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6课 开放与交流-

△
鉴真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 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
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唐都长安(数码图)
△
导入新课
学习了唐朝的历史, 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
繁荣昌盛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遣唐使船
中日两国是一 衣带水的邻邦, 友好交往的历 史源远流长。 唐代中日之间 的交流盛况空 前。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日本为何要派 “遣唐使”来唐朝?“遣唐使” 给日本社会带去了什么?
日本书法称为“书道”
△
你知道吗? 日本文字是在唐朝 时由遣唐使根据汉
字创制的哦!
日语: 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
中文: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谐音: (哈记买吗系带,到早要老系库)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
唐·“开元通宝”
奈良时代的 “和同开珎”
你能看出两枚钱币的异同吗?
提示:“开珎”即“开元通宝”的简称,珎=寳=宝
——郭沫若
二、玄奘西行
玄奘是 高僧,又称 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 教精义, 初年西 游。
他的贡献?
贡献一 玄奘是
系统的把 佛
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
并介绍到 的人。
玄奘西游归来图
贡献二 玄 奘还把自己西 行途中的见闻 口述下来,由弟 子整理成书,这 就是著名的 《大唐西域记》
贡献三 把 《老子》翻译 成梵文,介绍 到天竺
阿倍仲麻吕
e、这是哪一个城市?
它曾经是一座都城;
它的建筑简直就是长安城的缩小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表格教案

第6课开放与交流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学习运用比较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通过有关唐都长安的历史图片和材料,想像当时唐都长安中外交流的盛况,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的学习,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朝鲜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学
重点
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让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内容,归纳玄奘的贡献。
学生各自介绍。
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
三、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
1、繁华的长安
2、城市建筑布局特点
3、来华“胡人”的聚集之地
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城的雄伟壮观,都市的繁华热闹,商业兴隆发达,使国内商贾辐凑。而它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也是文人学子的心仪之地。
指导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教师先解释“遣唐使”的含义:它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提问: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来唐朝呢?“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去了什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自学能力。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第6课开放与交流一、课堂训练1、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其中不包括()A.玄奘 B.义净 C.法显 D.鉴真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4、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波斯 C.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5、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统治者推崇佛教②佛经浅显易懂③雕版印刷佛经④人们盼望安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哪些事件()①遣唐使②鉴真东渡③“大化改新”④明治维新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D 《史记》9、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A、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10、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句,下列反映了不正确是()A、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B、唐都长安是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唐王朝开放的象征。
C、每年有大批少数民族与外国人被迫来到长安,受到唐政府接见。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6课 开放与交流 (2)

• 2、结合“鉴真东渡示意图”,讲述鉴 真东渡日本的原因及其对日本文化的 影响。
• 3、结合“玄奘西行路线图”,讲述玄 奘西行的简单经过
三分钟时间阅读P32——P37,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遣唐使?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2、鉴真东渡日本都传授了什么? 3、玄奘西行为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什么贡献? 4、为什么说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 玄奘是什么时期的人? 他为什么要西行?西行 到哪里?
玄奘与大雁塔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 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 些贡献?
佛 学 家: 求取、弘扬佛法
翻 译 家: 翻译天竺佛经、翻译《老子》为梵文 探 险 家: 编写《大唐西域记》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鉴真?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钱币
日 本 文 字 的 构 成
服 饰
唐
日
朝
本
仕
仕
女
女
图
图
建筑
唐朝建筑
日本建筑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开
玄奘西行
交流
放
鉴真东渡
与
交
遣唐使
流
开放
国际大都会——长安城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伴 否
玄奘 西游
僧 人
天竺
历尽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
独行
回 国
1、什么是遣唐使? 2、日本为何要派 “遣唐使”来唐朝?
遣唐使船
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2)

7年级下第6课《开放与交流》导学设计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归纳整理知识【学习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学习难点】头绪较多,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导学】一、走近历史,探究发现: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对外开放,国家繁荣富强。
历史告诉我们:对外开放国运昌,闭关锁国国运衰。
历史上,从秦汉到明朝前期我国历史代王朝都实行对外开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唐朝的对外开放。
二、预习检测:(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1、什么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遣唐使的活动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29年前1980年,4月13号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鉴真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二) 玄奘西行:1、电视剧《西游记》是神话传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何价值?等)(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1、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课堂导学】1、唐朝时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地到中国来?中国又是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的?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启示?2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教经义2、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A、鉴真、玄奘B、鉴真、松赞干布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D、玄奘、唐太宗3、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A、安息B、天竺C、大食D、大秦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A、武则天B、文成公主C、鉴真D、玄奘6、阅读下列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历史: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5.播放“鉴真东渡示意图”课件,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东亚地理概念。
6.组织学生对鉴真的活动和精神进行自己体会并交流,强调其精神和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杰出贡献。
7.图示东西两方外交范围图,让学生认识到唐朝对外交流的频繁和广阔
1.知道日本、朝鲜等国与中国的外交,复习并导入。
1.通过引导,复习前几课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认识盛唐形成的原因,巩固知识。
2.回答问题,准备进入新课。
二、玄奘西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三幅人物图片:唐僧的三个扮演者,并提问:都饰演过哪一角色?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二目。
2.请一位学生简单叙述《西游记》情节纠正电视剧、著作偏离史实的地方,初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小说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成就。
3.结合书中内容,让学生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究竟是何人、处于何时期、经历了什么?
4.播放课件“玄奘西行路线图”,加深学生对玄奘西行的认识。
5.根据图例,请学生简单说出玄奘西行路线和经历。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在地理知识的高度上概括知识的能力。
6.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玄奘西行的影响。重点强调玄奘西行对于文化传播和国家交流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表
学科历史授课年级七年级学校汤庄桥中学教师姓名王文娟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认识对外开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已经知道唐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唐朝的繁荣、进步。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5.敢于表达,锻炼勇气,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 开放与交流教案题第6开放与交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教学难点:鉴真东渡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矛盾师:老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师:谢谢大家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现在心里有数了。
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位封建帝王,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呢?因学生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感觉到了选拔一个人才要考虑很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比较慎重,也觉得略有困难。
教师相机点拨:其实那些封建帝王也真的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他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亲自去查访的,有发文布言征求的,也有以门第选拔的……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直到隋唐时期,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重要制度――科举制。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第一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然后同桌说说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生:阅读文,讨论。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隋朝以前,选官时讲究门第,只有高门大族的子弟才能做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
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
风尚的国家是 (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3、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
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
现在从地图上仔细查找唐朝、日本的位置 通过动画了解鉴真东渡的情况
鉴真东渡示意图
1.什么叫“遣唐使”?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 使来中国? 2.仔细观察唐朝钱币与日本钱币有哪些相似之处?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还表现在哪些 面?
4.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
1.什么叫“遣唐使”?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 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臣。为了学习唐朝 先进的文化。 2.仔细观察唐朝钱币与日本钱币有哪些相似之 处? 外形、图案、文字相似。 3.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还表现在哪 些方面? 政治制度、文字书法、社会风尚、都城建筑、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的况, 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 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
2.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 游取经等史实。
3.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 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自学指导一 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认真阅读课文,仔细观察图片和地图,了 解当时唐与日本友好交往表现的几个方面, 思考解答以下问题 3分钟 1.什么叫“遣唐使”?为什么日本会派那 么多遣唐使来中国? 2.仔细观察唐钱币与日本钱币有哪些相似 之处?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还表 现在哪 些方面? 4.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
A.天竺 B.波斯 C.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史实。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预 习】
教材助读
速读课文,说说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I.
预习自测(1—3口头回答) 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国家有交往?什么是遣唐使?
2.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谁?
3.填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并完成拓展。
4.为中外交流做出图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5.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
6.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7.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三藏
B. 玄奘
C. 鉴真
D.一行 8.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朝鲜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9.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玄奘西游 C. 鉴真东渡日本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
同为一家”了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3.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请填写下表。
事件内容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
拓展:你从鉴真、玄奘法师贡献身上学到
了什么?
11.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探 究】
探究一:
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课后延伸: 一、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提示:联系前面学过的对隋唐历史的认知来回答的。
(隋唐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先进文化发达,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并实行改革开放等等。
史实依据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探究二:二、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只有在保持政局稳定,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前提下,坚持实行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才能使中国发展成为更加富强文明的国家.)
小结: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1. 2. 3. 4.
【当堂训练】
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2.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是( )A.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B.鉴真、松赞干布
C.鉴真、玄奘
D.玄奘、唐太宗 3.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 )
A.安息
B.天竺
C.大食
D.大秦 4.目前在国外很多地方吧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列举唐朝时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至少三位) 2、完成配套练习重点题
【课后作业】
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2.如果给右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请宏贞观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3.中外交往源远流长。
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
朝的是( )
①张骞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4.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批阅等次: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