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原理课件
食品保藏的原理

• 食品要达到可贮性与卫生安全性 • 其内部必须存在能够阻止食品所含腐败菌和病 原菌生长繁殖的因子 • 这些因子通过临时和永久性地打破微生物的内 平衡 •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致腐与产毒,保持食品品质。
1)栅栏技术与微生物的内平衡 • 微生物的内平衡是微生物处于正常状态下内 部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 调节能力,只有其内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下, 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
抑制,因此食品的低温保藏可以防止或减缓食品的
变质,在一定的期限内,可较好地保持食品的品质。
二、食品的冷藏
• 一般的冷藏是指在不冻结状态下的低温贮藏。
• 对于动物性食品,冷藏温度越低越好 • 但对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温度过低,则将引 起果蔬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受到冻伤, 因此应按
其特性采用适当的低温。
三、食品的冷冻保藏 • 食品在冰点以上时,只能做较短期的保藏, 较长期保藏需在-18℃以下冷冻贮藏。 • 食品在冻结过程中,不仅损伤微生物细胞, 鲜肉类、果蔬等生鲜食品的细胞也同样受到 损伤,致使其品质下降。 • 速冻,通常指的是食品在30分钟内冻结到所 设定的温度(-20℃);或以30分钟左右通过 最大冰晶生成带(-5℃~-1℃)为准。
• 感应电子杀菌 – 以电为能源的线性感应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电 谱辐照技术,可导致微生物细胞发生变化,进 而钝化和杀死有害微生物。
一食品冷冻冷藏目的食品在低温下本身酶活性及化学反应得到延缓食品中残存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大大降低或完全被抑制因此食品的低温保藏可以防止或减缓食品的变质在一定的期限内可较好地保持食品的品但对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温度过低则将引起果蔬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受到冻伤因此应按其特性采用适当的低温
食品的保藏
• 教学目的:介绍新鲜果蔬的代谢活动,动物 屠宰后的组织代谢等;干燥、冷冻、冷藏、化 学药物、放射线照射等保鲜方法的保鲜原理 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教学重点:各种保鲜方法的保鲜原理及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保藏第二章-食品的保藏原理-1PPT课件

04
食品保藏技术
冷藏技术
冷藏技术是通过降低食品温度 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冷藏温度通常设定在0°C到 10°C之间,不同的食品需要不 同的冷藏温度和湿度条件。
冷藏技术适用于短期和中期保 存食品,如超市、餐馆和家庭 中的食品储存。
冷冻技术
冷冻技术是通过快速降低食品温度,使其低于冰点,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冷冻过程中,食品中的水分会形成冰晶,对细胞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会改变 食品的化学性质。
冷冻技术适用于长期保存食品,如冷冻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通过加热杀死食品中的 微生物和酶,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物理保藏原理
物理保藏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达到延长 食品保存时间的目的,如低温、加热、 辐照、真空等。
真空保藏是指将食品包装在真空袋中, 排除空气并降低氧气含量,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辐照保藏是指利用放射性射线对食品进 行照射,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延长 保存时间。
低温保藏是指将食品温度降低到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以下,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根据腐败菌的类型,食品腐败可分为细菌性腐败、霉菌性腐败和酵解性 腐败。
03
食品腐败的特点
食品腐败过程中,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感官质量变差,甚至产生有毒
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变质的定义
食品变质
是指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和 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 因素的影响,食品的质量和感官 性状发生改变,从而失去食用价
保藏原理的重要性
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绪论1、引言2、食品保藏的概念食品保藏原理是一门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保藏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解释各种食品腐败变质现象机理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防止措施,从而为食品的保藏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的学科。
食品贮藏的类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此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活体保藏。
这类方法包括冷藏法、气调法等。
2/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属于这类保藏方法的有:冷冻保藏、干藏、腌制、熏制、化学品保藏及改性气体包装保藏等。
3/通过发酵保藏食品。
这是一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如食品发酵。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即利用热处理、微波、辐射等方法,将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或全部杀灭,并长期维持这种状况,从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
罐藏、辐射保藏及无菌包装技术等均属于此类方法。
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1.1生物学因素1.1.1微生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细菌: 细菌造成的变质,一般表现为食品的腐败,是由于细菌活动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恶臭或异味的结果。
霉菌:霉菌易在有氧、水分少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在富含淀粉和糖的食品中也容易滋长霉菌。
(2)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pH值: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较适宜,霉菌和酵母在弱酸的环境中适宜。
一般以pH值4.6为界限。
氧气:水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细菌要求A W>0.94,大多数酵母要求A W>0.88,大多数霉菌A W>0.75。
营养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
温度:根据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性、嗜温性和嗜热性三个类群。
1.1.2害虫和啮齿动物1.2化学因素1.2.1酶的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水分活度等的影响。
《食品保藏的原理》课件

食品保藏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盐腌、糖渍、干燥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 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食品保藏技术,如冷藏、冷冻、真空包装、 辐射保藏等。
未来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安全和健康,如开发新型的防腐剂和抗 菌剂,以及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食品保藏等。
02
《食品保藏的原 理》ppt课件
目录
• 食品保藏的基本概念 • 食品腐败与变质 • 食品保藏技术 • 不同类型食品的保藏方法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未来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食品保藏的基本概念
食品保藏的定义
01
食品保藏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 技术,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延长 其保存期限的过程。
饮料类食品的保藏方法
低温冷藏
将饮料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延缓饮料中的化学反 应和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质期。
灭菌处理
对饮料进行高温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杀死其 中的微生物,延长保质期。
无菌包装
将饮料进行无菌处理后装入无菌包装中,隔绝外 界的微生物和氧气,延长保质期。
0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将肉类食品存放在低温环 境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和酶的活性,延长保质期 。
真空包装
将肉类食品放入真空袋中 ,排除空气并密封,以延 长保质期。
防腐剂保藏
在肉类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如硝酸盐、山梨酸钾等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 长保质期。
果蔬类食品的保藏方法
冷藏
将果蔬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延缓果蔬 的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延长保质期 。
生产过程控制
通过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食 品不受污染。
3
食品保藏学食品的化学保藏

涂膜
将抗氧化剂制成涂膜剂,涂抹在食品表面,形成 一层保护膜,防止食品与氧气接触。
浸泡
将食品浸泡在抗氧化剂溶液中,使食品表面形成 一层抗氧化剂薄膜,防止食品氧化。
抗氧化剂的安全性
01
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实验验证, 以确保对人体无害。
山梨酸及其钾盐
主要用于糕点、果汁、果酱等,具有抗菌性 强、毒性低等优点。
丙酸及其钠盐、钙盐
主要用于面包、糕点等,具有抗菌谱广、防 霉效果好等优点。
脱氢乙酸
主要用于腐乳、酱菜等,具有抗菌性强、防 霉效果好等优点。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防腐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及功能,抑制其生长繁殖, 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保鲜剂的安全性
确保所使用的保鲜剂符合国家 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注意保鲜剂的残留量和长期使 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于某些保鲜剂,如苯甲酸等 ,应该控制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某些保鲜剂,如亚硝酸钠 等,应该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 用条件,避免因过量使用而引 起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
05
防腐剂
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从而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 的。
保鲜剂
通过与氧气反应,减少食品中 的氧气含量,延缓食品氧化。
保鲜剂的使用方法
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保鲜要求,选择合适的保鲜剂。
注意保鲜剂与其他食品添加剂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 良反应。
根据保鲜剂的使用说明,确定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注意保鲜剂的保存方式和条件,避免受潮、光照等影响 其效果。
常用抗氧化剂的种类
食品的低温保藏技术PPT课件

• 引言 • 低温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 • 常见的低温保藏技术 • 低温保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低温保藏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低温保藏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低温保藏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食 品温度来延长食品保质期和保鲜 的方法。
重要性
低温保藏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和 品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减少食品损失, 保障消费者健康。
详细描述
在肉类和鱼类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低温保藏技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减缓化学反应速度,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低温处理可 以保持食品的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重要应用领域,通过低温处理可以延长保质期,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品质。
节能技术
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降 低低温保藏技术的能源消 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意识,推动低温 保藏技术的绿色发展,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制冷技术
研发新型制冷技术,提高制冷效 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成本。
智能化控制
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低温 保藏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冷藏技术适用于新鲜蔬菜、水 果、肉类、乳制品等易腐食品
的保鲜。
冷藏温度通常控制在0°C到 10°C之间,不同的食品需要不
同的冷藏温度和湿度条件。
冷藏技术需要注意食品的包装 和摆放方式,以及定期检查食
品质量,防止食品变质。
冷冻技术
冷冻技术是通过将食品冷冻结冰,抑 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延长食品保 质期的技术。
02
低温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低温可以显著减缓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
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医学ppt
2
第一节 温度对食品变质腐败
的抑制作用
一、温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一)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微生物的耐热性
• 分类:嗜热菌、中温性菌、低温性菌、嗜冷菌 • 产芽孢菌比非芽孢菌耐热 • 芽孢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医学ppt
3
2、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 微生物的种类 •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 培养温度 •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 初始活菌数 • 水分活度 • PH值 • 蛋白质 • 脂肪 • 盐类(取决于盐的种类和浓度) • 糖类(取决于糖的种类和浓度) • 其他因素(防腐剂、真空度等)
第二章 食品变质腐败的抑 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无生机原理 •假死原理 •不完全生机原理 •完全生机原理
医学ppt
1
本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 温度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水分活度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PH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电离辐射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其他因素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医学ppt
4
3、耐热性的表示方法
◆加热时间与细菌芽孢致死率之关系
热力致死速率曲线 图2-4 D值(指数递减时间)——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死 温度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90%所需要的加 热时间。 D值越大,表示细菌死亡速率越慢,细菌的耐热性就 越强。 TRT(热力指数递减时间)——在任何热力致死条件 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原有残存活菌数的1/10n时所需 要的加热时间。 TRT值本质上与D值相同 TRT=nD
低甚至不产生毒素
医学ppt
15
三、水分活度与酶的关系
• 必须控制水分活度在最低AW 以上酶才能起催化作用。 • 当水分活度在中等偏上范围内增大时,酶活性也逐
食品的干制保藏精品PPT课件

干燥速率曲线
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 到最高值,然后稳定不变,此时为恒率 干燥阶段,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 快,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恒定, 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 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 速率.
从内部扩散到表面的水分不足以润湿 表面,水分汽化的前沿平面由物料表面 向内部移动,此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
食品的干制保藏
1 食品干藏的原理 2 食品的干制过程 3 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 4 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 5 干制品的包装和保藏 6 干制品的干燥比和复水性 7 中间水分食品
食品干藏的原理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通常细菌类生长发育的最低水分活 度为0.90,酵母菌类及真菌类分别 为0.88和0.80. 耐热性在水分活度0.2~0.4之间为 最高,在0.8~0.4的区间内,随水分 活度的降低,耐热性逐渐增大.
缺点:成本高,干制品极易吸潮和氧 化.
4 辐射干燥法
利用电磁波作为热源使食品脱水的方法 红外线干燥法 微波干燥法
红外线干燥法
该法是利用红外线作为热源,直接照射 到食品上,使其温度升高,引起水分蒸 发而获得干燥的方法。 红外线因波长不同而有近红外线与远红 外线之分,但它们加热干燥的本质完全 相同,都是因为它们被食品吸收后,引 起食品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使电 能转变成热能,水分便吸热而蒸发。
2. 接触式干燥法
滚筒干燥 带式真空干燥
3. 升华干燥法
原理:压力低于三相压力时,或在温 度低于三相点温度时,改变温度或 压力,使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过程:冻结和升华.
冻结方法有自冻法和预冻法.
加热的方法有板式加热、红外线加 热及微波加热等.
真空冷冻干燥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1 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我国食品辐照研究最早于1958年开始, 70年代在四川、河南、天津、北京、上海、 东北地区、湖南、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食品 辐照的研究。 ✓1970年在巴黎成立了“食品辐射(照)国际 计划”(IFIP),先后共有24个国家参加该计 划,分工协作进行研究。
食品保藏原理
6.2 食品辐照的基本原理
6.2.1 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为同位素,自然界中有1800多种同位素, 稳定的有300多种,不稳定的有1500多种,不稳 定同位素衰变过程中伴有各种辐射线产生,这些 不稳定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
6.2.1 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 半衰期 放半射衰性期强以度t因1/衰2表变示降,低则到根原据来前一面半公所式需可的得时:间称 为半衰期λ。t1或/2原=l子n2数=衰0.变69至3 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对即于衰单变独常的数一与种同放位射素性半元衰素期而的言乘,积半为衰0期.6和9衰3,变
食品保藏原理
6.2.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吸收剂量速率: 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在单位时间中所吸收的能量 称为吸收剂量速率。单位为Gy/s 吸收剂量速率与照射距离和辐射强度有关。距离越 近,吸收剂量速率越大,距离相同,辐射强度越大, 则吸收剂量越大。 物料不同,吸收剂量速率也是不一样的。
食品保藏原理
,使之抑制发芽、推迟成熟、杀虫杀菌、防止
的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霉变,从而达到保鲜或贮存的目的。
食品保藏原理
与微波的区别: 辐射是利用原子核衰变产生的电磁
波来处理食品,而微波则是将电能转化 为电磁波来处理食品。
食品保藏原理
6.1.1 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1896年,亨利·贝克莱在研究各种物质的 磷光现象时,发现了放射性。 ✓1896年,Roentgen发现了X射线,并对 这种射线的特性做了完整而准确的计算。
这样可利用半衰期求出其衰变常数。 常放数射一性样强也度是因常衰数变。而用随作时食间品不辐断射减加弱工,的此辐特射源 60C点o在的筹半建衰辐期照为场5.2时7年必,须1考37虑Cs的为问30题年。。
食品保藏原理
6.2.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能量单位:电子伏特ev
表示辐射能量单位通常用eV,即相当于1个电 子在真空中通过电位差为1伏特的电场被加速所 获得的动能。1ev=1.6×10-19KJ
6.2.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辐射剂量与吸收剂量关系 在辐照场仪器测定的是辐射剂量,而食品保藏通常讲 的是吸收剂量,它们之间可以换算。
D=f×X D为吸收剂量,X为辐射剂量, f为转换系数
空气 f=0.83,食品 f=0.92—0.97 对空气来讲,1伦琴就等于0.83拉德(Rad)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
6.1.1 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1898年斯密特和居里夫妇独立地观察到 钍化合物发射类似的射线。同时居里夫妇 从铀盐中分离出了一个新元素,取名镭(由 拉丁词radius而来,意为射线) ✓1921年Schraty获得X射线杀菌专利。
食品保藏原理
6.1.1 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1943年美国发表了对汉堡包进行辐照杀 菌的论文后,美国由此解决了海军食品保 存问题。尔后研究遍及美国90多所大学及 科研单位。 ✓五十年代初前苏联、欧洲和日本也相继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食品保藏原理
6.2.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照射剂量:千克(C/kg),以前曾用伦琴(R) 伦琴就是标准状况下,每立方厘米空气(0.00129g) 形成一个正电或负电的静电单位的X射线或γ射线的照 射量。一个正电或负电的离子具有4.80×10-10 e.s.u, 1R=2.58×10-4C/kg(空气)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的辐照保藏
食品保藏原理
内容提要
食品辐照的意义及特点 食品辐射的基本原理 食品的辐照效应 食品辐射的影响因素 食品辐照保藏方法 食品辐照的卫生与安全
食品保藏原理
6.1 食品辐照的意义及特点
食品的辐射保藏是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 灭食菌品、辐照杀保虫藏,是抑指制利鲜用放活射食线品核的素生60C命o活或1动37,Cs 从的而γ射达线到,防以霉及、加速防器腐产、生延的长电食子束品等货辐架照期食目品
食品保藏原理
6.1.1 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八十年代--食品辐照已进入一定规模的生产阶段 ✓1984年~1997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辐照 卫生标准基本覆盖了绝大部份食品。 迄今为止,已有42个国家批准了500多种辐照食品 辐照食品虽然从技术上讲已相对成熟,但由于公众 的接受性、各类别食品的标准、法规以及检验、辐 照设施等尚存在问题,辐照食品未被广泛接受。
6.2 食品辐照的基本原理
6.2.1 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
放射性衰变
每个实放践射证性明同,位在素单经位放时出间射内线,衰后变,着就的转原变子成核另一 个原的子数核目,和从其不总稳数定成的正元比素,变这成一稳过定程同是位不素可。原 子核逆的的转,变可过用程公称式为表放示射如性下衰: 变。
N=N0e-λt
食品保藏原理
6.2.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场内单位质量被辐射物质 吸收的辐射能量,简称为剂量。 法定不单同位食为品J在/k同g,样也的称辐为射戈源瑞的G照y射,量以照前射用时拉,德有Rad
些食品就会比1G另y一=1些J/食k品g=吸1收00较Ra多d的能量,即 照射吸过收程拉中德物量料较接大受。的辐射剂量,即吸收辐射能量的 单位数极为重要,物料不同,吸收辐射能的程度不同
食品保藏原理
6.1.2 食品辐照的特点 ✓ 射线具有较高能量,穿透力强; ✓ 耗能低,可以节约能量; ✓ 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卫生; ✓ 很好地保持食品的新鲜状态和食用品质;
食品保藏原理
6.1.2 食品辐照的特点 ✓ 改善品质,提高产品档次; ✓ 杀虫杀菌可作为进出口贸易有效的检疫处理
手段; ✓ 常温下保藏较长时间; ✓ 节约食品包装材料、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