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
发作 、 经久不愈的阴囊皮损 , 应尽 早进行 活检 以明确诊 断 , 并可排 除 B w n病( oe 原位鳞癌) 及恶性黑 色素瘤 。 阴囊 P gt 的最佳 治疗 方法 是手术行局 部病 灶广泛 ae病 切除 , 此病 对放疗 、 化疗不敏感 。手术范围应包括病灶周 围 至少 2Ll f的正常皮肤 , T 切除深度应至少达到阴囊 内的精索 外筋膜层面 . 病灶所在 的表皮 、 将 真皮 、 皮下组织全部切 除。 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多为炎症所致 , 转移发生晚 , 不主张常 规清扫 。也有学者认 为对 于淋 巴结 转移 的病 例 , 除行腹 股 沟淋巴结 清扫外 , 应切 除患 侧睾 丸 、 还 精索 甚至 受 累 的阴 茎 。本组 有一例有腹股沟淋 巴结转 移 , 仅行 腹股 沟肿大 的
县 人 民 医 院 ,0 90 3 10
淋巴结 清除术 , 随访 2 , 年 仍健 康生 存 , 年前 死于 心肌 梗 1
术后早期肠梗阻 1 6例诊治体会
高平市人 民医 ̄(440 杨素文 080 )
腹部外科 手术 后早期发 生肠梗 阻在 临床工作 中时常可 以遭 遇 , 正确的诊断与治 疗直接关 系到患 者的预 后 。现将 我院 19 年 3 98 月至 2 0 0 5年 8月收 治的 1 术后早 期肠 6例 梗阻患者 的临床特点 、 断及 治疗 等报 告如下。 诊
维普资讯

36 ・ 6
堕垫盘查 ! 圭4月第3 卷第4 6 期 Sax Me .p l07v l6N . hni d A r 0 . 03 .o4 J i2 死 。在手术切 除病灶 时 , 应首先考虑手术切除 的彻底性 , 因
1 例 伤 口一期 愈合 , 0 2例二期 愈 合。术 后随 访 1 月 ~5 个 年 。1 例术后切缘病 理检查 为 阳性 , 术后 2 复 发 (%) 年 8 , 再 次手术治疗 , 目前 仍在 随访 中。7 月后 1 在原 病灶 个 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诊治体会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年 10 月第 37 卷第 10 期
入放射学杂志,2005,14:660 2 663.
[3] Schweizer J , Elix H , Altmann results of thrombolysis E , et al. Comparative with rt 2 PA and treatment 108 2 109.
2 治疗及 结果 8 例予保 守治疗, 具 体为胃 肠减 压, 应
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和 生长抑 素, 维持水电 解质和 酸碱平 衡, 肠 外营养支持,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守治疗时间平均 21. 5 d (12 ~ 29d ) , 均治愈。另 1 例 (为阑尾切除术后 28d 发病者) 先行 手术治疗, 在分离 粘连时 引起了 多发性肠 破裂和 术后肠 瘘, 后 改保守治疗, 历时 71d 治愈。 讨 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早期” 的期限有多长一直存 在争议, 目前倾向于 4 周者占大多数, 因为太早不能 排除原发病和手术 的影响; 太 迟也与后期其它因素引起 的肠梗阻难以 区别 [1]。 本 组 9 例均在术后 4 周内发 生, 故我们 亦同意此观点。 术后早期 炎性肠梗 阻的特点: (1 ) 腹部手 术或污 染手术 后出现的 炎症为 主要致病原 因的肠梗 阻, 常发生 于手术后 早期, 肠蠕动 可一度 恢复, 多于术后 3 ~ 7d 左右出现梗阻症 状; ( 2) 本病除有可能因 肠麻痹、 内疝、 肠扭 转、 吻 合口狭 窄、 肠 套叠等 机械性 因素造成
介 入治 疗疗 效与 影响 因 素 . 介入 放射 学 杂志,2006,1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9 例诊治体会
陕西省子洲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子洲 718400 ) 吴雄飞 曹子鸿 主题词 肠梗阻�诊断 肠梗阻�治疗 肠梗阻 �并发症 炎性肠病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标签:阑尾炎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病例的20%。

近年来被认识,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多发性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炎性肠梗阻应先试行保守治疗。

而阑尾炎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自身特点。

现就笔者所在科近年诊治的7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2009年笔者所在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阑尾炎457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7例。

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15~76岁,平均42岁,术后出现肠梗阻时间:术后5天5例,术后7天1例,术后9天1例。

其中化脓性阑尾炎术后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例,腹膜后位阑尾炎1例,阑尾粘液腺癌伴急性炎症1例,均为术后已出现排气排便并已进食,不久出现腹痛腹胀,并逐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例出现呕吐。

腹胀均匀,肠鸣音减弱,腹部轻压痛,X线检查肠腔内积气,多个液平,CT及B超检查示;肠管扩张壁增厚。

1.2治疗方法1.2.1基础治疗一旦出现肠梗阻即开始基础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适当应用抗生素。

1.2.2激素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每8 h一次,持续一周。

生长抑素主要用奥曲肽0.3 mg加生理盐水250 ml,维持24 h静脉滴注,用5~7 d。

1.2.3中药治疗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先排空胃液,2 h后由胃管注入大承气汤一剂,大黄12 g,芒硝9 g(冲),厚朴12 g,枳实9 g,以水500 ml文火先煎厚朴、枳实至约250 ml,下大黄煎约200 ml汤剂,后加芒硝。

每日一剂。

注药后夹闭胃管3~4 h,腹部TDP照射增加中药药效,促进肠蠕动,治疗期间注意腹痛情况,严密监测电解质,尤其是钾、钠的变化,随时调整用量。

2结果7例均采用保守治疗痊愈出院,平均恢复时间6~15 d。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

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

1.临床资料:我院近五年来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32例,男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12—76岁,50岁以上占22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轻度腹痛或阵发性腹痛28例,腹胀30例,有呕吐24例,腹部轻度压痛26例,肠鸣音减弱20例,肠鸣音消失12例,有气过水音7例。

x线腹部平片:小肠多处不同程度积气积液表现32例,均无典型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x线表现。

彩超检查:32例均腹腔积气明显,腹腔积液不明显。

发病前手术类型有:胃癌根治术﹑胃穿孔修补术﹑直肠癌前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脾破裂脾切除术﹑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摘除术等。

一般发生肠梗阻时间为一周左右,治愈时间为两周左右。

2.讨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痿﹑重度感染﹑短肠等严重人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大约占术后肠梗阻20%左右,平均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

经过保守治疗胃肠道功能恢复一般在两周左右。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临床特点:①多见与术后范围广﹑出血多﹑创伤重﹑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等病例。

②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有点已排气﹑排便,进食后再出现梗阻。

③尤以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长。

④肠梗阻症状﹑体征一般较明显,但腹部平片尚无机械性完全性梗阻的典型表现。

多数是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引起,均为无菌性炎症。

⑤保守治疗均有效,治愈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因此这类病人尽量晚进食为宜。

术后早期炎症性小肠梗阻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腹部x线正位平片一般可诊断。

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唯一可行方法,但保守治疗并非一沉不变,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肠鸣音恢复程度,腹腔渗出量的多少以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

腹腔手术后早期肠梗阻38例诊治体会

腹腔手术后早期肠梗阻38例诊治体会

3 2 云 南 白药 的 主 要 药 理 作 用 是 增 强 血 小 板 的 活 动 百 分 率 . 及 血 小 板 表 面 糖 蛋 白 的 表 达 , 缩 短 出血 及 凝 血 时 间 , 血 管 能 对
除无 口服 云 南 白药 胶 囊 外 其 它 监 测 指 标 、 疗 、 理 方 法 相 治 护
阻 。一 般 不 难 诊 断 , 须 与 粘 连 性 肠 梗 阻相 鉴 别 , 疗 宜 采 用 但 治
非 手 术 疗 法 。 术 后 早 期 发 生 的 肠 梗 阻 约 占 术 后 肠 梗 阻 的
2 [ 。术 后 早 期 肠 梗 阻 , 后 早 期 有 多 长 存 有 争 议 , 人认 O 1 A ] 0 术 有
行的, 且效果满意 。 并
【 键词】 早期肠梗 阻 关
诊 断 治 疗
术 后肠 梗 阻是 指 由于 腹 部 手 术 创 伤 或 腹 腔 内炎 症 等 原 因 导致 肠 壁 水 肿 和 渗 出 , 成 一 种 动 力 性 及 机 械 性 并 存 在 肠 梗 形
作 者 单 位 : 龙 江 省 齐 齐 哈尔 市 富拉 尔 基 区 人 民 医 院 黑 邮 编 1 1 4 601 收稿 日期 2 1 —0 — 2 00 3 0
裹 2 两组 辕 床 治 疗 情 况 的 比 较 I ± s )
3 3 云 南 白 药 因其 有 收缩 子 宫 作 用 , 止 产 前 使 用 。但 很 多 . 禁
药 理 作 用 对 重 度 子 痫 前 期 的 发 病 机 理 有 治 疗 效 果 , 其 是 患 尤
者 因病 情 重 产 后 需 卧床 时 间 较 长 , 口服 云 南 白 药 可 预 防 静 脉 血栓 形 成 , 改 善 病 情 很 有 好 处 。 本 研 究 证 实 其 可 通 过 减 少 对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诊治体会


17 ・ 02

Me ia nomain S cino eaieS rey De . 0 . l21 N 1 d 2 08 Vo o o v o 2



















反 弹 , 管恢 复 饮食 后 梗 阻 症 状 未 出现 。病 人 住 院 时 拔 间 1 3 , 均 2 。出 院时营养 状况 改善 , 4~ 1d 平 6d 全部 恢 复正 常饮食 。随 诊 1~3个 月 病 人 症 状 没 有 复 发 。 1
腹部平片提示肠管不 同程度 的积气积液 , 无孤立胀大 的肠袢等典型 的机械性完全性肠梗 阻 x线表现。C T
检查 提示 不 全肠 梗 阻 , 肠壁 广 泛水 肿 、 厚 、 连 , 小 增 粘 肠 腔 内有 积气 积 液 征 象 , 管 扩 张 和 腹 腔 渗 液 。所 有 患 肠
指腹部手术后早期 ( 2周左右 ) 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 、
支持 , 营养 支 持 方 案 : 蛋 白质 热 卡 为 3 非 0—3 cl 5ka /
11 临床资料 . 1 3例患 者 均 为 我 科 自 20 02年 6月 一2 0 0 8年 1 1 月收治的炎性肠梗阻患者 , 其中男 1 例 , 2 ; 1 女 例 年龄 3 6 2~ 7岁 , 平均 4 6岁 。腹部手术类型 : 粘连性肠梗 阻 松解术 4 ; 例 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3例 ; 外伤性小 肠破裂修补术 1 ; 例 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 2例 ; 胆囊切 除术 1 ; 例 小肠肠管坏死 , 除坏死肠段行端端 吻合 1 切 例; 胃癌根治术 1 。1 例 3例炎性肠梗阻患者均符合 以 下诊断标准 : ①近期有腹部手术史 , 尤其是反复手术 的 历史 ; ②有明显 的肠梗阻的表现 ; ③查体发现腹部质地 坚韧 ; ④腹部 C T表现为病变 区域肠壁水肿增厚 , 边界 不清 , 没有 高度 扩 张 的肠 管 ; ⑤排 除 机械 性肠 梗 阻 和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诊治体会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ction)的概念于1995年由黎介寿院士首次提出,它是腹部手术后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早期并发症,以往这种新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现将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经验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46.3±5.4岁。

肠梗阻发生于阑尾切除10例,直肠肿瘤根治6例,卵巢肿瘤切除8例。

胃穿孔修补3例。

胃大部切除5例。

剖腹产1例。

腹部巨大切口疝修补2例。

全组患者术后2~5d内均有一过性排气或排便,尔后出现肠梗阻系列症状:停止排气和排便35例(100%),腹胀35例(100%),恶心呕吐25例(71.4%),腹痛23例(65.7%)。

术后梗阻出现时间:<1周者24例,1~3周者11例。

通过临床表现、腹部x线摄片、腹部ct,治疗观察同时排除肠扭转、肠套叠、腹内疝、腹腔内脓肿压迫而确立诊断。

1.2治疗方法出现肠梗阻临床症状则行胃肠持续减压、胃肠外营养、抑制胃肠分泌、预防细菌感染等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腹部x线、ct等检查变化决定治疗时间,如在治疗观察期间出现腹部症状、体征加重,全身情况较差,拟有肠坏死、腹膜炎等则立即转手术治疗。

1.3治疗结果依照朱维铭等[1].提出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标准:①腹胀腹痛消失;②肛门恢复排气排便;③24h鼻胃管引流液少于400ml,不含胆汁;④停用生长抑素后症状没有反弹;⑤肠鸣音恢复;⑥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⑦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35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治愈时间在第一周内10例;第二周内为14例;第三周内为8例;第四周内为2例;第五周内为1例,平均治愈时间18.5天。

2讨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左右),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诊治体会

Abt c: jc v oi et ae h r c ls f i n s n et n f a yps pr i f m t ys a tsnl bt c sr tObet eT vsgt te i i e a oi adt a a i n i p n p od g s r met r ot e t ei a ma r m l i et a os u— oe l o av n l o ln i r
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 梗 阻 ( al ps prt ei a m t e yo t a v n m a r r o i f e l o y s lit t a os c o ; PS O) ma e il bt tn E IB 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1 ln sn r i u
t ame ts o l e t efrt h ie frEP S O a ins r t n h u d b h s o c o I B p t t . e i c e
Ke r s I tsi a b t c in I a ma o malb w lo sr c in y wo d : ne t lo sr t n m n u o f l tr s l o e b t t y u o
R sl iy— ih css eea ue em a r d9 5d y tr g s one lg eo rsi . lecrci a dsr eut s t egt ae r lc r i t e p i . asho h g t etr oydcmpes n guooto e s x w l d nh ne o u ar o o i dn o -
郝 志军 , 李福 荣 , 王键牛 , 福 勇
( 榆林市第一 医院普外科 , 陕西 绥德 7 80 ) 1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肠梗阻;早期;术后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 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存在肠梗阻证据。

术后早期肠梗阻作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特殊类型,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总结开腹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类型及诊治,得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0年1月自2007年12月,共收治2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2~83岁。

曾行急诊手术者14例,其中腹部刀伤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5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2例,肠绞窄行肠段切除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2例;曾行择期手术者13例,胆囊切除加“T”形管引流术5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胃癌根治术4例。

2方法与结果
23例经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应
用生长抑素及糖皮质激素、中药管饲等治疗后痊愈;3例行再次手术,1例为内疝,1例为肠袢团块粘连并扭转,1例为粘连带压迫,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1例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26 d后好转。

3讨论
腹部早期肠梗阻发生的时间多在4周内。

本组27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4~30 d。

其中约11%的病因为内疝、肠袢粘连扭转、粘连带压迫等机械性因素,一般发生在术后7~30 d,这部分病人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约8%为麻痹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4~7 d;81%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9~15 d。

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表现可分为炎性、麻痹性和机械性。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

虽有肠梗阻症状,体征典型,但很少发生绞窄。

X线片发现多个液平面,并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CT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气。

本组资料中2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机理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肠壁肌肉瘫痪,肠管失去蠕动能力,以致无力使肠内容物向下运行。

病因多为感染、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为全腹胀、呕吐(内容物无大便),可有腹膜炎体征[2]。

X线表现为全胃肠道扩张积气,无机械性梗阻的证据。

本组资料中2例腹部刀伤
行探查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多为术后内疝、肠扭转、早期粘连索带压迫等因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其诊断应具备两个条件:①术后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
②经手术或X线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

本组资料中有3例为早期机械性肠梗阻。

EPISBO的治疗包括禁食、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效使用抗生素,中医辨证施治等[34]。

本组资料中有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由于我们未充分认识而于术后第13天再次行开腹手术探查,见腹腔中有中量纤维素性渗出,小肠广泛粘连,肠壁肿胀、增厚呈冰冻状,因无法分离松解而关腹,再经保守治疗26 d后康复出院。

麻痹性肠梗阻应积极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本组资料中2例腹部刀伤患者剖腹探查术后出现了麻痹性肠梗阻,诱因为腹膜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指征有:出现绞窄或有绞窄的可能,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肠梗阻长期不缓解或反复发作[3]。

第二次手术应尽量简捷,常用的方式有压迫粘连带的松解,切除绞窄坏死肠段,内疝的复位、修补等。

对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可能再次发生梗阻的病例,应加行较简便的肠排列术。

本组资料中有1例阑尾穿孔术后,因粘连带的压迫而致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在二次手术中见严重的多处肠袢粘连,松解粘连后加行了经小肠系膜穿Foley 管排列小肠的肠排列术,术后6 d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幼生,黎介寿. 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2]张启瑜. 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3-374.
[3]李毅.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45-46.
[4]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19-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