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肝转移手术后能活过五年吗
胰腺癌晚期肝转移肩膀疼吗,还能治吗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转变导致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令人十分痛苦,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于胰腺位置较为深藏,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多数伴随有肝转移,还有肩膀的疼痛,那么胰腺癌晚期肝转移肩膀疼吗,还能治吗?对于胰腺癌的晚期转移,治疗是有一定的必要的,然而治疗的难度却十分大,一些患者在转移后可能会有肩膀疼痛等不适的症状。
肩膀疼痛可能是由于癌症细胞转移到骨骼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化疗等治疗造成的副作用。
对于肩膀疼痛等症状,可以通过肌肉松弛剂和止痛药等药物来缓解不适感。
但是这些药物对于疼痛的缓解可能有些作用,对于病情的治疗则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因此对于胰腺癌病情的控制却也是十分重要的,胰腺癌晚期肝转移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针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即使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胰腺癌晚期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治疗对胰腺癌能起到祛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肿瘤病人,可以用中医进行保守治疗中医辩证用药,帮助患者机体扶正,补充元气,调理患者的饮食和睡眠质量,恢复患者体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患者的生活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作为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
在临证中,通过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重建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五年复发转移高峰期。
针对胰腺癌晚期肝转移肩膀疼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效果,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
胰腺癌转移肝癌晚期怎么办,有的救吗

胰腺癌是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0%,胰腺癌转移至肝脏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通常表明癌症已经进入晚期,治疗也更为困难,那么胰腺癌转移肝癌晚期怎么办,有的救吗?手术是治疗胰腺癌转移至肝脏最常见的方式。
然而,由于转移灶通常很小,且在肝脏深处,因此手术并不总是可行的选择。
如果手术可以实施,可能需要移除整个肝叶或者进行肝切除术。
手术可能会在化疗和辅助治疗(如放疗)之前或之后进行。
其次,化疗也是治疗此类癌症的一种方式。
化疗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手术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化疗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寿命。
目前已经有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被证明对治疗胰腺癌肝转移很有效。
放射治疗也可以被用来治疗胰腺癌转移至肝脏。
放疗可以精确地照射肝脏中的肿瘤,以减少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中医中药可以增强抗癌药物疗效、降低抗癌药物毒性、预防和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不仅可用于胰腺癌的术后,帮助加快身体恢复,增加身体吸收、补充营养等都非常有好处,患者在手术前也可服用,可以缩小瘤体、减少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联平衡理论,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由袁希福老中医总结归纳出的一条中医防治肿瘤的规律。
在临证中,其抗癌理论的实质内涵是,抓住癌症患者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在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灵活用药,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使气血调和,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疾病亦趋康复。
胰腺癌转移至肝脏是一种严重的癌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即使在晚期,仍然有一些救治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帮助缓解他们的症状,例如饮食管理、体育锻炼和心理支持等。
全面治疗是关键。
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能长期生存吗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危害是很大的,患病者异常痛苦,因能够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手术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那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能长期生存吗?关于胰腺癌患者术后能否长期生存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与患者的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体质、心态、手术的方案以及后续的治疗等有关系。
手术通常在病情早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部分早期患者甚至能够达到根除的效果,能够长期生存,不过也有患者病情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不完全,术后可能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患者的生存期也会受到影响;有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一蹶不振,缺乏治疗的信心,即使手术切除后也认为自己活不久了,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影响生存时间。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想要延长生存时间,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做好护理工作,还应重视巩固治疗。
胰腺癌患者术后应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消除负面的情绪,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热量和矿物质,维持机体的营养需求,改善患者体质,增强体能。
对于胰腺癌术后巩固治疗,患者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放化疗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预防病情反复,不过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慎重选择。
相比之下中医比较温和,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在术后以扶正祛邪去原则,把扶正元气放在首位,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改善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还能抑制肿瘤细胞,预防病情反复,延长患者生命。
另外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联合中医也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胰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患者 , 选择 可 能会 影 响胰腺 癌 肝转 移 患者预 后 的 因素 : 龄 、 别 、 年 性 血型 、 病程 、 首发 症状 、 瘤大体 、 肿 肿瘤 组 织类 型、 病理 分级 、 巴结转移 、 前合 并症 、 淋 术 伴发 病 、 术性质 、 手 手术 方 式 、 转移 灶 部位 、 转 移 灶 个数 、 转移 直 肝 肝 肝 径 、 转 移 处理方 式 、 肝 术后化 疗方 案 、 前 血 H s g 抗- B 、 B A 、 HB 、 . c C A、 A 1 5 C 1 -、 术 B A 、 H s H e g 抗. e 抗 HB 、 E C 2 、 A 99 术 前肝 功 能 , 因素 分析 各 因素 对生存 率 的影 响 。 多因素分 析 用 C X 比例 风 险模 型。结 果 胰 腺 癌肝 转 移 患者 单 O 的 中位生存周期为 8O个月。单 因素分析提 示患者 的年龄 、 . 病程、 肝转移灶部位、 H e抗一B 、 抗.B 、 H c 直接胆红 素、 间接胆 红 素 、 直/总胆红 素 、 总蛋 白、 蛋 白、 球蛋 白是 影 响 患者预后 的 主要 因素 , 球 白/ 多因素 分析提 示 患者 的 年龄 、 病程 、 转移 病 灶部位 、 一 e直接 胆 红素 、a 总胆 红 素 、 肝 抗 HB 、 _/ C _ 总蛋 白、 球蛋 白 、 球蛋 白影 响 患者 的预 后 。 白/ 结论 患者的年龄、 病程 、 肝转移病 灶部位、 H e 直接胆 红素、 L总胆红素、 抗一 B 、 ./ 茧 总蛋 白、 球蛋 白、 / 白 球蛋 白是 影 响胰 腺 癌肝 转移 患者 预后 的 主要 因素 。
晚期胰腺癌肝转移怎么办,能不能治

晚期胰腺癌肝转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治疗难度极大。
一旦被确诊,患者和家人都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因为这种疾病的疗效非常低,而且很多患者会出现肝转移,使病情治疗难度增加,那么晚期胰腺癌肝转移怎么办,能不能治呢?胰腺癌肝转移治疗难度大,但仍是可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化疗。
胰腺癌的肝转移可以用化疗药物治疗,这通常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它只能缓解一些症状,并没有治愈的可能性。
2. 放疗。
放疗也是一种治疗晚期胰腺癌肝转移的方法,但它和化疗一样只能缓解症状,而没有治愈患者的可能。
3. 手术。
如果肝转移的表现较轻或局限性较好,可以考虑行手术切除。
但这需要在肝转移范围较小、手术切除难度较低的情况下才可行。
此外,手术本身的风险也比较高。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对于晚期胰腺癌肝转移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晚期病情较重,采用单一的治疗手段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选择多手段、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中医在脑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脑瘤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较小,通过放化疗能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但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生存时间。
中医可扶正祛邪。
采用中医治疗脑瘤,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用药,让患者更好的恢复。
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
指出“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状态,并以此为目标,采用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纠正癌症患者机体内正邪失衡的状态,恢复脏器、气血的运化协调,促使正气的生发,从达到“养正邪自除”的功效。
胰腺癌肝转移患者体质差,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身体的康复更有帮助。
控制体重和饮食:保持正常的体重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患肝癌的风险。
大数据统计:80%癌症术后三年内复发转移,这个疗法助力Ⅲ期癌症患者挺过五年“生死劫”

大数据统计:80%癌症术后三年内复发转移,这个疗法助力Ⅲ期癌症患者挺过五年“生死劫”中国人谈癌色变,提到癌症,就能想到死亡。
可是在临床上还有一个词专属于癌症,它叫'五年生存率'。
临床上,当医生跟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时,总会提到这个词。
从字面上来理解,它就是一种癌症能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比例,可为什么癌症的生存时间要以五年为限呢?因为癌症有复发和转移的机会,他不像其他良性疾病,治好了就不会复发,不会危及生命,例如骨折,外伤等良性病。
所以,癌症患者在做完手术,接受了放疗和化疗以后,需要定期的复查和随访,监测癌细胞有没有复发和转移,因为癌细胞复发或者转移,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专家从大量的资料统计和临床观察中发现,80%以上的癌症是在手术后3年复发或转移的,而只有10%是在5年后出现,所以,临床上常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价癌症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偏偏是5年?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它易扩散和转移。
据临床上的多个数据统计,患者之所以活不到五年,大多是在手术治疗前就已经出现转移和扩散,所以即使切除癌症病灶,残留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潜伏时间,也会再重新增殖,再通过血管和淋巴在别处'安营扎寨'。
所以,很多医生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后,会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意味着把所能看见的肿瘤已经全部切除,但这只能说明病情得到了控制,并不能说明已经治愈,毕竟癌细胞有没有转移和扩散,医生也是无法确定的。
而以5年为限,如果经过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5年,而且没有任何复发迹象,就可以认为治愈。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选择5年生存率,而不是1年、2年生存率。
这是因为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的高峰期是在手术后的前5年,如果5年之内没有复发和转移,那么再次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概率就非常低了,可以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
所以,如果你不幸患癌,但是5年后没有复发和转移,那么要恭喜你,基本上已经战胜癌症了。
但也有极少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迟发性的复发和转移,所以,癌症患者需要长期的监测和复查。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胰腺癌是癌症里面杀伤力非常强大的一种癌症。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等。
胰腺癌这个病的发现比较困难,一经发现,一般都是中晚期了。
所以说它的预防非常重要。
胰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早期诊断也比较困难。
近年来一些名人因胰腺癌逝世,再次引起了世人对胰腺癌这种恶性肿瘤的普遍关注。
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的癌症,预后极差。
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后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对手术辅助化疗并加用放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达40%。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
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
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
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介绍,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目前,8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因此,国际上将胰腺癌称为“21世纪医学的顽固堡垒”。
在各种检验、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胰腺癌仍然很难被早期发现?赵玉沛指出,除了胰腺癌具有较特殊的解剖位置——隐匿于腹膜后,患者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之外,医患双方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胰腺癌很难被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
为早期发现胰腺癌,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为胰腺癌高危人群建立了预警指标,从而缩小了胰腺癌防治的包围圈。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哪些征兆说明胰腺癌术后转移了

胰腺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癌症,它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影响生命安全,转移是导致胰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出现转移就没救了,关键在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因此,手术后应特别当心转移,一旦出现征兆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病情。
那么,哪些征兆说明胰腺癌术后转移了?对于胰腺癌手术,一些患者和家属存在误解,认为做了手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然而,手术作为局部治疗手段,往往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而胰腺癌在形成之初就已在发生转移,因而手术切除后机体往往存在有微小、隐匿病灶,以及癌栓、癌细胞等。
由于手术创伤,加上疾病本身消耗,术后机体免疫力较低,对这些残留癌细胞的控制、抑杀及清除力度不够,给其生长、增殖,进而形成能够被查出的转移灶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目前对胰腺癌的治疗多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通过配合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抑杀残留癌细胞,并通过中医治疗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自身抗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转移风险。
此外,术后转移的征兆也要特别当心,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一旦胰腺癌术后出现转移,疾病自身影响,加上前期治疗损伤,患者很容易出现消瘦、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征兆。
同时,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患者还会出现相应的转移征兆,如骨转移患者表现为剧烈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肝转移患者表现为肝区疼痛、厌食、黄疸等;脑转移患者表现为头痛、视力减退、呕吐等;肺转移患者表现为咳嗽、痰血、胸痛等。
发现这些征兆后要及时就医排查,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治疗。
此时,能手术患者尽可能接受二次手术,并及时联合其他治疗。
由于中医治疗兼顾祛邪与扶正,控制病情的同时帮助增强体质,因而联合中医治疗往往有助于增强患者整体疗效,并有助于提高机体对治疗耐受力,减轻治疗副作用。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患者,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甚至能发挥主导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因此,建议确诊的胰腺癌术后转移患者尽早配合中医治疗,以改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约有90%的胰腺癌都是发生在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而且发展迅速。
肝脏是胰腺癌中晚期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想选择手术治疗,因此胰腺癌肝转移手术后能否活过五年也就成了患者比较关心的话题,
胰腺癌肝转移手术后能活过五年吗?
希福中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指出,早期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其切除率在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100%,但是近年来老年人群患病者增多,发病率的升高显然与人口平均寿命增长和诊断技术进步、检出率提高有关,但也不能忽视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
再加上出现肝转移,两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胰腺癌肝转移由于预后极差。
症状出现后,患者平均寿命约9个月,手术后5年存活率不到2%。
但是手术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的胰腺癌肝转移患者都能进行手术,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多发转移的患者是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若要勉强施行手术,结果不但达不到治愈目的,可能还会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有的患者开刀后,发现肿瘤严重粘连而无法切除。
手术创伤导致患者原本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免疫力骤然下降,结果癌细胞更肆虐逞强。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胰腺癌肝转移患者可以采用中医治疗。
中医有比较强的整体观念,能够对患者各个机制进行调理,增强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
而且中医辩证施治,因人因病治宜,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补气养血,内外同治,更有效的增强了抗癌效果。
中医治疗胰腺癌肝转移从患者整体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全面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从而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