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一、引言1.现代化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四、现代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资源与环境挑战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3.人口与城市化问题4.全球化与区域合作五、结论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2.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与建议正文:一、引言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与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案例,探讨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历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各异。
有些国家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有些国家则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如我国、印度、巴西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其现代化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8世纪末。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引领了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其特点是多元化、包容性和持续性。
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
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中期。
德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实力和严谨的科研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德国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在于产业政策的引导、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制造业的领先。
在全球化背景下,德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
对巴西在国际格局调整中所处地位的梳理

对巴西在国际格局调整中所处地位的梳理作者:朱丹阳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巴西政府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一直坚定不移的实施国际战略发展策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多个国际组织中获得了话语权。
本文通过梳理世界格局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中巴西制定的国际战略,揭示巴西取得今日国际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巴西国际格局战略巴西在国际格局发生三次大变化之后的对策国际格局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欧洲列强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被摧毁,英、法、意等国也受到削弱,美国和日本则迅速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催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其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西工业一方面在经济上的脆弱性饱受对外依赖之苦,另一方面因为成为各国角逐中竞相争取的一枚重要旗子而面临诸多机遇。
30年代初,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巴西总参谋长就国家的战略环境提出来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
该报告认为日本、德国、美国和意大利对巴西构成了“严重威胁”,并发出警告:巴西有可能拖入一场战争。
因此瓦加斯政府采取了利用大国矛盾、改善邻国关系的策略,以争取巴西的最大利益。
在同列强的交往中,一方面,通过与德国的易货贸易购得无法从美国买到的军火(美国会限制武器出口到南美)并节省了黄金和硬通货,同时增加食品、原料出口并使出口市场多样化。
1937年,瓦加斯创建的“新国家”在观念和实践中极具德、意色彩。
另一方面,积极迎合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睦邻政策”,并与美国签订了贸易协定。
欧战爆发后,巴西的重要地位凸显。
瓦加斯政府审时度势,开始北里轴心国而转向同盟国阵营。
巴西政府与美国达成了十分有利的各种安排,通过提供原料和海军基地换取了美国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包括享受租借法案。
巴西经济发展之路

06
巴西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巴西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总结词
巴西航空制造业经历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转型, 现已成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
详细描述
巴西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巴西 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其航空需求。然而,由于受到外汇 短缺和国际制裁的限制,巴西开始着手自主研发国产飞 机。经过多年的努力,巴西航空制造业逐渐实现了从组 装到自主研发的转变,并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巴西航 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合作以 及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巴西农业的发展与转型
总结词
巴西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详细描述
巴西农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当时主要是以 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巴西开始注重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基 础设施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巴西农业逐渐实现了从传 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 出口国之一。巴西的农产品出口涵盖了多个领域,如 大豆、玉米、咖啡、糖等
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
总结词
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是巴西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和 覆盖面。
详细描述
巴西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尤 其是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为了改善这 一状况,政府和企业应该增加投入,提高 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覆盖面,促进社会公 平和机会平等。这将有助于提高巴西的人 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 发展。
02
巴西的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
较高。
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畅
03
通。
02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吴志华【作者简介】吴志华,曾任《人民日报》常驻巴西记者、首席记者,现任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
(北京100733)【关键词】巴西/外交政策/大国外交/南美/发展中国家【参考文献】[1]Luiz Felipe Lampreia, " Diplomacia Brasileira: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1999.[2]Amado Luiz Cervo & Clodoaldo Bueno, A Politica Externa Brasileira:1822-1985, Editora tica S.A.So Paulo, 1986.[3]Raquel Landim, " Brasil Faz Concesses Agrícolas aos Andinos" ,Valor Econmico, 2004-01-08.[4]Serguei Lavrov, " Em Via de uma Parceria Prática" , Jornal do Brasil, 2004-11-22.[5]Denise Chrispim Marim, " Países Acumulam Atritos Políticos e Comerciais" , O Estado de So Paulo, 2004-01-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做法分析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做法分析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是一个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与中国相比,面积较为接近。
巴西人口主要聚住在东部沿海一线。
长期以来,巴西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份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东南部地区,另一部份是较为落后的东北部、北部地区。
为了大力改变先进的沿海与落后的内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20世纪50年代,巴西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开发的战略举措。
一是迁建新的国家政治中心。
自18世纪60年代起,巴西的首都一直设在里约热内卢,而首都所在地属巴西东南沿海一带,随着巴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东南沿海一带与内地东北部及北部地区一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为了改变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巴西决定将首都搬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通过迁都的办法来带动东南沿海一带的各要素向西向北集聚。
巴西的这种做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巴西利亚作为新的国家政治中心,为促进内地与沿海一带经济的融合发展作出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贡献。
二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巴西开始制定和实施了两个全国公路发展计划,以巴西北部和中西部为重点,构建了以巴西利亚为中心且连接各个州主要城市的公路网,主要修建了跨亚马孙公路、贝伦至巴西利亚公路、州际公路、圣塔仑至库亚巴等公路。
此外,为了方便农业种植区域的农产品运输,巴西还专门修建了一些以当地特色命名的公路,比如,“咖啡公路”、“小麦公路”、“香蕉公路”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打通了内地与西北利亚首都和沿海一带港口的交通要道,大大改善了中西部和北部一带落后地区的运输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大州的产业发展、贸易来往和经济融合发展。
另外,巴西大兴水利建设,一方面规划建设大型水力发电站,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电力资源,另一方面实施兴修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用于优良农作物品种的研发,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实施亚马逊地区开发战略。
由于亚马逊地区交通不发达,也较为落后,同时,该地区人口少、较分散,加之离沿海和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远,各方面发展水平还滞后于全国。
巴西发展模式分析

Thank you!
成功的控制了长期困扰巴西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 依赖外债,财政和经常性项目双赤字日益严重,对外资依赖急剧加深。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5 1998 2000 2003 GDP/亿美元
人均收入/美元
结论
新依附理论的实践,按照国际经济组织的新模式而重新构建。
25000
20000
15000 GDP/亿美元 10000 5000 0 2003 2005 2008 2010 人均收入/美元
结论
卢拉政府既定的治国方略和发展战略,以推动巴西现代化进程、加快向全球性大国迈 进为主要目标,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施政重点,采取可持续 发展的长期战略,致力于推动巴西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巩固巴 西经济发展成果。
经济调整时期——雷亚尔计划(1994-1997) 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底开始,主要任务是平衡国家预算,消 除赤字;第二阶段从1994年3月1日起,时间为4个月,是新货币雷亚尔出台前的过渡 时期,在这个阶段,政府在国家货币体系内引入一个新指数LRV(意为“实际货币单 位”);第三阶段从1994年7月1日起,新货币雷亚尔正式取代旧货币克鲁塞罗,雷 亚尔与美元等值,但美元仍不能自由兑换或在流通中使用。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10 2012 2013 2014 GDP/亿美元 人均收入
结论
基本坚持了卢拉政府的治国理念,并不断推动和深化了各项政策实施。
参考文献
Part1年第04期
论文《一九九0年代巴西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 《卢拉主义评析》王亚南 《罗塞夫政府下的巴西新政》衣鹭霞
巴西政治及行业环境(最新版)

本文主要资料来自中国外交部网站和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放心使用啦,因为是WORD,比较详细,PPT可以大量删减政治法律环境一、巴西政局内政:上一届卢拉政府注重淡化意识形态,平衡政党利益,扩大执政基础;执行兼顾发展、稳定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政策,推进财税和社会福利等多项改革,加大社会投入,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
2011年迪尔玛·罗塞夫就任总统后,强调延续上届政府既定的治国方略和发展战略,以推动巴西现代化进程、加快向全球性大国迈进为主要目标,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施政重点,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加大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投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
提出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为经济服务。
注意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1.11结论:目前,巴西民主体制巩固,政局保持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政策成熟,且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二、双边关系:【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巴西认为东亚和东南亚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重视发展同亚洲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希望进一步密切同亚洲地区性组织之间的联系。
积极参与“东亚—拉美合作论坛”。
2009年5月卢拉访华,1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元首重申愿在教育、文化、新闻、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为此,双方一致同意通过两国学术界、文化界、新闻界和体育界的交往,双方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推动汉语和葡萄牙语教学,扩大旅游合作。
双方对在中国增设葡萄牙语教学点和在巴西开设孔子学院表示欢迎。
2010年4月14日,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4月14日,胡锦涛抵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出席即将在这里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对巴西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
2010年4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2010年至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两国政府2010年至2012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
巴西现代化的起始与社会转型_张宝宇

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5期巴西现代化的起始与社会转型张 宝 宇 主要观点 巴西现代化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
在30年代工业发展呈现出改变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并成为其增长的带头部门。
与此同时,形成了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力量以及政治方面的前提条件。
1930年是巴西传统社会逐渐转入现代社会的标志年。
在传统社会中,外来因素的刺激成为巴西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
在1850~1930年的社会转型中,社会财富得到急剧积累,同时形成新的社会势力,但并未形成巴西特有的发展思想,制约发展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未适时得到解决。
关键词 巴西 现代化 起始 社会转型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 100007)一 现代化的起始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
它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现象。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它的现代化应当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年代以示其过程的开始。
日本学者十时严周说:“当我们把现代化作为社会变迁的问题加以研究时,必须把它看作起始于某一特定时期的变迁过程。
”1.现代化始点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学者们对同一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始点的界定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判断标准不同所致。
以拉美国家现代化始点的认定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学者多采用19世纪后半叶说。
例如,他们认为:“墨西哥现代化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1862年阿根廷民族统一国家得以建立,“现代化开始蹒跚起步”;“到19世纪中叶,智利有明显迹象表明工场手工业向机械生产过渡”,等等。
但也有的学者采纳30年代说。
例如,有的学者指出:“1930年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热图利奥・瓦加斯的上台则标志巴西工业化进程的正式开始”,“巴拿马的现代化进程始于1936年”,等等。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起始于20世纪下半叶,认为委内瑞拉的现代化根本没有赶上“第一次大浪潮”和“第二次大浪潮”,它的“真正现代化进程是在第三次大浪潮中”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孙红 国 何 仁 杰
( 九江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九江学院文化传播 学院 江西九江 320 ) 1 30 5
摘要 :“ 南美洲的 巨人” 巴西在现 代 化进 程 中先后 执行 了四种 不 同的 发展 战略 :初 级
产品出口 型发展战略、内向型进 口替代 工业化发展战略、外向型进 口替代 工业化发展 战略 和 新 自由主 义 出口导 向型发展 战略 。探 讨 巴西的现 代化 战略 选择 ,分 析其 成 败得 失的 经验 教训 ,对我 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
品出口战略 的运行。巴西的咖啡、橡胶等 出 口猛 增 ,据统计 ,咖啡出 口量从 17 年的 2 .6万吨 81 1 提高到 10 9 1年 的 8 .8万 吨 ;橡胶 出 口量 17 8 80 年为 69 吨,11 年扩大到 357吨。 51 91 84 … 此外 ,这一时期在拉美盛行 的经 济 自由主义 强调 自由贸易、地域分工 原则 和 比较优 势原则 ,
一
第三 ,促进了巴西 城市化进程 的起 步。在 巴 西东南部主要盛 产咖啡 的三个城市圣保罗 、里 约 热内卢和米纳斯吉纳斯获得 了迅速发展。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4期
九江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4 ・ 9
级产品出1型发展战略为 巴西现代化的开展起到 3
了积极作 用 。
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 1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积 极发展 国家资 本主义。13 年 巴西 宪法规定 : “ 94 国家有权 把任 何一个工业企 业和银行 ,即使是 巴西人 的,置于
关键词 :巴西 现代 化 发展战 略
中图分 类号 :F17 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50(06 4—08 ( ) _7 63 48 20 )0 04 一 0 4
巴西是拉丁美洲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 、人 口 最多 、综合国力最为雄厚 的国家。自 l 世纪末叶 9 步入现代化航道以来 ,巴西现代化经历 了百余 年, 其间主要执行了四种不 同的发展 战略:一 、初级 产品出口型发展战略 (9世纪 8 1 O年代末 一 O世 2 纪3 O年代) ;二、内向型进 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
义者大肆掠夺 巴西丰富的资源 ,禁止巴西资本 主
义工 业 的发展 ,使 巴西 成 为 “ 萄 牙 王 室 的种 植 葡
园” 。独立 以后 ,巴西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任何实
质性 的变 化 ,仍 然 承 袭 了殖 民 统 治 时 期初 级 产 品
出口的传统。 就现实因素而言 ,自 l 9世纪 7 O年代后 ,欧 美国家的工业革命 向更高层次推进 ,发达 资本 主 义工业国家对落后国家初级产 品的需求增加 ,初
第一 ,提高了巴西经济的发展水平。到 1 1 93 年时巴西 的人均 国 内生产 总值 已达到 18美 元 , 1
l2 为 15美元 。 99年 7
自己的直接领导 之下 ,只要这种决定符合社会 利
益 。 ”
第二 ,推动了巴西早期工 业的发展。 一些在 咖啡贸易 中获得 大量利润 的种植 园主和商人开始 把资金投 向工业生产。据 12 90年工业调查 ,巴西 有工业企业 1 , 3 3 36家 ,资本 额为 l 1 8 .5万康托
有力武器 。l 9世纪末 巴西财政部长若阿金 O 穆 多 出 口、多进 口。 ”
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特别是依赖 咖啡 出 口。 巴 西采取这一发展战略既受到历史 因素的影响 ,同
时也是现实因素作用的结果 。 历史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殖 民主义者的统治。 巴西在独立 以前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殖 民主
为了推动初级产品的 出口,巴西 政府 不断扩
大咖啡的种植 面积 ;政策倾 斜 于咖啡 出 口部 门;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鼓励外 国资本 的进入 等。初
收稿 日期 :20 0 0 0 6— 3— 2
作者简介 :孙 红国 (9 8一) 17 ,男,湖北人 ,九江 学院政 治与公 共管理 学院讲 师。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4期
No ,4,2 0 06
九江 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Junl fij n n esy (oi c ne ora oj i gU i r t Sca Si c ) u a v i l e
( 总第 17期 ) 3 ( u O 17 Sm N 3 )
斯 ,职 工为 2 5 1 7 ,5 2人 。
2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基础
设施的完备与否直 接影响到工业发展 的速度 ,巴
西政府深刻地认识 到了这一点。库 比契克政府 在 制订其 “ 发展纲要” 时 ,把克服交通运输部 门的 滞后和能源不足造成 的 “ 瓶劲结构” 作为其经济 计划的核心。此外 ,为 了加 速 民族 工业 的发 展 , 巴西政府加强基础工业 的建设。13 年瓦加斯在 91
、
初级产品 出 口型发 展战 略 (9世纪 8 1 O
年代 末 一 O世纪 3 2 O年代 )
l 世纪 8 年代末到 2 9 O O世纪 3 年代是巴西现 O
代化启动和初步发展阶段。在 这一 阶段 ,巴西采 用了初级产 品出口型发展战略 ,经济的发展严重
成为巴西推动 占国际 贸易优势的初级产品出 口的
级产 品价 格 不 断 攀 升 ,有 力地 加 速 了 巴西 初 级 产
略 (0 2 世纪 3 年代 一 o年代 中期 ) O 6 ;三 、外 向型 进口 替代工业化发展 战略 (O世纪 6 2 O年代 中期
一
8 O年代 ) ;四、新 自由主义 出 口导 向型发展 战
略 (0 2 世纪 8 年代至今 ) O 。本文主要对 巴西现代 化四个发展战略作一论述,重点探讨其对巴西现 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