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

合集下载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教育世界,窦老师用她那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教育的魅力与真谛。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和感悟。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

”窦桂梅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材、课堂和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常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和进步。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窦老师的这句箴言让我明白了在教育道路上,行动和坚持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和计划,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付诸实践,或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

然而,只有真正去做,才能够看到成果;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付出,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

“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

”窦桂梅老师强调了独立思考对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我们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同时,独立思考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方式。

“教师应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泯,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拥有一颗童心,意味着我们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师,能够用孩子般的纯真和热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要把特点当资源。

窦桂梅《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玫瑰与教育》1、永葆激情生命与激同在,岁月与春春同行。

这是生活姿态,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地位的升降而改变,并最终由表象内化为一种精神气质。

2、读书养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有底气、大气、灵气,即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涵养浩然之气。

3、张扬个性特色就是卓越,卓越就是魅力。

人云亦云的不云,老生常谈的不谈。

静心观察,潜心思虑;锐意改革,开拓自省;创意教学,形成风格。

4、合作共进激烈的竞争环境,强调个人发展;和谐的现代社会,则要求真诚的团队合作。

沟通心灵,理解他人;倾听意见,分享经验;心有多宽,路有多远。

5、勇于璀璨教师是演员,但不能迷失于课堂。

课堂,既要有动感风格,又要有创新活力;既能引领学生成长,又能演绎教师魅力。

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璀璨恒星。

6、内省致远内省言行、反思超越,是教师专业素养获得提升的内在保证。

教师的言行,最终将内化为学术的性格。

教师在言行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评判中成长。

7、宁静致远以澄澈之心求洒脱之态,于烦琐事外求自由宁静。

坦然面对众多进修培训,潜心阅读教育经典书籍。

读人家的“书”之外,更要读自己的“书”——自我,是一本神秘的大书,我们需要用一生去阅读,去书写。

8、慎独养身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视批评为激励,视诋毁为鞭策,打击你的力量就是促你前进的力量。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没有其他杂念。

慎独就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9、海纳百川谦逊好学,有容乃大。

学生闪烁的智慧,同行钻研的激情,前辈敬业的严谨,都是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

10、关注细节语文课就是一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怀彰显力量。

迅捷果断、行云流水固然美丽,平静细心、春风化雨更富魅力。

写字的姿势,看书的距离……这些的养成需要的都是教师的平静和耐心,等待和细心。

11、笔耕不辍勤于阅读,既述也作。

让冲动趋于理智,让实践拥有理论根基——定格于教育情节,丰富于教育思想。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玫瑰与教育》是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深沉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爱与教育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飞行员,他在沙漠迷了路,遇到了一个小王子。

小王子告诉他自己是从一颗小行星上来的,他的行星上只有一朵玫瑰花。

小王子对这朵玫瑰花深爱有加,为了保护她,他离开了家乡,四处寻找知识和智慧。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物,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友谊。

狐狸告诉小王子,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一切的美丽。

通过和狐狸的交流,小王子懂得了友谊的珍贵,他明白了友谊需要时间和付出,而不是简单的占有和愿望。

这段故事让我深思友情的意义,友谊应该是彼此的心灵相通和彼此的付出,在人际关系中要用心去看待,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朋友。

另外,这本书对教育也有着很多的思考。

在小王子旅行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研究地理学的大人,大人只知识灌输,没有真正了解和关心小王子的需要和感受。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为他们提供有益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玫瑰与教育》是一本富有哲理和思考的书籍,它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人生的智慧和真理。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珍贵的,我们要用心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关心他人,关爱自己。

同时,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格素养。

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我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用心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二)《玫瑰与教育》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著的一本小说,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以玫瑰花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主题,通过小王子的冒险之旅,探讨了教育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阅读完《玫瑰与教育》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书中记录了她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这本书,仿佛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让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和自己的一些感悟。

“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其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窦桂梅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思。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如果学生对语文没有热爱之情,那么他们很难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更难以在语文的世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收获。

“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需要我们耐心等待,需要我们有水滴石穿的恒心。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急躁。

有时候,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知识,取得进步,但却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节奏。

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去积累,就像等待一朵花慢慢绽放。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阅读与写作。

”窦老师强调了阅读和写作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阅读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写作则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只有不断地阅读和写作,我们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痛苦,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这是多么美好的教育理想啊!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够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自信心,不断进步。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励,是一种鼓舞。

”窦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该是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激励他们去追求知识,鼓舞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6篇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6篇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篇1《玫瑰与教育》的作者是窦桂梅老师,一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原是吉林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后调到清华附小任教,现为清华附小副校长、小语界的特级教师。

玫瑰是她的网名,《玫瑰与教育》是她取名“玫瑰”之后有关她和教育之间的故事,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当然,此书又不仅限于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

对于我,一名美术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经常在不经意间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是她书中的原话。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隐隐地在痛。

确实,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有疏忽的时候。

对待一些我们眼中认为的"学困生"时,我没有耐心像对待好孩子一样和他们交谈,没有注意到这些孩子的心同样也是透明而脆弱的。

我不应该嘲笑他们,应该更加细心的呵护他们。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句话我将时时谨记!不要忽视或刺伤了每个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对她印象深刻就是从她的演讲开始,一位充满着豪迈,大方,爽朗,热情北方女子。

我平时也非常乐意和这样的朋友结交,因为我欣赏这样性格的女子。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的写作时间很少,时常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语文老师,是美术老师,不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只要自己的绘画专业好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要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衡量自己的时候还差很远,要随时记录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及反思,也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情的教育书籍,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教育理想与实践的花园,采摘到了一朵朵芬芳馥郁的花朵。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

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这段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对话,让我感受到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声音。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们“萧萧树叶的声响”,尊重他们的个性,不因为他们暂时的沉默而忽视他们内心的声音。

也许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太积极,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引导。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这段文字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尊重、理解和鼓励的环境,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成长,培养出健康、自信、乐观的心态。

“只要我们心中有“人”,只要我们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就有了一切。

”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真的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教学进度、考试成绩等因素所困扰,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价值观的培养,让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有力工具。

“教师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只有真心爱学生,我们才会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才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玫瑰与教育》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备受喜爱的经典童话。

这个故事以一个小王子在星球上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他与一朵玫瑰的相遇与别离,以及他在其他星球上的冒险经历,深刻地阐述了关于爱、友谊、责任和成长的主题。

在这个故事中,玫瑰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而小王子则代表了每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故事一开始,小王子在自己的星球上遇见了一朵美丽的玫瑰。

玫瑰的美丽和娇贵让小王子深深地爱上了她,但玫瑰的虚荣和任性却让小王子感到困扰。

在小王子离开星球去寻找智慧和成长的过程中,他在其他星球上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通过这些经历,他逐渐明白了爱与责任的真谛。

在这个故事中,玫瑰与教育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

玫瑰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师、朋友等,而小王子则象征着每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玫瑰的虚荣和任性,让我们想到了一些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的错误做法,他们可能会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无法健康成长。

而小王子在寻找智慧和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则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人格。

父母和老师应该像小王子一样,用爱和耐心来教育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

同时,孩子也要像小王子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除此之外,《玫瑰与教育》还告诉我们,爱是成长的动力。

小王子对玫瑰的深深爱意,让他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让他学会了责任和成熟。

父母和老师应该像小王子一样,用爱和关怀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同时,孩子也要像小王子一样,学会用爱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要轻易放弃。

总之,《玫瑰与教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童话,它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人格。

《玫瑰与教育》

《玫瑰与教育》

我读《玫瑰和教育》一我对题目的理解玫瑰花和教育八竿子也打不看。

但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却那么和谐,给人许多遐想。

玫瑰花语有很多,如爱与美容光焕发,幸福之爱共有快乐、玫瑰的花苞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这些花语是否无形之中与教育的本质有点像?我们提倡幸福教育,让孩子和我们自己在教育中学会爱、感受美、分享快乐、共有美丽与青春。

这是我们每个人所渴求的,和身份年龄无关。

玫瑰是美,但有刺,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受伤。

教育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教育的理想令人神往,但在实施理想的过程中会有挫折、坎坷,这正如玫瑰上的刺,让人痛并快乐,无论是玫瑰还是教育。

二我喜欢的观点观点一生命由感恩而美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生’时说:“人生有三件大事:第一,与人为善。

第二,与人为善。

第三,与人为善。

”窦老师也告诉我们老师在学校立足的秘诀:真才实学,与人为善,心存感激,与人为善,生活会充满了美好。

而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心存感激心,善待身边人。

学会感恩感谢拥有的一切,有健康的身体,有固定的收入,有自己的家,每天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平安的上班、下班......这些都让我心存感激、知足情福。

只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对生活充满感激,不抱怨、不埋怨,你就是快乐的。

而你快乐了,你身边的人也就快乐了,这才是善待自己,快乐地度过每一个时刻。

观点二心中盛满阳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这样,心中也要盛满阳光。

阳光就是希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向人活着要有的动力,要有支撑,而阳光就是让你前行的力量。

境由心生,花还是那朵花,草还是那株草,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变的只是你自己。

岁月让你脸上多了皱纹,头上多了白发,沉淀下来的应该是智慧,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你就改变自己,当你不能改变事情的结局,就改变自己的态度。

态度变了事情的意义也就变了,就像窦老师说的:“懂的关怀,获得朋友;懂的开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就能使你心中盛满阳光。

”观点三学习更重要窦老师在日本教育管窥中提到了学习更重要,日本教育提倡学习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假期我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

这本书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现象的种种反思,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相信每一个教育者对窦桂梅老师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她是从咱吉林走出去的。

她现在是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并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

我相信,听了这么多光环与头衔,你也会和我一样,对她肃然起敬了吧。

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
一、读书积淀促成长。

小时侯的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

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

“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

”(窦桂梅语)就是现在,她依然每天流连于图书馆,玫瑰园,不知疲倦。

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

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
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我们身边的很多实例,也的确证明了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实践常思考。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敢于创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不被周围环境所左右。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有反思。

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时间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

”这是窦桂梅老师告诫年轻朋友的话,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反思之路的总结。

《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窦桂梅语)写作,记录着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很多名师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在基础教育界享有声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同时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

由此可见,实践反思再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科学有效的途径。

读完名师之作,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桂梅老师有多
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名师之所以成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

他们敢想敢干,敢拼!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旧的思想意识,让精神站立!反思自己,也常常会热血沸腾,可这热度维持不了几分钟,就会慢慢冷却。

还会以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忙,是我们惯用的理由。

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

一个要进步的人,对自己应该自找一个压力,这样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

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

想要退缩的时候,不妨给自己打打气:成功贵在坚持!
感谢《玫瑰与教育》!感谢窦桂梅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