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幼儿卫生保健运动系统

单选题:
课堂练习二
1、骨折后,对骨起愈合作用的是( ) A.骨髓 B.骨膜 C.骨松质 D.骨密质
2、幼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 ) A.骨膜较厚、血管丰富 B.骨膜较薄,易于再生 C.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 D.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
3、婴幼儿骨骼生长的必需条件是( ) A.铁和磷 B.营养和阳光 C.维生素C和钙 D.维生素A和水
骨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大致可分为四类:
6 CXL
6
3、骨的构造和功能
骨膜
为骨提供营养;使骨 不断长粗,促进骨的
愈合和再生
骨密质:致密坚硬,
骨质
耐压性强
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 窝状,轻便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7
CXL
7
4、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无机物: 主要是钙盐
使骨具有坚固性
有机物: 主要是胶原纤维
幼儿缺VD或钙、呼吸系统疾病 及不正确坐姿,可造成胸骨畸形
17 CXL
17
(4)脊柱生理弯曲随着动作发展而逐渐形成,
但还未完全定型
骶
颈
胸
腰
曲
曲
曲
曲
新生 儿
3个月形 6个月形 1岁形
成
成
7岁固
定
18成-25岁固 定
不良的体姿易导致脊柱变形
成人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 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 骶曲。这些弯曲可以缓冲运动 时的震动,保护内脏和脑;能 够平衡身体,并能负重
多选: 5. AC 6. BE 7、ABEF
判断:1.√ 2. × 3. √ 4. × 5. √ 6. √ 7. ×
31 CXL
31
大小和形状( ) 7、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
2018年整理幼儿卫生学教案并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资料

是什么.
3.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反后课思:
课时教学计划年月日节数第周
前提测评:
1、骨的结构、成分及特性是什么? 2.关节的构造及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3.学前儿童骨、关节、肌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题
)(4运动系统第一节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
教育目标
一、
德育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手段
教具、课堂
课堂方法与学习方式
5、学生自己阅读后,回答问题。
板书: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入静脉。此外,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还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和生成抗体等免疫作用。
结束部分: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有了有关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希望大家做好复习,否则学习今后的内容大家会很吃力的。作业:回答问题:
引导法、鼓励法、提问法、谈话法、讲解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血液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心脏的结构及功能、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血液循环的过程等
教学难点
保护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构成、特点等内容,那么怎样做好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工作呢?今天我们为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第二节循环系统
1、教师提问:
问题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强调游戏的乐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快乐。
2、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当的游戏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3、注重孩子的思想发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鼓励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4、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运动游戏中,要求孩子遵守安全规则,避免受到伤害。
5、注重孩子的情感发展,在游戏中,要求孩子掌握正确的社会行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6、学生指明读课文。
根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板书2:(二)心脏的主功能
教学步骤:
1、教师边问边板书,然后开始阅读课文:心脏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它有什么功能?
2、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自由回答问题。
板书:心脏的主要功能: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能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全身循环往复的流动。
课时教学计划
年月日节数第周
前提
测评:
1、骨的结构、成分及特性是什么
2.关节的构造及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3.学前儿童骨、关节、肌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题
第一节运动系统(4)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
教育目标
一、掌握儿童运动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应采取卫生保健措施的理论依据。
二、在初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从学前教育的特点来学习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起主要的作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
板书:第二节循环系统
1、教师提问:
问题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问题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指明读课文。
3、教师又范读有关学血管的分类,为以下问题寻找答案。
问题:血管分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甲等处外。根据血管内血流方向及其管壁结构的特点,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血液循环讲完了以后,教师简单地讲淋巴系统。
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做好前期调研:根据宝宝的年龄、身体条件、体质特点和家庭状况,结合宝宝的兴趣,做好前期的保育调研。
2、关注营养均衡:要确保宝宝每日饮食结构的均衡,以确保营养的摄入。
3、注重心理保育:每项运动前都要让宝宝进行心理调适,避免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
4、创设安全环境:应始终保持活动环境的安全性。
5、注意运动安排:时长和强度要恰到好处,适宜宝宝年龄特点,并多加必要的休息安排。
6、关注休息与睡眠:注意宝宝休息时间的安排及午睡、晚睡质量,确保身体充分休息。
7、注重系统性:除了营养、心理等保育外,还要着重培养宝宝的运动综合水平,以期达到更好的期望效果。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运动对于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1. 儿童运动场所的卫生保洁儿童运动场所的卫生保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儿童运动场所的卫生保洁要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清洁:儿童运动场所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器材等,以保证场所的卫生。
(2)消毒:儿童运动场所应该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儿童经常接触的地方,如滑梯、秋千等。
(3)通风:儿童运动场所应该保持通风,以保证空气的新鲜。
2. 儿童运动器材的卫生保洁儿童运动器材的卫生保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儿童经常接触运动器材,如果不及时清洁和消毒,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导致儿童感染疾病。
因此,儿童运动器材的卫生保洁要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清洁:儿童运动器材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包括表面和内部,以保证器材的卫生。
(2)消毒:儿童运动器材应该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儿童经常接触的部位,如把手、脚踏板等。
(3)检查:儿童运动器材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儿童运动的安全保障儿童运动的安全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意外伤害。
因此,儿童运动的安全保障要做到以下几点:(1)场地安全:儿童运动场地应该平整、无障碍物、无尖锐物、无危险区域等,以保证儿童的安全。
(2)器材安全:儿童运动器材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经过专业检测和认证,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监护人陪伴:儿童运动时应该有成年人陪伴,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4. 儿童运动的营养保障儿童运动的营养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需要充足的营养。
因此,儿童运动的营养保障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膳食:儿童应该有合理的膳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需要。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但婴幼儿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运动的,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11、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多晒太阳,为骨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料。
2、教育幼儿养成健美的姿态,活动和运动时要双肩双臂均衡用力。
3、不要让幼儿提伶重物。
4、跳高跳远区设立沙坑,不要让幼儿从高处往硬地上跳。
5、防止猛力牵拉幼儿手臂,预防牵拉肘。
6、幼儿运动时要及时休息,对于幼儿的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21、适当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2、适当锻炼掌指骨,手部游戏不宜过于细腻,时间不宜过长。
不能搬运过重的东西。
3、适量运动有助于足弓的形成。
4 、教育幼儿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体姿,预防脊柱变形,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6、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避免伤着肘关节。
7、身体的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
8、注意运动的安全。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3幼儿运动操怎么做准备工作:柔软的地板垫、较硬且整洁的床、干净的床单或者浴巾。
游戏方法:1、宝宝清醒时,让宝宝仰面躺着,将宝宝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为宝宝唱儿歌或者播放乐曲。
播放音乐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3-5分钟即可,防止宝宝疲劳。
2、按照歌谣的节拍轻轻移动宝宝的胳膊和腿,使宝宝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宝宝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3、接着做上肢运动,妈妈握住宝宝的双手,做“上、下、内、外、屈肘、伸肘”,就好像让宝宝划桨一样。
妈妈边唱儿歌边做动作,配合的儿歌是“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划呀划,划呀划,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带着妈妈去游玩。
划呀划,划呀划,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小小船儿被我划得飞快。
4、妈妈再握住宝宝的双脚做一前一后地帮他做“上、下、内、外展、合拢、屈膝、伸直”,就好像让宝宝踩自行车一样。
幼儿卫生保健运动系统讲课文档

CXL
20
第20页,共27页。
(三)肌肉
1、肌肉较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含水分相对较多, 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因此,小儿的 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
骨质
耐压性强
骨松质: 结构疏松呈蜂窝状, 轻便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CXL
6
第6页,共27页。
4、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无机物: 主要是钙盐
使骨具有坚固性
有机物: 主要是胶原纤维
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二者结合,使 骨既坚硬又富 有弹性
成人骨中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7
CXL
第7页,共27页。
(二)骨连结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粗壮有力;促进骨骼的生 长发育,使身体长高。加速骨的钙化,使骨质更加粗壮结 实;使韧带增厚加粗,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3、供给充足的营养 4、衣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5、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2 CXL
第22页,共27页。
课堂练习一
1、运动系统是由骨、
、
三部分组成的。
12
CXL
第12页,共27页。
3、骨骼肌的结构
肌 致密结缔组织,两
腱
端分别附着在相邻 的两块骨上
肌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外包结缔组织膜,内
腹 有许多血管和神经
CXL
13
第13页,共27页。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血管分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甲等处外。根据血管内血流方向及其管壁结构的特点,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血液循环讲完了以后,教师简单地讲淋巴系统。
板书:二、淋巴系统
5、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板书:什么叫淋巴系统呢?它由哪些器官构成的?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指明读课文。
根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板书2:(二)心脏的主要功能
教学步骤:
1、教师边问边板书,然后开始阅读课文:心脏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它有什么功能?
2、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自由回答问题。
板书:心脏的主要功能: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能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全身循环往复的流动。
板书:第二节循环系统
1、教师提问:
问题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问题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指明读课文。
4、根据教师拿进来的血液标本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板书1:(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血液由液体的血浆与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主要机能是通过血红蛋白为集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新生儿的红细胞较承认多。)、白细胞(无色有核,它具有吞噬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或司、衰老和受损的细胞)、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约占体重的7%~8%
5、学生自己阅读后,回答问题。
板书: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入静脉。此外,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还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和生成抗体等免疫作用。
结
束
部
分:
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有了有关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希望大家做好复习,否则学习今后的内容大家会很吃力的。
作业:回答问题:
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3.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年月日节数第周
前提
测评:
1、骨的结构、成分及特性是什么?
2.关节的构造及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3.学前儿童骨、关节、肌肉统(一)血液循环系统
教育目标
一、
德育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手段
教具、课堂
课堂方法与学习方式
基础部分
板书:四、学期
第二课时循环系统
导入
新课:
大家在初中已经简单地学过有关血液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不断地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又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不断地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主要由循环系统完成。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起主要的作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
引导法、鼓励法、提问法、谈话法、讲解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血液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心脏的结构及功能、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血液循环的过程等
教学难点
保护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构成、特点等内容,那么怎样做好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工作呢?今天我们为学习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