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目录1.1概述 (1)1.1钢绞线下料、穿束 (2)1.2锚具安装 (3)1.2预应力束张拉 (4)1.3预应力压浆 (5)1.4封锚 (6)1.4预应力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7)1.1概述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束的张拉,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仪和真空压浆技术进行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按设计要求采用公称直径Φs15.2mm,标准抗拉强度为1860MPa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 =1.95x10 MPa,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以引伸量校核,张拉控制应力1395 MPa,当张拉应力达到设计控制应力时要持荷5分钟再锚固,如实际伸长量与计算值相差±6%时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钢绞线、锚具、波纹管均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绞线在使用前应重新鉴定。
预应力筋和管道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进场后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垫枕木并用油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雪和各种气体、介质的影响。
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应在进行张拉作业前进行检查和校验,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标定,标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张拉采用自锚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及相应高压油泵,额定张拉吨位约为张拉力的1.25~1.5倍。
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标定,标定系数不得大于1.05,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标定。
压力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低于1.5级。
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标定。
油泵的油箱容量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
压力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力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 预应力束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1.1钢绞线下料、穿束(1)下料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在切口处两端20mm范围内用细铁丝绑扎牢,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1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1一、前言在桥梁建设中,箱梁是常见的桥梁构件之一,其预应力施工方案对桥梁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施工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在进行箱梁预应力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包括预应力钢束、混凝土、螺栓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如吊车、搅拌机、张拉设备等。
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箱梁预应力施工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施工步骤1. 箱梁模板制作首先,需要制作适应箱梁形状的模板,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箱梁形状准确无误。
2. 预应力钢束安装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将预应力钢束按设计要求布置在箱梁内部,并固定在箱梁模板上。
3. 混凝土浇筑完成钢束布置后,需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确保混凝土充实到位,同时防止气孔和裂缝的产生。
4. 预应力钢束张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需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作业,以提高箱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后张拉处理完成初张拉后,需进行后张拉处理,调整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确保箱梁的受力均匀和合理。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束安装和张拉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需对箱梁的预应力张拉力、混凝土密实性和表面质量等进行全面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箱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箱梁预应力施工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桥梁建设的安全与稳定提供参考价值。
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概述连续箱梁是一种常用于公路、铁路等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高等优点。
本方案主要介绍了现浇连续箱梁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力求保证施工质量。
二、施工准备1.准备工具和材料:预应力张拉机、预应力锚具、支撑和脚手架、混凝土搅拌设备等。
2.确定预应力张拉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方式、张拉力和张拉锚具位置等参数。
3.搭设脚手架和支撑: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需搭设脚手架和支撑结构。
4.准备预应力锚具:根据设计要求,制备好预应力锚具。
三、施工步骤1.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在梁体中设置预应力孔,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预应力锚具。
2.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浇筑到模板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
3.等待混凝土凝固:根据混凝土的硬化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达到规定强度。
4.预应力张拉: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预应力张拉机进行张拉工作。
首先进行预张拉,再进行正式张拉,并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张拉调整。
调整完成后固定锚具。
5.梁体养护: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梁体的养护。
根据混凝土的硬化时间,进行适当的保湿、防止干裂等养护措施。
6.预应力锚固和剪切锚固:在梁体两端设置预应力锚固和剪切锚固,保证梁体的预应力锚固和剪切锚固的安全性。
7.支撑拆除:在梁体养护完成后,可以进行支撑的拆除工作。
8.梁体验收:对梁体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梁体达到设计要求。
四、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2.施工前,需检查预应力张拉机、锚具等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空鼓、松散等问题。
4.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张拉力大小,避免过度张拉造成结构的损坏。
5.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总结现浇连续箱梁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对保证梁体的质量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浇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现浇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预应力施工方案对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现浇箱梁的预应力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应力钢束、预应力张拉设备、混凝土等。
2.设备准备:张拉设备、搅拌机、模板、脱模设备等。
3.人员配备: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现浇施工人员、预应力施工技术人员等。
三、施工步骤1. 箱梁模板安装在浇筑现浇箱梁前,首先要进行箱梁模板的安装。
模板的准确铺设对后续的浇筑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 钢筋安装在箱梁模板的安装完毕后,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安装。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3. 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束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采用合适的配合比,并注意浇筑的均匀性和充实性。
4. 钢束张拉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工作。
张拉的顺序和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需注意钢束的回缩和锚固。
5. 养护最后对浇筑好的现浇箱梁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充分强度和耐久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对接质量,避免产生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
3.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度和顺序有严格要求,不得擅自调整。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5.养护工作需要严格执行,不得在养护期间随意移动模板或干扰混凝土的固化。
五、总结现浇箱梁的预应力施工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操作。
只有确保施工细节的精准执行,才能保证现浇箱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箱梁张拉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一、张拉施工准备1、混凝土强度要求: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强度通过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来确定。
2、张拉前应先对千斤顶和配套压力表进行校验,计算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伸长量。
3、张拉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并在张拉施工过程中,正面不能站人,并设置挡板和警示标牌。
4、张拉平台及施工架应搭设结实牢固。
油泵运转不正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5、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各部分不漏油并能正常工作。
对油管和千斤顶油嘴连接时应擦拭干净,防止砂砾堵管,新油管应检查有无裂纹,接头是否牢靠,高压油管接头应加强防护,以防喷油伤人。
6、锚具的安装及准备工作(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
(3)、安装工作锚板,锚板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5)、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
二、预应力张拉程序预应力钢束张拉是保证预制梁质量的关键工序。
张拉程序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
1、张拉设备安装顺序:锚具→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和油泵→工具锚及工具夹片。
2、张拉程序根据低松弛预应力筋,张拉时进行分级加载,按照0→10%σk →20%σk→100%σk→0对应的张拉力分别量测伸长值。
张拉控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3、梁体钢束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并按设计张拉顺序(N1,N3,N5,N2,N4)进行操作实施。
张拉钢束应根据油压表压强值对应标定数据张拉力,并分级进行张拉(如设计张拉力在标定表上位于两级之间时,可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油表压强值)。
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方案

目录一、编制范围及依据 (3)1.编制范围 (3)2.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1.工程概述 (3)1.1 Z2路横1河桥 (3)1.2 S3路横2河桥 (3)1.3 Z2路南横引河桥 (4)1.4 Z2路G湖桥 (4)2.工程量 (5)三、张拉工艺 (5)1.预应力参数 (5)2.张拉顺序 (6)2.1横2河桥 (6)2.2横1河桥 (6)2.3 G湖桥 (7)2.4南横引河桥 (9)3.施工流程 (12)4.施工准备 (13)4.1 钢绞线、锚具及夹片试验 (14)4.2 张拉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16)4.3 预应力筋下料 (16)5.波纹管的辅设与锚垫板的安装 (16)6.穿束 (17)7.锚具千斤顶的安装 (17)8.张拉控制 (18)9.压浆 (18)9.1 压浆材料要求 (19)9.2 真空压浆的优点 (20)9.3 压浆前的准备工作 (20)9.4 压浆工艺 (21)9.5真空压浆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2)10.封锚 (22)10.1 封锚施工顺序 (22)10.2 预应力钢绞线割束 (23)10.3 锚槽的处理 (23)10.4封锚钢筋加工及安装 (23)10.5模板安装 (23)10.6混凝土施工 (23)10.7 混凝土养护 (23)10.8 封锚其它注意事项 (23)四、质量措施 (24)1.质量目标及检测标准 (24)2.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法 (26)2.1穿丝困难 (26)2.2预应力钢筋伸长值异常 (28)2.3 断丝 (29)2.4 滑丝 (30)2.5 预应力损失 (31)2.6 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 (31)2.7 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32)2.8 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的纵向裂缝 (32)3.质量保证措施 (33)五、计算书(理论张拉伸长量计算) (34)1.横二河桥 (34)1.1 张拉计算所用常量: (34)1.2 计算所用公式: (34)1.3 计算过程 (35)1.4 各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结果 (37)1.5 现场控制伸长量及张拉力 (39)2.横一河桥 (40)2.1 各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结果 (40)2.2 现场控制伸长量及张拉力 (43)3. G湖桥 (44)3.1 各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结果 (44)3.2 现场控制伸长量及张拉力 (53)4.南横引河桥 (54)4.1 主桥各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结果 (54)4.2 主桥现场控制伸长量及张拉力 (58)4.3 引桥各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结果 (59)4.4 引桥现场控制伸长量及张拉力 (62)六、预应力钢束实际伸长量测量 (64)1.测量规范公式 (64)2.钢绞线预应力张拉锚塞回缩量的量测: (64)2.1工具锚锚塞回缩量的量测 (64)2.2工作锚锚塞回缩量的量测 (65)七、施工安全措施保证 (65)1. 张拉时技术安全措施 (65)2. 灌浆时技术安全措施 (67)预应力张拉方案一、编制范围及依据1.编制范围本方案为横一河桥、横二河桥、G湖桥、南横引河桥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完整)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成洛互通立交主线桥施工设计图纸。
2。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0/1-2004、JTGF800/2-2004)中有关规定执行。
3。
国家及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
4.我公司上场后对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以往施工桥梁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成洛互通立交主线桥预制箱梁设计按左、右幅桥梁分幅进行设计,左、右幅桥面宽度均为16。
25米.左幅起点桩号为K1+512。
46,终点桩号为K2+470,全长957。
54米,跨径布置为(2×35m+2×53m+35m)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28×25m+3×22.5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右幅起点桩号为K1+800.75,终点桩号为K2+470,全长669.25米,跨径布置为(23m+27m+23m)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20×25m+25m+3×22.5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
上部结构型式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Φs15。
2钢绞线,预应力钢束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358MPa。
三、施工准备1、张拉机标定1.1纵向预应力锚具采用OVM有限公司生产的锚具,张拉千斤顶为2台YZB2/50型。
每台油泵配置最大读数60MPa油表一块。
1。
2对每台千斤顶及所配置的油表进行标定,标定由业主、监理认可的机构进行.1。
3根据标定结果,采用线性关系或内插法,计算出各油表初应力及锚固应力时的读数,便于张拉过程控制。
1.4标定完成后,即对千斤顶及油表编号,防止实际操作时千斤顶与所配置油表相混淆。
1。
5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与质量培训,培训合格允许进行张拉作业。
2、锚具钢绞线及波纹管检测2.1锚具使用前,应对锚具进行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及工艺性能检查。
锚具夹片咬合段的钢绞线表面必须保持清洁.2。
现浇混凝土箱梁张拉施工方案

现浇混凝土箱梁张拉施工方案引言现浇混凝土箱梁是桥梁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过程中的张拉工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浇混凝土箱梁张拉施工的方案设计、步骤安排和施工注意事项,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设计方案1.预张拉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适当的预张拉力值和张拉顺序,保证箱梁在使用阶段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能力。
2.张拉设备选择:根据箱梁长度和截面形状,选用合适的张拉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张拉锚固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在箱梁两端设定张拉锚固点,并确保锚固点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施工步骤安排1.准备工作:清理箱梁表面、检查设备状态、设置张拉锚固点等准备工作。
2.预张拉: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施加预张拉力,并进行合理的张拉顺序安排。
3.灌浆固化:在箱梁预张拉完成后,进行灌浆处理,确保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
4.最终张拉: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施加最终张拉力,实现箱梁在使用阶段的力学性能要求。
5.验收工作:对张拉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箱梁的质量达标。
3.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避免其他工程质量受影响。
4.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环境。
结语现浇混凝土箱梁张拉施工是桥梁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操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实现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箱梁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预应力现浇连续梁桥,桥梁全长72m,一联四跨,即16m+20m+20m+16m。
预应力束布置:沿箱梁腹板两侧纵向通长布置12孔;桥墩处顶板钢束18孔(每个桥墩处顶板6孔);中横梁预应力钢束24孔(每个桥墩处中横隔梁预应力8孔)。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JTGE30—2005)。
5、合同文件;6、施工设计图;三、预应力主要技术参数1、主要材料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公称直径D=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锚具:腹板钢束采用M15-10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箱梁墩顶钢束采用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横梁钢束采用M15-11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2、钢束布设箱梁腹板钢束N1、N2、N3由10根钢绞线组成;箱梁顶板钢束B1、B2由5根钢绞线组成;箱梁横梁钢束N1、N2由11根钢绞线组成。
N1N1N2 N3N2N3腹 板 钢 束顶 板 钢 束B1B2B1B2B1B2N1N1N1N1N2N2N2N2横 梁 钢 束N1N1N2N3N2N33、张拉控制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
腹板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顶板及横梁钢束采用一端张拉。
锚下控制应力均为=1395Mpa,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4、张拉顺序横梁钢束21212112N1N2N1N2N1N2N1N2预应力张拉示意图先张拉横梁①号钢束,再张拉腹板纵向钢束,然后张拉横梁②号钢束,最后张拉顶板钢束。
张拉①号钢束时,现张拉N1钢束,再张拉N2钢束。
张拉腹板束时,先张拉N2钢束,再张拉N3钢束,最后张拉N1钢束。
张拉②号钢束时,现张拉N1钢束,再张拉N2钢束。
张拉顶板钢束时,由箱梁两侧向中间交替张拉。
四、施工准备1、施工前准备1)钢绞线、锚具及夹片试验钢绞线、锚具及夹片等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进场时必须附有出厂质量合格证等表明合格身份的有关证书。
钢绞线、锚具及夹片进场后根据有关施工规程进行试验,检验钢绞线的强度、锚具及夹片的硬度,对试验不合格或有裂纹、伤痕、锈蚀的夹片不得使用。
2)张拉设备的选择和校验本桥腹板张拉采用YDC2000型千斤顶,横梁张拉采用YDC2500型千斤顶,顶板张拉采用YDC1000型千斤顶,油泵采用YBZ2×2/50型高压电动油泵,所采用的压力表的精度均不低于级,最大量程60Mpa,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
千斤顶与压力表标定后必须按照标定配组配套使用,严禁错用。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使用期间应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校验。
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3)预应力筋下料下料采用切割机,长度按设计要求,人工穿束,穿束在砼浇注前进行。
4)张拉准备工作①预应力张拉前后做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现场配置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张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②箱梁砼试块经试验,混凝土强度达到85%的设计强度要求。
③施工现场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④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双向张拉的钢绞线安装锚具时应防止波纹管内钢绞线扭成麻花状。
2、施工机械、工机具及要求1)施工机械、工机具数量见下表。
施工机械、机具计划数量表2)施工机械、工机具要求施工中使用的千斤顶、油泵及配套油表等必须经过检查验校合格,并有出场合格证。
五、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张拉计算所用常量: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 Eg=×105Mpa=×105N/mm2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 Ag=139mm2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 R b y=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设计图纸要求: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1= R b y=1395MPa 2、计算所用公式:1)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 的计算:P=σk ×Ag ×n ×10001×b (KN) (1)式中:σk --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Mpa);Ag--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 2); 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 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取。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 的计算: ①直线筋P=P②两端张拉的曲线筋p =μθμθ+-+-kl e p kl ))(1( (KN ) (2)其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拉力(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筋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ΔL=Eg Ay Lp ⨯⨯ (3)其中: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长度(cm ); 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 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2)。
3、计算过程1)张拉控制力P 的计算:本工程采用φ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设计图纸,钢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三种,腹板N1、N2、N3为10束φ钢绞线,横梁N1、N2为11束φ钢绞线;顶板B1、B2为5束φ钢绞线。
10φ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P=σk ×Ag ×n ×10001×b =1395×139×10×10001×1=;11φ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P=σk ×Ag ×n ×10001×b =1395×139×11×10001×1=。
5φ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P=σk ×Ag ×n ×10001×b =1395×139×5×10001×1=;2)ΔL 的计算: 钢绞线计算长度统计表:腹板工作长度每段取,顶板一端取,横梁一端。
钢束计算长度统计表a 、直线部分拉力p 的计算根据公式(2)腹板: N1钢束: p 11=μθμθ+-+-kl e p kl ))(1(=75.4*0015.0)1(1.193975.4*0015.0--e =p 12=μθμθ+-+-kl e p kl ))(1(=15.3*0015.0)1(1.193915.3*0015.0--e =p 13=μθμθ+-+-kl e p kl ))(1(=17.2*0015.0)1(1.193917.2*0015.0 --e =p 14=μθμθ+-+-kl e p kl ))(1(=28.3*0015.0)1(1.193928.3*0015.0 --e =p 15=μθμθ+-+-kl e p kl ))(1(=54.3*0015.0)1(1.193954.3*0015.0 --e =p 16=μθμθ+-+-kl e p kl ))(1(=04.1*0015.0)1(1.193904.1*0015.0 --e =p 17=μθμθ+-+-kl e p kl ))(1(=54.3*0015.0)1(1.193954.3*0015.0 --e =p 18=μθμθ+-+-kl e p kl ))(1(=01.1*0015.0)1(1.193901.1*0015.0 --e =N2钢束:p 21=μθμθ+-+-kl e p kl ))(1(=92.3*0015.0)1(1.193992.3*0015.0--e =p 22=μθμθ+-+-kl e p kl ))(1(=14.3*0015.0)1(1.193914.3*0015.0 --e =p 23=μθμθ+-+-kl e p kl ))(1(=49.3*0015.0)1(1.193949.3*0015.0 --e =p 24=μθμθ+-+-kl e p kl ))(1(=11.1*0015.0)1(1.193911.1*0015.0 --e =p 25=μθμθ+-+-kl e p kl ))(1(=82.2*0015.0)1(1.193982.2*0015.0 --e =p 26=μθμθ+-+-kl e p kl ))(1(=77.2*0015.0)1(1.193977.2*0015.0 --e =p 27=μθμθ+-+-kl e p kl ))(1(=82.2*0015.0)1(1.193982.2*0015.0 --e =p 28=μθμθ+-+-kl e p kl ))(1(=42.0*0015.0)1(1.193942.0*0015.0 --e =N3钢束:p 31=μθμθ+-+-kl e p kl ))(1(=36.5*0015.0)1(1.193936.5*0015.0--e =p 32=μθμθ+-+-kl e p kl ))(1(=18.6*0015.0)1(1.193918.6*0015.0 --e =p 33=μθμθ+-+-kl e p kl ))(1(=95.0*0015.0)1(1.193995.0*0015.0 --e =p 34=μθμθ+-+-kl e p kl ))(1(=96.2*0015.0)1(1.193996.2*0015.0--e =p 35=μθμθ+-+-kl e p kl ))(1(=95.0*0015.0)1(1.193995.0*0015.0 --e =p 36=μθμθ+-+-kl e p kl ))(1(=95.10*0015.0)1(1.193995.10*0015.0 --e =p 37=μθμθ+-+-kl e p kl ))(1(=95.0*0015.0)1(1.193995.0*0015.0 --e =p 38=μθμθ+-+-kl e p kl ))(1(=48.1*0015.0)1(1.193948.1*0015.0 --e =根据公式(2)顶板: b 、曲线部分拉力p 的计算根据公式(2) N1钢束: p 1=μθμθ+-+-kl e p kl ))(1(=×()/=N2钢束: p 2=μθμθ+-+-kl e p kl ))(1(=×()/=952KNN3钢束: p 3=μθμθ+-+-kl e p kl ))(1(=×()/=N4钢束: p 4=μθμθ+-+-kl e p kl ))(1(=×()/=c 、直线部分伸长量计算根据公式(3) N1钢束:ΔL=Eg Ay L p ⨯⨯=5968.5100026635139 1.9510⨯⨯⨯⨯⨯=19mmN2钢束:ΔL=Eg Ay L p ⨯⨯=5967.4100042635139 1.9510⨯⨯⨯⨯⨯=30mmN3钢束:ΔL=Eg Ay L p ⨯⨯=5965.7100058635139 1.9510⨯⨯⨯⨯⨯=42mm N4钢束:ΔL=EgAy L p ⨯⨯=57681000130014139 1.9510⨯⨯⨯⨯⨯=92mmc 、曲线部分伸长量计算根据公式(3) N1钢束:ΔL=Eg Ay L p ⨯⨯=5950.91000121455139 1.9510⨯⨯⨯⨯⨯=85mm N2钢束:ΔL=Eg Ay L p ⨯⨯=59521000105505139 1.9510⨯⨯⨯⨯⨯=74mm N3钢束:ΔL=Eg Ay L p ⨯⨯=5953.1100089545139 1.9510⨯⨯⨯⨯⨯=62mmN4钢束:ΔL=EgAy L p ⨯⨯=5766.7100017504139 1.9510⨯⨯⨯⨯⨯=12mmd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单端)N1钢束:ΔL=ΔL 直+ΔL 曲=19+85=104mm N2钢束:ΔL=ΔL 直+ΔL 曲=30+74=104mm N3钢束:ΔL=ΔL 直+ΔL 曲=42+62=104mm N4钢束:ΔL=ΔL 直+ΔL 曲=92+12=104mm ②中跨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a 、直线部分拉力p 的计算根据公式(2) N1钢束: p 1=μθμθ+-+-kl e p kl ))(1(=×()/=N2钢束: p 2=μθμθ+-+-kl e p kl ))(1(=×()/=N3钢束: p 3=μθμθ+-+-kl e p kl ))(1(=×()/=N4钢束: p 4=μθμθ+-+-kl e p kl ))(1(=×()/=b 、曲线部分拉力p 的计算根据公式(2) N1钢束: p 1=μθμθ+-+-kl e p kl ))(1(=×()/=N2钢束: p 2=μθμθ+-+-kl e p kl ))(1(=×()/=N3钢束: p 3=μθμθ+-+-kl e p kl ))(1(=×()/=N4钢束: p 4=μθμθ+-+-kl e p kl ))(1(=×()/=c 、直线部分伸长量计算根据公式(3)Eg Ay ⨯55139 1.9510⨯⨯⨯N2钢束:ΔL=Eg Ay L p ⨯⨯=5774.1100025074139 1.9510⨯⨯⨯⨯⨯=18mmN3钢束:ΔL=Eg Ay L p ⨯⨯=5773.2100041294139 1.9510⨯⨯⨯⨯⨯=29mm N4钢束:ΔL=EgAy L p ⨯⨯=576811000129014139 1.9510⨯⨯⨯⨯⨯.=91mm c 、曲线部分伸长量计算根据公式(3) N1钢束:ΔL=Eg Ay L p ⨯⨯=5949.61000138955139 1.9510⨯⨯⨯⨯⨯= N2钢束:ΔL=Eg Ay L p ⨯⨯=5760.61000122884139 1.9510⨯⨯⨯⨯⨯=86mmN3钢束:ΔL=Eg Ay L p ⨯⨯=5761.51000106834139 1.9510⨯⨯⨯⨯⨯=75mmN4钢束:ΔL=EgAy L p ⨯⨯=5766.5100017994139 1.9510⨯⨯⨯⨯⨯=13mm d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单端)N1钢束:ΔL=ΔL 直+ΔL 曲=+=104mm N2钢束:ΔL=ΔL 直+ΔL 曲=18+86=104mm N3钢束:ΔL=ΔL 直+ΔL 曲=29+75=104mm N4钢束:ΔL=ΔL 直+ΔL 曲=91+13=104mm ③负弯矩张拉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根据公式(3),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单端) T1钢束:ΔL=EgAy Lp ⨯⨯=5965.7100035005139 1.9510⨯⨯⨯⨯⨯=25mmEg Ay ⨯54139 1.9510⨯⨯⨯T3钢束:ΔL=EgAy L p ⨯⨯=5775.6100075004139 1.9510⨯⨯⨯⨯⨯=计算结果与设计图纸提供的理论伸长量基本一致,施工过程中采用计算的张拉力及伸长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