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年⼀度的⾼⼆语⽂期末考试,许多学⽣都会想⽅设法去提⾼⾃⼰的语⽂期末考试的学习成绩,做语⽂期末考试试题是⼀个不错的⽅法。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下语⽂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语⽂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宋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达到46个,城市⼈⼝急剧膨胀,城镇的房地产成了主、客户籍划分以及对城镇户征收赋税的⼀个重要标准,⽽出租房⼦也成了城市居民谋⽣的⼀种⽅式。
1086年,司马光指出,每⽉收⼊房钱15贯⼈家的经济状况,和乡村每年收获100⽯粮⾷相等。
宋代官⽅在开封专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房租也成为官府的⼀项收⼊。
没房产的城市居民和游学的⼠⼈、商旅等外来⼈⼝,必须租房居住。
连朝廷百官也多是长期在开封租赁住宅,在地⽅州县,甚⾄官衙、驻军也有租⽤民房。
宋代的客户,出于⽣计,频频更换地点和地主,也须租房居住。
⼈⼝流动量⼤也刺激了房屋租赁市场⽕爆。
富户在外地也多赁房居住。
宋代房租通常按天计算,宋真宗时,宰相向敏中⼀座价值5000贯的住宅,每天的租⾦是2贯。
南宋后期,朝廷官员租带园林的宅院,每⽉租⾦是30贯。
宋代下层⼈户⼀般每天收⼊数⼗⽂到100⽂,维持⼀个⼈最低⽣活的费⽤是20⽂左右。
房屋租赁市场中房租的涨跌成为宋代官民关注的焦点。
宋政府制定⼀系列制度来减免房租,除了规定节⽇、皇室重⼤事务、军情危机等常规性免租外,灾害发⽣时也减免房租。
如1054年初春降⼤雪,冻死百姓很多。
宋仁宗诏令各州县长官,⽆论官房、私房⼀律免除三天房租。
宋⾼宗时,杭州有年冬天下雪,且雷声阵阵,皇帝回应天谴的主要措施即免除房租。
地⽅知县为讨好百姓,造出种种借⼝减免房租若⼲⽇,如到任、⽣⽇、升迁等。
但房租的增长依然疯狂,宋政府不仅通过店宅务出租房屋来调和租赁市场,还屡屡颁布诏令禁⽌私房主疯狂加租。
宋徽宗时,开封的房产主多以翻修为名成倍增加房钱,使得贫民难以承受。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浙江温州)【推荐下载】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浙江温州)2014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浙江温州)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症(zhēng)结牌坊(fāng)嚼(jiào)舌头模棱(léng)两可B. 临帖(tiě)匕首(bǐ)超负荷(hè)插科打诨(hùn)C. 踮(diǎn)脚纰(pī)漏挑(tiǎo)大梁剜(wān)肉医疮D. 供(gòng)认贮(chú)存拗(ǎo)不过退避三舍(sh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的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会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映记,这是电脑敲击输入无法形成的。
B.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这位坚忍乐观的青年漫画家笔耕不辍,创作了漫画《赶走阴霾日志》,用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
C. 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明白,复旦投毒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不会因为舆论的激愤而加重量刑的法码,同样不会因为177名同学的求情而改变。
D. 回乡是一次温暖的旅程。
然而近乡情怯,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雾霾侵袭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发出“故乡去哪儿了”的感概。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最近成了网络话题人物。
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他在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被一些网友称为“中国好校长”。
学习借鉴也好,生搬硬套也罢,至少,洪校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被点赞“一诺千金”,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也有人质疑其作秀,表示诚信教育也不能通过夸大其词的方式来实现。
A. 兑现B. 生搬硬套C.质疑D.夸大其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炸鸡和啤酒”不仅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男主角书房中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枕边书。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解析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一:ZAO关键词
权利、肖像、用户协议、许可、法律责任、修改、保证、侵权、违反、换成、涉嫌、滥用、提醒、永久、保证、争议、授予、
同意、过度、你自己、变脸、明星
图二:微博话题量表
微博话题
阅读者
讨论量
ZAO
1107.4万
3616
ZAO微信分享链接停止访问
1.6亿
5515
换脸AI或对普通人有潜在危害
1.5亿
1.4万
换脸软件ZAO修改用户协议
500.8万
617
换脸软件ZAO回应隐私争议
241万
54
2019年8月30日晚,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软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刷屏,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片就可以将视频中的人物替换为自己的脸。但是,在一夜爆红之后,ZAO却深陷隐私和版权争议的旋涡之中,9月1日,该软件微信分享链接已经停止访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能力。
A项,“人们熟知的”错,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是“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环境美学思想,但没有标榜环境美学的旗号,因此,它多为人们所忽视”;
B项,“基础概念”错,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第一概念是‘天地’”;
C.作者引用孔子和画家郭熙的话,说明中国山水对人的生活价值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
D.第五段在第四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耕读传家”包含的精神内涵,照应开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对立统一地处理人与天地的关系,这类似我们今天在生态建设中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做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

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目前,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体量”与“中国声量”并不相称。
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声音却时时被扰乱、被淹没,以至于无声。
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传播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紧张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则说明,在新时代,为了提高“中国声量”,维护国际秩序,我国必须加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在国际上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传播的定位就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这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其实就是指中国传播学学界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中国国际传播实践,为传播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和资源。
而“战略”一词则说明我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其建设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李伟荣《新时代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溯源、现状与路径选择》)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导语】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的自己,明确高二的目标,意义重大。
因为,高二的这个岔路口,分出的是渐行渐远的两条路,指向的是人生意义上的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性终端。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钗擘(bò)衣袂(mèi)烘焙(bèi)一曝(pù)十寒B.踯(zhí)躅倏(shū)忽烙(1uò)印咬文嚼(jiáo)字C.军饷(xiǎng)先妣(pǐ)觊(jì)觎同仇敌忾(kài)D.霰(xiàn)弹旌旆(pèi)尽(jǐn)管囫(wú)囵吞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株连陈规剪采记忆犹新B.求实世故留恋永往直前C.磋商裨益涣散侯门如海D.驰缓歌谣旁证谈笑风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黄老师上课教态从容,语言流畅,知识广博,教学活动丰富,常常让我们应接不暇,拍手称快,不知不觉之中一节课就过去了。
B.在当代语用中,“亲自”基本上是领导的专利,然而指甲大的领导,芥菜籽大的事情,煞有介事言“亲自”,就有沐猴而冠的滑稽感。
C.张工程师就是这样,工作起来干劲特别大,有时为了一项设计,他可以连着几天通宵达旦地干,人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D.面对熊熊大火,南昌女孩夏娟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铤而走险,挨家挨户竭力呼喊,逐一叩醒沉睡中的邻居,l5人因此获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选手中少有的力量和速度兼备的选手,她曾获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网球的辉煌篇章。
人教版高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高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本文导航1、首页2、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2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34、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45、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5人教版高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慕朵生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
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xxx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
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
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
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
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
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眼拙(zhuō)殷红(yān)文绉绉(zhōu)碟血干练睡眼惺松B.拎着(līn)场院(cháng)棕榈树(lǔ)隔膜咂模急于事功C.强迫(qiǎng)藤蔓(màn)热剌剌(là)津贴诧异莫谈国是D.倔强(jué)挣脱(zhèng)浑天说(hún)侦缉炮仗铁杆庄稼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问你,下次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我没说你,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
④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⑤说说吧,十两银子行不行?你说干脆的!我忙,没专伺候你!A.化装暴发分辨振动工夫B.化装爆发分辩震动工夫C.化妆暴发分辩振动功夫D.化妆爆发分辨震动功夫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②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
③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的罪恶,真是人人义愤填膺。
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不胜枚举。
⑤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
⑥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运用反语的手法,猛烈抨击了段政府的卑劣无耻和八国联军的血腥残暴。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窥豹一斑→ 窥豹一斑B. 振聋发聩→ 振聩发聩C. 纵横捭阖→ 纵横拽阖D. 畸轻畸重→ 畸轻畸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朴素 - 简朴B. 勤奋 - 勤劳C. 慷慨 - 大方D. 沉着 - 冷静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像无数颗钻石。
B. 那个女孩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C. 大雨倾盆而下,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D. 那个年轻人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心一意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你喜欢音乐吗?”“喜欢。
”C.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D. 我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他回答:“明天。
”7. 下列句子中,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很好,但并不骄傲。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C.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非常开心。
D. 我对这个问题不太了解,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8.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厉害(liè)B. 炽热(chì)C. 搅拌(jiǎo)D. 摊开(tān)9.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B. 这个计划非常周密,几乎没有任何漏洞。
C. 她的书法笔力遒劲,令人赞叹不已。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了。
10.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着.力 着.急 着.手成春 不着.边际 B、强.迫 强.使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C、和.谈 和.睦 和.衷共济 一唱百和. D、处.置 处.所 泰然处.之 处.心积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狡黠 怙恶不悛 盅惑 强词夺理 B、卓而不群 功亏一篑 冒然行动 怦然心动 C、惊谔不已 山呼海啸 整齐化一 骇人听闻 D、相依为命 稀来攘往 倾窠出动 容光焕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俄罗斯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军事演习就再次显示了俄罗斯军事大国的实力。 B、公务在身,不能久留,就此与先生别过。先生的恩德,在下铭记在心,山不转水转.....,咱们后会有期!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数学家就将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统称为“无理数。”无理者,不讲道理也! B、他因为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与王老共事多年,特别是编纂《辞海》的几年,我们朝夕相处,对于他的为人治学和领导才能,的确受益匪浅。 B、暑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招聘市场在建庆中学举行,校门前有的路面积水,但两万多名大学生仍从四面八方涌来。 C、记忆力惊人的马哈戴蒙能够背出圆周率前的31811位数。 D、不久前,中国人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6、填入下列横线处最适当的一项是( ) 过错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坏事。 ,过错也不例外,它虽然会给你带来一些损失,但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对的失,也绝不会有相对的得。 A、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B、任何矛盾的两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D、好事与坏事是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现代都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正是这些密集的高层建筑给城市带来“风灾”。据气象学家介绍,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而且越近地面,增值越明显。距地面10—100米之间的风速增值相当于距地面100—300米的增值。高层建筑一般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这正是风力增强最“有力”的阶段。因此建筑行业按照建筑物高度、形状、地面状况以及所处地区30年一遇大风的标准,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比如架设高度在20米以上的广告牌,它的风压负荷系数应约为200千克每平方米,如果广告业主没有按这一规定施工,则要承担因风倒塌所造成的伤害损失的责任。另外城市中的街道之间和大厦之间,就像大山里的风口,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将明显增加。如果一座大厦底层设有风道,那么它的出口处的风速可以比背景风速大3倍。这就是令人烦恼和生畏的“楼宇风”。研究者发现,楼宇风是由“文杜里效应”造成中流动的气体或液体途中遇到突然收径的狭窄处时,流速会急剧加快,内部压力减少。同样的道理,当阵风从开阔地带穿进大楼的小夹道时,也会产生这种效应。如果在楼宇风设计时,适当做一些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就可以削弱这种效应。再有由于地表障碍物可能会迫使风速减缓,进而导致风向改变,风速虽然小,但湍流却更历害了。研究者发现,稳定的风在风速达到35千米/小时才会妨碍步行,而紊乱不定的风只要有16千米/小时的风速就会造成同样的麻烦。行人虽能受得住稳定的强风,但遇到风向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时,尽管风速不大,人也很难站稳。 如果不能让行人免遭令人难受的甚至是危险的狂风袭击,那么所处位置的建筑规划就不是出自一个合格建筑之手,起码是设计上存在隐患。一些发达国家有关行业已经做出规定,凡高层建筑施工前都进行有关试验,力求排除或尽量减轻气流工程涉及的风能对地表物体、行人的影响。 比如研究发现,从塔楼顶下冲的气流速度要比开阔地的风速快3倍,如果对塔楼外墙面做一些阶梯形变化设计,使沿墙体向下的气流中途一再受阻,其落到街面时就会大幅削弱,行人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许多摩天大楼选择宝塔形错列式设计方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7、第一段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风灾”的一项是( ) A、密集的高层建筑群会给城市带来“风灾”。 B、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增加是由“文杜里效应造成的”。 C、由于建筑行业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会使广告业主受损失。 D、由于地表障碍迫使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达国家在高层建筑施工前都要进行有关试验,力求排除或尽量减轻气流工程涉及的风能对地表行人的影响。 B、行人遇到风速不大但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时,很难站稳。 C、行人遇到30千米/小时的阵风湍流不会妨碍步行。 D、行人遇到楼宇风会感到烦恼和生畏。 9、不属于为避免由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群给城市带来的“风灾”所采取的措施的一项是( ) A、在楼宇设计时,适当做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 B、制定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以保证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在抗风方面的质量。 C、适当改变高层楼房外墙面的设计,减缓沿墙体向下的气流冲击速度。 D、利用相应法规,对不符合抗风标准的建筑物的业主,实施经济制裁。 10、阅读全文,对本文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根据现代都市建筑群密集的特点,严格管理,改进设计,加强防范,减缓“风灾”。 B、现代都市饱受“风灾”之苦,减缓“风灾”的措施不力,说明现代化城市建筑尚存弊端。 C、必须限制现代都市建筑群的高度,调整建筑布局,限制建筑商和广告商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D、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是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尊重专家意见,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前提。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马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有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一有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廪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名行,复召为法曹。业性貌短小,及竭见,岳心鄙其渺小..,小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群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选自《北齐书 孟业传》卷四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心鄙其渺小..。渺小:身份低微。 B、唯有盂业,宜铨举..之。铨举:选拔推荐。 C、唯知自修..,无他长也。自修:自我修养。 D、卿邀名..人也。邀名:求取声誉。 1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韶乃.戏业曰…… 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 ①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 寻以.病卒 A、两个“乃”相同,两个“以”不同 B、两个“乃”不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乃”不同,两个“以”相同 D、两个“乃”相同,两个“以”相同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说明孟业为官清正廉谨的一组是( ) ①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②唯正与直,愿君自勉。 ⑧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⑤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业的马死了,元韶想让州府官人吃马肉而付钱给家贫的孟业,孟业坚决不肯做这类有损清廉风气的事。他因此受到齐高祖的重视。 B、孟业出身贫寒低微之家,青年时做州府官吏,他性清廉谨,拒绝而不接受不义财物,元韶任定州长官,孟业被任命为典签之官。 C、长吏刘仁之非常信任孟业,刘仁之自应征入朝做中书令,临行向元韶推荐孟业,并勉励孟业坚守正直。 D、刘仁之出任兖州长官,临别又向吏部长官崔暹推荐孟业,孟业后做司州长官高岳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高岳鄙视和高笑,后高岳很佩服孟业有断决之明。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