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实施

合集下载

教资科目三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教资科目三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教资科目三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针对高中学生进行英语科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英语教材,以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使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运用英语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2)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3)提高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达到课程标准要求;(4)学会使用英语词典、参考书和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5)掌握英语学习策略,如词汇记忆法、阅读技巧等,提高学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运用任务型、情景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解决问题;(5)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参加英语角等活动,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树立自信心;(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预习、复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5)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高一英语教研活动记录(3篇)

高一英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高一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讨高一英语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一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高一英语教学质量,我校高一英语教研组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二、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环节(2:00-2:30)- 主备人:张老师- 备课内容:Unit 4 Reading(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讨论重点:如何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案例分享(2:30-3:30)- 分享人:李老师- 案例内容:关于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

- 讨论重点: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3.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分析(3:30-4:00)- 主讲人:王老师- 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程度及影响因素。

- 讨论重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4. 小组讨论与交流(4:00-4:30)- 分组讨论主题:1.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2.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实施英语写作教学?- 讨论重点:针对不同主题,教师们提出各自的教学策略和经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4:30-5:00)- 主持人:教研组长陈老师- 总结内容:1. 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和不足。

2. 对未来高一英语教学工作的展望。

- 讨论重点:如何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成果1. 集体备课成果:张老师对Unit 4 Reading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全体教师提出了修改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2. 教学案例分享成果:李老师分享了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为核心内容,针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英语思维、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技能,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但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仍需提高。

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学习压力较大、课业负担重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3)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使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2)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英语;(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4)通过英语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英语学习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一教研活动记录英语(3篇)

高一教研活动记录英语(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四、活动参与人员:高一全体英语教师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教学案例分享3. 教学策略讨论4. 分组讨论与交流5.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张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过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全体高一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案例分享首先,由青年教师李老师分享了一堂精彩的英语阅读课。

李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后,资深教师王老师分享了一堂实用的英语写作课。

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王老师还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

3. 教学策略讨论在两位老师的案例分享之后,全体教师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例如,有的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有的老师建议,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 分组讨论与交流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学策略,老师们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分组讨论中,老师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例如,有的老师建议,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实施分层教学;有的老师提出,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英语课题开题报告「篇一」题目: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和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英语为主导的外语教育已经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据一项研究显示,“听”占人们日常语言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

由此可见,“听”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听力作为语言输入、信息输入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以及英语的实际运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听力测试作为一种常见的英语考试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把握,考查学生对英语日常交流的理解能力。

中学阶段,听力水平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

因此,怎样运用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是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中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不足,对材料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知识储备量小,必备的语音知识缺乏,辨音能力差,词汇量小。

(二)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以听录音核对答案为主,学生对听力易产生厌倦与畏难情绪。

(三)听力训练时间不足。

三、本课题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通过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发现可行的、有效的策略,让教师在听力教学中有的放矢,正确引导。

(二)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避免聋哑英语的出现,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一、听力水平在人们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读和写的基础。

二、根据陕西省高考新动态,高考英语将于20xx年恢复考查英语听力。

三、由于近几年陕西省高考不考英语听力,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阅读、语法、词汇和写作方面,因此学生的听力能力相对较弱,亟待提高。

四、由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如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以思政素养引领高中英语教学的案例探究

以思政素养引领高中英语教学的案例探究

以思政素养引领高中英语教学的案例探究【案例背景】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借助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在积极尝试课程思政,意在强化思政教育的同时,夯实基础学科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思政素养视为导向,优化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一线授课教师能够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充分结合。

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趋于成熟,是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广泛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社会环境必然会对高中生带来一定影响。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深化高中英语教学环节的思政教育,为学生带来优质的隐形教育,助推学生思维、素养等方面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助益。

用思政素养引领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一次优化改革,更是教学理念的一次升华与创新,是其他各类课程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向,若将思政元素与高中英语充分结合,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各个学科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案例描述】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单元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教材内容与学生一同讨论春节,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己过春节的经历。

而后,带领学生观看“中国人在欧洲过春节”的视频,带领学生完成任务视频的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填空练习。

从视频引出外国人过哪些节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外国节日,这一环节可以衔接后续的粗读环节。

Skimming和scanning教学环节中,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如:“文章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外国的节日,你能找出有哪几类?”“分别是哪些?”这些问题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六篇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六篇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六篇英语教学案例1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几个重要节日的词汇,并能用英语表达这些节日所在的月份。

2.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自己喜欢的某个节日。

3.欣赏并学唱关于月份的歌曲。

二、教学建议A. Good to know.1.热身与复习(1)复习12个月份的英文表达①教师引导学生认读月份名称的单词卡片,随即发给读词最快的学生。

②拿到词卡的学生一起站到教室前面,按月份的顺序排队。

③全班再次按顺序说出12个月份的英文表达。

(2)教师呈现年历或第一课时歌谣课件,引导学生演唱第一课时所学的歌谣。

(3)师生交流: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2.学习新知(1)教师呈现母亲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如:Who are they? What is the girl doing? Why is she giving flowers to her mother? Is it her mother’s birthday?...引出Mother‘s Day之后,让学生跟读词汇。

英语教学案例2一、语言技能目标第一层次:1.能够听懂、会说衣服词汇cap,coat,shoes,sweater,jacket,gloves,trousers;能在四线三格中基本规范地抄写单词,并尝试借助拼读规律记忆单词。

2.能够听懂、会说用来介绍复数衣服的功能句:These are ...3.能够听懂、会说用来询问自己该穿什么衣服的功能句:What should I wear today?及其答语:You should wear ...,初步学会在恰当的情境中运用,并通过描摹句子来体会句子书写规范,为抄写句子和独立写句子打基础。

4.能够读懂介绍自己所在城市的季节、天气、穿衣情况以及询问对方城市相关情况的小书信;并通过替换小书信中的关键信息回信,介绍自己的上述情况,回复朋友的询问。

5.能够借助熟悉的旧单词和图片感知字母u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并利用该规律拼出新单词的读音,进而尝试记住其写法。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作者:王良豫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根据《普通中学课程方案(实验)》对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的要求,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中,并在任教的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在实践中总结归纳了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抛锚式教学模式学习评价1. 引言2003 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中学课程方案(实验)》。

新的课程方案要求在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即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新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主张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教学模式需要以有趣、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为基础,故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锚”。

2.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根据设计原则,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可以表现为,情景设计→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评价。

笔者结合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分别从这五个环节加以论述。

2.1情景设计抛锚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应建立在创设的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之上,该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极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所以,对于听说课上一定语言情境背景的创建,不仅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听力及口语能力的提高。

创造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创造情境,使得学生置身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2.2 问题设计在已经创设的完整情境下,设计问题对于英语听力及口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实施及反思
第一步, 听到预测(Pre-listening)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听力教学中,我也发现,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听力材料产生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主动参与到听力训练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见,在做听力练习前,适当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该课标题“living wi th disease”,并向学生出示了以下讨论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disease?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小组讨论,预测一下本文将会谈到些什么,然后,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disease的图片一一向学生呈现,从而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具体disease的素材,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做好铺垫。

第二步,听时记录(While-listening)
我将翻录到电脑上的录音进行播放,同时在电脑屏幕上相应呈现像剪辑,使学生不仅在听觉,而且在视觉上都能受到刺激,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由于听力训练的目的是要尽力抓住主要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因此,我并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听懂,而是要求他们首先从整体上把握。

我把这个步骤分为两步:
首先,播放整篇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尽力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与自己听前所做的预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

听完后完成相应的练习。

其次,进行逐段播放,在每段结束时留出1~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要求他们完成第二和第三大题。

如此一来,既给了全班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单独答题;又避免了部分学生(听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由于来不及记录而影响到对下部分文章的理解。

在听力训练前,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有了相当充分的预测,所以在听力理解时,相对容易了好多,学生都很认真,而且学生的参与面也明显比以前更广了。

第三步,听后延伸(Post-listening)
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中出现的两大题。

其中,第二大题的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一般听完后就能完成;对于第三大题,由于大部分都是细节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全部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针对个别还不能确定的题目,我重新再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然后进行全班核对。

第四步,及时巩固(Consolidation)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该篇听力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巩固,我再次向学生呈现图片,但这次我把声音取消掉了。

我要求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刚才的理
解,对该篇课文进行复述。

在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有部分没有轮到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我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共同确定本次听力材料的要点,并且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

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将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陈述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本组的内容。

这样,不仅锻炼了该组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再次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力。

最后,为了及时将听力训练与写作联系起来,我又要求学生将这篇听力材料改编成作文,作为课后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