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生态浮岛工程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陆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压力,海上生态浮岛工程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

这种工程可以有效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生态友好的居住环境,并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项目概述海上生态浮岛工程是一种将人工岛屿建设在海上,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其打造成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建设项目。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海上生态浮岛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空间,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

三、项目目标1. 提供更多的城市发展空间,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势;2. 创造生态友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 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形象。

四、项目规划与设计1. 浮岛形状与规模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可行性,可以选择较为规整的方形或者矩形浮岛形状,并依据城市规划需要,设计相应的面积和高度。

2. 浮岛功能布局将浮岛规划为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公共服务区等多功能区域,合理布局生态绿化、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3. 生态环保设计在浮岛建设中,注重生态环保设计,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噪音和排放物的污染,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4. 建筑设计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建设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主要技术方案1. 海上浮岛建设技术海上浮岛建设需要考虑海洋环境因素,采用先进的浮桥加固技术,确保浮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生态环保技术应用水质净化技术、垃圾处理技术、海洋养殖技术等,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浮岛的可持续性。

3. 建筑节能技术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排放。

4. 交通运输技术规划完善的交通道路和交通枢纽,利用水上交通工具和轨道交通系统,解决居民的出行需求。

六、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进行项目规划和设计,制定建设方案和投资预算计划。

2. 建设实施阶段开展土地复垦、浮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做好环保治理和安全管理。

无锡市生态岛高堆土沉降计算分析

无锡市生态岛高堆土沉降计算分析

目录1工程概况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 (1)2.2区域地质条件 (2)2.3地基土的构成及评价 (2)2.4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3有限元计算原理 (5)3.1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5)3.2土体的本构模型 (6)4计算模型 (6)5计算结果分析 (8)无锡市生态岛沉降计算分析报告1工程概况无锡市藕塘职教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拟新建生态休闲岛工程。

拟建场地位于无锡市惠山区藕塘镇境内,藕塘镇中心小学西侧、洋溪河南侧在建显山路两侧。

拟建生态休闲岛由景观人工土坡、景观人工湖、配套建筑、直驳岸、天桥、龙桥、栈桥、拱桥、西桥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显山路两侧土坡高约8.5~15.5m不等;显山路两侧人工湖拟缓坡开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5.5m;配套建筑为单层,无地下室。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拟建场地以耕地、桃树林(未迁移)及民房为主(部分已拆除),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北侧洋溪河河道水面标高1.81m。

场地西部、北部鱼塘大部分已填埋,东部J83孔附近水塘范围较小,水面标高约2.80m左右,水深约1m,淤泥厚约0.3m,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场地地面标高一般3.5~4.2m左右,场地地貌形态较为单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太湖水网平原区,地貌类型属古泻湖堆积的水网平原。

无锡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长江下游季风温湿气候带。

据无锡市气象台统计资料:85~87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290.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241.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7.7℃(85年7月);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0.83℃,最低气温-8℃(86年1月)。

但从多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年降水量达1521.3mm,而1978年年降水量仅569.1mm。

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偏西北风占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东南风占多,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有台风,干湿冷暖时来适量,春夏秋冬季节分明。

基于生态理念的古运河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理念的古运河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理念的古运河景观设计作者:骆皓伟金晓雯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对生态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而古运河景观设计更是需要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实现生态与美观的双赢。

本文以扬州京杭大运河广陵段为例,运用各种生态修复方式对沿古运河两岸的绿化提升及改造为研究目标。

项目的实施对扬州市增进民生福祉和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将大运河打造成文化之河和生态之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性的水岸线与驳岸设计,以便为类似运河滨水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运河;生态理念;绿化提升;景观改造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0 引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运河保护传承利用重要指示精神,并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绿色航运示范段的要求,对大运河沿岸绿化景观及文化景观进行整体规划,体现生态特色、融合文旅功能。

因此,对京杭大运河道生态化、自然化的景观修复改造势在必行,在保持古运河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彰显扬州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古运河沿岸景观进行生态修复,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1 项目概况及扬州古运河景观特殊性分析1.1 項目概况京杭大运河(广陵段)全长约12.5km,两岸进深约10~100m,总面积约120hm2。

广陵区位于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北抵邵伯湖,南依长江。

1.2 扬州古运河景观特殊性分析古运河景观特征大致分为水流轴向带状景观、对岸景观、生态敏感性强以及历史文化性较强4种。

分析以上4种景观特征可以得知,古运河景观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美学价值体现,还要具备完善的生态功能以及历史文化价值,而其恰恰为运河景观的重中之重,体现的生态性高低直接影响着运河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发挥。

按照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总体要求,打造具有扬州特色的绿色航运示范段沿线景观,体现城市双修理念,传承场地工业记忆,融古汇今,满足周边居民休闲需求,打造全新的运河水岸新空间。

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

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

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无锡市运河的保护和管理,提升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促进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保护格局。

二、保护目标1. 保护范围:无锡市境内的运河及其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和环境。

2. 保护内容:包括运河水域、岸线、文物建筑、遗址、文化景观等。

3. 保护原则: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公开透明、社会参与。

三、保护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开展运河文化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文化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文物建筑和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3. 加强管理监督:加大对运河保护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

4. 促进利用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运河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5. 加强科学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对运河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实施保障1. 加大投入:增加运河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方面。

2. 强化监督:建立健全运河保护工作考核机制,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运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4. 加强合作:加强与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运河保护工作的开展。

五、保护效果评估1.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运河保护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 公开透明: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保护工作。

六、其他事项1. 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运河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好这份历史文化遗产。

2.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运河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运河保护的良好氛围。

生态浮岛施工方案

生态浮岛施工方案

生态浮岛施工方案1.引言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浮动平台结合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建设而成的陆地扩建项目,旨在解决陆地有限及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原则、施工流程、材料选用等内容。

2.设计原则•生态友好:保护周围海洋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构稳固:确保浮岛结构稳定,能承受风浪等外部环境因素。

•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施工流程1.勘测规划:在选择适宜的海域后对海底地形进行勘测,确定施工方案。

2.基础建设:安装浮动基础平台,并固定在海底,确保稳定性。

3.主体结构搭建:根据设计图纸搭建生态浮岛的主体结构,包括建筑物、植被等。

4.设施配置:根据功能需求配置设施,如照明、供水、排水等。

5.生态植被装置:植被覆盖是生态浮岛的重要特征,需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装置。

6.环境调试:在完成建设后,进行环境调试,确保生态浮岛的稳定运行。

4.材料选用•浮动基础平台:可选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工程塑料或钢材等材料。

•建筑物结构:选择轻质、耐久的建筑材料,确保结构稳固。

•植被种类:选择耐盐碱、耐污染的植被种类,适应海洋环境生长。

5.工期与成本•工期:生态浮岛施工时间取决于项目规模,一般需数月至一年。

•成本:施工成本包括基础建设、主体结构搭建、设施配置、生态植被装置等费用,不能估计。

6.总结生态浮岛作为一种创新的陆地扩建方案,有望有效解决城市陆地紧缺问题,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友好、结构稳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流程,打造出具有生态价值的浮岛项目。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8.10.29•【文号】文物保函〔2018〕1340号•【施行日期】2018.10.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物保函〔2018〕1340号江苏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大运河无锡段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苏文物保〔2018〕241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大运河无锡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一、所报方案尚需作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一)应细化拟建桥下穿栈道、滨水栈道、新增码头等项目的施工方案和运行管理方案,明确施工尺寸与结构方式,注意兼顾河道行船与行洪需要。

(二)在工程实施前应对相关运河河道采取临时性无损、可逆的加固防护措施,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应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原有传统堤岸等水工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必要的保护加固或临时性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三)应细化将现状建筑改造为驿站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弱化其外观、色彩,力求与大运河及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

(四)应完善沿河区域景观节点设计,尽量采用当地传统植被,在沿河迎水面营造自然驳岸,保持沿河景观自然、古朴的生态风貌特征,避免园林化设计倾向(五)应全面梳理、完善大运河无锡城区段遗产标识和阐释系统,重点强化沿河区域相关设施,增强公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

(六)应补充施工及运营期间的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和监测管理措施,降低拟建项目对大运河遗产本体及其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的影响,并补充相应的应急预案。

(七)应做好施工后期大运河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变化情况记录,并将相应数据、记录等提交相关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平台存档。

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生态浮岛是一种以大型浮动结构为基础,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在水面上的综合利用项目。

生态浮岛工程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城市人民的休闲需求。

本项目选址在某市的城市河道,规划建设一座生态浮岛,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化空间,形成一处生态景观。

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城市绿地不足、水域污染、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

因此,生态浮岛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三、项目优势1. 利用水域资源:选择在城市河道进行建设,有效利用水域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

2. 绿化环保:生态浮岛可进行多种植被的种植和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

3. 休闲娱乐:生态浮岛可建设公园、休闲广场等娱乐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 创新科技:生态浮岛工程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利用方式,标志着城市建设的创新发展。

四、项目规划1. 生态浮岛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分为生态绿化区、休闲娱乐区和公共服务区。

2. 生态绿化区:包括湿地植被、水生植物等,形成一片生态湿地,改善周边水域环境。

3. 休闲娱乐区:包括儿童游乐设施、露天音乐舞台、户外健身器材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 公共服务区:包括停车场、景观步行道、休息座椅等,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五、主要工程1. 浮体结构:选择优质环保材料制作浮体,以确保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绿化工程: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进行生态绿化。

3. 娱乐设施:采用环保材料搭建娱乐设施,包括儿童游乐设施、户外健身器材等。

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停车场、休息座椅、景观步行道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生态环保设计1. 生态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周边野生动植物,保持水质清洁。

2. 太阳能利用:在浮岛上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利用太阳能资源,为浮岛供电。

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陆地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转向海洋开发。

生态浮岛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生态浮岛建设经验,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

二、生态浮岛的概念和特点1.生态浮岛的概念生态浮岛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水面上构筑的一种能够提供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的综合性人工岛屿。

生态浮岛通常由固定在水下的浮体和上面的建筑组成,可以实现动态随波漂移和固定停泊。

2.生态浮岛的特点生态浮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生态浮岛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

由于生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生态浮岛可以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生存空间。

其次,生态浮岛可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比于拥挤的城市环境,生态浮岛的环境更加清新、宜人,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

再次,生态浮岛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生态浮岛上,可以建设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设施,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生态浮岛工程的建设内容1.浮体的选材和构造浮体是生态浮岛的基础,其选材和构造对于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选材上,应该选择轻质、耐老化、抗腐蚀的材料,如聚乙烯板、玻璃钢板等。

在构造上,要保证浮体的均匀受力,同时要结合海洋环境的特点来设计其形状和结构,从而使浮体对于波浪和风力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2.生态环境的设计和建设生态环境包括岛屿的绿化、水体的治理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内容。

在岛屿的绿化上,可以利用适应性强的绿植,如植被、花卉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在水体的治理上,可以采用人工湖泊、水生植物等手段,降低水质污染,保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

同时,要严格控制岛上的建筑密度,保持岛屿的自然景观,提高岛屿的生态环境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亮坝桥段无锡江尖桥段
3、亮坝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甲方要求分三段来做,可设计为从通汇桥桥墩至亲水平台为第一段;亲水平台对应水域为中段;亲水平台至亮坝桥为第三段。

每段浮床规格为:40m×10m。

即浮床总建设面积为1200平米。

通汇桥
亲水平台
亮坝桥
4、江尖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从江尖桥桥墩到绿色古建筑可设计成15—20个浮床单元,每个浮床单元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浮床造型可拼装成正方形、菱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每个单元栽植一个品种,浮床可任意组合排列。

江尖桥
江尖桥桥
绿色古建筑
5、使用的水生植物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夏秋开花。

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

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

现各地广泛栽培。

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鸢尾:多年生草本。

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顶端长渐尖。

花茎中空,光滑,花深紫色或蓝紫色,具暗紫色及白色斑纹。

蒴果柱状长椭圆形,种子红褐色。

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产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于海拔2700~3100米的水沟旁湿地或林缘草地。

黄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砂壤土及粘土都能生长,喜水湿,常在水畔或浅水中生长。

[1]生长适温15--30℃,温度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

在北京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茎地下越冬,极其耐寒。

原产于南欧、西亚及北非等地,当前世界各地都有引种。

云南省有些园圃中引种;中国各地引种栽培,喜生于河湖沿岸的湿地或沼泽地上生长。

第三章生态浮岛安装与运行
3.1以竹木结构为载体的人工浮床
我们曾在苏州、杭州、上海、河南长垣县、河北魏县、沧州等地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取得很好效果,也获得甲方好评,其特点是:成本造价相对较低,无污染、植物群落茂盛;但缺点是应用材料多,需很大场地堆放原材料,还需宽敞的组装地点。

费工、费时,而且浮床浮力小(见下图)。

说明;PVC管材或竹子选用直径10-12厘米搭建,采用21股以上聚乙烯绳的网片上下覆盖,(下网片网眼为3-5公分,上网片网眼为10公分,目的防止浮水植物飘移。

)浮床载体示意图(见下图)。

3.2以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板为载体的浮床
浮床载体为错位齿合结构的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板。

其特点:浮力强、寿命长(7—10年)、无污染、易拼装、价位合理。

规格:单个苯板1米*1米*0.14米(厚),每平方米16个种植穴,穴孔直径16厘米(见下图)。

4、水生植物栽植过程
①去除土壤介质②整理成可入杯状
③于阴凉处适应2天④小苗置于单位槽中
第四章维护与管理
(1)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达到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
第五章工程案例展示
东上澳塘位于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工程总量为3800平方米,河道水面开阔,水流速度较快,与黄浦江相通,水位波动较大,是典型的潮汐河。

根据河道特性,我司在河道岸边错落布置了浮岛。

针对水面波动较大这一特性,我们开发了新型的浮动曲臂,采用灵活的固定技术,使得浮岛基本不受到潮汐的影响,确保景观效果并改善水质。

完工后,水面呈现点滴绿色,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

西安世园会灞河河道生态景观项目,该项目中采用生态景观挺水浮岛与生态景观净化浮岛相结合的两项技术。

工程总量为5000平方米,水深10米以上,完工后,生态浮岛突显出生态景观性,且浮岛的稳定性较好。

庐山如琴湖生态浮岛工程总量为4500平方米,浮岛采取不同造型,在水域不同位置排列,充分提高植物生态修复的效率和景观美化程度。

江苏镇江“十五”水专项,该项目为综合性的生态修复项目,其中包含了生态浮岛、湿地生态修复、沉水植物及陆生植物生态带。

湿地部分在工程区域内分为六块区域,植物品种达到三十多种类,根据植物开花的不同时节进行穿插栽培,达到集科普、观赏于一体的自然植物园风光带。

浮床部分采用景观浮岛和净化浮岛两项技术,将水生植物以无土培植的方式在水体中栽种,将浮岛自由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在水面上形成景观。

徐州复新河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工程总量为6000平方米,在工程区域内设计选择生命力强、净化能力高、并搭配不同时节可观赏的水生植物,完工后,水质得到了良好提升,水面生机勃勃景色宜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