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一、引言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的
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
卫生知识和行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背景知识
1. 卫生的定义:卫生是指保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维护环境
卫生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2. 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3. 常见的卫生习惯:洗手、刷牙、洗澡、保持整洁、饮食卫生等。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卫生习惯,并能正确地实践其中的一些。
3. 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小组讨论)
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卫生的定
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
2. 常见的卫生习惯(讲解+示范)
教师列举常见的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洗澡等,并进行讲解。
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示范,通过动作和口头指导,教导学生正
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卫生习惯(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卫生习惯进行实践。
例如,第一小组可以进行洗手实践,第二小组可以进行刷牙实践。
教师可
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总结与反思(小组合作)。
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依据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和第五章《身体保护》的内容,详细讲解幼儿生活中应培养的良好习惯,如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作息规律等,并强调身体保护的重要性,包括安全防护和疾病预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重点:生活习惯的培养、身体保护意识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卫生健康教育挂图、PPT、实物模型。
学具:洗手液、毛巾、餐具、口罩、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卫生健康教育挂图,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习惯和身体保护。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为什么我们要每天洗手?(2)怎样保护眼睛和牙齿?(3)怎样预防感冒?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回答一个问题,然后向全班分享。
5. 活动实践(10分钟)6. 游戏互动(5分钟)设计简单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健康生活习惯:个人卫生:洗手、刷牙、洗澡等。
饮食卫生:不偏食、不挑食、合理安排饮食等。
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睡眠等。
2. 身体保护:安全防护:避免危险行为、遵守交通规则等。
疾病预防:预防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卫生健康知识。
(2)完成一份“我的健康生活”手抄报。
2. 答案:(1)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预防疾病传播。
(2)保护眼睛和牙齿的方法:不用脏手揉眼睛,刷牙时上下刷,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
(3)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戴口罩、加强锻炼、保持室内通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在园的卫生健康表现,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的关注。
幼儿卫生学 辅导教案 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1.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1.2 教学内容: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卫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
讨论幼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幼儿营养与饮食卫生2.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营养需求的基本知识。
掌握幼儿饮食卫生的原则。
2.2 教学内容: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
幼儿饮食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2.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营养需求的基本知识。
讨论幼儿饮食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幼儿睡眠与休息卫生3.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睡眠与休息的重要性。
掌握幼儿睡眠与休息卫生的原则。
3.2 教学内容:幼儿睡眠与休息的重要性。
幼儿睡眠与休息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睡眠与休息的重要性。
讨论幼儿睡眠与休息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幼儿身体锻炼与运动卫生4.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掌握幼儿运动卫生的原则。
4.2 教学内容: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幼儿运动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讨论幼儿运动卫生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幼儿个人卫生与习惯培养5.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掌握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
5.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讨论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
第六章: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6.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类型及症状。
掌握预防幼儿常见疾病的基本方法。
6.2 教学内容:幼儿常见疾病的类型、症状及预防措施。
幼儿常见疾病的识别和处理。
6.3 教学活动:讲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类型、症状及预防措施。
讨论幼儿常见疾病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第七章:幼儿意外伤害与急救7.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
掌握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幼儿健康卫生教育活动教案8篇

幼儿健康卫生教育活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刷牙的正确方式等;2. 饮食卫生与营养: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素、如何搭配合理饮食、食品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2. 培养学生关注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会合理搭配饮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知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2. 学具:洗手液、牙刷、牙膏、食物模型、饮食搭配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卫生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解决。
2.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0分钟)(1)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2)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刷牙的正确方式;(3)通过视频展示其他个人卫生习惯,如剪指甲、洗澡等。
3. 饮食卫生与营养(10分钟)(1)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素,让学生了解各种营养素的作用;(2)讲解如何搭配合理饮食,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讨论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六、板书设计1.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洗手:重要性、正确方法刷牙:正确方式其他:剪指甲、洗澡等2. 饮食卫生与营养:营养素:作用、食物来源合理搭配饮食:原则、方法食品安全:问题、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个人卫生习惯,并说明如何改正不良习惯;(2)设计一份合理的饮食搭配图,并解释理由;(3)谈谈你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并提出建议。
2. 答案:(1)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食堂,了解饮食卫生与营养的实际应用;(2)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提高家庭健康水平。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一、引言幼儿卫生学是关乎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幼儿园学习卫生知识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卫生学知识,提高卫生意识和实践能力,特编写本教案。
二、目标1. 了解幼儿卫生学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2. 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原则;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卫生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幼儿卫生学是研究幼儿健康问题和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学科,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幼儿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幼儿的身体发育、营养、生活环境、疾病防治等方面。
2. 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 健康:身体和心理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品质。
- 卫生:指个人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状况。
- 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如洗手、刷牙等。
- 健康生活方式: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休息等。
3. 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洗手、刷牙、洗澡等。
- 营养的重要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 安全的重要性:避免火灾、溺水、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 卫生环境的重要性: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幼儿卫生学的重要概念、基本知识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正确应对卫生问题。
3.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观察并分析幼儿园环境的卫生状况,并提出改善意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举例引起学生对幼儿卫生学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2. 讲解幼儿卫生学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3. 分组讨论:根据教师的指导,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同学们分析并讨论应对措施。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资料第一部分生理基础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2.为什么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4.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5.为什么要特别保护六龄齿?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7.儿童皮肤有哪些特点?怎样护理?8.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和动力定型原则?9.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练习题一、人体概述(一)单选题1、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三、多选题3、人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4、人体内含量最高,合起来占总量的96%左右的元素是:5、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有:6、结缔组织由数量较少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的功能是:7、酶催化作用的显著特点是:A.专一性B.高效性C. 长效性D.与温度无关,与酸碱度有关8、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等环节:(二)判断题1、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器官。
2、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新陈代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5、儿童期的异化作用一般大于同化作用。
6、神经调节的作用比作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的时间长,作用的范围广。
二、运动系统(一)单选题1、骨折后,对骨起愈合作用的是()2、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3、小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A.骨膜较厚、血管丰富B.骨膜较薄,易于再生C.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D.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4、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5、关于儿童骨不断生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软骨层能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增长C.少年儿童骨髓腔中成骨细胞,产生骨组织6、儿童时期骨柔软,易发生变形的原因时()3 C.骨内有机物少于1/3(二)多选题7、关节的灵活性表现在。
8、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B.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粗C.体育锻炼能加强骨的营养、改善骨的结构D.体育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使肌肉粗壮有力,更发达9、幼儿的没有完全结合。
2024年幼儿卫生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幼儿卫生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第四章“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时期的口腔卫生、手卫生、饮食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时期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卫生意识。
3. 增强学生对卫生问题的关注,提高预防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个人卫生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时期的口腔卫生、手卫生、饮食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用品的选择和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牙刷、牙膏、毛巾等)、卫生习惯宣传画。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所需物品(如牙刷、牙膏、洗手液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时期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卫生问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口腔卫生:介绍正确的刷牙方法、牙膏的选择等。
(2)手卫生: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等。
(3)饮食卫生:强调食品安全、合理搭配饮食等。
(4)个人卫生用品:介绍各类卫生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卫生问题对幼儿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处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幼儿卫生的宣传海报,并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口腔卫生刷牙方法牙膏选择2. 手卫生洗手方法洗手液选择3. 饮食卫生食品安全饮食搭配4. 个人卫生用品使用方法选择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个幼儿卫生宣传海报。
2. 答案:(2)创意设计,要求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幼儿卫生问题,如睡眠卫生、户外活动卫生等,提高学生的卫生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口腔卫生中的刷牙方法。
幼儿卫生学 辅导教案 - 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幼儿卫生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 分析幼儿卫生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策略。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幼儿生理卫生保健知识。
3. 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知识。
4. 幼儿行为卫生保健知识。
5. 幼儿卫生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卫生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幼儿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4. 实地观察法: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分析幼儿卫生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卫生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解决策略的合理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4. 实地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生活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幼儿卫生问题的纪录片,增加学生对幼儿卫生问题的认识。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幼儿卫生问题的解决过程。
3.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幼儿的卫生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纪录片:关于幼儿卫生问题的纪录片。
2.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的道具。
3. 幼儿园实地考察:需要联系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第二周:讲解幼儿生理卫生保健知识。
3. 第三周:讲解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知识。
4. 第四周:讲解幼儿行为卫生保健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卫生学》辅导资料第一部分生理基础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2.为什么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4.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5.为什么要特别保护六龄齿?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7.儿童皮肤有哪些特点?怎样护理?8.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和动力定型原则?9.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练习题一、人体概述(一)单选题1、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应B.适应C.反射D.兴奋三、多选题3、人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A.头B.颈C.躯干D.四肢E.手F.脚4、人体内含量最高,合起来占总量的96%左右的元素是:A.碳B.钙C.氢D.钠E.氮F.氧5、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有:A.吸收B.保护C.收缩D.舒张E.分泌F.排泄6、结缔组织由数量较少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的功能是:A.连结B.保护C.支持D.吸收E.分泌F.营养7、酶催化作用的显著特点是:A.专一性B.高效性C. 长效性D.与温度无关,与酸碱度有关E.与温度有关,与酸碱度无关F.与温度和酸碱度有关8、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等环节:A.感觉器官B.感受器C.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E.传出神经F.效应器(二)判断题1、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器官。
2、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新陈代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5、儿童期的异化作用一般大于同化作用。
6、神经调节的作用比作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的时间长,作用的范围广。
二、运动系统(一)单选题1、骨折后,对骨起愈合作用的是()A.骨髓B.骨膜C.骨松质D.骨密质2、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A.骨膜B.骨髓腔C.骨密质D.骨松质3、小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A.骨膜较厚、血管丰富B.骨膜较薄,易于再生C.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D.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4、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A.铁和磷B.营养和阳光C.维生素C和钙D.维生素A和水5、关于儿童骨不断生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少儿骨端和骨干之间具有软骨层B.软骨层能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增长C.少年儿童骨髓腔中成骨细胞,产生骨组织D.骨膜内的成骨组织可使骨加粗6、儿童时期骨柔软,易发生变形的原因时()A.骨髓腔大,骨髓太多B.骨内无机物少于1/3C.骨内有机物超过1/3 C.骨内有机物少于1/3(二)多选题7、关节的灵活性表现在。
A.关节腔中有少量滑液B.关节囊外有韧带C.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D.关节囊牢固地将两骨联系起来8、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的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B.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粗C.体育锻炼能加强骨的营养、改善骨的结构D.体育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使肌肉粗壮有力,更发达9、幼儿的没有完全结合。
A.颅骨B.胸骨C.腕骨D.脊柱E.骨盆F.肋骨10、下列关于小儿运动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骨中含有机物较多,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B.婴幼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C.骨膜较成人薄,血管丰富,再生能力强D.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在小儿出生后就形成了。
E.关节窝浅,灵活性大但牢固性差,容易脱臼。
F.肌肉含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较少,收缩力差,容易疲劳和损伤(三)判断题1、骨头里的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2、幼儿的骨骼柔软性强这与其骨的化学成份中无机物较成人高而有机物较成人低有关。
3、幼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
4、人体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胎儿期逐渐形成,出生后便固定下来的。
5、新生儿的脊柱由软骨组成,几乎是直的。
6、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7、新生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8、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围也大得多,因而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三、呼吸系统(一)单选题1、人体呼吸系统由什么组成的?( )A.鼻腔、气管和肺B.气管、支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D.气管和肺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B.咽C.喉D.食道3、吞咽时,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是因为( )A.喉上升,会厌软骨遮住喉的入口B.喉下降,会厌软骨遮住喉的入口C.会厌软骨下降,遮住喉的入口D.会厌软骨上升,遮住喉的入口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A.呼吸作用B.呼吸运动C.气体的扩散作用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5、肺活量是指( )A.肺一次活动中最大吸气量B.在单位时间内所呼出的气体量C.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D.肺的最大容气量6、婴幼儿的呼吸为:( )A.深呼吸B.浅呼吸C.胸式呼吸D.腹式呼吸7、年龄越小,呼吸越:( )A.强B.弱C.快D.慢8、对儿童来讲用口呼吸:( )A.利于健康B.无所谓C.不利于健康D.有助于生长发(二)多选题9、外界寒冷,干燥混有灰尘和细菌的空气,通过鼻腔后变成温暖、湿润、清洁的空气,鼻腔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是。
A.鼻毛B.鼻腔粘膜C.鼻腔粘膜内的嗅细胞D.鼻腔粘膜中的毛细血管网E.鼻泪管10、痰是由下列哪些东西组成的。
A.鼻涕B.粘液C.细菌D.唾液E.灰尘11、鼻子有对空气的功能,对肺起到了保护作用:A.嗅觉B.清洁C.加温D.润湿E.共鸣F.阻挡12、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其主要原因有。
A.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B.咽鼓管短粗并且呈水平位C.胸廓窄小,呼吸肌较弱、肺的弹性较小造成呼吸动作表浅,每次呼吸量均较成人小D.幼儿期代谢旺盛、需氧量大、只能靠增加呼吸频率来增大通气量补偿呼吸量的不足E.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造成呼吸节律性不强F.仅仅由于潮气量过小造成(三)判断题1、鼻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气体交换只在肺泡处进行。
3、和成人相比,幼儿的整个肺脏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较少。
4、幼儿的呼吸浅而快,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四、消化系统(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哪种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A.小肠长且有环形皱襞B.小肠粘膜内有许多小肠腺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十二指肠内侧壁有总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2、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来吸收的。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B.胃肠C.肠腺D.肝脏4、幼儿在下列消化系统的功能中较成人为强的是()。
A.胃的消化功能B.肠的吸收功能C.肝的解毒功能D.都不是5、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8个月左右B.1岁左右C.2岁左右D.2岁半左右6、乳牙最先萌出的是()。
A.4个切牙B.4个尖牙C.下侧切牙D.2个下中切牙7、第一恒磨牙一般在()岁左右长出。
A.6B.7-8C.10~11D.2~138、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为()。
A.龋齿B.缺碘C.长期流涎D.错齿9、从()起,可以给孩子饼干、面包片等手拿食。
A.3、4个月B.6、7个月C.8、9个月D.1岁(二)多选题10、属于消化腺的是。
A.肝B.脾C.胰D.舌E.肾上腺11、婴儿由于胃的形态及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容易溢奶。
A.胃呈水平位,即贲门和幽门几乎水平。
B.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弱而较松驰C.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收缩力较强D.吃奶时胃中吸入空气或喂奶后振动胃部E.胃容量较小12、乳牙存在的时间虽短,却是儿童的主要咀嚼器官,它具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A.咀嚼食物,帮助小儿消化和吸收B.促进颌骨的发育C.帮助发育,使幼儿口齿伶俐D.诱导恒牙的正常萌出E.预防口腔疾病(三)判断题1、牙齿是全身最坚硬的器官。
2、胃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的量、质和胃的运动有关。
3、6岁左右萌出的恒牙最终是要换掉的。
4、乳儿容易发生“溢奶”现象,与其胃的生理结构无关,只是由于吃奶时吞入过多的空气所致。
5、幼儿的肝脏相对较成人大,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故幼儿的消化能力一般均较成人强。
6、幼儿消化系统特别是消化腺的发育尚不完善,故其无论是消化功能还是吸收功能均较成人低。
7、幼儿的肠道总长较成人来说相对长,且肠粘膜发育较好又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因而其吸收功能较成人强。
8、乳牙迟早都要被恒牙取代,故保护乳牙没有多大意义。
9、适当吃些硬食和粗粮,有利于儿童牙齿的健康。
五、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一)单选题1、尿液形成是在: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单位D.肾小体2、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细胞3、婴幼儿多喝白开水可减少:A.皮肤病的发生B.泌尿道感染C.感冒病的发生D.消耗能量4、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的是:A.甲状腺B.胸腺C.脑垂体D.胰腺5、下列激素不是由垂体分泌的是:A.甲状腺素B.促甲状腺素C.生长素D.催产素6、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会得:A.巨人症B.侏儒症C.肢端肥大症D.呆小症7、青春期以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会得:A.侏儒症B.呆小症C.肢端肥大症D.巨人症8、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B.垂体C.肾上腺D.性腺9、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B.胸腺C.肾上腺D.性腺10、侏儒症是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A.多B.少C.快D.慢11、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A.铁B.锌C.碘D.钙12、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A.脑下垂体B.肾上腺C.甲状旁腺D.甲状腺(二)判断题1、小儿年龄愈小,未成熟的肾单位越多,且膀胱发育不完善,因而泌尿功能较差而呈现尿总量较少,排尿次数也较少的现象。
2、一般幼儿年龄愈小,新陈代谢愈旺盛,每日尿总量也就较多,且膀胱贮尿机能差加之神经对排尿的调节能力差,故排尿的次数也就较多。
3、小儿主动控制排尿的能力差,而且年龄越小,表现得越明显。
4、幼儿园教师每天都要提醒幼儿喝大量的白开水,这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5、性染色体为两条X的胎儿为男性。
6、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是违法行为7、婴幼儿睡眠不足会影响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
8、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发生肢端肥大症9、甲状腺素分泌过少,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10、克汀病或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造成的。
六、神经系统(一)单选题1、兴趣能促使大脑皮质产生: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动力定型D.抑制机制2、大脑皮质的活动有它的规律,其中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有劳有逸,维持高效率的是:A.优势法则B.镶嵌式活动原则C.动力定型D.睡眠3、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大脑皮质建立了: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抑制机制D.动力定型4、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建立动力定型D.保护性抑制5、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二)判断题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泛化现象2、刚出生的婴儿,当**一接触嘴唇,立即产生吸奶的动作,这是一种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