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设计说明案例
青泊村、水庙村宜居村庄建设工程设计说明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750001-201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5117-201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8923.1-2011)《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青泊村、水庙村宜居村庄建设工程2 .建设地点:3 .建设内容:美丽庭院工程:对青泊村恭江沿线建设美丽庭院约180户,包括农贸市场改造824.5门、院坝整治5480∙2、排水沟约200米、新建花台65.5m、新增绿化面积115.92平米、隔离护栏138m、房屋美化真石漆喷涂35484.8301*、30米间距单侧新增太阳能路灯275盏等。
4 .设计工期:根据项目总体要求,工期定为12个月,2023年3月开工建设,2024年3月完工。
二、设计依据1 .由建设方提供的实测1:500地形图资料。
2 .设计前期勘察编制的地形图资料。
(GB55019-2021)3 .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金纳入新增的3处院落整治设计中。
远安县茅坪场镇乐意香菇村详细规划设计说明X

项目背景:随着宜昌特大城市的开发建设,生态大园林的理念逐渐融入到社会需求。
省道南远公路将形成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本农民新村的建设作为廊道的生态节点,将以其宜居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为将来的小村镇建设提供范例。
一.项目概况1.1区位分析茅坪场镇位于远安县东部,此次规划的乐意香菇新村位于茅坪场镇南部的何家湾村敖家畈。
何家湾村是远安县城至茅坪场镇的必经之路,至县城6公里,紧邻省道南远路,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1.2人文背景茅坪场镇栎木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光照合适,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
该镇农民栽培香菇历史近30年,全镇16个村,几乎家家种香菇,户户懂技术。
同时该镇位于远安鸣凤山景区至山楂树景区的必经之地,本案以香菇文化为切入点发展旅游业,为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条件。
1.3场地分析项目占地总面积约54400平方米,基本地貌为两脊一冲,东高西低。
临南远路侧地形相对开阔,适合构造景观观赏面,乐意溪沿山脚纵贯东西,可作为场地排水主道,为小区的营造提供充分的条件。
不足之处在于场地高差较大,缺乏大体量开敞空间,土方工程相对较大。
二、设计理念2.1 创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营造宜昌大生态园林氛围2.2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开敞式生活空间三、设计原则3.1 符合茅坪场镇总体规划要求3.2 满足乡村居住、旅游使用功能需求3.3 强调规划布局的统一性3.4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减少土方量四、详细规划4.1 总体布局全区设一主两次三处车行出入口,满足消防功能。
总体布局上以中央山体公园为界,北侧住宅环绕布置,形成动态的生态展示区及旅游区。
南侧住宅集中布置,形成静态的生活区。
车行道顺地形环绕,连接各功能区域,有机的组合成和谐整体。
全区共规划住户90户,规划人口540人。
总规划面积约54400平方米,绿地率42.9%。
其中住宅区用地面积为3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1000平方米,容积率0.82。
4.2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规划结构分为主要轴线和次要轴线,主要轴线由入口的水体景观和中心的商业广商连接形成,次要轴线由身山体公园和住宅区小游园连接形成。
姜巷村保留村庄规划设计说明

姜巷村保留村庄规划设计说明姜巷位于高新区西南,由原旗南、五四、姜巷3个村合并而成。
姜巷村下辖11个自然村,总计612户,规划仅保留姜巷自然村(142户)。
一、村域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姜巷村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东区域为第二产业集聚区;312国道南侧、新城南路两侧区域为弹性用地,规划作为居住区和城市发展备用区;村域其他区域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结合农业开发观光农业、生产体验、户外康体等项目,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一三互动”。
村域东部和北部区域存有500kv、220kv、110kv高压线,规划结合道路防护绿带和农用地设置高压走廊。
二、村域规划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个核心、两条防护绿带、多个功能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个核心:即在保留点设置的包括公共服务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村口绿化等在内的为整个村域服务的公共服务核心;两条防护绿带:即苏州绕城高速公路总宽约500米的防护绿带,312国道总宽约130米的防护绿带;多个功能组团:包括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东侧的产业功能组团,新城南路两侧的城市生活功能组团以及其他农业生产、休闲体验、户外康体等功能组团。
三、村域道路交通规划312国道改线段从村域中部和西部沿现有312国道支线和界浦河西侧高架穿过;古城路远期改造成快速路,与312国道交叉口处设置互通;新城南路远期按照54米红线控制;村域范围内设置慢行道路,将保留村庄与村域内其他农业生态空间联系起来。
四、保留村庄规划总平面(1)规划在村庄东北预留异地新建区。
(2)现状幼儿园和小学远期搬迁,幼儿就学问题可在312国道南侧商住地块的配建幼儿园解决;小学根据昆山市教育设施规划统一布局。
(3)在原小学位置规划新建文化展示中心,展示书法、青团制作工艺、传统“竹”文化以及姜巷历史传说和历史遗迹(如慈云庵、姜妃等)。
(4)减少村庄面向312国道支线的开口,仅保留一个车行入口;减少村庄面向新城南路的开口,仅保留一个车型入口,其他均为人行入口。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过程 (1)三、规划主要技术路线 (1)第二章规划总则 (2)一、规划依据 (2)二、规划指导思想 (2)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目标 (3)五、规划重点 (3)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及规模 (4)一、规划范围 (4)二、规划期限 (4)三、规划规模 (4)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4)一、村庄现状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4)二、村庄基础设施现状 (5)三、村庄主要问题分析 (5)四、产业发展规划 (6)五、村庄职能定位 (7)六、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 (7)七、村庄用地布局 (7)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 (9)一、道路交通规划 (9)二、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9)三、排水工程规划 (10)四、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0)五、环保、环卫设施规划 (11)六、防灾减灾规划 (11)七、能源利用规划 (12)第六章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13)一、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13)二、规划实施的管理策略 (13)三、资金投入机制 (13)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4)附表二: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14)图集:1、位置图2、村域现状图3、村庄现状图4、建筑质量评价图5、迁村并点规划图6、用地规划图7、规划总平面图8、道路交通规划图9、给水工程规划图10、排水工程规划图11、电力电信规划图12、绿地景观规划图13、减灾防灾规划图14、环卫设施规划图15、住宅选型图(一)16、住宅选型图(二)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正是从这一国情实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胥坝乡文兴村美好乡村规划说明

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 2 -一、现状基本情况 (2)二、现状存在问题 (4)第二章规划总则............................................................................................ - 5 -一、规划指导思想 (5)二、规划目标 (5)三、规划依据 (5)四、规划期限 (5)第三章村域总体规划.................................................................................... - 6 -一、村庄发展背景分析 (6)二、产业布局 (7)三、村庄布点规划 (7)四、公共设施规划 (8)五、道路交通 (8)六、基础设施规划 (9)第四章中心村建设规划.............................................................................. - 10 -一、现状分析 (10)二、现状存在问题 (10)三、规划目标与重点 (10)四、中心村新增建设用地方位分析 (11)五、规划结构 (11)六、建筑布局 (11)七、公共服务设施 (11)八、道路系统规划 (12)九、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2)九、工程管线规划 (12)十、建筑户型 (13)十一、经济技术指标 (13)第五章村庄整治规划 ................................................................................. - 14 -一、整治重点 (14)二、村域整治规划 (14)三、中心村整治规划 (14)第六章投资估算 ......................................................................................... - 16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 18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现状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文兴村位于铜陵市域最北端,隶属于铜陵县胥坝乡,村域东邻旭光村(胥坝乡政府所在地),西临新洲行政村,北临长江,南临小夹江。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范本模板】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区域位置 (1)二、现状概况 (1)三、发展条件分析 (2)四、相关规划 (3)第二章规划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5)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六、规划对策 (5)第三章村域规划 (6)一、产业发展规划 (6)二、社会发展规划 (7)三、文物保护规划 (7)四、空间管制 (7)五、村庄性质 (8)六、人口规模 (8)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9)一、规划用地 (9)二、用地布局 (9)三、公共设施规划 (11)四、市政设施 (11)五、防灾工程规划 (15)六、农宅 (16)七、节能减排规划 (17)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一、原则 (17)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8)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8)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20)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20)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1)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1)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
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1、气候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
1℃,全年日照2769。
8小时。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
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
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规划涉及八个村,分别为北官厅、西冯村、东冯村、旺庄伙、邢家庙、东蒿坡、西蒿坡、皮庄子。
各村详细情况见下表。
社区一览表3、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4、现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5、村庄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程度高。
晨光村建设规划方案

晨光村建设规划方案一、引言晨光村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的村庄。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晨光村建设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规划和建设,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保护环境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1.改善晨光村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条件;2.保护和利用晨光村的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增强晨光村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4.促进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三、规划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晨光村的基础设施,我们将进行以下建设:•修建硬化道路:将村内的土路改造成硬化道路,提高交通条件。
•建设给排水系统:修建排水管道和垃圾处理设施,改善村庄的卫生环境。
•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一个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
•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2.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晨光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设立自然保护区:在晨光村周围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将晨光村的自然景观和农村风貌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游客。
3. 文化旅游推广为了提升晨光村的文化底蕴,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修复传统建筑:修复村内的传统建筑,保护晨光村的历史文化遗产。
•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晨光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增设文化展示馆:建设文化展示馆,展示晨光村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
4. 就业机会和收入提升为了促进村民的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创业培训和扶持: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村民创业就业。
•发展农村旅游业: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就业机会,并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案例

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 3 -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 - 3 -(一)项目背景................................................................. ...- 3 -(二)村情简介................................................................. ...............- 3 -(三)新建区选址............................................................- 3 -二、规划设计依据................................................................. .................... - 3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 - 4 -(一)区位分析................................................................. ......- 4 -(二)现状分析................................................................. ........- 4 -四、村庄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 5 -五、村庄特色分析................................................................. ............. - 6 -(一)区位特色................................................................. .....- 6 -(二)人文特色................................................................. - 6 -(三)建筑特色................................................................. .............- 6 -(四)产业特色...........................................................- 6 -六、村庄建设目标及定位......................................... - 6 -七、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7 -(一)规划指导思想................................................................. ...- 7 -(二)规划设计原则...............................................- 7 -八、老村落提升改造................................................................. ........... - 8 -(一)提升改造原则...............................................................- 8 -(二)提升改造重点内容.........................................................- 8 -(三)民居建筑提升改造方案............................ - 8 -(四)公厕、垃圾池、消防水池规划............................................... - 8 -(五)村内排水沟渠及设施的改建.................................................. - 8 -十、环境景观规划......................................................... ................ - 9 -十一、植物种植意向......................................................... ......... - 10 -十二、道路交通组织.......................................................... - 10 -(一)老村落道路交通组织.......................................- 10 -(二)新建区道路交通组织....................................................- 10 -十三、竖向设计......................................................... .............. - 11 -十四、基础设施规划.......................................................... - 11 -(一)给水工程.................................................. - 11 -(二)排水工程......................................................... .......- 12 -(三)供电工程......................................................... ...- 12 -(四)通信及弱电工程..............................................- 12 -(五)环境卫生设施................................................- 12 -十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 -十六、产业发展规划......................................................... - 12 -十七、建筑设计......................................................... ....... - 13 -十八、综合防灾规划.............................................. - 13 -(一)消防规划........................................................- 13 -(二)抗震规划......................................................... ...- 13 -(三)防洪规划................................................- 13 -十九、村庄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14 -第二章、投资概算 (1)第三章、规划设计图件 (17)(六)村容村貌整治..................................- 8 -九、总平面布置规划......................................................... ...... - 9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因该村老村落布置于山坡地上,受地形影响,村中已无适合建房的建设用地.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一)项目背景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彰显特色、构建和谐“特色村庄”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切实提高农村民房抗震防灾能力,彰显地方区域和民族特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 3 -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 - 3 -(一)项目背景....................................................................- 3 -(二)村情简介................................................................................- 3 - (三)新建区选址............................................................- 3 -二、规划设计依据..................................................................................... - 3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 - 4 - (一)区位分析.......................................................................- 4 -(二)现状分析.........................................................................- 4 -四、村庄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 5 -五、村庄特色分析.............................................................................. - 6 - (一)区位特色......................................................................- 6 -(二)人文特色.................................................................- 6 -(三)建筑特色..............................................................................- 6 - (四)产业特色...........................................................- 6 -六、村庄建设目标及定位......................................... - 6 -七、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7 - (一)规划指导思想....................................................................- 7 - (二)规划设计原则...............................................- 7 -八、老村落提升改造............................................................................ - 8 - (一)提升改造原则...............................................................- 8 -(二)提升改造重点内容.........................................................- 8 - (三)民居建筑提升改造方案............................ - 8 -(四)公厕、垃圾池、消防水池规划............................................... - 8 - (五)村内排水沟渠及设施的改建.................................................. - 8 -十、环境景观规划......................................................................... - 9 - 十一、植物种植意向.................................................................. - 10 - 十二、道路交通组织.......................................................... - 10 - (一)老村落道路交通组织.......................................- 10 -(二)新建区道路交通组织....................................................- 10 - 十三、竖向设计....................................................................... - 11 - 十四、基础设施规划.......................................................... - 11 - (一)给水工程.................................................. - 11 -(二)排水工程................................................................- 12 - (三)供电工程............................................................- 12 -(四)通信及弱电工程..............................................- 12 -(五)环境卫生设施................................................- 12 -十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 -十六、产业发展规划......................................................... - 12 -十七、建筑设计................................................................ - 13 -十八、综合防灾规划.............................................. - 13 -(一)消防规划........................................................- 13 -(二)抗震规划............................................................- 13 -(三)防洪规划................................................- 13 -十九、村庄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14 -第二章、投资概算 (1)第三章、规划设计图件 (17)(六)村容村貌整治..................................- 8 -九、总平面布置规划............................................................... - 9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因该村老村落布置于山坡地上,受地形影响,村中已无适合建房的建设用地.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一)项目背景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彰显特色、构建和谐“特色村庄”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切实提高农村民房抗震防灾能力,彰显地方区域和民族特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随着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的稳步实施,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县人居环境,改善城乡发展面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建设幸福家园,结合县实际,村被某某县列为2014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类型为提升改造和新建型,建设计划为异地新建25 户,提升改造23 户。
本规划由此诞生。
(二)村情简介村庄布局紧凑,道路狭窄,很多地方车辆无法通行,居民生活不便。
为更好的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根据该村所处位置及村民意见,将新建区建设用地选址于距离村庄 2.5公里处的8888旁,因该位置紧,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同时可依托8888在此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家乐,既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一条致富道路。
二、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要求;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522-200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16、县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17、镇政府及某某箐村村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意见;18、与本规划相关的文件和基础资料。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一)区位分析8888村位于村委会,地处县城东南面半山坡上,该村距离村委会3 公里,距离镇政府6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