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教案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918等中国历史事件。
2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图片形式回顾918等历史事件。
三活动准备: 918等中国历史事件图片。
四活动过程:1开场白,老师师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开始。
2播放升国旗视频。
3展示历史图片《918事变》《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
4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班主任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
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
每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
爱国,干大事,我们太小,让我们从小事,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这才是今天对四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主持人:谢谢班主任的总结发言。
是啊,我们要把“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决心,化成我们对今天祖国峥峥日上经济的珍惜,化成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宣誓:(全班同学宣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愿为了你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主持人:三(1)中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形式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内容1各班挑选一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每班组织2-3名同学准备发言稿,并上台发言。
缅怀英灵,重温历史。
3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4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3)【一】设计理念:让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兴衰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从小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918国耻日班级活动教案范本三篇

918国耻日班级活动教案范本三篇活动一:纪念918国耻日时间:9月18日上午9点至12点目标:-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918国耻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 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知和爱国情感。
- 培养学生珍惜和维护和平稳定社会的意识。
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10分钟):- 介绍918国耻日的背景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对国家历史的重要性。
2. 观看纪录片(30分钟):- 选择一部与918国耻日相关的纪录片,通过观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 学生可以做简单的笔记,以便后续讨论和总结。
3. 分组讨论(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纪录片中的关键事件和感受。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
4. 主题演讲和分享(40分钟):- 邀请一位专家或老师进行主题演讲,深入探讨918国耻日的历史和影响。
-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问题,与演讲者进行互动交流。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918国耻日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和反思(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当天的活动和所获得的收获。
- 鼓励学生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社会的向往。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和谐和国家的稳定。
活动二:国耻日主题绘画比赛时间:9月18日下午2点至4点目标:-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通过绘画比赛,让学生深入思考918国耻日的含义和反思历史。
活动安排:1. 简要介绍国耻日的含义和历史(10分钟)。
2. 分发绘画材料和纸张(10分钟)。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1小时)。
4. 学生展示和评选(30分钟):- 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墙上,让全班学生欣赏。
-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评论作品。
- 教师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评选出最佳作品和优秀奖。
活动三:国耻日知识竞赛时间:9月18日下午4点至5点目标:- 激发学生对918国耻日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
- 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记忆。
活动安排:1. 准备国耻日相关的知识题目(10分钟)。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一一、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保卫祖国的决心。
二、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深重灾难。
3. 通过讲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九一八”历史纪录片,了解历史背景。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二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内容:1. 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分析日本侵略中国带来的灾难。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日本侵略中国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二、内容:1. 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班会教案一:了解历史,铭记国耻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并铭记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加深对国耻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准备工作- 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通过展示板或投影仪展示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 提问:你们对九一八事变了解多少?为什么这个事件被称为国耻?2. 了解历史(20分钟)- 以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
- 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严重性。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 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对你个人来说,你对这段历史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国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4. 铭记国耻(15分钟)- 要求学生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信息记入学生手册或笔记本,以便日后复。
- 强调九一八事变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铭记国耻,不忘历史。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目标,再次强调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能够在研究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
班会教案二:爱国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分享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准备工作- 爱国故事的相关书籍、视频或文章-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以问答形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哪些爱国英雄或爱国故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英雄或故事?- 引起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和思考。
2. 分享爱国故事(30分钟)- 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一到两个感人的爱国故事。
-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和意义。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或听说过的爱国故事。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爱国精神的反思。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主题一:历史背景与事件回顾目标通过回顾历史背景和事件,使学生了解并铭记918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起因。
2. 回顾九一八事变的具体事件经过。
3. 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命运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事件经过。
2. 影像资料: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
主题二:国耻意识与历史教育目标通过探讨国耻意识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内容1. 解释国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2. 探讨历史教育对培养国耻意识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方法1.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促使他们思考国耻意识的重要性。
2. 个案分析:以历史人物或具体事件为例,让学生分析历史教育如何影响他们的国耻意识。
3. 讨论与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制定行动计划。
主题三:传承与守望:918的当代意义目标通过探讨918事件的当代意义,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和和平的责任感。
内容1. 分析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教学方法1. 视频讲解: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介绍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以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一、教案概述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铭记国耻,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纪录片、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班主任介绍918事变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看纪录片(15分钟)1. 播放纪录片《918事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变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讨论话题,如:“918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等。
2. 各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部分: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班主任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宣誓仪式(5分钟)1. 全体同学起立,进行爱国宣誓,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2. 班主任对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和平的珍贵,呼吁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宣誓仪式中的态度和情感表达,了解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资源1. 纪录片《918事变》视频文件。
2. 分组讨论话题列表。
3. 宣誓仪式相关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提供纪录片视频,方便学生预习。
2. 在班会前,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对918事变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引导讨论。
3. 在宣誓仪式环节,可邀请学校领导或辅导员参加,以增加仪式感。
9.18主题班会教案4篇

9.18主题班会教案4篇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盛京事变〞等,具体指的是_31年9月_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9._主题班会,欢迎大家参阅.9._主题班会1一.活动宗旨: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4周年之际,为缅怀无数为民族解放做出贡献和英勇牺牲的人们,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努力,勇于担当的远大志向.二.活动时间:_年9月_日上午8:30开始三.活动地点:文化路小学操场四.活动流程:(一)宣布纪念〝九?一八〞事件84周年主题活动开始(二)介绍到场嘉宾,少先队员为嘉宾佩戴红领巾(三)主持人简介纪念九?一八事件的意义(四)向死难同胞默哀(五)主持人现场采访李朝楷老人(六)小组唱《松花江上》(关爱艺术团)(七)朗诵《永远不会忘记》(文化_1班)(八)舞蹈《保卫黄河》(关爱艺术团)(九)全体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十)呼号: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十一)纪念〝九?一八〞事件84周年主题活动结束9._主题班会2_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4周年纪念日.我校将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广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一.指导思想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展望未来,坚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二.主题: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三.时间:9月_日至9月20日四.具体安排1.9月_日至9月_日,宣传橱窗刊出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主题黑板报,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切实开展好纪念活动.2.9月_日中午,全体初二团员举行〝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签名活动.9._主题班会3一.活动背景〝9月_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我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_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坚强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侵略者投降,随后在_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活动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十八周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广大同学努力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三.活动内容1.了解九一八事变七十八周年的有关内容2.通过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比赛进一步认识九一八事变四.活动对象:__年级(2)班的全体学生五.活动时间:_年9月_日——9月_日六.活动流程:1.9月_日下上午午组织同学生观看《九一八事件纪录片》了解九一八事件.(片段)2.四个小组中每小组抽两位同学准备演讲材料.3.全班同学和老师以及出国留学网全体员工默哀一分钟4.9月_上午日上午在教室举行纪念九一八八十三周年演讲比赛.4活动的意义: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讨论,反映热烈,都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共襄复兴〞.并认为作为_世纪青年,更应更好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祖国.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苦难,进一步弘扬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牢记国耻.以史为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下,同学们对于_世纪青少年所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报效祖国.9._主题班会4一.活动背景_31年9月_日,日本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厄运.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民族危亡.事情刚刚过去未满81年,日本政府又自导自演了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妄图分割我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值此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之际,我们齐聚一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二.活动主体:八年级学生_0人三.活动时间:20__年9月_日上午10时四.活动地点:微山湖烈士陵园——〝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碑〞前五.活动要求严明纪律,统一着装,队列整齐,庄重肃穆.六.活动流程1.带队至纪念碑前,全体肃立.挂条幅,播放歌曲《松花江上》2.主持人主持3.奏《国歌》,护旗手护旗缓步行至纪念碑前.5.学生代表敬献花篮6.全体默哀一分钟4.领导致辞(或放于学生代表讲话前)7.学生代表讲话.宣誓8.全体学生绕行纪念碑,深情瞻仰革命先烈9.全体学生参观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馆9._主题班会教案范文4篇。
针对918国耻纪念日的班会教案模板三篇

针对918国耻纪念日的班会教案模板三篇教案名称:针对918国耻纪念日的班会教案教案篇目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918国耻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918国耻的历史背景2. 918国耻的经过3. 918国耻对中国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918事变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918国耻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918国耻的认识和感受。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强调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918国耻的感悟文章。
2. 鼓励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深入了解历史。
教案篇目二: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振兴中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民族精神的内涵2. 918国耻与民族精神的关系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918国耻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强调立志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的计划。
2.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民族精神付诸实践。
教案篇目三:团结互助,共筑和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团结互助的内涵2. 918国耻与团结互助的关系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团结互助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国际和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团结互助。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团结互助的内涵,以及918国耻对团结互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九一八
时间
2010年11月25日
授课人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B、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的态度如何?
C、抵抗侵略的力量有哪些?
(3)小结:根据课件内容请学生归纳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板书)
(1)播放录像《西安事变》导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72第71页到72页内容,归纳事件相关要素。
(2)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对重点内容进行小测,加强记忆。
以直观的图片形式引出课题,同时补充相应的新闻资料,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思考。
通过回顾日本在近代过程中对中国的侵略史,揭露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军事行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1、九一八事变(板书)
(1)概况(时间、地点、借口)(板书)
请学生阅读课本70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找出有关九一八事变的相关问题。教师根据板书点明相关要素。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呈现课件结合柳条湖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2)结果: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内容,根据问题回答事变后相关的事态发展。
A、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东北三省沦陷如此之快?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引导学生看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3)时间:1936年12月12日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板书)
西安事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发动者是谁?
(4)目的:逼蒋抗日(板书)
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教师引导分析 “文谏”到“兵谏”的简单过程)
(5)结果:和平解决(板书)
蒋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处置蒋介石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西安事变后,有人主张杀蒋,有人主张放蒋,中国共产党主张放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指导学生得出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的转变。
(6)意义:(板书)
(二)新课导入
展示九一八纪念馆的图片,学生观图,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紧接着呈现两则有关纪念九一八的材料。
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
(三)讲授新课
回忆日本曾经发动或参与过哪两次侵华战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日本侵占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野心。
课堂
练习
讲评练习册选择题和改错辨析题。
板书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时间1931年9月18日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沈阳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九一八事变借口柳条湖事件西安事变目的逼蒋抗日
结果东北三省沦亡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P72
教学
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
重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
学
过
程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一)复习小测
(1)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2)长征的意义。
通过自行阅读,让学生大概了解事件发展,并通过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分析其中缘由,加深理解。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形式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行归纳答案,提高学生主动性。
以视频的形式作为过渡,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理解。
课堂
小结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则将在我们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中国时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分裂对峙,内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暂时的合作道路。
总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强调基本结束,避免学生产生内战至此完全结束的误解。)
(7)小结:根据课件提示总结。
通过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强调日本制造九一八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