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
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新月沃地”如今很不平静。介绍伊拉克局势。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西游记》中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二.自主阅读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7---12页,时间5分钟。三 Nhomakorabea问题探究
知识点1.金字塔的国度
1.“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2013—2014学年度上期
正泰博文学校九年级历史教学简案设计
设计教师:张立峰课时数:本期第2课时
课题: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补充
教学目标: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典;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8

初三历史教学案 (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08秋第1周彭正连编审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学习提纲1、约从公元前年开始,非洲东北部河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世纪,埃及被西亚的灭亡。
2、亚洲西部,河与河并行奔流,被称为。
公元前年以后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
为维护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约公元前年,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
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第二等级是第三等级是第四等级是。
各等级之间有别,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这个等级制度的实质是严格维护利益。
该制度激化了,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
问题解答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 is‘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2、怎样评价金字塔?A、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国王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
建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企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B、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有一个谜语: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
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自主学习:一、金字塔的国度:1、约公元前前,在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在世纪,王国的统治者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有何影响?。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亚洲南部,由于河的滋养,约年开始出现国家。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
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合作探究:1、11页“动脑筋”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
九上第二课人类文明的摇篮

回答二:古西亚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的南部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奴隶制小国,建立者是当地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生活在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提问:划分依据是什么。对不对?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当堂训练:
六、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归纳并记诵知识点
2、学生预习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学生回答。
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自学完成表格内容,在书上做标注。
时间:5分钟
学生自学展示内容。
学生回答。
学生完成作业
【板书
设计】
古国
名称
出现
时间
文明
代表
发源
地
代表性
成就
发源
河流
【教学
反思】
总结。(参考答案)
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不过,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3新人教版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人类早期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产生,在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书讲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奠定基础。
这是一课富有人文素材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
二、课程标准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三、学习目标掌握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引导学生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
通过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的学习,使学习了解孕育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河,我们必须保护母亲河,珍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条条大河汇聚成人类历史的长河,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沿着这条长河,去探索人类古老的文明,追寻那份逝去的辉煌!(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教师: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而任性。
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公元前3500年前,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历史长河,走进美索不达亚,重读古代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那本“利益的圣经”。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学习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学习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洲的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埃及国王的陵墓称为是权利的象征。
3.亚洲西部“新月沃地”东部,河和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约从公元前2500年,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人进入古代印度后,产生的等级制度叫,它激化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1、“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3、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4、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三、梳理结构四、巩固训练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D.实行民主政治4、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天文标记C.法老陵墓D.神坛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2.历史概况: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历史概况: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探究:(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价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形像汉字“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答案:C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请你填空(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金字塔、尼罗河和开罗市都与埃及有关,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因此,可首先排除D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案01

名称 国 家 的 产 统一时间 文明渊源 生
文明标志
古埃 及
古巴 比伦
古印 度
约公元前
3500 年
公元前
3500 年以后 约公元前 Nhomakorabea2500 年
约公元前
3000 年 公元前 18
世纪
古 代 约 公 元 前 公元前 221 中国 2070 年 年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会产生于大河流域?
年级 历史 科
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时间 : 月 日
学习内容:
第二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的象征
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行,自己一定行!)
自学指导(用十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圈点勾画你获取的信息,然后完成知识络。)
(3)图三反映了哪种制度?属于哪个文明古国?雅利安人实行这种制度目的 是什么?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三幅图反应的是三个不同文明古国的文明代表,这三个文明古国有何共 同的文明特征?
第 3页
第 4页
⒈单选题:
①当今炮火纷飞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
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
A.胡夫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②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D.太阳历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生:自学中的疑惑
四、拓展提升: (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九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汉漠拉比法典。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要求:(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强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
(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
【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
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二课。
【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一、金字塔的国度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25xx年前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可见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公元前35xx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30xx年,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
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称“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2.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
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
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多座金字塔。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
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
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斯芬克斯”。
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xx年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
九年级历史教案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
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
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
这一带我们统称为两河流域。
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
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
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
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
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
那么谁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国家?什么时间?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xx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xx年)
2.古巴比伦王国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
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
最著名的国王是汉谟拉比。
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力最强大,经
过战争,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此外汉谟拉比还用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奴隶主。
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
这部法典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它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非常正确!同学们请看图,
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
约公元前25xx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
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印度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社会全体成员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情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