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冀教版
第15课《梅岭三章》同步训练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梅岭三章》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阎.罗()血雨腥.风()捷.报()当.纸钱()即.为家()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梅岭章节风烟取义成人B. 烽火国门悬涯血雨腥风C. 诸君创业阎岁人间遍种D. 投身革命牺牲断头今日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断头今日意.如何()(2)创业..艰难百战多()(3)此去泉台..招旧部()(4)旌旗..十万斩阎罗()4. 文学常识填空。
《梅岭三章》是______同志在______时期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______的革命精神和______的坚定信念。
5. 默写诗句。
(1)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
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_____。
(2)断头今日意如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旌旗十万斩阎罗。
(3)南国烽烟正十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梅岭三章》其一,完成6 8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6. 首句“断头今日意如何”有何作用?7. 请简要赏析“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诗。
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梅岭三章》其二,完成9 11题。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9. “南国烽烟正十年”一句中“烽烟”指代什么?10. 请分析“此头须向国门悬”这句诗的含义。
1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三)阅读《梅岭三章》其三,完成12 14题。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2. “血雨腥风应有涯”中“涯”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13. 如何理解“取义成仁今日事”?14.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三、综合实践15.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梅岭三章一、积累运用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sì nüè( ),冰雪冷酷无情地(______)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蜡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bèi lěi ( )。
—任寒风把它们( ),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吗?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所戎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封冻封锁摇动摇撼(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B.《梅岭三章》中的“章”字,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
三章,就是三首,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
因此,这三首诗形式上不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
C.诗歌中常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梅岭三章》精选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梅岭三章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旌.(shēn g)旗艰.(jiān)难投身.(shēn)革命B.阎.(yán 罗捷.(jié)报腥.(xīn)风血雨C.诸.(zū)君烽.(fēng)烟取义成仁.(rén)D.创.(chuàng)业悬.(xuán)挂人间遍种.(zhòng)【答案】D【解析】A项,旌应读jīng;B项,腥应是后鼻音,应读xīng;C项,诸应读zhū。
2.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句的意思,析句子的结构,判断停顿。
用反选排除法判断答案D句的朗读停顿是“人间/遍种自由/花”,在主谓之间划分。
此类题要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
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3.《梅岭三章》的作者是现代革命家,这篇诗作的体裁是()A.现代诗B.格律诗C.自由诗D.古体诗【答案】B【解析】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
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
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
《梅岭三章》从形式看是绝句。
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
每首诗四句,每句有七字的称“七绝”,每句有五个字称“五绝”。
本诗为七绝。
15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15梅岭三章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这是说自己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把革命当作自己的家,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虽然自己一直处于艰难斗争之中,眼前祖国大地还处于血腥残暴的危局之中,但黑夜既将过去,黎明必会到来。
中国古代积极的人生观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而“国家”和“国仇家恨”等词也说明家与国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血雨腥.风()截.然()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改为(2)改为3.下列词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中国B.黑夜C.积极D.创业4.对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
A.①③④②⑤B.③④①⑤②C.②①③⑤④D.①④②③⑤5.根据提示填空。
(1)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正气浩然、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梅岭三章》中的诗句“,”也同样有这种气势。
(2)《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是“,”。
(3)“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梅岭三章》中的诗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体现。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狱中题壁戴望舒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梅岭三章》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从该诗所写的内容看,这首诗属于()A、状物诗B、述志诗C、叙事诗D、写景诗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所写内容”,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判断即可。
古诗中的“述志诗”类似于现代的抒情诗,诗中作者主要是表达自己情感。
《过零丁洋》虽然也有“叙”的内容,但这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主要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即诗最后一句的内容。
点评:学习古诗词,对诗诗词有关的文体常识要有所了解。
2、作者是现代革命家,这篇诗作的体裁是什么?A、现代诗B、格律诗C、自由诗D、古体诗答案:B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梅岭三章》是按格律诗来写作的,所以答案为B。
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3、这首诗从格律来看,是__________;从内容来看,是__________。
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
答案:绝句|抒情诗|家、涯、花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梅岭三章》是按格律诗来写作的,每一章四句,所以是绝句,作者主要是抒发思想情感。
根据诗尾字的韵母来判断押韵字。
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4、《论语六则》的“则”意思是,《梅岭三章》的“章”意思为。
答案:篇|首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体裁特点,直接解答即可,点评:学习诗歌,对有关诗歌的文学知识要有所了解。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阎.罗血雨腥.风风应有涯.答案:jing|yán|xīn|yá解析:注意易错点,“旌”是后鼻韵音,“阎”“腥”是前鼻韵母。
点评:此类题要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6、小序中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得”的意思是________。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陈毅虽然身处juéjìng_ ,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shǐzhìbùyí_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志士仁人都在反侵略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B.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慷慨赴死。
取义成仁。
C.九月,校园胜利的捷报频传:艺术节最佳创意,篮球比赛第一,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又一个火热的开学季!D.回顾过去,瞻望未来,陈毅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前面的记叙性文字叫小序,介绍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主题。
B.古诗词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信。
C.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D.“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这个典故与夫差和伍子胥有关。
4.根据提示填空。
(1)《梅岭三章》中“”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2)《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3)《梅岭三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诗句是:,。
(4)引用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典故,表达了若革命不成功,作者死不瞑目的诗句是: ,。
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血雨腥风应有涯。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狱中题壁戴望舒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 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丛莽(mǎng) 旌旗(jīng)B.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C.有涯(yá) 当纸钱(dāng)D.遍种(zhòng) 血雨腥风(xīng)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成为了很多人喜欢的阅读方式。
这种阅读方式貌似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其实是囫囵吞枣,而静下心来的慢阅读反而变得百闻不如一见。
因此,我们应该破除这种叹为观止的阅读方式。
A.络绎不绝 B.囫囵吞枣 C.百闻不如一见 D.叹为观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C.这次云南丽江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862元,高二年级捐了754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D.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健将、商界名人等等。
6.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1第15课 梅岭三章【基础积累】1.(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捷(jié)报 旌(shēng )旗 取义成仁(rén )B .阎(yán )罗 艰(jiān )难 血雨腥(xīn )风C .诸(zū)君 悬(xuán )挂 人间遍种(zhòng )D .烽(fēng )烟 创(chuàng )业 投身(shēn )革命2.(2分)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虑.不得脱 虑:估计 B .旋.围解 旋:不久、随即 C .断头今日意.如何 意:心情 D .取.义成仁今日事 取:选取 3.(2分)(23-24七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
捧起书来,你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 !A .高雅 平静 只有 美不胜收B .高贵 平静 只有 不胜枚举C .高贵 平和 只要 不胜枚举D .高雅 平和 只要 美不胜收4.(2分)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内容上看,第一章侧重描写今日面临的危难,第二章侧重回顾革命经历,第三章侧重展望未来,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B.从结构上看,第一章首句反问,作用是总领全篇;第三章末句回答第一章首句提出的问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C.“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化用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贰的崇高品质。
D.“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5.(2分)(23-24七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岭三章
第一部分:
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得意思:
⑴意如何:⑵阎罗:
⑶泉台:⑷旧部:
2、用“/”划分下列诗句得节奏,用“·”标出重音: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3、填空:
《梅岭三章》得作者就是,三章得“章”就就是,从古体诗得角度瞧,这三首诗可称之为。
4、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每首诗得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5、诗中运用借喻手法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得以实现得诗句就是。
6、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得两句诗就是。
7、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得一项就是()
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
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
8、下列说法有误得一项就是()
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就是一个整体。
B、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得典故与取义成仁得传说。
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9、下列说法错误得一项就是()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得形式留下了自己得遗言。
B、小序与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得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得。
C、三首诗可瞧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得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得修辞手法。
10、请将左右两边意思相同得诗句用线联结起来:
①此去泉台招旧部,a、王师北定中原日,
旌旗十万斩阎罗。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后死诸君多努力,b、生当作人杰,
捷报飞来当纸钱。
死亦为鬼雄。
③取义成仁今日事,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人间遍种自由花。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读选文,回答问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1、“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瞧,这句起何作用?
1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两句诗紧扣“”,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一定召集旧部英雄,继续与反动派战斗到底,表现了诗人怎样得气概?
1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得含义。
⑴此去泉台招旧部。
⑵旌旗十万斩阎罗。
第二部分:
(一)
岳麓山顶眺望(陈毅)
岳麓山头任我行,三湘眼底绝风神。
,。
,。
终到山河澄清日,主持华夏就是人民。
14、横线处缺四句诗,它们排列得正确顺序就是。
A、建设峥嵘定太平B、西南云气来衡岳
C、日夜江声下洞庭D、战争破坏归陈迹
15、把《梅岭三章》与本诗作些比较:
体裁:
时代:
16、简要说说该诗三、四句与五、六句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四句:
五、六句:
17、本诗与《梅岭三章》都有一句表达了作者所追求得理想境界,分别把它们摘录出来。
(二)无题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
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18、“大地红”就是什么意思?
19、“三十六”在文中指。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21、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得信念就是一致得?就是什么信念?
第三部分:
22、从上下文连贯得要求瞧,下面句子得横线上应该入得一项就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得“花鸟市场”,这里简直就是动植物得世界:有色彩斑斓得金鱼,有欢快歌唱得小鸟,。
A、有散发着鲜花得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得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得鲜花
23.下面一段话,只要改动一句就连贯顺畅了,请将这句话改写在下面。
生命要就是只有一种经历,就失去了它特有得美。
有喜与忧得交织,有泪也有笑,有叹
息也有欢歌,这才就是生命。
24.选出用词得体得一项()
A、星期天我登门拜访您,请您在家恭候。
B.您们得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我们一定提供最好得服务,欢迎再次光顾。
D.请您明天在家里等候,我会按时光临得。
25.“为了表彰先进人物,我们调查了事迹”句中“事迹”前得修饰语就是()
A、许多初三级得王老师得模范
B、初三级得许多王老师得模范
C.初三级得王老师得许多模范
D.初三级得模范王老师得许多
《梅岭三章》答案
1、略
2、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重音:断头、意、百、泉台、招、十万、斩
3、陈毅;首;七绝
4、视死如归;勉励战友;展望未来
5、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6、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7、A
8、B
9、B10、略11、起总领全篇得作用。
12、“断头今日意如何?”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得革命精神。
13、⑴旗帜鲜明,有声势,有号召力。
⑵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得气势。
(意近即可)14、BCDA15、都就是现代人写得旧体诗,但《梅岭三章》就是七绝,本诗就是七律;《梅岭三章》写得就是红军时期,本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后。
16、三四两句写景,写在山顶所见景象;五六句抒情,抒人民革命胜利,前途一片光明之情。
17、主持华夏就是人民;人间遍种自由花。
18、革命取得胜利。
19、指三十六年,即三十六岁。
20、表现出陈毅同志以下天为己任,轻个人生死得伟大精神。
21、与第三首一致,坚信共产主义必胜。
22.D 23.将“有喜与忧得交织”改为“有忧也有喜”(不能改为“有喜也有忧”)。
24.C 2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