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下面我将从十二个方面介绍护理工作中病人卧床护理的要点。
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卧床姿势正确。
病人卧床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的角度,这样有利于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定时帮助病人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
病人卧床期间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但营养需求并没有减少,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并及时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注意饮食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皮肤病,护士要经常帮助病人擦拭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护士要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关心照顾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同时,要保持病人的环境整洁。
病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要经常清洁病人所用的床单被褥,保持空气清新。
护士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让病人感到舒适。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护士要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另外,要注意病人的疼痛管理。
病人卧床后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采取其他疼痛缓解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要做好卧床病人的卫生护理。
护士要及时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梳理头发等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需求,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以保证套管进入血管内 , 然后退 出针芯约 2 m, m 再将套管全部送 人 。试滴液体通畅后再抽 出针芯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 的透明敷 贴 固定 留置 针。④ 正确的封 管 方法 。封 管不 当会 引起 导 管堵 塞, 直接影响套管针的留置时 间, 封管时仅将头皮针斜 面留在 留
置 针 内 , 注 3—5 L封 管 液 ( 推 m 由生 理 盐 水 10 L 加 肝 素钠 l 0m 2
可改为皮下注 射胰岛素。 3 3 补钾的护理 . 糖 尿病酮症 酸中毒患 者治疗前 血钾 水平不 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 , 随着 大量补液 , 且 运用胰 岛素及 酸中 毒 纠 正后 , 钾 常 明 显 下 降 。如 治 疗 前 血 钾 已 低 于 正 常 或 正 常 血 低值时 , 开始使用胰 岛素时 即给 予 补钾 , 如治 疗前 血 钾 高于 正 常, 可暂缓补钾。因钾进 入细胞较慢 , 一般需 要补钾 4~6天 , 同
时 注 意 尿 量 及 肾 功能 情 况 34 补充热量 . 热 量 的 补 充 在 逆 转 酮 症 酸 中毒 的 过 程 中 起 重
3羟丁酸均在 1 —3天降至正常 。实 践证明 , 持续 小剂 量胰 岛素 静脉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 酸 中毒 能维持胰 岛素在需 要水平上 , 作用平稳迅速 , 与以往 胰岛素直接加 入输 液瓶 中静滴相 比, 更容 易控制胰 岛素剂量 , 并能保 证胰岛素剂量 在单位时 间内均匀 、 稳
昏迷患者每日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发生 口腔炎。心电监护仪每
. 小 并 确保 呼吸通 畅及皮 肤 和蛋白质分解生成酮体的作用受到最大抑制 。而降血糖 的速 0 5—2 时监 测生命 体征 , 详细记 录 , 弹性等 。严格记录 2 4小 时出入 量 , 别是 尿量 , 特 以了解血 容量 度相对较缓慢 , 可避免发生细 胞f 水肿的弊病 。每 2小 时取末 4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威胁人体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血管疾病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常会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两个方面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在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心理特点1. 恐惧和焦虑: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常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在卧床期间会面临着疾病加重、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等情况,患者和家属常常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2. 孤独和无助: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患者无法和外界正常接触,失去了社交活动的机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加重了心理负担。
3. 沮丧和抑郁: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患者身心疲惫,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沮丧和抑郁的情况。
4. 自卑和自怜:患者在床上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帮助,容易出现自卑和自怜的情绪。
二、护理对策1. 积极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治疗情况和康复进展,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
2. 创造良好的环境:护士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的通风、阳光充足,定期为患者进行床上病患者的特殊护理,保持个人卫生。
3. 增强社交活动:护士要经常开展一些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床边活动,如集体唱歌、手工、讲故事等,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娱乐的机会。
4. 增加心理支持:护士要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积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慰藉和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 增强自理能力: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护士要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自理训练,激励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因为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
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护理工作中,只有护士和家属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卧床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包括:
1. 压力疮防护:卧床时间长,易导致压力疮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时更换床上用品,使用合适的护理垫或护理床。
2.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组织的萎缩。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被动或主动肢体活动,进行肌肉按摩和牵引,以保持肌肉强度和关节灵活性。
3. 呼吸道感染:卧床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为长时间处于相同姿势,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和排出困难。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并帮助病人做深呼吸、咳嗽和清洁口腔。
4. 尿路感染:卧床时间长,尿液排泄受限,容易导致尿液积聚和尿路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排尿,保持尿道清洁,并鼓励病人多饮水。
5.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长期卧床会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推荐病人进行适当的骨密度检查。
6. 心理问题:长期卧床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或适当的康复计划,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7. 营养不良:卧床病人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状况。
8. 药物管理:卧床病人通常需要长期用药。
护理人员应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正确记录用药情况,并及时观察和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以上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具体的护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CCU卧床患者心理与生活护理干预

身、 更衣 , 我们在保证各条 管道通畅 的基 础上及 时做好解释工 作, 协助患者变换正确体位 , 必要 时分离监 护电极导线 , 协助擦 身、 更衣 , 更换床单 , 让患者保持清 洁 、 舒适 、 安全, 增强患者 生
在自 动化监护下 的患者 , 更需要耐 心的心理 护理 和细致的
生活护理 , 因为这是患者最基本 的心理 、 生理需要 。 在现代 化监
护手段 日 趋完善 的今天 , 也不 能忽略生 活护 理与心理护理 。殊 不知仪器虽能精确地监测患者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但 不能观察 患者 的心理情志变化 , 更 不能替代 护士的临床思维与综合 分析 的过程 。我们 曾经遇到 1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 的老人 , 心 电监护示快速型心房纤颤。 患者异常烦躁不安 , 大汗淋漓 , 在抢 救治疗过程 中, 患者 表现出极 度的反抗 情绪 , 拒绝 吸氧 、 输液及 抽血, 还动手打医务 人员 。 起初我们 只注意到病情的危重 , 积极
渐减 少 , 患者情 绪低落 。 我们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体贴 , 帮她取 药、 喂药 , 陪同她进行各项检查等 。患者长期 卧床 , 时有便意但 难以排出 , 我们不厌其烦地为其递送便器 , 协助排便 , 并定时给 予翻身按 摩 , 预防压疮 , 使 患者感 觉到了人间温情的存在 , 增加 了治疗信心 , 同时也使得护患关 系得到进~步升华。
心 电图改变 , 了解心 电状态。 经过耐心解释 , 患者消 除了不安心
活 的信心 , 更好地战胜疾病。
2 . 2 精 心周 到的生活护理 ,是护 患情感 交流的枢纽 经 常协助卧床患者洗脸 、 翻身、 修剪指 甲, 同时了解 患者 生活上的 困难 , 尽可能帮助解决 , 可 明显缩短护患之 间的距离 , 尤其 在护 理 中通过与患者握手 、 抚慰等接触 , 可 以使患者产生亲切感 , 心 理得到安 抚和稳 定 , 促使护 患关 系呈现积极 、 主动 、 和谐 的气 氛, 使患者 自觉安心接受治疗 , 默契地配合各项操作。 有1 例风
卧床病人的护理知识

卧床病人的护理知识简介卧床是指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康复期间无法站立行走的情况。
卧床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因为长时间的卧床可能导致许多身体和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对卧床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康复和舒适。
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1. 保持皮肤清洁与护理卧床病人由于无法移动,皮肤易受到感染和压疮的风险加大。
为了保持皮肤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时翻身:将卧床病人定时翻身,以减少压力和摩擦,预防压疮的发生。
•清洁皮肤:定期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清洁卧床病人的皮肤,尤其是褥疮易发部位。
•保持干燥:确保床垫和床单干燥,避免积聚湿气,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使用护肤品:可以使用适当的护肤品,如润肤露或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滋润。
2. 注意营养饮食卧床病人需要特殊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高蛋白质: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伤口修复和组织生成。
•多种维生素: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
•容易消化的食物: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消化不良。
•补充水分:卧床病人通常容易脱水,因此需要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体液平衡。
3. 做深呼吸和循环运动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和血液循环问题。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改善呼吸和循环:•深呼吸:鼓励卧床病人通过深呼吸来保持肺活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旋转腿部:协助卧床病人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腿部旋转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使用肢体袋:可以放置肢体袋在床上,供卧床病人踩踏或挪动脚部,促进血液循环。
4. 心理支持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是护理卧床病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提供交流机会:与卧床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提供娱乐活动: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音乐、电影和阅读材料,分散注意力和提高情绪。
•安排亲友探访:亲友的探访可以给予卧床病人温暖和心理支持。
5. 预防并发症卧床病人易发生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预防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的护理

卧床病人的护理对一些患慢性疾病或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常需长期卧床,对这些病卧床病人的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其护理要点如下:建立舒适的家庭养护环境1、长期臣卧床病人的居室一定要清洁,整齐,并适当装饰得淡雅,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中生机,给患者经生命和活力的启迪,以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宜阳光充足。
3,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
4,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会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不利身体的康复。
可适当给患者听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有助于治疗。
做好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衣服干净舒适1、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
2、大小便失禁者宜在身下横铺一块4.5X2尺大小的塑料布或橡皮单,上面再铺一层床单或薄棉垫,以免沤湿皮肤。
3、床铺每日清整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尿湿的床单随时更换。
4、患者衣着要宽大柔软,贴身内衣经纯棉织口最佳,领扣、腰带要宽松易解、不影响呼吸。
二、搞好患者的个人卫生1、每天早晚帮助患者做好洗脸、洗手、刷牙、梳头、洗脚及清洗外阴等事情。
2、保持口腔清洁。
协助患者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或用漱口液漱口;有假牙的患者,饭后或睡前应将假牙取出,清洁干净后浸泡于清水中。
3、每1~2周为病人洗头1次,保持皮肤清洁,冬季7~10天为病人擦浴1次,夏季则视邮汗情况每日至少1次。
洗头或擦浴时要调节好室温,一般在21~24℃之间为宜,以防患者受凉。
三、做好床上喂饭和饮水护理1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
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2协助病人饮水。
可用汤匙喂水,还可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饮水管。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1】[关键词] 老年人;长期卧床;预防;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的病例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康复。
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0例卧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龄72-80岁;男性7人,年龄71-84岁。
其中帕金森2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脑梗塞2例。
2.护理2.1压疮的预防2.1.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床铺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
如遇尿湿,便迹应及时更换。
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勤更换,早晚两次给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肤防止受压卧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在骨隆突处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按摩骨突出处及受压部位。
2.1.3减少摩擦力和剪力搬动患者时或使用便器时,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推、拉、拖等,用海绵圈保护肘部、足跟部等。
避免长时间头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压力和剪力。
2.1.4增进营养加强饮食补充,如进食困难,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1.5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探视。
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间断氧雾化吸入。
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良好的棉布衣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
协助病人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
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卧床病人的心理护理
1自我形象的改变
长期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不但要忍受原有的疾病折磨,还有许多并发症,如持续的疼痛、大小便失禁、便秘、失语等,日夜困扰着病人。
久卧床塌,病人整天昏昏沉沉,情绪极度低落,逐渐出现肌肉萎缩,颓废和营养不良等,自卑感油然而生。
2病人的心理状况
长期卧床病人比日常工作忙碌的人要多虑,整日忧心忡忡。
如担心疾病难以治愈,连累家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日后生活艰难;想起以前自主的生活,担心朋友、同事等人对自己另眼看待。
这些是长期卧床病人常有的心态,此类心态,势必导致病人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精神抑郁,紧张情绪。
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3用理解、真诚的心灵消除病人的有害心理因素
对于上述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给予谅解,满足病人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用热情、关心、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耐心引导,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顽疾的信心。
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病人争吵,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病人。
要与病人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
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及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用同样疾患的病人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生动事例开导启发病人,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4信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护士要针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病人信任。
病人对护士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要想取得病人信任,就要同病人密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如向病人主动介绍病情,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疾病,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其感受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坚定生活的信心。
5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长期卧床的病人,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床旁应留有放置日常生活用物的地方以便病人取用,使其感觉方便、舒适、安全;应每2小时翻动1次体位,并用湿热毛巾擦洗皮肤,用手掌自下而上、自外而内轻轻拍击病人背部,这可以减少肺部感染与褥疮发生。
要注意口腔护理,经常漱口清洁口腔。
要定时清洗外阴部,特别是有大小便失禁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保持干燥,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减轻和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6以良好的品德和修养,促进病人心理健康
我们在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时,无论他们职务、地位、经济条件、文化修养的高低,都要一视同仁,诚恳相待;尊重、理解、关怀病人,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争取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想方设法为他们解难排忧;勤与病人做有效的沟通交流,善于应用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和科学性,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勇敢面对疾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