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精选】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对称》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对称》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
(1 小题每空 8 分,2、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数字和汉字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对称现象的数字和汉字,请按要求写一写。
(1)是轴对称图形的数:( );(2)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
2.如右图,如果将其中 1 个白色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阴影部分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种不同的涂法。
3.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如果在剪纸过程中对折 4 次,在折好的纸中间剪一个图案,那么打开后纸上会有( )个相同的图案。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2.把一个正方形沿对称轴剪开,剪开后得到的图形是两个长方形。
( )3.汉字“白”是轴对称图形。
( )4.所有的数都是轴对称图形。
( )5.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能和图形拼成轴对称图形的是( )。
2.图案是从对折的纸( )上剪下来的。
3.下面书写的三个汉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如图,将一张纸对折两次后裁剪再展开,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5.这座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 )。
6.下面的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7.下列标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8.如右图,在对折好的纸上剪去两个正方形,展开后不可能是 ( )。
四、小法官判一判,哪些是对称的?在( )里画“”。
(12 分)五、想一想,圈一圈,涂一涂。
(共 10 分)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沿虚线剪,能得到一棵完整的树的是哪一个? (3 分)2.要想得到正八边形,下列哪种剪法是正确的? (3 分)3.照样子,从下面的方格里选出 6 格并涂色,使它们构成一幅轴对称图形。
(4 分)六、智慧乐园。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青岛版(含答案)

对称课时练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圆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
3、()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二、选择题。
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SB、HC、PD、Q2、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3、下列图形中:角、线段、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长方形5、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圆D、半圆6、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种画法。
ABC、7、图中的图形中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三、操作题: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试找出如图所示的每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填下表格中.正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8答案:一、1、对称图形对称轴2、无数一条3、等边等腰4、 4, 2, 1二、B B B C B B A三、12、3 4 5 6 7 8第4单元跟踪检测卷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1分,共18分)1.建筑工地运来8车水泥,每辆车装60袋,每袋重50千克,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泥?(1)50×60×8是先求( ),再求( )。
(2)60×8×50是先求( ),再求( )。
2.有9个花坛,每个花坛需要摆放8排花,每排摆12盆,一共需要多少盆花?可以先求( ),再求( ),列综合算式是( )。
3.亮亮共有126本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6层。
平均每层放几本?可以先求( ),再求( ),列综合算式是( )。
青岛三下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一、名称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二、教材分析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1、本信息窗的情境呈现的是民俗节上的一组照片,由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剪纸、杂技及杂机动作示意图等。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本信息窗只设置了两个红点。
第一个红点: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第二个红点: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吗?学习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让学生充分的讲。
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情景图中的内容谈自己的发现,不要过早地揭示结论。
(2)加强操作和交流。
由于学生初次感知对称现象,在这里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案,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与交流的机会,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有通过大量的找、拼轴对称图形。
才能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还可以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加深对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3)自主练习共安排了7道题。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拼,动手剪一剪、折一折来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练习时不能仅完成课本中的题目,还要进行大量的补充,有些题目本身就是开放的,如第1、2题,可让学生大量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共同辨别,以加深认识。
第3、4、6题是动手操作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等来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
第7题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了解镜面对称。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讲的过深,只是了解、感知即可。
“我学会了吗”栏目中,涉及了判断数字、汉字、字母、图标中的轴对称图形的题目。
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练习时,应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
通过交流与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建立了良好的数概念认知基础。
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
为了让学生对整数有更深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做好准备,教材中特别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
而《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出了“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还提到: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的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素材丰富多样,选取广泛。
第一个信息窗是“北京知多少”,分别呈现的是北京的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国国家大剧院四大建筑的外景图以及相应的信息等。
通过“十万是多少?”“一亿有多大?”这两个问题,引出学生对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素材数据都真实可考。
本单元教材提供的都是真实资料。
让数学学习也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3.教材内容给学生充分的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过程与方法: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3单元 教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玩一玩,激趣导入。
1.师:课前让同学们拿剪刀和彩纸,都拿来了吗?你会用你那双巧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图形吗?2.展示,发现:师:有选择地选几个贴在黑板上,其中有几幅是先对折再剪的作品。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图形(指着其中一个图形,问学生):这个图形你是怎么剪的呢?师:请大家找找看,黑板上还有哪些图形也是先对折再剪的呢?我请一个学生上来找一找。
(师根据生找得,将它们贴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玩剪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轴对称图形作好铺垫。
】学生自由剪纸。
学生可能回答:我是先对折,然后剪的。
选出先对折再剪的作品。
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剪纸。
二、看一看,认识特点。
1.通过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师生共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作品,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是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可能回答:这些图形都很漂亮;左右(上下)两边相同,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对称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三、剪一剪,加深理解。
师: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图形(心形和五星),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师:你能自己动手剪出其中的一个图形吗?再次在黑板上展示几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老师提供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原先没有对折再剪的学生心里肯定有动手重新剪一个的想法,于是老师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二、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课题:认识对称现象教学内容:教材19—2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探索与尝试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汇报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看图写数是()。
A.8 和13B.12和10C.12和132、哪块草地最大?()A. B. C.3、比300小1的数是()A.301B.299C.2904、甲乙两数都被遮住了部分,甲:5□□□,乙:9□□.□,那么甲()乙.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5、在5和8之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千万零八.A.4B.5C.6D.7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写出下面的数。
三十六________ 九十________ 四十五________十九________ 六十三________ 七十九________7、98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
8、9前面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9后面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
9、将“6”写在百万位上比写在万位上多________。
10、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得到3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11、按规律填数。
________,80________,60________,40________,20________1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________,万级包含的数位有________,亿级包含的数位有________13、在987010、989999、990001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7□32>7039,□内既能填0,也可以填1。
()15、最小的两位数是11 ()16、从右边起涂4个。
()17、一个数中间的0都要读出来.()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由0、5、6、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多少?19、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320000000 90100000005000000000千克 2605000000米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看数涂色。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方法
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反思
这节课这充分动手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了轴对称图形。教学比较成功。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课本中没有涉及对称轴的概念,所以将起来很费劲,可以稍作渗透。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数学
年级班
三年级
课 题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
基础性
目标
一、认知性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二、技能性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体验性培养合作意识, 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发展性
师: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对称现象,看来,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2找一找: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3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幅画呢,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师:说一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
4猜一猜
5折一折那些是轴对称图形,打对勾
6连一连
7欣赏对称建筑
活动四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
这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
生2:这些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小组自主活动。
学生汇报
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任意做对称动作,请同学到讲台上表演。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 我国在()年举办奥运会,这一年是()年(填平年或闰年)
2. 一年有()个季度,儿童节在第()季度,国庆节在第()季度,植树节在第()季度。
3. 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天,今年共有()天。
4. 你的生日是()月()日,这个月是()月,这个月共()天。
5. 每年下半年一定都是()天,上半年的天数可能是()天,也可能是()天。
二、判断。
1. 2003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
2. 2200年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
3. 2月29日出生的孩子每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
()
4. 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有3个月,所以每个季度的天数是相同的。
()
5. 我们讲得一年有12个月,一共365天。
()
三、猜猜生日。
1. 小名是在劳动节的前三天出生的小名的生日是()月()日
2. 小刚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倒数第二天小刚的生日是()月()日
3. 小红的生日是8月的最后一天小红的生日是()月()日
4.小华的生日是一年的第四天小华的生日是()月()日
5.小兰是植树节那天出生的小兰的生日是()月()日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一)
一、填空:
1.1天共()小时;1小时=()分,1分=()秒。
2.下午5:00指的是()时。
二、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2:00 下午2:00 晚上7:00 中午11:30 早上9:35
三、学校规定学生早上8:05正式上课,下午4:30放学,中午回家休息2小时,学生的在校时间一共是多少小时?
四、山东台每天四段新闻循环播放时间表如下:
第一次:6:30——————7:30 第二次:12:15————12:30
第三次:18:30————19:30
1)那一次的播音时间最长?
2)全天的新闻时间有多长?
3)第四段新闻在21:30播放,爸爸在晚上6:00去上夜班,工作3小时后回家,还能收看这次的新闻吗?
五、连线:
早上8:00 早上2:20 中午12:00 下午4:00 晚上6:30
2:20 16:00 8:00 18:30 12:00
六、自己画钟表,请在钟表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16:00 9:20 13:10 5:40 21:30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