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1 一般资 料 .
本组 6例病人 中男 4例 , 2例 ; 女
平均 年龄 4 8岁 。原发 病 手术 : 急性 坏 疽性 阑尾 炎 行 阑尾 切除术 2 ( 例 原有 子 宫切 除 史 1 、 切 除 例 脾
开始 出现肠梗 阻症 状 。 () 状 主要 以腹胀 为 主 , 2症 腹痛相对 较轻 , 并伴 有 恶心 呕 吐 症状 。( ) 梗 阻 3肠 症状 、 体征典 型 , 人 出现 肛 门停 止排气 。 () 病 4虽有 某些机械 性 因 素 , 大 多数 为 腹 腔 内炎 症 所 致 广 但
认识不 足 而手 术 治 疗 , 中 因肠 管 广 泛 粘 连 无 法 术
剥离 , 阻部 位无 法分离 而关腹 。 梗
3 讨 论
治疗 。对 于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 梗 阻 的治 疗 , 目前 倾 向于保 守 治 疗 , 因为 这 些病 人 大部 分 是腹 腔 内广
泛炎 症所 致 的炎 性 肠 梗 阻 , 少 发 生 绞 窄。 即使 较 手术 , 因为 广泛粘 连无 法分 离 , 强 行 分离 则 易 导 若 致肠 瘘 、 短肠 综合 征 的发 生 , 能导 致 以后 多 次 手 可 术 。保守 治疗 的方 法 :1 持续 胃肠 减压 。 ( ) 全 () 2完 胃肠 外营 养维持 水 、 电解 质 平衡 。( ) 用 肾上 腺 3应 皮 质激素 , 能有效 的减轻 炎症 。 ( ) 4 给予 生长抑 素 。 能 降低 胃肠液 的分 泌 , 轻 肠 腔 内肠 液 的潴 留 , 减 利 于肠 壁血 液 循环 的恢 复 , 速 炎 症 的消 退 。 ( ) 加 5 给 予 广谱抗 生素及 抗厌 氧菌抗 生素 。( ) 6 x线 腹部 平 片动态 观察 。( ) 7 中药复 方大 承气汤灌 肠促 进肠动 力恢复有 协 同作 用 。该 病 须 耐 心 观 察 , 续 保 守 持 治疗 > 2周 。 3 4 中药 复方大 承 气汤 协 同 作用 ( ) 剂 的组 . 1方 成: 川朴 3 g 枳壳 3 g 大 黄 1g 后 下 ) 炒 莱菔 籽 0、 0、 5( 、 3 g 赤芍 3 g芒 硝 9 。 ( ) 0、 0、 g 2 药理 作 用分 析 : 川朴 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7例诊治分析

( 驻马店市泌阳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 河南 泌阳 430 670)
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 炎性 肠梗阻 ( PS O 的诊 断和治疗方 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E IB ) 0 0年 1 至 2 0 月 07年 1 O月 有6 4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 例 经非手术治疗 5~7d后 中转手术 , 治愈 , 3 2例 1例发生肠
[ 中图分 类号 ]R 1. ;5 42 6 9 9 R 7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0 2 2 0 ) 1 0 90 6 254 (0 9 0 - 0 - 0 2
Di g ss a r a m e t o h a l o t p r tv n a m a o y b we bsr to n 6 a e a no i nd t e t n f t e e r y p s o e a i e i f m l t r o lo t uc i n i 7 c s s
Abtat bef e T xlr t i n s n et n o eer ot eav f mm t ybw l bt c o E IB . s c:O jc v oep e h d g oi a dt a r i o e a s r met ft a yp s p r i i l a r o e osu t n( PS O) h l o te na o r i
l a d p o e h o et e s r i a n i ain y, n r p rc o s h u g c i d c to . 【l
Ke wo d :a d mi a u g r ; al o tp r t e i f mma o ma l o e b t ci n; ig o i ;te t n y r s b o n s r e e ry p s e a i n l l y o v a t r s l b w l sr t y o u o da n ss r ame t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发病时间:90%两周内,较固定 体征:肠管扩张不明显,亦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触 不到明显的肠袢或腹部包块;腹胀或膨隆不重,叩诊 多为实音。肠鸣音减弱、稀少、甚至消失,更听不 到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治疗手段:绝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 该是其禁忌证,除非发生肠绞窄或肠坏死 应用抗生素与否:是一种非细菌性炎症,并不须应用 抗生素
术后早期肠梗阻
发病时间 :7天-30天,不固定 体征:出现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 治疗手段 :术后早期肠梗阻90%以上为粘连 性肠梗阻,而由肠扭转、内疝和脓肿压迫所 致者不足10%。宜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 仍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重要的治疗方法, 50%的病人需要再次手术 应用抗生素与否 :多需应用抗生素
(5)查体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触不到明显的 肠袢或腹部包块;腹胀或膨隆不重,叩诊多为 实音,腹部质地坚韧; 肠鸣音减弱、稀少、 甚至消失 (6)腹部CT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 界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 (7)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 (8)非手术治疗大多有效
鉴别诊断 :术后早期肠梗阻
早期肠内营养
在肠鸣音逐渐活跃、腹部明显柔软、胃液 减少或消失可加用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先从小剂量开始,或者 先给予糖盐水鼻饲。一旦病人出现明显腹 胀等症状,应及时停止
பைடு நூலகம்
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应用生长抑素病人的消化液丢失量下降50%以上。 同时,生长抑素还可减轻肠腔内消化液大量积聚导 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维护肠粘膜屏障的完 整性。胃液丢失较多(>600 ml/d)患者给予生长抑 素治疗。善宁,0· mg/8 h),平均10· d,生长抑素 1 8 14肽(施他宁,3 mg/12 h),平均15· d,小剂量地塞 5 米松(5 mg/8 h,(肿瘤患者除外) 平均使用天数 10· d 0 避免肾上腺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采用短期、小 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策略,一般起始剂量为10~15 mg/d,5~6 d后逐渐撤减。
探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后 5例 , 胃穿孔修 补术 后 3例 , 脾破 裂切 除术后 2例 , 破裂修补术后 1例 。术后 肠 临床表现均 以腹胀 、 腹痛和腹部轻压痛为 主, 8例伴有 恶心 、 吐 , 肛 门停 止排 呕 7例 便排气 。腹部 x线透视 发现 多个液 气平
家 主刀。 合理选择病例 : 我们 的选择 是单 纯性
应予注意 。 正视腹腔镜技术 的局 限性 , 掌握 中转
探 索 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 梗 阻的诊 断和 治 疗
同时密 切 观察 病 情变 化 , 守 治 疗 平 均 保
张 显 学 1 9天 , 治 愈 。 均
讨 论
值, 可以显示 肠壁 水肿 、 厚 、 增 粘连 、 腔 肠
积液积气 、 管扩 张 和肠腔 渗 出等现象 , 肠
同时有助 于 排 除其他 腹 部病 变 ( 如腹 腔 感染, 机械性 肠梗 阻等 ) 。诊 断方面还 要
既可减轻肠道负 担 , 更有助于非手术治疗 的成功 j 。⑦保 守治 疗过程 中应 加强检 测 , 出现肠坏死征象 时, 如 则中转手术 。 参考文 献
1 Pclmaj L e b.T emaae n fp— ike n, eR 1 h ngmeto a
t n swi u p c e a l o t p r t e s l i t t s s e t d e r p so e ai ma l e h y v
行治疗 。禁 食 , 置 鼻 胃管 进行 胃肠 减 放 压, 炎, 抗 全肠外营养 , 用糖 皮质激素及 应 生长抑制素 , 维持 水 电解质 和酸碱 平衡 ,
例 , 囊三角解剖 不清 4例 , 胆 腹腔 内粘连
术后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术后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术后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包括梗阻的位置和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和早期肠梗阻,可以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补充电解质、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肠道压力,促进肠道的排气和排泄,帮助肠道功能恢复。
2.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肠道痉挛和胃肠道积气,如抗生素、抗胆碱药物、抗震荡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促进肠道的通畅。
3. 内镜治疗:内镜可以在术后肠梗阻的早期发现肠道狭窄、粘连等情况,并通过使用支架、球囊扩张、电切等技术来解除肠梗阻。
这种治疗方法非常安全有效,但需要有经验的内镜医生进行操作。
4.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解除肠道梗阻。
手术的具体方式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位置,可能包括切除梗阻部分的肠管、修复肠道的粘连、创建肠道吻合或造瘘等。
总的来说,术后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
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
1.临床资料:我院近五年来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32例,男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12—76岁,50岁以上占22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轻度腹痛或阵发性腹痛28例,腹胀30例,有呕吐24例,腹部轻度压痛26例,肠鸣音减弱20例,肠鸣音消失12例,有气过水音7例。
x线腹部平片:小肠多处不同程度积气积液表现32例,均无典型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x线表现。
彩超检查:32例均腹腔积气明显,腹腔积液不明显。
发病前手术类型有:胃癌根治术﹑胃穿孔修补术﹑直肠癌前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脾破裂脾切除术﹑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摘除术等。
一般发生肠梗阻时间为一周左右,治愈时间为两周左右。
2.讨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痿﹑重度感染﹑短肠等严重人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大约占术后肠梗阻20%左右,平均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
经过保守治疗胃肠道功能恢复一般在两周左右。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临床特点:①多见与术后范围广﹑出血多﹑创伤重﹑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等病例。
②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有点已排气﹑排便,进食后再出现梗阻。
③尤以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长。
④肠梗阻症状﹑体征一般较明显,但腹部平片尚无机械性完全性梗阻的典型表现。
多数是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引起,均为无菌性炎症。
⑤保守治疗均有效,治愈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因此这类病人尽量晚进食为宜。
术后早期炎症性小肠梗阻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腹部x线正位平片一般可诊断。
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唯一可行方法,但保守治疗并非一沉不变,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肠鸣音恢复程度,腹腔渗出量的多少以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关键词】肠梗阻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选择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作者自1995至2005年共治疗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45.4岁。
肠梗阻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4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后、胃癌根治术后各3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肠梗阻急症手术各2例,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后、肝破裂修补加填塞术后、外伤性肾破裂切除术后、剖腹产术后各1例。
1.2 诊治及结果本组患者梗阻发生时间为术后5~15d,症状与体征均符合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结合腹部立位X线摄片、CT等证实为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20例,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应用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4例,其中因肠管缝至切口下1例,肠扭转1例,内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1例,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
本组保守治疗缓解时间,4~25d,平均12.4d。
2 讨论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分为早期和晚期,Ellozy等[2]认为,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发生在术后30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肠梗阻证据,这一概念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3,4]。
本病除可由肠麻痹、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也可以是进行手术的患者,创伤重或有炎症,特别是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后者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二者有时较难区别。
但术后早期肠梗阻多数为EPISBO,约占90%[5]。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分析和诊断

术后 早期 炎性 肠梗 阻的特 点是 :发生在 术后早 期 ,肠蠕 动 曾一
度恢复 ,常于 术后2 内出现梗阻症状 ; 以腹胀为主 ,腹 痛相对较 周 症状
1 1一般资料
本 组3 例 ,男2 例 ,女 8 ,3 5 例 ,l ~5 岁 l 例 ,5 岁 2 2 例 ~1 岁4 7 O 7 0
中图分 类号 :R 7 . Leabharlann 54 2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2 9 0 8- 2 61 8 9 21 )0- 4 0 0 较多 。主要原 因是肠管炎症 水肿纤维素形成 而致腹 内粘连可在几小 时
内即发生或形成永久性粘 连 ,而肠管粘 连成团、成角 ,粘连带压 迫 , 小肠多处粘连 出现,保 守治疗 不易缓解肠梗阻。
参考 文献
2结
果
术前确诊 为肠 扭转2 例 ,诊 断为绞 窄性肠梗 阻5 。术前诊 断性 7 例
治疗方 法。结果 术前确诊 为肠扭转 2 , 断为绞 窄性 肠梗 阻 5 。术 中发现 全小肠扭 转 l 例 , 分回肠扭转 9 , 7例 诊 例 4 部 例 结肠 回肠折 叠.t 3例 , lt -,  ̄- -
盲肠升 结肠扭转 l 。由肠粘连 引起 2 例 , 内粪石 引起例 , 例 5 肠 系膜 过长 、 袢两端间 距较近 引起者 7 。3 例 中有 2 例 有不 同程度 的肠坏 死 , 肠 例 2 3 9例 单纯性扭转 ,术后 2 例康 复 出院,5例合 并有短肠 综合征 。结 论 腹 部手 术后近期 肠梗 阻, 当诊断机械 性肠梗 阻明确 或经 2h 守 治疗 无 7 4保 缓 解梗 阻都应 决 定再 次手术 。术后早期 机械 性肠梗 阻诊 断明确 后应尽 快手术 ,避 免不必要 的手术并 减少术后并 发症 。 【 键词 】腹 部 手术 ;肠梗 阻 ;临床 分析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肠梗阻
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选择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作者自1995至2005年共治疗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45.4岁。
肠梗阻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4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后、胃癌根治术后各3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肠梗阻急症手术各2例,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后、肝破裂修补加填塞术后、外伤性肾破裂切除术后、剖腹产术后各1例。
1.2 诊治及结果本组患者梗阻发生时间为术后5~15d,症状与体征均符合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结合腹部立位X线摄片、CT等证实为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20例,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应用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4例,其中因肠管缝至切口下1例,肠扭转1例,内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1例,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
本组保守治疗缓解时间,4~25d,平均1
2.4d。
2 讨论
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分为早期和晚期,Ellozy等[2]认为,
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发生在术后30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肠梗阻证据,这一概念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3,4]。
本病除可由肠麻痹、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也可以是进行手术的患者,创伤重或有炎症,特别是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后者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二者有时较难区别。
但术后早期肠梗阻多数为EPISBO,约占90%[5]。
本组24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有20例为EPISBO,占83%,机械性肠梗阻4例,占17%。
梗阻症状多发生术后2周内,约占91%[3]。
2.1 诊断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排气等,但进一步明确原因相当困难。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是单纯动力性肠梗阻,并无肠腔梗死的因素存在,它是腹部手术后患者常见的现象。
如果该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常和手术时间长、腹腔污染重、有电解质紊乱、甚至肠道本身存在功能性病变如神经节病变有关。
临床上常表现为逐渐出现腹胀和腹痛,但非绞痛而是胀痛,可有反胃性呕吐, 肛门无排气、排便;腹部体检主要特征是表现为安静腹,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特点是整个胃肠道的胀气;螺旋CT表现为整个胃肠道均匀积液、积气,肠管呈均匀扩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因素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3]。
患者以腹胀为主,多呈对称性,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严重,腹痛相对较轻,有呕
吐;腹部可有固定的压痛区,多为肠管粘连较重的部位,触诊呈柔韧感,触不到明显的包块和肠袢,肠鸣音减弱、稀少或缺失,听不到气过水声和金属音;腹部X线平片示腹部密度增高,见不到液平面或有气液平面、肠腔积液,但无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典型;炎性肠梗阻的全腹CT可见肠壁水肿、增厚和粘连,肠腔不但不扩张,甚至实变。
手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是相对较为紧急的临床类型,不要将术后早期肠梗阻全部归类于前两种类型,延误诊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腹痛呈阵发性,有肠绞窄则腹痛转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能触及孤立胀大的肠袢,听诊在尚无肠绞窄前肠鸣音比较活跃,可能有金属音和气过水声,病情常进行性加重;腹部平片在较晚期肠袢有液平面出现,典型的呈阶梯状,肠袢大小不一;CT则表现梗阻近端肠管积液、积气并扩张,可见液平面,肠壁变薄,而梗阻远端肠管明显塌陷,梗阻远近端肠管直径有显著差异。
因此腹部平片、CT扫描和临床症状相互补充,对诊断有困难的患者显得十分重要。
2.2 治疗 Pickleman等[5]提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数是由于粘连与炎症引起,宜先行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时间,黎介寿[3]报道平均12~19.2d。
保守治疗方法:(1)持续胃肠减压,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并且没有胃肠吻合口者,可经胃管灌入中药大承气汤或四磨汤。
(2)正规的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适时应用必要的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4)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可缩短缓解时间。
同时要密切观察有无肠坏死征象,一般机械性肠梗阻转为肠绞窄时,腹
痛性质发生变化,有腹膜炎体征出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化验确立诊断,应当机立断剖腹手术探查。
【参考文献】
1 卢崇亮,何庆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3,12(12):928~930.
2 Ellozy SH,Harris MT,Bauer JJ,et al.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in 242 consecutive abdominal operations.Dis Colon Rectum,2002,45(9),1214~1217.
3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6):387~389.
4 Tortella BJ,Lavery RF,chandrakantan A,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early bowel obstruction after celiotomy for penetrating abdominal trauma. Am Surg,1995,61(11):956~958.
5 Pickle man J,Lee Rm.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obstruction. Am Surg,1989,210: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