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2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 2.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所在的位置,并对照植物幼苗认识菜豆种子各部分的名称,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结合课件讲解)种皮:种子最外层——保护胚,防止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幼叶形态——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圆锥形——发育成根胚胚轴:介于两者之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两片):大,非常明显——储存营养。

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3.如何证明子叶中储存了营养?用小刀划破子叶,滴加碘液。

现象:子叶变为深蓝色。

说明:子叶中含有的淀粉,储存了丰富的营养。

活动二: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采用纵切并滴加碘液的方式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播放操作视频)2.对比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认识玉米种子结构并讲解其功能。

(结合课件讲解)结合观察到的种子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各部分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当中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呈现观察玉米种子的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理解记忆,学会有依据的分析和推测。

果皮和种皮:是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层——保护胚,减少水分散失。

种子胚芽胚轴果实胚胚根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子叶:小,不发达——转运营养胚乳:遇碘变蓝——储存营养环节3:对比发现1.对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结合课件讲解)在比较中学习,突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特征。

环节4: 总结升华即使种子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是其内部都有种皮和胚这两个结构。

在生物学当中,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让学生明白多样性和统一性总是同时存在的。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河北省东光县连镇中学张燕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一课内的实验教学内容。

以下将从实验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改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

一、实验分析本实验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一节的观察实验,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建构种子结构组成的感性认知,为学习种子的萌发做铺垫。

教材选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作为代表进行实验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征。

(2)掌握种子的结构、理解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使学生初步具备使用实验工具的能力。

(4)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对比、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认识到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根据大纲,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认别种子的主要结构。

比较得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1、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三、实验改进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材提供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选材单一,实验方法不够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作了一些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本节实验课的有效性。

(一)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教学改进(1)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豆科植物种子,组织学生对比观察,找出结构的相似性,帮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同千姿百态的种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以菜豆种子为代表,认识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2)增加种子上色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彩笔对胚的各个结构进行上色处理,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胚的整体性,巩固胚的组成结构认知。

探究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探究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探究实验:?观察种子的构造?教学设计学习目的: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没有详细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安排,确定如下的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主要构造。

2、描绘两种种子构造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才能目的: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进步学生的实验才能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才能。

2、通过对两类种子构造特点的比拟,初步形成擅长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1、学会观察生物体的根本方法,由表及里,先形态后构造,先宏观后微观。

2、加深尊重生命、爱惜粮食的情感。

3、向学生浸透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可以准确地找到和说出种子的构造和各局部构造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玉米子叶的观察。

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并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启发,采用观察、谈话、比拟等教学方法。

学法:选择实验法、探究法和比拟的学习方法。

〔一〕新课导入师:学生认识桌面上的几种种子,就学生生活中对种子的认识,说说种子有什么作用?生:〔同桌交流〕可以食用,可以榨油,可以繁殖后代等。

提出问题:种子中有什么奥秘能使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一棵完好的植株呢?〔引导学生自己做出各种假设人,做后确定最可能的一种假设。

〕做出假设:种子中可能有一个非常小的幼体隐藏在种子中,或者种子中可能有一些很特别的物质。

过渡到本节实验:观察种子的构造。

〔二〕实验过程一、观察外形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完成以下有关问题:1、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外形有没有差异?2、观察(用放大镜观察)两种种子外表的细小构造(如小孔、特殊印迹等).3、用手感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哪一个的种皮更容易剥离?学生动手活动,然后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外形不同,菜豆种子有明显的特殊印记和不太显眼的小孔,菜豆种子的皮容易剥离,而玉米种子的皮不容易剥离。

老师做以补充。

初一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初一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和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之后分组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再进行总结和完善。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观察植物种子并解剖,观察各部分的结构,同桌或是前后桌之间相互比较,并进行讨论
学生跟着老师的提示,认识自己手上的种子各部分的结构。种子切得不好的同学重新再做一遍。
学生观察自己收集到的种子,之后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总结本课知识,了解种子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本身能产生种子就比孢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通过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
设计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反思与
重建
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大概明白什么是种子植物。
视频的观看比图片要清晰得多,而且视频可以给植物的种子以特写的形式,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从学生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核心过
程推进
活动一:观察菜豆种子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
活动四:教师点拨:
通过实验,同学们自己手上都有了经过解剖的种子,对于做得不好的同学让其按照老师的方法再做一次,然后拿着手上的种子与老师一步一步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活动五:比较分析理解新知
学生已经都了解了种子植物与种子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向同学们们提出问题:孢子和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繁殖方式更适应陆地环境?为什么?
2.学生通过比较,总结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会交流和合作。。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汴河赤卫中学朱上海
1. 知识目标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学生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玉米种子的结构的识别和结构特点。

教师浸泡过的玉米、花生、莲子(或菜豆)以及煮熟的玉米、碘液、滴管、解剖针、解剖刀、放大镜、载玻片、多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自己收集的种子和果实。

种皮果皮和种皮
胚芽胚芽
菜豆胚轴胚胚轴玉米胚根胚根
子叶2片子叶一片
胚乳。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李家宝教学内容:《观察种子的结构》(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解剖和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

2.掌握解剖和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方法。

实验材料:1.浸泡过的芸豆种子、玉米种子2.解剖盘、解剖刀、镊子、放大镜、滴瓶3.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色)一、情景导入师:播放种子萌发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吊起学生胃口,急于想知道种子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师:种子的萌发是如此神奇,它为什么可以长成一棵新植株,它有什么奥秘了?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它的结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简短过渡语,阐述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为之在思想上做好学习准备,激起学生蠢蠢欲动的心理。

二、自主学习师:要观察种子的结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了?我们用实验法来解剖种子,现在来看看给大家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和材料。

逐件讲解,了解碘液的作用,强调注意实验安全。

有了这些实验器材和材料,我们还要有正确的解剖和观察种子的方法,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

既然我们要做实验,就要有实验步骤,现在,请大家按照导学案完成导学任务。

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自学P79-81的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材料及试验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设计导学案,以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分散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初步的获取知识,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

三、合作学习1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解剖种子的方案:思考以下问题来制定芸豆种子的解剖方法:芸豆种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芸豆种子最外面有没有一层种皮?需要剥掉吗?怎样解剖有利于观察芸豆种子的结构?思考以下问题来制定玉米种子的解剖方法:玉米种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两面颜色一样吗?我们从哪一面解剖玉米种子更加方便操作?2、小组按照制定的方案解剖种子。

实验教学设计《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大丰市第三中学张敏实验教学目标: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的能力。

3、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和用具:浸泡一昼夜的蚕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干蚕豆种子、干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滴管、红墨水。

实验重点和难点:重点: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难点:比较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教学策略:基于对教材的分析、重难点的把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本实验主要将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策略。

实验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

实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事花盆。

如果把种子种到泥土里,我们将会看到种子的哪些重要的生长变化?设计思路: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奥秘的欲望,并引出课题。

学生:(猜测)种子→发芽→小苗→植株→开花→结果。

教师:种子形态万千,颜色各异。

哪它们的结构是否相同呢?为什么种子能够长成高大的植株?让我们带着疑问来探究种子的奥秘吧!教师先提出要求: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各个小组互相交流,展示探究结果。

在探究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致,注意安全。

实验过程:观察活动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教师:请每一组同学选择一粒干蚕豆种子和干玉米种子进行观察,看看他们的大小、形态、颜色和其他特征。

你们发现各种种子的外部有什么特点呢?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记录的科学研究习惯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从种子的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同学们观察了这么多种子的外部形态,你有什么发现呢?请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种子的外部形态差异很大。

观察活动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师:种子的外部形态相差很大,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种子有哪些方面是一样的呢?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继续观察的欲望。

生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生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生物《种子的构造》教课方案模板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以及各部分构造的作用。

2、解剖、察看种子构造的方法。

1、胚的构造。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察看手段:以学生议论、达成研究实验为主的教课方法一、导入:1、利用实物投影展现学生采集的种子2、重申:学生所采集的其实不必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采集的种子是形态万千的,那么,它们之间能否存在共同点呢?下边我们经过实验察看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解新课:实验:察看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构造:1、重申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第一察看种子的外面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察看其内部构造。

因为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构造都很娇贵,因此在察看时必定要避免损害种子的各部分构造,认真察看。

2、因为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可以对其全面的认识,因此除依照课本中的要求达成实验,还能够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察看完好的胚。

3、组织学生达成实验:菜豆种子构造的察看:指导学生达成察看并比较课本 44 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构造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玉米种子构造的察看:指导学生达成察看并比较课本 45 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构造及功能。

总结:票据叶植物种子的构造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票据叶植物的种子的比较:提出问题:”经过察看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票据叶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组织学生讲话总结:三、总结;出示多栽种物的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仍是票据叶植物的种子。

总结:判断植物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仍是票据叶植物种子的依照,不是有无胚乳,而是子叶的数量。

票据叶植物种子多半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票据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半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拥有胚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种子植物
-------执教:龚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单双子叶种子的区别
教学难点
认识到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种子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

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

后来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

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植物种子力量如此之大。

那么,植物的种子到底有些什么结构,每个结构有什么功能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种子的结构》
任务一观察菜豆种子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
1、阅读课本P83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菜豆的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会观察到它的什么结构?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是什么?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自学观察玉米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呈什么形状?
②按照图III—8中的虚线,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怎样剖开?
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是什么结构?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都有哪些结构?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实验结束后,完成以下问题:(1)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2)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列表比较:
2、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结茎和根的部位。

四、拓展延伸,感悟提升
1、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2、我们吃的绿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成的?
实验小结: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护。

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种子的这种结构说明种子中确实隐藏着新植物的幼体,条件适宜时它能够长成一棵新的完整的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