好多游客,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二、波特兰(美国)1. 整体理念。

波特兰这个城市啊,在美国那可是很有个性的公园城市。

它的理念就是让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的人可热爱大自然了,觉得城市里就应该有大片大片的绿色空间,不能光被高楼大厦填满。

2. 具体做法。

波特兰有很多社区公园,这些公园的设计很贴心。

比如说,有专门为狗狗设计的公园,里面有给狗狗玩的小障碍设施,就像狗狗的游乐场一样。

还有啊,波特兰的公园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

像夏天的时候,公园里会有露天音乐会,大家带着野餐布,坐在草坪上,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听音乐,那小日子过得可惬意了。

而且这个城市在规划交通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公园的连接性。

有很多自行车道可以直接通到各个公园,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去公园玩,既环保又锻炼身体。

3. 成果。

波特兰的居民幸福指数很高,因为他们有这么多好玩的公园可以去。

0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

0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强烈的人工痕迹,几何的秩序和美学。棋盘式路网为股价,构筑规整 的公共中心,强调整体秩序和美。应用:米利都、古罗马营寨等
帝国理想 —古罗马的君权秩序与世俗特征
1、古罗马思想与文明的特征
伦理化的倾向
追求现实的幸福;追求满足享受的种种现实技法
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沉浸于巨大的、物质的享乐之中;社会契约论,人高于社会,社会 是为个人谋利益的契约的产物。
1、资本主义初期的时代特征
产业革命导致城市的急剧“爆炸”
解放生产力,城市成为经济生产与生活中心,人口、用地急剧增长 例:伦敦
恶化的生态环境,退化的城市景观
环境污染、居住条件恶劣、交通阻塞、公共卫生设施缺乏
相对滞后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匮乏的规划理论
无法应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
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工人的剥削
积极的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
缺乏城墙防御体系,狭小简朴的住宅,发达的广场、宏伟的卫城
3、理想城市的规划形态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家(城市)的探求
理性、秩序(圆形+放射;几何的运用),对希波丹姆斯模式的影响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
追求人的尺度和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建多变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卫城)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1)马塔与带形城市
近代交通工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主要设想:各种空间要素沿城市高速、高运量的交通轴线集聚,并无 限向两端延展。两条基本原则: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 带形城市忽视了空间增长的集聚效应而难以持续。
1000米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2)戈涅与工业城市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述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述
新协和村是欧文根据他的社会理想,把城市 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 究。主张建立 500 ̄2000 人的公社,耕地面积为每 人 0.4 公顷或略多,采用近长方形的布局。村的中 央以四幢很长的居住房屋围成一个长方形大院, 院内有食堂、幼儿园和小学等。大院空地种植树木 供运动和散步之用。每户住宅不设厨房,而由公共 食堂供应全村伙食。以篱笆围绕村的四周,村边有 工场,村外有耕地和牧地,篱内复种果树。村内生 产和消费计划自给自足,村民共同劳动,劳动成果 平均分配,财产公有。
图2
图3
轴。该规划为由两条相距 2 km 的平行超高速道路
穿越整个东京湾,其 3 层交通,不同尺度的环形相交对应
着不同的车速。城市轴中部,布置行政机关、情报
中心、控制中心、商业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设施。随
着城市的扩大,城市轴可以不断地向前延伸,在轴
的两侧,布置生活单元。垂直交通核构成巨大的柱
3.4 布局手法
边环境,互为景致,达到“校在景中,景色映城”的
整体布局遵循基地现状条件,通过点、线、面 效果。另外强化绿化系统的整体性和渗透性,即
列,其间设梁,托起空中的建筑,从而形成开放的
地面活动空间,地下设停车场,整个城市轴的交通
与运行非常有序。
这一规划虽未实施,但却给我们带来了重要
的启示。在方法上,通过“带形”或“城市轴”在人的
尺度与超人尺度间建立一个连续性的秩序,把建
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统一成整体,通过循环分层的
交通流线构成统一的城市空间各要素的线索,在
2006 年 第 5 期 ·43·
勘察设计
ARCHITECTURAL DES IGN MANAGEMENT
欧文认为未来社会将按公社组成,土地划归 国有,分给各种公社,实现部分的共产主义。最后 农业公社将分布于全世界,形成公社的总联盟,而 政府消亡。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抱负,毅然动用自己 的大部分财产创建共产村,但最后却失败了。包括 后来傅立叶的法郎吉和卡尔的“依卡利亚”共产主 义移民区等,也都先后失败。在资本主义社会,根 本不存在理想世界的城市,他们的实践虽在当时 未产生实际影响,但他们的天才思想,为今后的 “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1.2 花园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镇 – 花园城市
新加坡概况
• 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 南端。国土面积约670平方 公里,相当于江苏省太仓市 的面积。人口约320万,其 中华人约占77%。 • 1959年脱离英国统治,建立 了自治政府,并在1963年加 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 新加坡从联邦中分离出来, 成了独立的国家。
– 战略性的规划更为远景化; – 实施性的规划更为具体化。
• 我国总体规划的发展:
– 战略性的东西可以从总体规划中分离出来。 如将总体规划纲要、关于城市性质、规模、 发展方向以及各基础设施的协调等内容形成 单独的战略规划或概念规划; – 土地利用区划可以在更为详细的层次上与控 制性详细规划结合,使规划更具操作性;
• 这一阶段的总体规划与我国现在的总体规划有 些类似,包括了一些宏观的发展和具体的土地 用途区划。
第二阶段 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
• 出现了概念规划; • 总体规划是法定规划; • 其任务是制定土地使用的管制措施:
– 土地用途区划 – 开发强度 – 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的预留用地
• 形成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的两极体系。
back
总体规划的内容
• land use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 protection) • transportation • community facilities (i.e. public water and sewer facilities, schools, parks, solid was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services, and so on) •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 and so on back
新镇——新加坡城市结构规划
• 1958年的总体规划就确立了——分散中 心城区人口的思想
• 1971年的概念规划采用了环形发展方案 (Ring Plan),在环形交通线上布局了 一些新镇
• 新镇的功能:
– 居住,分散中心人口 –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娱乐休闲、工 作机会
• 新镇的成效:
– 80%的人口居住于新镇 – 3%的人口居住于市中心
• 绿化方针:
– 1、每一条巷道必须种植花草树木; – 2、人行道两旁种植灌木和乔木成为林荫步道, 使行人和车辆完全隔离。 – 3、美化高架桥和陆桥,桥上做花坛,并种爬藤 类植物,使之成为绿桥; – 4、选择开花的攀藤类植物,以美化灯杆; – 5、混凝土走道的宽度超过1.5米者要种树,狭 小的走道有埋设水管或沟渠者则不可以种树; – 6、停车场必须种植花草树木,两旁停车位之间 也必须种植树木遮荫,停车位上铺设特制空心 石板作为树木根系通气之用; – 7、绿化围墙和挡土墙;
日本的城市规划
历史发展: • 明治维新时期 • 战后重建时期 •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成为经济大国时期 • 1995年“五全综”至今
back
日本的城市规划
法规体系:
• 在1919年颁布了城市规划法 • 1968年的城市规划法是日本现代城市规划体制 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城市改善、发展和保护的政策;(2)城市 化促进地域和城市化控制地域的划分;(3)土 地使用分区;(4)地区规划;(5)城市开发计划; (6)土地开发许可制度;(7)发展项目审批;(8) 城市规划程序。 back
日本的城市规划
可借鉴之处
• 交通规划:
日本地少人多,人口密度高,全国45%的人口集 中在东京、关西、名古屋三个大城市圈。 60年代开始,城市发展便采用了快速交通体系模 式。目前,东京圈40公里范围内有高速铁路13条,地 铁10条,高速公路9条,短距离轻轨2条,每日负担了 220万辆小汽车和2804.5万人次的客运量,其中高速铁 路占61.4%,地铁占26.3%,公共汽车占6.7%,其它占 5.6%。
新加坡总体规划的演化
• 第一阶段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 八十年代末至今
第一阶段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
• 1958 年第一个总体规划:
– – – – 遵循英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模式; 本质上是一个静态的蓝图方案; 规划的前提是假定社会经济的变化速度缓慢而稳定; 对环境卫生、住宅建设以及道路设施等没有充分的 考虑;


• 总体目标 (Goals) • 政策和措施 (Policies)
• 阶段性目标 (Objectives)
科林斯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什么?
“描述我们预期的科林斯在2015年是什么 样。 表明我们怎样一步一步的创造我们所喜欢 的城市。”
• 将新思想加入到过去实践证明是有积极意义的 工作中去。 • 包括土地利用 ,交通运输,社区建设,经济, 住房,环境,开敞空间,城市生长管理 • 试金石,清晰的检验新思想新项目新提案是否 能够真正有效的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
• 建设新镇的关键:
– 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
• 新镇的结构模型:
– 土地综合利用和道路网络相结合 – 目标:
* 土地开发与交通规划挂钩 * 优化使用土地 * 促进环境改善和生活素质提高
– 土地使用:
* 30~40%的土地用于居住或居住相关的设施 * 1/3用于工业和商业发展 * 其余的用作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花园城市——新加坡城市绿化体系规划
•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人 在鸟中、鸟在城中、城在村中、村在树 中、树在画中”
• 绿化体系:
– 点:小块绿地、宅旁绿地 – 线:道路绿化、沿河绿化; – 面:大公园、规划区内的山林地
• 廊道系统——强化线状绿地的规划
– 街道、城市快速路两旁宽阔的绿化带 – 连接各大公园、自然保护区、居住区公园 – 至少宽6米,其中有4米的路面
规划启示:
• • • • 增强环保意识 加强对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 推行规划设计公示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增加宏双层次的全国性城市规划
日本的城市规划
• • • • • 日本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发展 日本城市总体规划的法规体系 日本城市总体规划的运作体系 日本城市总体规划的独到见解 日本城市总体规划的可借鉴之处
back
公众参与
• 方式
公众参与方式
• • • • • • • • Forum Open house events Comprehensive Plan Newsletter Informing public during other planned meeting and events (during conferences or local community events) Connecting and meeting with interest groups Using the media: newspaper, radio, internet, etc; Responsive listening: exercising e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and concerns Informing and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the planning process back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 宏观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相似于我国的 城市总体规划或区域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分类:
• 1.联邦土地利用规划又称为国土规划。 这一规划由联邦政府负责编制。 • 2.州规划州范围内的规划是一个结构性 的规划,是国土规划在本州的具体化。
规划程序:
1. 分析现状和土地评价 2. 明确规划目的和规划目标 3. 评估诊断 4. 得出最佳方案 5. 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参与 6. 规划的实施 7. 规划的检测和再现划
柏林规划的实施要点 :
• (1)分散和集中相结合 • (2)形成以快速铁路为主的便捷交通网络 • (3)各个中心点要建设和柏林内城质量相等 的生活环境 • (4)内城的交通量已达到饱和,因此依然进 行交通的改造 • (5)为了建设欧洲服务中心的需要,再建设 1100万平方米各类服务设施 • (6)强调保护传统的城市风貌
国外城市总体规划之体验
“体”--体会五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思

“验”--检验与我国总规思想的差别
英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 对土地利用的综合和协调 • 体现地方政府管理实体的政策
• 使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功能和自然系 统协调发展
研究对象
• • • • • • • 水域和给排水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 文教设施 娱乐设施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大气、水质量监管系统
日本的城市规划
可借鉴之处
• 可持续发展:
包含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在内的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的提升。
• 提升文化内涵、找寻城市形象:
避免建楼主义对城市的冲击; 寻找、保留和继承历史文化; 鼓励地区特色与地区文化保护。
• 新加坡概况
• 新加坡总体规划的演变
• 新加坡城市规划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日本的城市规划
运作体系: 日本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1. 土地使用规划;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3. 城市开发计划。
back
日本的城市规划
独到见解:
• 日本住宅公团的设立与改革: (1)战后住宅政策与住宅公团设立; (2)“都市基盘整治公团”的改革方向。 • 新时期开发: (1)开发与文化; (2)可持续发展; (3)对城市的重新认识。 back
• 城市总的设想 • 广泛的规划目标 •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
• 确立城市核心地区的价值 • 实现这些计划的具体政策措施
匹兹堡
• 为有关城市空间实体环境的改造的各项 决策制定标准 • 强调市民和社区对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 的监督审查 • 确保城市的发展符合所在区域的规划要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