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村庄规划(2011—2020)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年09月编制人员名单:解丽娟(规划师)马通耀(助理规划师)龙开成(助理规划师)计德松(助理规划师)余光耀(助理规划师)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说明书第一章总论 (6)一、规划背景 (6)二、村庄规划的内容 (6)三、规划指导思想 (7)四、规划原则 (7)五、规划依据 (8)六、规划期限 (8)七、规划区范围 (8)第二章村域概况 (9)一、区域位置 (9)二、自然条件 (9)三、社会经济条件 (9)四、资源条件 (10)五、设施现状 (10)一、发展优势条件 (11)二、发展制约因素 (11)第四章村域规划 (11)一、村庄定位................................................................................................................................................... 11二、村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1)三、村域产业发展方向 (12)四、村域人口与用地规模 (13)(一)人口规模 (13)五、产业规划 (14)第五章村域村庄布点规划 (14)一、村域村庄体系现状 (14)二、村域村庄体系结构规划 (15)三、村域村庄发展类型 (15)四、村域村庄发展战略 (16)五、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17)第六章村域设施规划 (18)一、道路交通规划 (18)二、村域给水规划 (18)三、村域排水规划 (18)四、村域电力规划 (19)五、村域通信工程规划 (19)六、村域燃气工程规划 (19)七、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9)八、社会保障事业规划 (19)第七章村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9)一、乡域环境现状 (19)二、环境保护目标 (20)三、防治污染主要措施 (20)第八章村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1)一、消防规划 (21)二、防洪规划 (21)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1)四、避灾疏散措施 (22)第九章中心村建设规划 (22)一、中心村现状概况 (22)二、现状建设条件分析 (23)三、中心村总体布局规划 (24)四、乡村特色保护与建设 (25)五、住房建设规划 (25)六、公共设施规划 (25)七、基础设施规划 (26)2、总用水量:为36.3M3/D。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区域位置 1二、现状概况 1三、发展条件分析 1四、相关规划 3第二章规划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5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六、规划对策 5第三章村域规划 6一、产业发展规划 6二、社会发展规划 7三、文物保护规划 7四、空间管制 7五、村庄性质 7六、人口规模 8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8一、规划用地 8二、用地布局 9三、公共设施规划 11四、市政设施 11五、防灾工程规划 15六、农宅 15七、节能减排规划 16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一、原则 17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7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7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9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19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0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0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

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

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1、气候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日照2769.8小时。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

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规划涉及八个村,分别为北官厅、西冯村、东冯村、旺庄伙、邢家庙、东蒿坡、西蒿坡、皮庄子。

各村详细情况见下表。

社区一览表3、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

4、现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5、村庄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程度高。

6、现状村域内村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目标 (1)四、规划指导思想 (2)五、规划年限 (2)第二章村域规划 (2)一、村域现状分析 (2)二、村庄性质与规模 (3)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4)四、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4)第三章村庄建设规划 (5)一、村庄现状建设情况 (5)二、村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6)三、村庄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6)四、规划用地发展方向和结构 (7)五、村庄用地布局规划 (7)六、村庄道路系统规划 (8)七、村庄绿地系统规划 (9)八、村庄工程规划 (10)九、村庄环卫设施规划 (13)十、村庄安全防灾规划 (13)十一、村庄住宅选型设计 (13)第四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4)一、近期规划年限 (14)二、近期项目规划目标 (14)三、近期主要建设项目 (14)第五章措施和建议 (15)一、制度保障 (15)二、技术保障 (15)三、资金支持 (15)附表一:XX村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16)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XX省省委、省政府开展了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探索适合不同地貌类型、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的新民居建设模式和途径,全面带动我省农村住房建设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求对村庄产业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以带动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在此背景下,及时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2008年8月1日);4、《XX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X建村〔1995〕220号);5、《XX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06年9月);6、《XX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10年)6、《XX省农村民居设计导则》(X建村〔2008〕544号);7、《关于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的指导意见(试行)》(X国土资发〔2009〕9号)8、XX区建设局和XX村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 1 - 第二章规划总则.......................................................................................................................................................................................... - 1 - 第三章村庄现状概况.............................................................................................................................................................................. - 2 - 第四章村庄性质、规划期限及规模 ......................................................................................................................................... - 3 - 第五章村庄规划布局.............................................................................................................................................................................. - 3 - 第六章村庄工程设施规划 ................................................................................................................................................................. - 5 - 第七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环境规划 ............................................................................................................................................... - 7 - 第八章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措施建议 ......................................................................................................................................... - 7 - 第九章建设项目实施引导 ................................................................................................................................................................. - 8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

村庄建设规划文本、说明书

村庄建设规划文本、说明书

雅河朝鲜族乡总体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总体规划第一节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发展目标第二节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第三节乡域村镇体系规划第四节乡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五节乡域基础设施规划第六节乡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七节风景旅游规划第三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建设规划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依据第二节村镇性质、规模第三节用地发展方向第三节建设用地布局第四节道路交通规划第五节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六节绿地系统和环境保护规划第七节防灾规划第八节近期建设规划第四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雅河朝鲜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村镇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雅河朝鲜族乡村镇建设的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划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依托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的开发,选择分离式的村镇发展建设道路;2、注重地域文化内涵挖掘,创造独特的人文生活;3、强调重点村镇的现代化建设,为旅游服务业提供空间。

第四条规划原则1、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2、注重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集中发展优质、高效、无污染的集约型农业;4、创建良好乡村人居环境。

第五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村镇规划标准》3、《雅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桓仁县总体规划》5、乡政府的发展建设意见6、雅河乡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相关资料。

第六条规划范围和重点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村镇总体规划阶段和村镇建设规划阶段,范围分别为乡域和镇区两部分。

“乡域”指乡行政辖区范围,“镇区”指乡政府所在地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北至201国道和雅河村小学,南至雅河村,东西至熔炼厂和教师住宅区。

本次规划重点为雅河乡乡政府驻地雅河村。

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2002-2005 远期:2006-2020第二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总体规划第一节经济、社会和村镇建设发展目标第八条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过程 (1)三、规划主要技术路线 (1)第二章规划总则 (2)一、规划依据 (2)二、规划指导思想 (2)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目标 (3)五、规划重点 (3)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及规模 (4)一、规划范围 (4)二、规划期限 (4)三、规划规模 (4)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4)一、村庄现状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4)二、村庄基础设施现状 (5)三、村庄主要问题分析 (5)四、产业发展规划 (6)五、村庄职能定位 (7)六、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 (7)七、村庄用地布局 (7)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 (9)一、道路交通规划 (9)二、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9)三、排水工程规划 (10)四、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0)五、环保、环卫设施规划 (11)六、防灾减灾规划 (11)七、能源利用规划 (12)第六章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13)一、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13)二、规划实施的管理策略 (13)三、资金投入机制 (13)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4)附表二: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14)图集:1、位置图2、村域现状图3、村庄现状图4、建筑质量评价图5、迁村并点规划图6、用地规划图7、规划总平面图8、道路交通规划图9、给水工程规划图10、排水工程规划图11、电力电信规划图12、绿地景观规划图13、减灾防灾规划图14、环卫设施规划图15、住宅选型图(一)16、住宅选型图(二)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正是从这一国情实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化龙镇村庄布点规划说明书

化龙镇村庄布点规划说明书

化龙镇村庄布点规划说明书⼴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〇⼀四年五⽉项⽬名称:⼴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布点规划委托⽅(甲⽅):⼴州市规划局番禺分局承担⽅(⼄⽅):⼴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州市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国家事业法⼈代码:事证第144000000366号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 城规编第(081100)院长:曾宪川总⼯程师:马向明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〇⼀四年五⽉主编单位:⼴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审定:王磊教授级⾼级⼯程师技术审核:张翔⾼级⼯程师项⽬总负责:谭国昭⼯程师项⽬组成员:谭国昭⼯程师曹胜威⾼级⼯程师肖红娟⼯程师彭静萍⼯程师何允全助理⼯程师罗毓豪助理⼯程师刘⽴志助理⼯程师周世武助理⼯程师匡霞助理⼯程师项⽬技术岗位责任表项⽬名称⼴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布点规划技术地位签名岗位资格教授级⾼级⼯程师审定⾼级⼯程师审核⾼级⼯程师总负责⾼级⼯程师项⽬组成员⾼级⼯程师⼯程师协编单位:⼴州市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城市规划设计⼄级[粤]城规编第092003号院长:邱建华博⼠、⾼级规划师项⽬总负责:王磊⾼级规划师项⽬负责⼈:吴伟权⾼级规划师审定:王磊⾼级规划师审核:李涛⾼级规划师校对:吴伟权⾼级规划师规划设计⼈员:李⼩勇城市规划师费海涛城市规划师梁浩斌城市规划师李斌城市规划师游乐城市规划师周志炫城市规划师⽬录⼀、总则 (1)⼆、现状分析及规划衔接 (5)三、村庄分类研究 (15)四、村庄发展规模预测 (21)五、新增住宅⽤地和经济发展⽤地规划指标与布局 (27)六、城乡管理边界 (35)⼋、⼀镇⼀社区规划 (37)九、⼯业⼊园 (39)⼗、配套设施规划 (43)⼗⼀、历史⽂化保护规划 (49)⼗⼆、⽣态保护规划 (52)⼗三、实施策略 (54)附录⼀:村庄建设⽤地规模汇总表 (55)附录⼆:规划图集 (55)⼀、总则1.1规划编制背景与过程1.1.1“番禺村庄布点规划”是承接上位规划的有效路径2012年,⼴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提出了“优化提升⼀个都会区,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扩容提质三个副中⼼”的总体发展部署。

建华村整治规划说明

建华村整治规划说明

扬州市邗江区建华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书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说明书目录一、区域位置二、现状概况三、规划设计构思四、规划布局五、建筑布局六、市政设施七、村民住宅设计八、技术指标一、区域位置建华村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西北侧,润扬大桥北接线以西,南距瓜洲镇区约6公里,北距扬州市中心约13公里。

建华村境内有沿江高等级公路东西向穿越,北距本次整治规划仅4000米左右;建华大街向东接扬瓜路,为村庄主要对外通道之一。

本次整治规划南北距离为970米左右,东西距离为340米左右。

二、现状概况1、本次整治规划用地面积为31.64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27.09公顷,水面面积4.55公顷。

现状居住户数184户,其中二层143户,一层41户,总人口为644人。

目前现状村庄建设用地8.03公顷,户均建设用地436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2、现状存在问题(1)道路系统不完善,村庄主干路已基本形成,但支路和入户道路未全部建成。

(2)村民住宅布局散乱,大多沿路和沿河布置,部分住宅零星散落布置,土地浪费现象较严重。

(3)现状住宅质量大多较好,多为2层建筑,但部分朝向较差,整治改造难度较大。

(4)小学现状用地1.1公顷,规模较小,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发展受限制,其所处位置不太合理。

(5)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环境质量尚需改善。

三、规划设计构思1、尊重村落自然形成的空间布局和建筑肌理,整合现有资源,避免大拆大建。

2、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打造水乡特色。

3、完善村庄道路系统,优化道路布局。

4、集中配套村庄公共设施。

5、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如垃圾堆放点、污水处理等。

四、规划布局1、规划结构力求结构清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采用“一带、双核、五片、多水系相连”的空间结构。

“一带”——保留与延承南北向村级主干道两侧商住,使其成为村庄内部有机联系主要通道。

“双核”——位于基地中心的商业核和生态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

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批办法》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四、规划期限村庄整治规划期限为—2030年。

五、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田畈街镇松林村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

六、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松林村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安全、便利、适宜的社会和人文环境,重点打造乡村景观游、乡村文化游,塑造亲水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成田畈街镇及周边城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后花园”。

2、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村庄整治,使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3、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整治目标(1)配套完善的文化、娱乐、体育、休闲设施(2)道路硬化率达到100%(3)用电普及率达到100%(4)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5)建设村庄较完善的排水设施4、生态环境建设目标(1)逐步实现村庄生活用能清洁化;(2)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3)村庄环境优美,形成花园式美丽村落。

第二部分村庄概况一、村庄位置1、田畈街镇区域位置与行政管辖田畈街镇系江西省重点建设示范镇,是江西省六个试点省直管县之一的鄱阳县下辖第二大镇,并被县委、县政府定位为“第二县城”,位于昌(南昌)九(九江)景(景德镇)“”腹地,、景湖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在此交汇。

是鄱阳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经济文化中心城镇,距瓷都景德镇仅32公里,距离县城50公里,前往,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一小时车程,去江西省城南昌市只需两小时左右,交通条件优越。

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67881亩,山林万亩,水面7075亩,总人境内口68026人(其中城区人口25183人)。

辖2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个农林场。

田畈街镇已成为鄱阳县的行政副中心。

2、松林村位置(1)地理位置松林村位于田畈街镇南部,距离田畈街镇区2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交通位置松林村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连接田畈街镇与鄱阳县的304省道,从松林村经302乡道到田畈街镇区约2公里,车程仅八分钟左右,交通极为便利。

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1、地形地貌与土地资源松林村南部地形较高,北部相对平坦,全村绝大部分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台地,整体地形南高北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水田面积231亩,旱地36亩;林地面积43亩,绿色植被完好。

2、气候条件包括松林村在内的田畈街镇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

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5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三、现状人口2017年全村人口共人,300户。

四、社会经济状况第一产业主要为农林种植业,包括水稻、花卉种植等;以及农业相关副业等。

五、土地利用和建筑现状1、现状用地现状建设用地万平方米,总人口1520人,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注:松林村现状总人口为1520人,共300户。

2、现状建筑(1)居住建筑松林村内现状住宅以二、三层建筑为主,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较为密集,部分建筑间的间距狭小,道路不畅,给消防灭火带来不利。

松林村对外村道的沿街建筑样式新、质量较好,建筑布局整齐有序。

(2)公共建筑①松林村有一座小学,建筑规模体量较大,建筑肌理明显,建筑质量一般,具有80年代建筑分格。

用罐装煤气。

(3)给水设施松林村内没有由市政部门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由自家水井供水。

(4)排水设施村内排水设施缺乏,道路两侧排水沟断断续续,生活污水未处理基本上就地排入水塘,污染较大。

(5)电信设施电信网络建设处在初期阶段,村民多各自购买卫星电视设备接收电视信号。

互联网宽带尚未普及,村民上网不便。

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小学:位于村南,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七、现状人居环境松林村原建设区居住环境较好,整体风貌一般,建筑多为二、三层,生态环境良好;在村庄新建的宅基地区域,建筑风貌较现代,人居环境也相应有所提升。

现状村庄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没有集中垃圾收集桶。

村民环保意识不够,仍存在随处倾倒垃圾的现象。

村内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为因生活污水和生产等养殖业污水所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村庄厕所多为旱厕。

八、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1、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老年、儿童人员中,老年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农业“三新”技术接受慢,极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产业发展、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耕地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新村建设不应过多占用农业用地。

3、目前缺乏比较成熟新村建设经验借鉴,尤其是新村建设资金问题,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与资金保障。

4、村民生活方式以传统耕作为主,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产值低。

新村建设要考虑农民耕作方便。

5、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村民生活、居住环境需要改善。

6、基础设施跟不上村庄发展需要,目前部分村庄道路仍然不完善,大部分道路路面没有硬化,村民出行不便。

7、村庄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村庄周边池塘,严重污染周边水体环境,甚至影响到部分村庄村民生活用水的安全。

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状农民居住环境比较拥挤,村容村貌较差,绿化生态环境较为零乱,改造存在一定的难度。

2、村庄缺乏文化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休闲健身空间不足。

给水、排污以及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和功能升级。

3、村庄缺乏建设良好的公共开敞空间,缺乏停车、集散广场等。

4、部分村庄存在道路路网畅通性问题。

第三部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一、村庄发展条件分析1.优势1)区位优势:地处田畈街镇城郊处,交通十分便捷;2)格局优势:村庄坐落在蜈蚣山下,东、南面为山林包围,处于“山林环合”之中,常年翠秀;3)自然资源优势:山水自然资源优美,田园景观丰富;2、劣势1)基础设施劣势:村内的部分道路仍然没有水泥硬化。

电信方面,村庄在电信互联网业务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以及在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亟需完善;2)经济劣势:资金缺乏依然是“瓶颈”;3、机遇1)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迅速,政府政策支持;2)随着松林村对内、外的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开阔了双泉村旅游市场;4、挑战1)如何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历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为灵魂,以此打造松林村旅游的品位。

2)如何以旅游为核心,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通过产业与旅游联动,并赋予其艺术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文化气息,促进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

二、规划规模人口规模2017年松林村总人口为1520人,总户数为300户。

规划参考田畈街镇近年人口增长参数,自然增长率取8‰,则百桥行政村人口为:410×(1+8‰)13≈1686(人)用地规模本次规划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人均平方米。

三、规划布局整体布局为“一带、两轴、五区、多节点”。

1)一带一带:位于村庄北部的水系发展带,是村庄的主要发展带,也是未来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2)两轴村庄主要发展轴:以连接村庄北部的水系景观和山体景观形成的南北向的村庄主要发展轴。

村庄次要发展轴:以南北向的村庄主要道路形成的村庄次要发展轴。

3)五区即由村庄主要发展轴分割的两个传统居住片区、以村庄的学校形成的传统教育区、以村庄北部的广场和休闲公园形成的休闲娱乐区、以及以南部的山体形成的山体休闲区。

4)多节点主要景观节点:规划入口处的休闲广场以及休闲公园形成的入口景观节点、以通村路的景观桥形成的入口景观节点、登山入口处的入口景观以及以山顶的凉亭形成的村庄主要对景景观。

次要景观节点:即利用村庄内的边边角角闲置空地打造的次要景观节点。

四、用地规划居住建筑用地规划遵照利用周边环境,积极引导村庄的有序良性发展,合理利用土地,建设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区的原则。

松林村规划居住建筑用地万平方米,位于松林村内的西南侧。

住宅的布局从村落的整体形态出发,考虑到村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保证每个住户均有较好的朝向、采光、通风和必要的日照间距要求出发,尽量因地制宜进行布局。

住宅分为新建、翻建和保留三种类别。

对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规划尽量予以保留,其余村宅逐步改造。

近期改造主要以环境整治和道路梳理为主,尽量减少拆迁。

另外,危房及无房户,可根据远期规划在原地翻建或异地新建。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遵循与村庄发展相配套,集中设置的原则。

松林村规划服务设施用地万平方米,包括村庄北部新增活动中心,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规划扩建幼儿园小学用地,规划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道路广场用地规划松林村对外交通道路宽度控制在7米,村域主要道路的宽度原则上确定为4米,其它次要道路宽度确定在米,部分道路宽度视地形环境条件做适当调整,但宽度控制在2~3米之间,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场1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