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交通效率、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种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
它将传感器、通信、信息处理和控制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安全、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设施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应用领域和技术组成三个方面论述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集成不同技术和资源,建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提高交通流畅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它利用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技术,实现交通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能够实时进行交通监测、交通预测和交通控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优化的交通服务。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1. 城市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对城市内的交通流进行智能控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车辆检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以达到最佳的交通流控制效果。
2. 交通运输安全: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高精度定位、车辆通讯和道路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的及时监测和处理。
例如,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预警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交通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交通数据,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
例如,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路况提供最佳路线推荐,减少交通时间和燃料消耗。
同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和智能交通终端设备,可以将交通信息精确地传递给用户,提高用户的出行便利性。
4. 交通设施维护: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实现对交通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信息项: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和范围2、各方的权利和义务3、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4、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规则5、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6、服务质量和性能要求7、费用和支付方式8、协议的有效期和终止条件9、争议解决机制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规范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合作与运营事宜。
2、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和范围21 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211 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信号控制、车辆监测与跟踪、智能导航、交通流量预测等功能。
3、各方的权利和义务31 提供智能交通系统的一方有权按照协议约定收取费用,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11 有权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
312 有义务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
32 使用智能交通系统的一方有权享受系统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321 有义务遵守系统的使用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322 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费用。
4、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41 智能交通系统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411 具备可靠的通信能力,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准确性。
412 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5、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规则51 系统收集的数据应仅限于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如车辆行驶轨迹、交通流量等。
511 收集的数据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经过用户的明确同意。
512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加密和安全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52 数据的使用仅限于改善交通管理、优化交通服务和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521 不得将数据用于其他未经授权的目的。
6、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61 采取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访问控制等。
611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62 对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严格保护,不泄露、不滥用。
621 在处理用户隐私信息时,遵循相关的隐私法规和政策。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交通流动、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交通效率和安全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其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交通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智能交通设备智能交通设备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车辆识别设备、车载终端、远程监控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收集交通流量、车辆信息等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智能交通管理中心智能交通管理中心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负责对交通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制定交通调度策略,实现对交通流的精确管控。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中心,交通部门可以对道路拥堵、事故等问题做出及时响应,保障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
(三)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交通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
通过该平台,交通用户可以获取交通实时信息、路况预测、交通事件提醒等服务,为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也是交通管理部门发布交通信息、开展交通宣传的重要渠道。
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案例(一)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传统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往往是固定周期,无法根据实际交通流量进行调整,导致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路口的交通流量实时调整信号灯的开放时间,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分配,提高交通效率。
(二)智能交通车辆管理智能交通车辆管理系统通过车载终端与管理中心的实时通讯,可以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违章查询和处罚等功能。
这样既可以为车辆提供安全保障,又可以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管,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指在道路、车辆、驾驶员和交通管理机构之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提高交通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系统。
它运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计算技术,通过实时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状况信息,并为交通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智能交通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如无线通信、车载导航、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实时监控和信息交互: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路况和交通事故等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这些信息交互传递给交通参与者,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做出决策。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收集大量的交通数据,如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交通信号灯状态等,通过数据分析对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
3. 基于位置的服务:智能交通系统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车载导航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导航和路线规划,减少行车时间和燃料消耗。
4. 智能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交通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堵塞和排放。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堵塞和排放,提高交通效率。
2.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收集、处理和传递交通状况信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3.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载设备自动扣费,减少人工收费环节,提高通行效率。
4. 路况监测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使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对道路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改进交通运输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系统。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智能交通系统是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上,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实现对交通流、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车辆、道路和管理中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为交通管理者和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指导。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和应用1. 道路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拥堵状况和事故情况等信息,可以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调度,优化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通过智能摄像监控和违法行为检测,可以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率,保障道路交通秩序。
2. 交通事故预防: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和感知技术,实现车辆之间与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通,提供及时的交通警告和协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车辆碰撞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及时发出碰撞警报,提醒驾驶员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
3.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绿色交通管理,优化路况和信号灯的控制,减少车辆拥堵,降低车辆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车辆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 提供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拥堵情况、最佳路线规划等,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减少出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三、智能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智能交通系统所涉及的信息收集和传输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和交通数据,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2.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广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的支持,需要对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增加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和信息通信网络的交通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以及改善出行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与优势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先进交通管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通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实时交通状况的监控、拥堵预测和交通信号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的安全性。
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优势包括:1. 提高交通效率: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交通数据,能够精确预测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2. 增强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交通监控摄像头、车辆定位设备等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预警交通事故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便利出行体验:通过智能交通系统,驾驶员和乘客可以获得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交通流量、最佳路线等,从而能够选择最佳的出行路径,减少通行时间。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依赖于多种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流量监测技术:通过交通监测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并将数据传输至交通管理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交通优化。
2. 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
3. 路网导航技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和最佳路线选择,提供导航服务和实时交通指引。
4. 车辆通信技术:车载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车辆与交通管理中心的连接,通过交换信息,提供实时的交通导航和警示信息,改善道路安全和行车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

产生背景
1、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
2、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 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
3、交通拥堵已成为大中城市交通中的普遍现象;
4、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造成的损失巨大。1999年,全国共发生412,800起交通事故,其中83,529人死亡, 286,808人受伤,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折款多达21亿元人民币;
二、交通监控系统
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 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运营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度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 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 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 的指挥。
2002年4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正式 实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中山、济南、青岛、杭州十个城市作为首批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 程的试点城市。
谢谢观看
1996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交通部重点项目《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99年《智能运 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1999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全国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国智 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工作全面展开,2001年课题完成,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2002年出版《中国智能交通 系统体系框架》一书。
智能交通系统

4.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3)超声波检测器 根据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通过对发射波和
反射波的时差测量实现位移测量的设备
4.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4)激光车辆检测器 (5)红外车辆检测器
通过红外激光发射和接收来实现对车辆 Nhomakorabea同步 扫描, 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智能交通系统能做什么
电子支付系统 ——支付便利, 节省时间
➢ 不停车收费 ➢ 拥堵收费 ➢ 公交卡 ➢ ……
2.智能交通系统能做什么
紧急交通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快速响应, 降低损失
➢ 事件检测 ➢ 应急响应 ➢ 事件管理系统 ➢ ……
3.信息与控制技术在ITS中的地位
ITS使用的信息与控制技术
➢ 交通信息和控制系统(Traffic Information & Control System)
➢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智能交通
智能运输系统, 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传 感器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 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 和车辆制造等方面, 加强车辆、道路、管理 者三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形成的一种实时、 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最终使交通运 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 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 行处于最佳状态。
单点控制 干线绿波 区域控制
4.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交通控制理论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控制(NTCIP、ATC2.5) (2)信号与诱导协同控制 (3)车路协同协同控制
4.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车联网络(Vehicle ad hoc networks,VANET) 的基本思想: 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车辆可以相互交换 各自的车速、位置等信息以及车载传感器感知的数 据,并自动的连接建立起一个移动的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3、相机立杆距离影响抓拍的3个因素
因素①:杆件安装距离决定了系统场景 我们系统监控场景的宽度要求覆盖2标准车道 7.5米(2车道*3.75标准车道)左右;而我们系统车牌识别车牌宽度 的范围在90~140之间,以上是该系统对像机监控场景的整体要求。 因素②:杆件安装距离决定了像机的监控角度 像机的监控角度影响视野内车辆的前后跟车的遮挡问题。立杆位置距离停止线越远,前后车遮挡问题越严重; 立杆位置距离停止线越近,越能规避前后车遮挡问题。而监控车道车辆的前后车遮挡,影响系统的智能分析,从而 也影响到系统效果的发挥。 因素③:杆件安装距离决定了系统的补光能效 系统的补光设备在设计上都有最佳补光的距离范围,在该距离范围内立杆,才能达到系统最佳补光要求。满足 系统的夜间补光要求,才能确保系统夜间运行。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9、布线安装
安装LED灯 安装相机
安装抱杆箱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10
机箱供电设备
空开
一般单个配电机箱内的主空开选用25A,分空开选用10A
(仅供参考)
电源防雷器
推荐:AM3-20和DK-220AC20 Ⅰ型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10
机箱供电设备
自动重合闸
根据额度电流进行选配
网络防雷器
推荐:DK-nDCt/RJ45和RJ45-E100/4S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N
市电接入
机箱供电防雷接线示意图
N L
推荐配备 可选配
L N
PE接地端
N
电源防雷器 主空开
L
自动重合闸 稳压电源 (ups功能可选)
L
4平方接地线直连 接地排
L
分空开
(机箱设备供电) 接地线
如何进行勘察
1、勘察前的准备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如何进行勘察
2、实地勘察(选点、拍照)
优先南北 道路“干净”
弃宽选窄
施工便捷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如何进行勘察
3、资料整理
现场堪察表
设备数量表
施工图纸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智能交通施工流程图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1、基础开挖
N
分空开
(杆件设备供电)
落地机箱接地排
供电插座
杆件设备 相机 灯
电源线
网线
网线
交换机
接地线
网络防 雷器
网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络防 雷器 智能终端盒
接线时请注意防雷器、空开及自动 重合闸三者的安装位置关系,保证 防雷器及各相关设备正确接地!
机箱内设备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11、上电调试
安全!安全!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施工
多线圈 示意图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线圈切割施工
8、切割线圈
划开槽尺寸线 切槽 槽内清理 槽内下线 (双绞) 填槽 平整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线圈切割施工
9、布线安装
电源线:RVV3*1.5㎡
遵循图纸
线缆平直
做好标签
RVSP8*0.75㎡ 1.5㎡FVN尼龙护套线
1.5㎡FVN尼龙护套线
视频检测 功能
√
线圈检测 功能 闯禁令、 违反禁止 标线记录 功能
√
√
违章停车、 系统通过对视频的智能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违章 道路堵塞 停车,及道路是否存在堵塞,对存在情况产生图 报警 片报警信息; 信号灯状 态视频检 测功能 通过视频检测、分析的方式判定红绿信号灯状态;
√
√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3)镜头调试(定焦镜头有两个调整旋钮,内侧(图中右侧)的为光圈旋钮,外侧(图中左侧)的为聚焦旋钮,先调 整光圈使图片亮度合适,然后再调整聚焦旋钮,图片最清晰时锁紧光圈旋钮和聚焦旋钮。)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5、偏振镜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注意:根据实际环境选择档位,一般 情况下使用默认值1档即可。从1到4 档,早晨切换时间会提早,晚上切换 时间会变晚,即早晨需要较晚切换或 晚上需要较早切换时建议使用1档, 早晨需要较早切换或晚上需要较晚切 换时建议使用4档;5~8档预留使用。
铁锹、洋镐、电焊机、绳索、水平仪、套装工具、大
号扳手、摇表(测电阻)、穿线器、便携式切割机、 冲击钻、混凝土振动棒、柴油发电机
4
穿线、安装、调试设备
登高设备、万用表、穿线器、压接钳、套装工具、电 脑笔记本
5
安全防护用具
安全路锥、反光背心、安全带、安全帽、警示牌、导
向牌、车载爆闪灯、强光手电筒
智能交通系统
干扰 高
遮挡 低
一般
较高
高
较高
高
中
低
高
低
高
中
低
高
低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概述
自动切换为视频模式
线圈损坏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构成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定义及分类
电子警察,又称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安装在信号控制 的交叉路口和路段上,并对 指定车道内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不间断自动监测 和记录的系统.
8、切割线圈
注意事项: 单线圈 示意图
1.线圈槽的四个拐角处切45o斜角; 2. 线圈线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耐拉、 抗腐蚀和柔韧性能。推荐使用1.5㎡FVN尼龙 护套线; 3.环形线圈槽及导线的剖面,槽深为70mm80mm,槽宽为4-8mm左右; 4.环形线圈内线圈线不需要双绞,出环形线圈 后,线圈线必须双绞,每米大于20绞; 5.线圈周长和匝数的对应关系(一般4圈);
量尺寸
序号
1 2 3
立杆横臂
4-6M 7-11M 12-14M
基础尺寸(参考)
1.2*1.2*1.5 1.5*1.5*2.0 1.8*1.8*2.5
拍照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2、接地
长约1.5m
接地电阻<4Ω 接地线使用软质铜绞线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3、预埋管道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分类
(1)视频电警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分类
(2)线圈电警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功能和作用 •功能:电子警察系统功能体现在系统前端功能和系统后台应用两个方面,前者要求电子 警察系统除了实现单一的闯红灯抓拍功能以外,还要能实现卡口、禁左、禁右、压线、 变道、逆行等行为的全面记录,同时具备车牌识别、车身颜色识别、视频分析等综合智 能化功能;后者要求电子警察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违章处罚系统,更要逐步向交通诱导管 理的方向演进,以智能化的应用切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方便公众出行服务。 •作用:通过采集、处理、显示及发布交通流参数、事件等动态交通流信息,为城市道路 现代化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一流的交通信息支持与技术服务。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道路 交通进行有力的治理,既能有效的防止此类交通违章行为,减少由此引起的事故,又能 对违章的驾驶员起到威慑作用,促进交通秩序良性循环,同时能将部分交警解放下来,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警力不足,真正体现向科技要警力的无穷力量。
4、浇筑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5、立杆
将立杆和横杆连接固定 杆件内穿好铁丝,用于穿线 开始吊杆 将杆件吊至正确位置
将杆件固定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6、顶管破路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杆件立杆施工
7、管线施工
绿化带施工
路面施工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线圈切割施工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保证
1
施工前期安全准备
适用范围 • 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
2
施工安全设施准备
适用范围
• 白天必备安全设施 • 夜晚必备安全设施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3 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
• 警示牌摆放(普通公路)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智能交通电警系统概述 视频、线圈电警系统优缺点
功能名称 功能概述 采用视频检测技术,自动检测抓拍到机动车违反 交通安全法行为的连续照片,同时具有卡口功能 对所有过往车辆进行图像记录; 采用地感线圈方式检测车辆通行,触发相机对通 过车辆进行抓拍 系统可以通过对视频的智能分析判断车辆右/左 转、压线、跨线、违反禁止线等违法行为; 线圈检 测模式 视频检 测模式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构成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定义及分类
卡口系统即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能够对受监控路面的车辆信息进行 自动采集和处理的设备。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定义及分类
• 警示牌摆放(高速公路)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 警示牌摆放(视距不良公路)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 登高作业安全装备
梯子 脚手架 登高车 安全绳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严禁带强电操作!
• 施工现场用火注意事项
明火操作 适用范围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安全施工
• 高空作业注意事项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点位施工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系统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卡口系统设备布线,安装,接线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