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题分类汇编: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题分类汇编: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题分类汇编: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题分类汇编: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真题+模拟

新题)

课标文综25.J1[2011·北京卷]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课标文综25.J1[2011·北京卷] B【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中“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说明了不同艺术形式在文化融合中促进了文化发展,B说明符合题意。A、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C说法夸大了民族融合的作用。故选B。

课标文综25.J1[2011·福建卷]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课标文综25.J1[2011·福建卷] D【解析】本题以福州的三坊七巷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三坊七巷这一福州城市名片的信息,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物质层面上,保护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精神层面上,文化遗产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故选D项,排除B项。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排除A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排除C项。

课标文综35.J1[2011·福建卷]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来源:学科网ZXXK]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课标文综35.J1[2011·福建卷] B【解析】以徐悲鸿和毕加索为代表的东西方文艺作品

形式上的互相借鉴,反映了文化源自实践,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选B项。文化融合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文化具有民族性,两位大师的作品借鉴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A项表述错误。文化具有传承性,C项认为不可承袭的观点错误。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也不是不可复制的。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 【答案】(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包容性就是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发展。

课标文综39.I2、J1、P1、J3[2011·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课标文综39.I2J1P1J3 [2011·课标全国卷] 【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祖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12170.html,]

(3)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本题以妈祖文化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解读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妈祖源于宋代……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体现了妈祖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体现了妈祖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2)问切入点小,答案简洁,但是在答案组织时,要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道理。其内容包括两点:一是从时间上看,社会意识有时会超前于、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二是从反作用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不要出现知识点的遗漏。第(3)问较宽泛,可以将妈祖文化放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理解,从而提出不同的举措。可以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发挥、挖掘妈祖文化的精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妈祖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结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妈祖文化的与时俱进发展。

课标文综19.J1[2011·山东卷]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来源:学|科|网Z|X|X|K]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课标文综19.J1[2011·山东卷] B【解析】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题目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故①④正确;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的观点认为当今的文化交流会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错误的;③强调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题目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故不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13.[2011·天津卷] I1、J1、L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解析】本题是图表式简答题,依据图表的做法回答出国家发布政策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等免费向社会开放,可从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等方面来作答;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作答;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意义作答。

课标文综31.I2、J1[2011·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课标文综31.I2、J1[2011·浙江卷]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行为的不同理解,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理解,表明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氛围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答案为D;各地文化既有个性又存有共性,A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是主动的、自觉的过程,B夸大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但文化背景不同评价并非一定不同,C系绝对性表述。

课标文综40.[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J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2)O4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课标文综40.[2011·浙江卷] 【答案】(1)J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O4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1)J[2011·浙江卷]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解读材料信息需要依据设问的知识限定,该动画大片的成功,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其取材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从文化创新角度看,其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又面向世界,采用国际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神幻色彩;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其通过参与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作品得到传播。据此,即可生成答案。

(2)O4[2011·浙江卷] 【解析】本题属于限定性主观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旨在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中国民间传说相对于该大片即为旧事物,该大片对其既剔除了带有迷信等色彩的内容即消极的东西,又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即保留了积极合理的因素,即是对中国民间传说的扬弃。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理论表述的完整性和观点与材料信息对接的准确性。

课标文综24.J2[2011·北京卷]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课标文综24.J2[2011·北京卷]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不是传统文化,②说法错误。故选D。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课标文综35.J1、J2、O3[2011·江苏卷] 【答案】(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包容性就是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发展。

课标文综20.J2[2011·山东卷]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20.J2 [2011·山东卷] B【解析】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②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故④说法错误;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意味着为

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①③的说法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5.J2[2011·天津卷] 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课标文综5.J2[2011·天津卷] 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扶危济困、重情信诺是我国传统美德,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表明了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C说法符合题意。A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传统道德的具体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B中“亘古不变”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答案C。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回答8~9题。[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12170.html,]

课标文综8.J3、K1[2011·安徽卷]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来源:学科网ZXXK]

课标文综8.J3、K1[2011·安徽卷]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这表明实践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创新的作用,答案为B;①②与材料中心不符。

课标文综30.J3[2011·广东卷]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30.J3[2011·广东卷]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主题应强调的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故排除。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深圳精神”,奋斗历程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故④不符排除。①③切合主题,B项正确。

课标文综39.I2、J1、P1、J3[2011·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来源:学+科+网]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课标文综39.I2J1P1J3 [2011·课标全国卷] 【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

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祖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解析】本题以妈祖文化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解读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妈祖源于宋代……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体现了妈祖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体现了妈祖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2)问切入点小,答案简洁,但是在答案组织时,要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道理。其内容包括两点:一是从时间上看,社会意识有时会超前于、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二是从反作用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不要出现知识点的遗漏。第(3)问较宽泛,可以将妈祖文化放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理解,从而提出不同的举措。可以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发挥、挖掘妈祖文化的精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妈祖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结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妈祖文化的与时俱进发展。

1.【2011·盐城一调】对下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漫画是政治选择题常用形式之一,回答此类题目多从反面考查教材知识,回答时应注意反正面转化并结合漫画找主旨。依据教材,②③④本身正确。①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精华、去糟粕,不能全部抛弃;依据漫画,对“已知未知”的思索可转化为②③中的观点,漫画未提及实践,故④不选。

2.【2011·丰台期末】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台风名称可以看出()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解析】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依据教材A、B、D本身正确,但材料未涉及;C项

本身符合客观现实,且与题目“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吻合”,故选C。

3.【2011·南京一模】2010年12月9日,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于2010年12月下旬至2011年1月中旬举办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通过举办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者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表现形式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别传统文化的四个表现形式。通过举办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学习革命者的优良思想和作风属于传统思想的继承,故选D。

4.【2011·徐州模拟】我国一直都重视白蛇传传说、阿诗玛、凤阳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和浙江江郎山等自然物质遗产的登记和保护工作。下列对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保护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④违背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故不选。对于此类组合题型,较便捷的方法是对其中的某项能确定的保留或舍去,这样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当然前提是对知识的扎实掌握。

5.【2011·连云港模拟】“给力”的词义与潮汕方言的“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B、C表述有误;“给力”之所以成了热语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选D。

数列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答案部分 2019年 1.解析:对于B ,令2 104x λ-+=,得12 λ=, 取112a = ,所以211 ,,1022n a a == ?? ?…, 10n n a a +->,{}n a 递增, 当4n … 时,11132122 n n n n a a a a +=+>+=,

所以54 65109 323232a a a a a a ?>???> ???? ?>??M ,所以6 10432a a ??> ???,所以107291064a > >故A 正确.故选A . 2.解析:(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 11124,333a d a d a d +=+=+, 解得10,2a d ==. 从而* 22,n a n n =-∈N . 由12,,n n n n n n S b S b S b +++++成等比数列得 () ()()2 12n n n n n n S b S b S b +++=++. 解得()2 121n n n n b S S S d ++= -. 所以2* ,n b n n n =+∈N . (2 )*n c n = ==∈N . 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c 1=0<2,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 *n k k =∈N 时不等式成立,即12h c c c +++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自然灾害与防治与环境保护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2·广东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 【答案】A 【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2012·广东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012·北京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解析】:B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 【思路点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二、综合题 5.(2012·山东文综)(10分) 【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考点定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6.(2012·海南地理)(10分)【环境保护】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关键是从材料中是提取:“收集”、“拦蓄”、“资源化”利用(如转化为地下水、城市“绿色水库”——绿地湿地)等关键词。可从关键词各角度,并结合一般资源利用措施(如立法、意识)具体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措施。 【答案】:(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7.(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含解析

专题16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答题要素】 根本途径十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十错误倾向+内容形式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虛无主义”和“历史虛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典例探究】 典例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C 【技巧点拨】本题材料的主旨是探究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的因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属于社会实践,“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是反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民族的吼声》广受好评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典例2. (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答案】 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全)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第一节 集合分类汇编 1.[2019?全国Ⅰ,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2.[2019?全国Ⅱ,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2,3,1A x x x B x x ==<或,则{} 1A B x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点为集合的运算,为基础题目,难度偏易.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3.[2019?全国Ⅲ,1]已知集合{}{} 2 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答案】A 【解析】【分析】 先求出集合B 再求出交集. 【详解】由题意得,{} 11B x x =-≤≤,则{}1,0,1A B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 4.[2019?江苏,1]已知集合{1,0,1,6}A =-,{} 0,B x x x R =∈,则A B ?=_____. 【答案】{1,6}.

2012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复数

2012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复数 1.【2012高考真题浙江理2】 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31i i +-= A .1-2i B.2-i C.2+i D .1+2i 【答案】D 2.【2012高考真题新课标理3】下面是关于复数21z i =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1:2p z = 22:2p z i =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 ()A 23,p p ()B 12,p p ()C ,p p 24 ()D ,p p 34 【答案】C 3.【2012高考真题四川理2】复数2 (1)2i i -=( ) A 、1 B 、1- C 、i D 、i - 【答案】B 4.【2012高考真题陕西理3】设,a b R ∈,i 是虚数单位,则“0ab =”是“复数b a i + 为纯虚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5.【2012高考真题上海理15】若i 21+是关于x 的实系数方程02=++c bx x 的一个复数根, 则( ) A .3,2==c b B .3,2=-=c b C .1,2-=-=c b D .1,2-==c b 【答案】B 6.【2012高考真题山东理1】若复数z 满足(2)117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为 (A )35i + (B )35i - (C )35i -+ (D )35i -- 【答案】A 7.【2012高考真题辽宁理2】复数 22i i -=+ (A)3455i - (B)3455i + (C) 415i - (D) 315 i + 【答案】A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导数及其应用)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导数及其应用 1.(19全国1文理)曲线23()e x y x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y =3x _. 2.(19全国1理)已知函数()sin ln(1)f x x x =-+,()f x '为()f x 的导数.证 明: (1) ()f x '在区间(1,)2 π -存在唯一极大值点; (2)()f x 有且仅有2个零点. 解:(1)设()()g x f 'x =,则1 ()cos 1g x x x =- +,2 1sin ())(1x 'x g x =-++. 当1,2x π??∈- ?? ? 时,()g'x 单调递减,而(0)0,()02 g'g'π><,可得()g'x 在1,2π? ?- ? ? ? 有唯一零点, 设为α.则当(1,)x α∈-时,()0g'x >;当,2x α?π? ∈ ?? ? 时,()0g'x <. 所以()g x 在(1,)α-单调递增,在,2απ?? ???单调递减,故()g x 在1,2π? ?- ???存在唯一极 大值点,即()f 'x 在1,2π? ?- ?? ?存在唯一极大值点. (2)()f x 的定义域为(1,)-+∞. (i )当(1,0]x ∈-时,由(1)知,()f 'x 在(1,0)-单调递增,而(0)0f '=,所以当(1,0)x ∈-时,()0f 'x <,故()f x 在(1,0)-单调递减,又(0)=0f ,从而0x =是 ()f x 在(1,0]-的唯一零点. (ii )当0,2x ?π?∈ ???时,由(1)知,()f 'x 在(0,)α单调递增,在,2απ?? ???单调递减, 而(0)=0f ',02f 'π??< ???,所以存在,2βαπ?? ∈ ??? ,使得()0f 'β=,且当(0,)x β∈时,

【数学】2012新题分类汇编:选修4系列(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选修4系列(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理数5.N1[2011·北京卷] 如图1-2,AD ,AE ,BC 分别与圆O 切于点D ,E ,F ,延长AF 与圆O 交于另一点G . 图1-2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D +AE =AB +BC +CA ; ②AF ·AG =AD ·AE ; ③△AFB ∽△ADG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课标理数5.N1[2011·北京卷] A 【解析】 因为AD 、AE 、BC 分别与圆O 切于点D 、E 、F ,所以AD =AE ,BD =BF ,CF =CE ,又AD =AB +BD ,所以AD =AB +BF ,同理有AE =CA +FC .又BC =BF +FC ,所以AD +AE =AB +BC +CA ,故①正确;对②,由切割线定理有:AD 2=AF ·AG ,又AD =AE ,所以有AF ·AG =AD ·AE 成立;对③,很显然,∠ABF ≠∠AGD ,所以③不正确,故应选A. 图1-2 课标理数15.N1[2011·广东卷]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2,过圆O 外一点P 分别作圆的切线和割线交圆于A ,B ,且PB =7,C 是圆上一点使得BC =5,∠BAC =∠APB ,则AB =________. 课标理数15.N1[2011·广东卷] 35 【解析】 因为P A 为圆O 切线,所以∠P AB =∠ACB ,又∠APB =∠BAC , 所以△P AB ∽△ACB ,所以PB AB =AB CB ,所以AB 2=PB ·CB =35,所以AB =35. 课标文数15.N1[2011·广东卷]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3,在梯形ABCD 中,AB ∥CD ,AB =4,CD =2, 图1-3 E 、 F 分别为AD 、BC 上点,且EF =3,EF ∥AB ,则梯形ABFE 与梯形EFCD 的面积比为________. 课标文数15.N1[2011·广东卷] 7∶5

高三政治文化创新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练:2.5《文化创新》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世界电影艺术已经走过百余年,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如今的世界电影,以宏片巨制、双超大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高新技术,创造着巨大的文化反响。从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 A.文化传播B.文化交流 C.文化继承D.文化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和因素。因此,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作的成果服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践,④说法颠倒了二者关系,故错误。 答案:C

3.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 ) A.文化创作者的大脑 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 解析:A、B、C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 答案:D 4.大人给孩子喂奶时,冲好的奶粉不凉一会儿,就会烫得孩子大哭。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启发了青岛市实验小学的徐学政发明了测温奶瓶,使他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三等奖。这说明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 ) A.知识积累B.发明人的大脑 C.社会实践D.主观想象 答案:C 5.文化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 A.社会实践 B.交流、融合 C.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所以,文化创新要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要将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C 6.年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始于汉代民间在门上所贴的“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年画多以历

近五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导数部分(附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导数部分(含解析) 1.(2018·全国卷I 高考理科·T5)同(2018·全国卷I 高考文科·T6)设函数f (x )=x3+(a -1)x2+ax.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2x B.y=-x C.y=2x D.y=x 2.(2018·全国卷II 高考理科·T13)曲线y=2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3.(2018·全国卷II 高考文科·T13)曲线y=2lnx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4.(2018·全国Ⅲ高考理科·T14)曲线y=(ax +1)ex 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a= . 5.(2018·天津高考文科·T10)已知函数f(x)=exlnx,f ′(x)为f(x)的导函数,则f ′(1)的值为 . 6.(2018·全国卷I 高考理科·T16)已知函数f (x )=2sinx+sin2x,则f (x )的最小值是 . 7.(2017·全国乙卷文科·T14)曲线y=x 2 + 1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 8.(2017·全国甲卷理科·T11)若x=-2是函数f (x )=(2x +ax-1)1x e -的极值点,则f (x )的极小值为 ( ) A.-1 B.-23e - C.53e - D.1 9.(2017 10.(2017递增,则称f (x )A.f (x )=2-x 11.(2017数a 12.(2017则称f (x )具有M ①f (x )=2-x ;②f (x

13.(2017·全国乙卷理科·T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5cm ,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心为O.D ,E ,F 为圆O 上的点,△DBC ,△ECA ,△FAB 分别是以BC ,CA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 ,CA ,AB 为折痕折起△DBC ,△ECA ,△FAB ,使得D ,E ,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cm 3 )的最大值为 . 14.(2017·天津高考文科·T10)已知a ∈R ,设函数f (x )=ax-lnx 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为l ,则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 . 15.(2016·全国卷Ⅰ高考文科·T12)若函数f (x )=x-1 3 sin2x+asinx 在(-∞,+∞)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1,3 ? ? -?? ?? C.11,33??- ???? D.11,3? ? --???? 16.(2016·四川高考理科·T9)设直线l 1,l 2分别是函数f (x )=lnx,0x 1,lnx,x 1, ?-<?图象上点P 1,P 2处的 切线,l 1与l 2垂直相交于点P ,且l 1,l 2分别与y 轴相交于点A ,B ,则△PAB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2) C.(0,+∞) D.(1,+∞) 17.(2016·四川高考文科·T6)已知a 为函数f (x )=x 3 -12x 的极小值点,则a=( ) A.-4 B.-2 C.4 D.2 18.(2016·四川高考文科·T10)设直线l 1,l 2分别是函数f (x )=lnx,0x 1,lnx,x 1, ?-<?图象上点P 1,P 2处的切线,l 1 与l 2垂直相交于点P ,且l 1,l 2分别与y 轴相交于点A ,B ,则△PAB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 A.(0,1) B.(0,2) C.(0,+∞) D.(1,+∞) 19.(2016·山东高考文科·T10)同(2016·山东高考理科·T10) 若函数y=f (x )的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函数的图象在这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称y=f (x )具有T 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T 性质的是 ( ) A.y=sinx B.y=lnx C.y=e x D.y=x 3 20.(2016·全国卷Ⅱ理科·T16)若直线y=kx+b 是曲线y=lnx+2的切线,也是曲线y=ln (x+1)的切线,则b= .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点1 数集 考法1 交集 1.(2017·北京卷·理科1)若集合{}21A x x =-<<,{}13B x x x =<->或,则 A B = A. {}21x x -<<- B. {}23x x -<< C. {}11x x -<< D. {}13x x << 2.(2017·全国卷Ⅱ·理科2)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若 {}1A B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全国卷Ⅲ·理科2)已知集合{}1,2,3,4A =,{}2,4,6,8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4.(2017·山东卷·理科1)设函数y =A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 A .(1,2) B .(1,2] C .(2,1)- D .[2,1)- 5.(2017·山东卷·文科1)设集合{}11M x x =-<,{}2N x x =<,则M N = A.()1,1- B.()1,2- C.()0,2 D.()1,2 6.(2017·江苏卷)已知集合{}1,2A =,{}2,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 考法2 并集 1.(2017·全国卷Ⅱ·文科2)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2017·浙江卷1)已知集合{}11P x x =-<<,{}02Q x x =<<,那么P Q = A. (1,2)- B. (0,1) C.(1,0)- D. (1,2) 考法3 补集

2012年高考英语短文改错-真题汇编(含解析)

2012年高考英语短文改错-真题汇编(含解析)

2012年高考全国英语试题分类汇编:短文改错 1.【2012全国新课标】 I learned early in life that I had to be more patient and little aggressive. From the time I was about four until I was about six, I destroyed each of my toy. I was happy when the toys worked, but when things did wrong, I got angry and broke it. For a while parents bought me new toys. But before long they began to see which was happening. When I tear apart my fifth birthday toy train, my father said, "That's it. No more toys to you." My punishment lasted a year. Meanwhile, I found out that with more patience I must make my toys to last. My attitude changed from then on. 1.【答案】little---less 【解析】根据文意:我不得不多一些耐心而少一些挑衅性。此处less修饰形容词。 【考点定位】考查副词的用法。 2.【答案】toy—toys 【解析】根据each of 可知,应该是我的玩具中的每一

2019年高考政治题典专题25文化创新(含解析)

专题25 文化创新 【考情解读】 课标分解考纲细化考题预测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 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 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 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 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 确方向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 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 内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侧重基 础知识的考查,题目一般不太难。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有重大 影响的文学、艺术、影视等作品。 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考向 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考向梳理】 1.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考典题汇编】 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 C

2.(2015·海南高考)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③说法绝对,直接经验未必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①正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实用价值 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②正确。答案选A。 3.(2014·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 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 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 A 【解析】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汉字的地位、中华文化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体现了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故答案选A。 4.(2014·重庆高考)“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1)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目录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动词短语 (13)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时态与语态 (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非谓语动词 (47) 2017全国高考汇编改错 (68)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交际用语 (8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介词+连词 (96)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名词性从句 (1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完型填空 (187)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形容词+副词 (3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虚拟语气+情态动词 (34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5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7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科普知识类 (409)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456)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社会生活类 (47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文化教育类 (552)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新题型 (658)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新闻报告类 (7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代词+名词+冠词 (74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状语从句 (761)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The exact year Angela and her family spent together in China was 2008. A. When B. where C. why D. which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D 【举一反三】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concert is an interval, _______ the audience can buy ice-cream.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答案】A 二I borrow the book Sherlock Holmes from the library last week, ______ my classmates recommended to me.. A.who B. which C. when D. Where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B 【举一反三】The Science Museum, we visited during a recent trip to Britain, is one of London’s tourist attractions.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数列)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数列) 考点1 等差数列 1.(2017·全国卷Ⅰ理科)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24a a +=, 648S =,则{}n a 的公差为 C A .1 B .2 C .4 D .8 2.(2017·全国卷Ⅱ理科)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3a =,410S =,则 11n k k S ==∑ . 21n n + 3.(2017·浙江)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则“0d >”是 “465+2S S S >”的 C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2等比数列 1.(2017·全国卷Ⅲ理科)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121a a +=-,133a a -=-,则 4a =____.8- 2.(2017·江苏卷)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 项的和为n S ,已知 374S = ,6634 S =,则8a = . 32 3.(2017·全国卷Ⅱ理科)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 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 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 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B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考法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 1.(2017·全国卷Ⅲ理科)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2a ,3a , 6a 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 A A .24- B .3- C .3 D .8

2012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1)、地球运动

2012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1)、地球运动 (大纲全国卷6~7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 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答案】B 【解析】:考查地球公转运动造成北南半球昼夜长短(日出早晚)的差异。6题6月上旬地方时5时日出,证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排除A、D。C项北冰洋沿岸不可能,这个日期北冰洋沿岸离极昼区都不远,14个小时的昼长太短,而地中海沿岸则刚好合适。选B.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答案】C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太阳视运动)造成日出、日落方位的时空变化。直射点此时在北半球,故全球除极昼区和极夜区之外,都应该是东北起、西北落!选C. (安徽卷文综30~31)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

3.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考察太阳方位问题。如图:6月当地地方时12点到18点之前,北半球 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16:00到16: 45分,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所以应该选择①区域 是最佳的! 4.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的地球运动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第31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7月1日,C为正确选项。 (北京卷文综1~)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5题。

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政治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 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 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B。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 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 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故选A。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统计与概率综合及统计案例 (2019高考复习资料)

第二节统计与概率综合及统计案例 题型138 抽样方式 2013年 1.(2013江西文5)总体有编号为01,02, ,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 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 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A .08 B .07 C .02 D .01 2.(2013湖南文3)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20件,80件, 60件.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行 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3件,则n =(). A. 9 B.10 C.12 D.13 2014年 1.(2014四川文2)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为了了解某地5000名居民某天的阅读时间,从中抽取了2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50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的全体是(). A.总体 B.个体 C.样本的容量 D.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2.(2014重庆文3)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 =(). A.100B.150C.200D.250 3.(2014广东文6)为了解1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 A.50 B.40 C.25 D.20 4.(2014湖南文3)对一个容量为N 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123,,p p p ,则(). A.123p p p =< B. 231p p p =< C.132p p p =< D.123p p p == 5.(2014湖北文11)甲、乙两套设备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共4800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 若样本中有50件产品由甲设备生产,则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 数为件. 6.(2014天津文9)某大学为了解在校本科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一年级、二年

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7 静电场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静电场 1.(2012福建卷).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D.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 2.(2012江苏卷).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 A.3:1 B.1:3 C.9:1 D.1:9 3.(2012江苏卷).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板间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U均增大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4.(2012上海卷).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 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A.-F/2B.F/2 C.-F D.F 5(2012天津卷).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6.(2012浙江卷).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是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

【2018-2019】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含答案)

离子共存离子反应 1.(2018大纲卷)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答案】 A 2. [2018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Ba2+、Cl—、NO3— B.Pb2+、Hg2+、S2—、SO42— C.NH4+、H+、S2O32—、PO43— D.Ca2+、Al3+、Br—、CO32— 答案:A 3.(2018安徽卷)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答案】A 4.(2018广东卷)8.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 B.H+、Na+、Fe2+、MnO4- C.K+、Ca2+、Cl-、NO3- D.K+、NH4+、OH-、SO42- 答案:C 5.(2018江苏卷)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参考答案】D 6.(2018北京卷)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 7.(2018海南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 NH4++ HCO3-+2OH-= CO32-+ NH3↑+2 H2O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 Cl-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 CO2↑+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