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离子反应.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离子反应教案完美版

(完整word版)离子反应教案完美版

离子反应教案离子反应考点要求: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

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1) 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2) 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 x 10-4mol • L-1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

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如Na与H20的反应、Fe 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复习过程2003年高考题示例:(学生先练,然后再归纳出本节复习的要求)1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 H+) =1 x 10「14mol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003全国11题)()A . Al3+ Na+ NO 一3 C「B . K+ Na+ C「N03「C. K+ Na+ C「AIO2一D. K+ NH+4SO42「NO3「(有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题)2.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003全国13题)()A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一+SO2+H2O2HCO _3+SO32「B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 3++H2 f (电荷不守恒)C .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 T +2OH 一(应分步水解)D .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一+2H + H2O+CO2f( MgCO3不可拆)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003上海18题)A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 + 2OH + 2『+ SO42宀BaSQ J+ 2H2O BNH4HCO3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NH4* + OH 一=NH 3 T + H2O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一O「+ CO2 + H2O f U—OH + HCO3「D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I2:2Fp + 2BL+ 2Cl2=2Fe3*+ B「2+ 4C「重点、难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基本概念: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离子反应教案(全国通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离子反应教案(全国通用)

第3讲离子反应(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储知识——剖解重点难点备考·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4看”(1)看拆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难溶物、气体、氧化物、单质等均用化学式表示。

(2)看反应。

检查离子方程式中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检查是否漏写某个反应或特殊条件。

如Ba(OH)2与H2SO4的反应不能书写成Ba2++OH-+H++SO2-4 ===BaSO4↓+H2O。

(3)看守恒。

离子方程式两边质量(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4)看条件。

注意限制条件的影响,如少量、过量等;注意酸碱性;注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关系。

2.限定条件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过量型:①按照组成比例写出不足量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中Ca2+与HC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定是1∶2。

②过量物质的离子满足不足量物质离子的反应需要,如①中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时,OH-的化学计量数为2,满足HCO-3的反应需要。

综合起来可得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CO2-3+2H2O。

(2)定量型:书写的关键是参加反应的离子严格按照给定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如等物质的量的Ba(OH)2溶液与明矾溶液反应,Al3+、SO2-4、Ba2+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显然OH-不足量,然后按照以少定多的方法写出离子方程式: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3)目标型:先写出能达到目标的主要离子方程式,然后用设“1”的方法使其完善。

如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写出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先写出H++OH-===H2O,再设两物质各为1 mol,因NaHSO4=== Na++H++SO2-4,Ba(OH)2===2OH-+Ba2+,所以当溶液中的H+被完全中和时,加入的Ba(OH)2只有0.5 mol。

高中化学_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考纲要求: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根据考纲要求,设计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离子反应。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针对练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对各题型的分析,总结归纳做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情分析高三3班是一个化学成绩优秀的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善于思考、探究问题。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掌握了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从预习学案上的知识填空部分看,同学们对这部分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从课前做的两个高考题看,同学们的困难是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现在这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之上,把知识整合,扩展知识面和拔高做题能力。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在综合题目中,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上遇到困难。

【课堂检测】姓名1.(2015·岳阳一模)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 NO3-==Fe3++NO↑+2H2O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2ClO-+H2O+CO2==2HClO+CO32-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 +5SO2+4OH-==2Mn2++5SO42-+2H2OD.0.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 +Al3++2SO42- +2Ba2++4OH-==2BaSO4↓+Al(OH)3↓+NH3·H2O2.(2014·江苏高考)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2-、CO32-B.c(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C.0.1 mol·L-1NH4HCO3溶液中:K+、Na+、NO3-、Cl-D.0.1 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3.(2015·上海二模)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写法和配平3. 了解离子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 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3. 离子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离子反应平衡方程式的推导和解析2. 离子反应配平的细节教学内容:1. 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分类2. 离子反应的例子及解析3.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步:理论讲解详细讲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配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

第三步:示范实验进行一些离子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步:练习训练布置离子反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掌握程度。

第五步:拓展应用介绍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第六步:总结回顾总结离子反应的基本知识点,梳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工具:1. PowerPoint幻灯片2.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3. 教学录像和动画资料教学反馈: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深入了解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拓展化学知识领域。

教学评价: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实验和个人练习,综合评价学生对离子反应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及解析:离子反应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及解析:离子反应

【专题二】离子反应【考点突破】考点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应遵循的规律 (1)依据客观事实。

(2)遵循三个守恒:①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原理(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应相等)。

②必须遵循电荷守恒原理(即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应相等)。

③必须遵循电子得失守恒原理(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必须注意的知识点 (1)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 2SO 4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 2Ag ++-24SO ====Ag 2SO 4↓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出离子的形式。

如CO 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O 2+Ca 2++2OH -====CaCO 3↓+H 2O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

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 2CO 3溶液,因为石灰乳中大部分的Ca(OH)2未溶解,未电离的Ca(OH)2为主,电离的Ca(OH)2很少,所以应写成化学式: Ca(OH)2+-23CO ====CaCO 3↓+2 OH -口诀:“谁”为主,就写“谁”。

(2)有NH 3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氨水作为反应物写NH 3·H 2O 或NH 3;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应写NH 3↑(3)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NH 4Cl 和熟石灰反应制取NH 3。

浓H 3PO 4、浓H 2SO 4参加反应时不写成离子,如Cu 与浓H 2SO 4反应。

而浓HNO 3、浓HCl 则可写成离子,如Cu 与浓HNO 3反应,可写成:Cu+4H ++2-3NO ====Cu 2++2NO 2↑+2H 2O MnO 2与浓HCl 共热可写成: 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所以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
3. 能够运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

二、教学内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的规律;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重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难点:
1. 离子反应反应的规律;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推导。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 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化学反应,观察离子反应过程;
3.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
2. 讲解离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示范如何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
4.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思考离子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教案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教案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教案一、基础知识归类总结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本质:3、离子方程式:1)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非电解质、难溶物等写成化学式;2)电解质固体或纯液体之间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3)氧化物作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写成化学式;4)微溶物的处理。

作为澄清液反应时,可以拆成离子形式;作为悬浊液反应时,要保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

如Ca(OH)2、CaSO4等。

4、离子共存: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⑸发生络合反应;⑹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⑺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共存:如HCO3-、HS-⑻若题目中提示酸性溶液(pH<7)或碱性溶液(pH>7)应在各待选答案中均加入H+或OH-后考虑。

⑼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

5、思维拓展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D )A.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2Fe3++S2-==2Fe2++S↓B.氯气通入冷水中Cl2+ H2O=Cl-+ClO-+2H+C.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电解 H2↑+Cl2↑+2OH-[解析] A项H2S是弱酸,应用化学式表示。

B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是弱酸,应用化学式表示。

C项S2-水解应分步进行。

例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C.碳酸氢镁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HCO3-+2OH-== MgCO3+2H2O+ CO32-D.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解析] A项不符合化学反应事实,产生的应是Al(OH)3而不是AlO2-,因Al(OH)3难溶于氨水;B中二氧化硫是过量的,故生成HSO3-;C项MgCO3的溶解度大于Mg(OH)2,故应生成Mg(OH)2沉淀。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离子反应专项教案

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离子反应专项教案

2012届高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离子反应专项教案第3讲离子反应复习课编号:时间:主备人:三年级化学备课组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段长签字:一、学习目标(考点) 1.了解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1、自学资料《走向高考》P8―P14,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2、通过自学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3、课堂练习必须独立完成。

四、自主学习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 看物质能否被拆成离子。

2. 在溶液中不能被拆成离子的有: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如:BaSO4、BaCO3、CaCO3、AgCl、Mg(OH)2、Al(OH)3 、Fe(OH) 3 、Fe(OH)2 、Cu(OH) 2 等);弱电解质其包括弱酸(如:CH3COOH、H2CO3、H2SiO3、H2S、H2SO3、H3PO4、HClO、HF等),弱碱(如:NH3•H2O、 Fe(OH) 3 、Cu(OH) 2 等)和其它物质:(如:Pb(CH3COO)2、HgCI2、H2O等);微溶物(如:CaSO4 、AgSO4 、Ca(OH)2 等)作为反应物若是浑浊的和作为生成物;还有特殊的物质如:浓硫酸。

2.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3.看“==”“ ” “↑”“↓”等运用是否正确。

4.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看电子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反应物用量的要求。

它包括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

如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 OH―==Al(OH)3↓(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 4 OH―==AlO2― + 2H2O(正确) 练习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 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Cu2++2HS-= CuS↓+2H2S↑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复备区复备人复备内容.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Fe2+=Fe3++2Cl- B.Na2CO3溶液显碱性CO + H2O HCO +OH - C.Al和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 D.少量SO2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NH +SO +H2O 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1.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案 专题:离子反应考纲要求:(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命题趋势:(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碱)性、无色透明、pH=1 、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 +或 OH -浓度为 1× 10-a mol/L 的溶液中,( a 可以大于 7 或小于 7) ”等。

典型例题:[ 题型 1 ] 离子间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互换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 A ) K +HCO—CO 3 2—Br—(B ) CO2—HCO —OH —K +33 3( C ) Fe3+Cu2+NO- SO 4 2- ( D ) H + Cl- Na + SO 2-33解析 :分析所给选项 B 中: HCO — + OH —= CO 2— +H O ;而 D 中:2H + + SO 2- = H2 SO33233[ 题型 2 ]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离子间能够大量共存。

例 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BD )(A )K+MnO 4-Cl -SO 42-( B ) Na+AlO 2- NO 3-CO 32-( C ) Na + H+NO-SO 2-( D ) Na +SO 2- S2- Cl-344解析 :分析所给四个选项A 中 MnO-有颜色不合题意, C 中 H + 也不合题材意。

4[ 题型 3 ] 在强酸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例 3、 (2003 年江苏高考题 )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10 -14 mol · L -1 ,满足此C(OH )=1 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B )(A) Al 3+Na + NO 3-Cl -(B)K+ Na + Cl -NO 3-(C)K+Na+Cl-AlO 2-(D)K+NH 4+SO 42-NO 3-解析 :由题意水的电离被抑制, 说明水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

A 项中 Al3+D 项中 NH 4+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C 项中 AlO - 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2例 4、某无色透明溶液 , 跟金属铝反应放出 H 2 ,试判断下列离子 :Mg 2+、 Cu2+、 Ba2+、 H +、+ 2- 、 SO 2- 、 HCO- - - ,何者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Ag 、 SO、OH 、NO4 3 3 3(1) 当生成 Al3+时 , 可能存在 __________;(2) 当生成 AlO 2-时 , 可能存在 __________。

+ ,二必有 SO 2-2+-);解析 :( 1)说明溶液呈酸性: 一则有 H,三可能有 Mg (注意无 NO43( 2)说明溶液呈碱性:一则有-2+NO - 。

OH ,二必有Ba,三可能有3解题回顾: 一是审题中注意溶液是无色的,二是注意H +、 NO - 与 Al 作用不产生 H 。

32[ 题型 4 ] :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A)H 3O +、 NO 3-、 Fe 2+、 Na +(B)Ag +、 NO 3- 、Cl - 、 K+(C)K +2+-2-(D)Cu2+ +- -、 Ba 、OH 、 SO、 NH 、 Br 、 OH44解析 :所给四个选项中各组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只有A 中的 H O + 、 NO - 、 Fe 2+三种离33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点拨 :抓住不能共存的条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强反应规律及中学常见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的识记, 是解决氧化还原应用问题 (特别是隐含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关键,例如检验SO2-时不能用硝酸酸化,就是因为4HNO 会使 SO 2- 氧化为 SO 2- ,而干扰检验。

334[ 题型 5 ] 在特殊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

例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C)( A ) Na + NO 3-AlO 2-SO42-( B )Na +NO 3-SiO 32-K+( C ) K + Cl -AlO 2-CO 32-( D )Na + Cl -HCO 3-Ca 2+解析 :分析所给四个选项: D 中 HCO -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A 和B 中加入盐酸后无3气体产生也不合题意。

例 7、在含有 I -且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D )+ 2+ - 、 Cl - B- + + +A . Na 、 Cu 、 Br. AlO 2 、K 、 NH 、 Na4++- +D +2- 2--C . K 、Na 、 NO 3 、 H.K 、S、 SO 4 、 OH解析 :首先理解附加条件:I -不能在强氧化性溶液中存在,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为无色,有色离子不存在。

逐一省视各选项:选项 A 中 Cu 2+ 为蓝色且在碱性溶液中 不共存。

选项 B 中 NH 4+在碱性溶液中不共存。

选项 C 中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I -不能共存。

【规律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也就是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一、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1 、离子互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① 生成沉淀(难溶或微溶性物质) ② 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2 、双水解反应:弱酸所对应的阴离子与弱碱所对应的阳离子互相促进双水解进行到底如:Al 3+ 与 CO 3 2 —、S 2—、HCO 3 —、AlO 2—; NH 4 + 与 SiO 32 —、AlO 2 —;Fe 3+ ( Fe 2+ )与 CO 32— 、 HCO 3 — 、 AlO 2 —等3 、络合反应:如 Fe 3+与 SCN—4 、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性离子:Fe 3+、 MnO 4 — 、NO 3— (酸性条件下) 、 ClO —还原性离子: S 2 —、 I —; Fe 2+ (其中只有 Fe 3+ 与 Fe 3+ 可以共存)二、某些离子只能存在于一定PH 范围内1 、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水解呈酸性的离子,即弱碱所对应的阳离子:如 Fe 3+ 、Al 3+ 、Fe 2+ 、 NH 4+ 等2 、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水解呈碱性的离子,即弱酸根:如CH 3COO — 、 CO 32 —、 S 2—、 HS — 、 HCO 3— 、 PO 4 3— 、 HPO 4 2 — 、 F — 、 H 2 PO 4 — 、 ClO — 、 AlO 2— 、 SiO 3 2— 、CN—、C 17H 35COO —、O等3 、酸、强碱性溶液都不能大量存在:即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HS — 、HCO 3 — 、HSO 3—、HPO 42—、 H 2PO 4—三、注意题目中的前提设置1 、对溶液性质的要求:( 1)颜色: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无 Cu 2+ 、 Fe 2+ 、 Fe 3+ 、 MnO 4—(2 )溶液的酸碱性:如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H + )或 C(OH — )=1.0 ×10 — 12 mol/L; 与Al 作用产生氢气;室温时某指示剂的颜色(如酚酞变红);室温下 PH=1 或 13 的溶液等。

2 、特殊要求: 如在××离子存在下不能共存的;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不能大量共存的;因生成沉淀和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等。

课 堂 练 习1.( 2003·江苏)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1×10 —14mol · L -1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B )A. Al 3+ 、Na + 、 NO 3-、 Cl-B. K + 、 Na +、 Cl -、 NO 3-C. K + 、 Na + 、 Cl -、 AlO 2-D. K + 、 NH 4+、 SO 32-、 NO 3 -2.( 2005 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某溶液既能溶解 AI(OH) ,又能溶解 H SiO ,在该溶液中可323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B )++ --B+2-、 Cl -、ClO -A . K 、 Na 、 HCO 3 、 NO 3. Na 、 SO 4C . H +、 Mg 2+、 SO 42-、NO 3-D. Ag + 、 K + 、 NO 3-、Na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 BD )3+-+2-B3++2- -A . Fe、CI 、 Na、 SO. AI、Na、CO 、 NO433++2--D. AIO-2-++C . Ag、 Na 、 SO、 NO2、CO 、K、 Na4334.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A . Al 3+NH+2- CI -B+2+-NO -4 SO 4.Na Mg HCO 3 3+Na +AlO -Cl -D2+K +-Cl -C . K2.FeNO 35.在 pH =0 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BD )++——B. Cl —2—++A . Na 、 K 、 MnO 4 、 Cl、S 2O 3 、K 、Na+——+D+—+—C . Na 、 Cl 、 CH 3COO 、 K.K 、I 、 Na 、 ClO6.常温下测得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 1× 10—13mol/L ,又知该溶液中还有-+- ,那么该溶液中还一定 存在的离子是( D )NO 3,Na ,Cl..——B2+、2—C . Fe 2+2+D2++A . AlO 2 、 ClO . Mg 、 SO 4 、 Cu. Ba 、 K7、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C)( A ) Na + NO 3-AlO 2- SO 42-( B ) Na + NO 3-SiO 32-K+( C ) K + Cl - AlO 2- CO 32- ( D ) Na +Cl -HCO 3- Ca2+ 8.某溶液滴入甲基橙显红色,在这种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2+ + - 2— B .S O 2— ++ 、 Cl -A . Mg、 K、 Br、SO、 Na 、H42 32++-、 I -D . Al 3+ +3—、 Cl -C . Ca 、 K 、 ClO、 K 、 AlO9.在加入少量 Al ( OH ) 3 能溶解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各组离子,有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BD)—+ —-+——2—A . NH、 Na 、HCO、 ClOB . K 、 ClO、 NO、 SO434342+2+-—+、 AlO - 、 SO2— 2-C . Ca、 Fe、 Cl、 NOD . Na2、 S3310.在 pH=0 的溶液中,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CD)+2+——2—2—+2+A . Ag 、 Ca、NO、 HCO B . SO、 SO、 Na 、 Mg3 3342++ —- +2—2—+C . Fe 、 K 、 NO 3 、 ClD . K 、 S 2O 3 、 SO 4 、 Na11.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 H +) =1× 10-13 mol · L -1,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B)++——++ -—A . K 、 Na 、 MnO 4 、 NO 3B . K 、 Na 、 Cl 、 NO 3+-+-3+2-、 Al 3+—C . NH 4 、 AlO 2 、 Na 、 CH 3COOD . Fe 、 S 、 HCO 312.下列各离子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BC)A .在强酸性条件下 Na +、 I +、 K +、可以大量共存B .在强碱性条件下 +-+2- —K 、 AlO 2 、 Na 、S 、NO 3 可以大量共存++2—-不能大量共存C .在水溶液中 H 、NH 4 、 SiO 3 、 ClD .在强酸性条件下 ++2— 2-可以大量共存 NH 4、K 、 SO 3 、 S 13.对下列各组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C)A . H +、 AlO 2—、Ba 2+、 HCO 3—不能在水中大量共存2++2+—B . Mg 、 NH 4 、Fe 、 NO 3 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3++- 、 Cl -能大量共存且使溶液显红色C . Fe 、 K 、 SCN+—2——D . Na 、 NO 3 、CO 3 、AlO 2 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14.下列各组离子的无色溶液可能跟镁粉反应,又能大量共存的是( AD)+ - 2— + 2+ 、 Cl -— +A . K 、 Cl、 SO、 NH B . Ca 、 MnO、 Na444C . AlO —+3+ 、 I -+-2+— 、 Na、AlD . H 、 Cl、 Ba、NO231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 溶液或少量稀硫酸时,都能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C)2+2+—2—+、 Al 3+ 、 Cl - 、 AlO —A . Ba、 Mg、 NO、COB . Na332+2+、 Cl -—+2+3+、 Cl -C . K 、 Ba、HCO D . NH、 Ba、 Fe3 416.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 2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Br 、SO 4 、H 2SO 3、NH 4 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 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