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课件案例

温病课件案例
温病课件案例

请谈谈以下病案表现出了温病临床表现的哪些特点。

李某某,男,21岁

昨日“伤风”,微恶风寒,身热不甚,但咳微渴,体温37.8℃,舌苔薄白,咽红微痛,脉

象浮数。今晨,自用辛温发汗之药治之(麻黄、杏仁、炙草),药后发热剧增,体温39℃,

脉象滑数,咽红肿痛,舌红苔黄燥。遂来诊。

分析:

本是风热,侵于肺卫,肺失宣降,应予桑菊饮加减为法,

过用辛温,既发汗以伤阴,又助热以化燥,故高烧咽红且肿。

陈××,男,16岁,1974年3月24日住院。住院号: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饱食赶路,汗出甚多而受风,当晚即恶寒发热,头痛,脘胀,呕吐,寒热持续,汗出而热不退,继又增咳嗽,胸痛。

症状:患者恶寒发热,汗少,头胀痛,左胸疼痛,咳嗽,痰吐淡黄而粘,夹有少量铁

锈色,脘部胀满,大便不行,口干喜凉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偏红,脉浮滑数。

检查:体温41℃,脉搏115/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8300/mm3, 中性91%,淋巴9%。

痰培养:肺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1、病名:风温

2、病因病机:病因为外感风热病邪。病机为风热袭于肺卫,表邪未去,肺热既盛,

又兼食滞中阻。

3、治则治法:解表祛邪为主。辛凉解表,佐以导滞

4、处方: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桑叶、荆芥、薄荷、杏仁、牛蒡子、淡豆豉、全瓜蒌、桔梗、枳壳、枇杷叶;以后又去荆芥、豆豉、瓜蒌、枇杷叶,加用栀子、黄芩、前胡等。

病案举例

沈××,女,53岁,农民。1992年2月7日急诊。急诊号:4364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

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9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急促,苔薄黄,舌红绛。

检查:体温39.8℃,脉搏9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21000/mm3, 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在出血点。

参考答案:

1、春温

2、病因为伏寒化温(温热病邪)。病机是邪自内发,内陷心营,神机失运。

3、治法为清心凉营开窍。

4、处方用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药用水牛角、生地、银花、连翘、竹叶、麦冬、黄连、板蓝根等。

病案举例

万××,男,12岁,学生。于1973年8月22日就诊。急诊号:1537。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儿发热二天,微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呕吐一次,为

胃内容物。家长自取“感冒药”服,未能取效,热势反剧,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并

发生抽搐,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时有抽搐,口噤,项强直,面色不华,呼吸急促,苔黄腻,舌红绛,脉细弦数。

检查:体温40.3℃,脉搏11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2000/mm3, 中性78%,淋巴22%。

瞳孔轻度扩大,对光反射迟钝。

1、病名:暑温

2、病因:暑热病邪

3、病机:暑热犯于心营,神机失运,肝风欲动

4、治法:清心凉营泄热,开息风

李××,男,22岁,1976年8月16日住院。住院号:25748

病史:起病至今已10余天。始病觉恶寒怕冷,继则发热,体温在39.5~40℃左右。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著,仍高热不退,转来本院治疗。

症状:身热不扬,汗出不多,周身酸楚,头昏面色萎黄,胸闷不知饥,头重,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苔白微腻,舌质红,脉濡。

检查:体温39.2℃,脉搏89/分,白细胞计数:总数4600/mm3,中性70%,淋巴30%。肥达氏反应“H”1:160,“O”1:160。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1、病名:湿温

2、病因病机:病因为湿热病邪;病机为湿热郁遏气分,阻滞中焦,湿重于热。

3、治则治法:芳化宣中、淡渗利湿。

4、处方: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

藿香、佩兰、青蒿、杏仁、苡仁、川朴、通草、白豆蔻、法半夏、陈皮、炒枳壳、茯苓、大豆卷、滑石等

病案讨论

鄂××,女,19岁,1976年10月23日住院。住院病历号:14359

病史:患者7天前曾有微畏寒发热,疲乏无力。3天前因劳累觉口干苦,遂饮冷水,当

晚即有寒战高热,体温39.6℃。转来本院以高热待查收入住院治疗。住院一周,曾用多种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著,仍高热不退,转请中医治疗。

症状:初起寒热,舌苔白腻,脉弦数,继则寒战高热汗出,形如疟状。目前但热不寒,

口干唇燥,面赤,口苦粘腻,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一次,粘滞不爽,溲黄而热,脉象

滑数有力,舌苔根部黄腻,舌质红绛。

检查:体温呈弛张型,在39~40.0℃,脉搏95/分,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肥达氏反

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65~284单位。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

1、病名:伏暑

2、病因病机:病因为暑邪夹湿;病机为暑湿郁遏气分,内逼营分,气营两燔。

3、治法:气营两清,兼化湿浊。

4、处方: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加减。

王××,男,35岁,商人。某年9月29就诊。

病史:时值久晴无雨,始病觉恶寒,继则头痛身热,干咳少痰,咳久可吐出粘痰少许。

病延多日未愈,反渐加重,所以来诊。

症状:发热不恶寒,干咳阵阵,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干,舌质边尖红,脉右浮数,左弦涩。

检查:体温39.0,脉搏91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3600/mm3,中性83%,淋巴17%。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病名。秋燥

病因:燥热病邪,,病机:燥热病邪犯肺,阴液耗伤,肺气失宣

3、治则治法:清肺润燥养阴

4、处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桑叶、生石膏、麦冬、瓜蒌仁、光杏仁、南沙参、生甘草、制月石、柿霜、枇杷叶、梨皮

温病-病案-分析一例

病案: 1.王某,女,35岁。1995年9月21日初诊。患者持续发热1周(体温38. 6℃-39. 2 ℃) ,曾在某医院诊为“大叶性肺炎”,经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发热稍退,但症 状未减,遂来诊治。症见发热(体温38. 9℃),午后为重,咳嗽气促,咯痰不爽,头痛 而重,肢倦神疲,纳呆,口粘而渴,胸闷脱痞,大便量少,小便黄短,舌体瘦而质红,苔黄微浊,脉滑数。 刘老诊为暑湿病,证属暑湿犯肺,治以清暑化湿,宣肺止咳。 处方:青篙、香蕾(均后下)各6g,太子参20g,杏仁、浙贝母、前胡、菊花、扁豆皮 各12g,鱼腥草、芦根各30g,薏苡仁15g 。 3剂,清水3碗半煎至1碗半,分2次温服。 9月25日复诊:热退身凉(体温36.5℃),轻咳.痰少易咯,纳增,疲乏,舌苔微黄而腻,脉微数。为暑湿未尽,气阴两虚,治以涤暑透邪,轻展气机,益气养阴。 处方:青篙(后下)6g,扁豆皮、款冬花、秦艽各12g,枳壳、杏仁、黄芩各10g,太子参30g,天花粉、鱼腥草各20g,甘草3g。再进5剂而愈。 分析:本病案中的患者为暑湿病,证属暑湿犯肺,治法上清暑热兼以化湿。后期气 阴两虚,则辩方为益气养阴。方中青篙味苦性寒,气味芳香,清解暑邪,宣化湿热;香 蕾辛苦性温,气亦芳香,能解表散寒,祛暑化湿。二药合用,香薷可助青篙透解之力,青篙可制香薷辛温之性,后下乃取气之芬芳,轻可去实之意,又得扁豆皮之助涤暑化 湿力强;浙贝:鱼腥草、前胡清肺化痰;杏仁宣肺止咳,则湿随气化;蕾香芳香化浊,则脾 醒胃开;薏苡仁淡渗利湿,则邪从下行,共成宣上开中渗下之妙。菊花清利头目,太子参、芦根益气生津,预护其虚。纵观本方,清暑湿而不伤津气,养津气而不致碍邪, 使邪热得清,津气得复而愈。 2. 钱某某,女,35岁。初诊日期:1994年8月5日。主诉发热恶寒20余日不解。曾往某医院诊治,因实验室检查无阳性结果,遂按“发热待查”处理,用抗生素治疗 未愈,而来就诊于中医。诊见:发热(38.9℃),时而恶寒,尤以午后为重,身体拘紧,但时汗出,伴胃呆纳少,面色晦而不泽,舌苔微黄厚腻,脉象濡而略数(患者自述前亦曾 服中药汤剂数剂,但诸症未见改善)。 证属湿热郁阻中焦,治以苦辛通降,清利三焦之法。 处方:菠香10克,厚朴花10克,焦槟榔6克,草果10克,清半夏10克,青篙15克,黄芩10克,茯苓(带皮)各10克,陈皮10克,佩兰10克,六一散(布包)10克。 3剂,水煎服. 二诊:身热渐退(体温37.5℃)。恶寒尽除,唯身倦困楚,胃纳不振。查舌苔显薄,腻象渐退,脉象濡缓。前方减草果加连翘15克,继进3剂。3日后又复诊,体温正常, 诸症悉除,舌苔薄白而微腻。转投和胃醒脾之药3剂,调理中焦,以善其后而告愈。

温病课件案例

请谈谈以下病案表现出了温病临床表现的哪些特点。 李某某,男,21岁 昨日“伤风”,微恶风寒,身热不甚,但咳微渴,体温37.8℃,舌苔薄白,咽红微痛,脉 象浮数。今晨,自用辛温发汗之药治之(麻黄、杏仁、炙草),药后发热剧增,体温39℃, 脉象滑数,咽红肿痛,舌红苔黄燥。遂来诊。 分析: 本是风热,侵于肺卫,肺失宣降,应予桑菊饮加减为法, 过用辛温,既发汗以伤阴,又助热以化燥,故高烧咽红且肿。 陈××,男,16岁,1974年3月24日住院。住院号: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饱食赶路,汗出甚多而受风,当晚即恶寒发热,头痛,脘胀,呕吐,寒热持续,汗出而热不退,继又增咳嗽,胸痛。 症状:患者恶寒发热,汗少,头胀痛,左胸疼痛,咳嗽,痰吐淡黄而粘,夹有少量铁 锈色,脘部胀满,大便不行,口干喜凉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偏红,脉浮滑数。 检查:体温41℃,脉搏115/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8300/mm3, 中性91%,淋巴9%。 痰培养:肺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1、病名:风温 2、病因病机:病因为外感风热病邪。病机为风热袭于肺卫,表邪未去,肺热既盛, 又兼食滞中阻。 3、治则治法:解表祛邪为主。辛凉解表,佐以导滞 4、处方: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桑叶、荆芥、薄荷、杏仁、牛蒡子、淡豆豉、全瓜蒌、桔梗、枳壳、枇杷叶;以后又去荆芥、豆豉、瓜蒌、枇杷叶,加用栀子、黄芩、前胡等。 病案举例 沈××,女,53岁,农民。1992年2月7日急诊。急诊号:4364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 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9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急促,苔薄黄,舌红绛。 检查:体温39.8℃,脉搏9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21000/mm3, 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在出血点。 参考答案: 1、春温 2、病因为伏寒化温(温热病邪)。病机是邪自内发,内陷心营,神机失运。 3、治法为清心凉营开窍。 4、处方用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药用水牛角、生地、银花、连翘、竹叶、麦冬、黄连、板蓝根等。 病案举例 万××,男,12岁,学生。于1973年8月22日就诊。急诊号:1537。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儿发热二天,微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呕吐一次,为 胃内容物。家长自取“感冒药”服,未能取效,热势反剧,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并 发生抽搐,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时有抽搐,口噤,项强直,面色不华,呼吸急促,苔黄腻,舌红绛,脉细弦数。 检查:体温40.3℃,脉搏11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2000/mm3, 中性78%,淋巴22%。 瞳孔轻度扩大,对光反射迟钝。 1、病名:暑温

温病第二次读书名家病案选读全文

一风温《张聿青医案》 陈右。风温八日,身热咳嗽,左胁作痛,日来神昏不宁,甚则迷昧,气升痰嘶,痰色稠黄,齿垢颧红,自汗渴饮。脉数浮弦,舌红苔黄。日前痰中屡屡见红。 麦冬去心,三钱石膏五钱,煨桑白皮二钱,炙天花粉二钱梨肉二两 制半夏一钱五分北沙参四钱马兜铃一钱五分淡竹叶十六片 二诊;情神之迷昧较清,舌苔亦化,气升较轻,然痰仍黄厚,痰声如潮。脉数弦滑。肺胃为热所灼,津液尽化为痰,痰随气升,气随痰逆。前意参上病下取法。 马兜铃一钱五分光杏仁去尖打,四钱炙桑皮三钱冬瓜子五钱,打 栝楼皮四钱川贝去心,三钱海浮石三钱苡仁五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风化霜七分苇茎一钱五分 竹沥达痰丸三钱,竹茹汤先送下 三诊:上升之气,大为平定,昏语亦退,烦懊亦减。虽已出于望外。但脉象滑数而软,舌苔浮糙,上腭糜腐星布。痰热化火灼阴,一波未定,一波又起矣。再化痰热,参以甘凉。 马兜铃一钱五分冬瓜子五钱,打风化硝八分栝楼仁五钱,研 杏仁泥三钱海浮石三钱茯苓四钱苇茎一两五钱 鲜竹茹水炒,二钱梨汁一酒杯,温另服马蹄汁半酒杯,同冲 上濂珠三分真川贝母去心,五分二味,研极细末先送下 四诊:痰喘渐平,热亦大减,而白腐渐多,却不甚作渴。脉形软滑。阴分亏损,浊随气火上浮,虚多而实少矣。急和其阴,而参清化气热。 南北沙参各二钱川贝母去心,二钱冬瓜子四钱川石斛三钱 滑石块四钱淡天冬一钱猪茯苓各二钱二泉胶蛤粉拌炒,一钱五分 香豆豉三钱,炒竹茹水炒,一钱五分泽泻一前五分苇茎七钱 上濂珠三分川贝母四分,二味研为极细末先调服 五诊:痰喘全平,腐糜忽多忽少。舌质呆紫,苔淡黄,望之干毛,欲不燥渴。胸次如哽如阻。脉形软滑。此的属阴分伤损,浊蒸不化。治多棘手。勉再以清化并行法。以固万幸。 南沙参四钱青盐半夏一钱五分竹茹姜汁炒,二钱枇杷叶去毛,一两 栝楼霜三钱滑石块五钱杏仁泥三钱金石斛四钱 川贝母三钱香豆豉三钱芦根去节,一两大马蹄拍碎四枚,二味煎汤代水 六诊:糜腐大化,胸中痞满。阴多渐复,而胃浊仍阻。犹恐治浊伤阴,动多窒碍。 法半夏一钱五分金沸草一钱杜苏子炒研三钱茯苓四钱豆豉三钱橘红盐水炒,一钱杏仁泥三钱 竹茹姜汁炒,二钱玫瑰花去蒂,三朵 七诊:一险于喘呼神昧,再险于阴伤糜腐,又险于浊阻膈痞,证象错综,治多窒碍。何幸清凉润燥,补泻纷更,应如桴鼓。履夷出险,殆天授非人力钦。 法半夏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猪苓一钱五分薤白头二钱玫瑰花去蒂,三朵,上广皮盐水炒,一钱枳壳一钱 甜广皮炒香,三钱栝楼仁姜汁炒,研,三钱生熟谷芽各一钱

温病学题[1]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 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 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 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 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 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复习思考题 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 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 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 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 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 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 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 【第六章】温病的预防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温病的三大预防方法是什么?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温?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风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3.风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春温的概念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5.春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6.春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暑温? 8.暑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9.如何理解“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10.暑温治则是什么? 11.什么是秋燥? 12.秋燥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13.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4.秋燥治则是什么? 15.“风热犯卫”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是什么?

温病学病例分析题复习过程

病例1 张某,男性,48岁,工人。病史:患者于1976年2月13日起病,开始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伴恶心呕吐两次,呕吐物为饭粒及胃液,诊其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浮略数,。2月18日发热增高,体温达39.5,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质较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数。2月21日发现神志不清,不语,间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38.5之间,以下午及夜晚偏高,舌质降,苔少,脉弦细数。 证型:风温,热入营分 病机:主要为热郁营分,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热郁营分,则身热夜甚,舌红降。营阴受损,则咽干不甚渴,脉细数。热邪入营,心神被扰,则心烦燥扰,谵语。治法:透热转气 方药:清营汤(犀角,生地,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病例2 赵某,女性,12岁,学生。于1978年2月11日下午,因高热,头痛,剧烈呕吐一天,由急诊入院。病史:患者于两天前,中午放学回家后,出现发热,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院诊治,效果不显,今晨各症加甚,呕吐频频,下午由其父送来急诊。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oC,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尚清,肌肤可见红色斑点,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脑脊液混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西医诊断为“流脑”。诊治经过:入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等药物。12日请中医会诊时:患者高热烦躁,面色红赤,头痛如裂,颈项强直,汗出湿衣,肌肤发斑,呼吸气粗,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型:春温,气血两燔引动肝风 病机:邪热炽盛,燔灼气分,则壮热,口渴。灼热营阴,热扰心神,则心烦躁扰,谵语。营热损伤血络,溢于肌肤,则斑疹隐隐。热毒充斥,则头痛如劈,脉洪数则为热盛之象。 治法:气血两清,凉肝熄风 方剂:加减玉女煎加羚羊角,钩藤 病例3 刘某,男性,11岁。于1979年7月2日下午,因高热两天,神昏谵语,抽搐半天入院。 病史:(由家属代诉)患儿于6月30日中午放学回家,为雨所淋,全身湿透。回家后觉周身不适,继则发热,微恶寒,头痛,恶心欲吐,卷怠。第二天到卫生站就医(用药不详)。当晚见发热增高,身热灼手,其父即请医生出诊。当时体温40.5oC,面赤,汗出较多,烦躁不安,呼吸声粗,口渴但不欲饮,曾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大便一次色黄褐,质稍烂,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乃于退热剂及四环素治疗未效。7月2日中午仍高热不退,并出现抽搐一次,神昏谵语,即送院就医。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2oC(腋下),汗多,神志不清,颈稍硬,两目时有上视,四肢抽动较频,面色红赤,唇红,舌质红绛,苔薄黄腻,呼吸声粗,喉间痰鸣,肢端稍冷,脉象弦数。 证型:暑温,气营两燔 病机:邪热炽盛,燔灼气分,则壮热,口渴。火热上炎则头痛剧烈。热灼营阴,

温病学病案

一、xx,男,26岁,1989年3月24日就诊 患者于三天前春游归来,即感全身不适,头痛、怕冷、发热。自服生姜茶杯,阿斯匹林一片。药后全身大汗,头痛、怕冷消失,发热亦退。第二天早发热又起,且热势更盛,仍时感怕冷且伴咳嗽,胸闷口渴。往某医院诊治,给服桑菊饮治疗。诸症未解,乃来就诊。 证见:身热灼手,有汗不解,咳嗷喘促,痰黄质稠,胸闷胸痛,口干作渴,不思纳食,大便稀臭3-4次/日,苔黄,脉滑数。 要求:分析主证,明确诊断(病名、证型) 拟定治法,列出方药。(方名、药物剂量) 分析: (1)病发于3月24日,时值春季,可考虑风温或春温。 (2)患者初起即见发热、恶寒头痛等卫表症候,而无里热证。因此,本病应为风温。 (3)风温初起用辛温之药后,虽全身大汗出,但邪未去,反助其热,故不久热势更高,又增咳嗽、口渴为卫分之邪传里犯肺。 (4)就诊时身热灼手,有汗不解,是肺热蒸腾于外所致。 诊断:风温(热壅肺气,移热于肠)。 治法:泄热宣肺,清热止利。 方药:以麻杏石甘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炙麻黄10克,杏仁12克,生石膏50克,葛根15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金荞麦20克,陈皮10克,花粉12克,桑白皮12克,生甘草10克。 二、患者,xx,男28岁。93年3月20日,出差回家,旅途疲劳,当晚开始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自服复方感冒灵,未见好转。3月22日来诊,发热,体温39℃,头痛面赤,汗出,频频咳嗽,口渴欲饮,痰黏黄,难以咳出,呼吸急促,右胸疼痛,大便三日不解,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有力。 分析: (1)本病例发病于3月20日,正当春季。可考虑为风温或春温。 (2)初起便见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症而无里热症候,显属新感风温而非伏气春温。 (3)虽服了复方感冒灵,却未能控制病势发展,以致体温升到39℃,头痛、不寐、汗出、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诊断:风温(肺热腑实)。 治法:清热宣肺,通腑泄热。 方药:以麻杏石甘汤合宜白承气汤加减。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瓜蒌15克,枳壳12克,浙贝15克,甘草6克,鱼腥草20克,大黄10克(另包后下),芒硝10克(另包冲服),芦根20克。 三、xx,女,12岁,学生,1978年2月11日下午,因高热、头痛剧烈,呕吐一天,急诊入院。 病史:患者两天前,中午放学回家后,出现高热、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院诊治效不显。今晨诸症加重,频繁呕吐,下午由其父送来就诊。 12日请中医会诊时,患者高热烦躁,面色红赤,头痛如裂,颈项强直,汗出湿衣,肌肤发斑,呼吸气粗,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舌红苔黄,脉洪数。 分析: ①本病例病发于2月11号,初春之时,可考虑为风温或春温。 ②起病之初即有发热、微恶风寒的表证,又有心烦口渴等里热证,属表里同病的证候,即可排除风温,而应为新感引发之春温。 ③现症见:高热、面色红赤、头痛如裂,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苔黄腻,脉洪数等气分热炽盛的证候,又有肌肤发斑烦躁不安等营血热盛,扰及心神,灼伤血络的证候。患者颈项强直,可知有动风之势。 诊断:春温(气营血两燔,且有动风之势)。 治法:气营(血)两清佐以息风。 方药:以化斑汤加减。 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玄参20克,水牛角15克(研末,冲服),白粳米20克,大青叶10克,双钩15克,麦

温病学病例题备考

春温: 病例一: 某男,45岁,2001年3月就诊,起病精神差,纳食不香,不久即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次日清晨到某医院就诊,用解表之剂,服后汗出较多,热度稍退,但过后复热,诸证加重,出现壮热,烦渴喜冷饮头痛,肌肤发斑,衄血,舌绛苔黄,脉数。 诊断:春温 辨证:气血两燔 治疗:清热凉血化斑 方药:化斑汤加减 病例二: 张XX,女,50岁,2月7日就诊. 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九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来院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气促,苔薄黄,舌红绛.T39.8℃,脉搏98次/分,白细胞21000/㎜3.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大出血点。 诊断:春温 辨证:热入心包,伏热内闭 治法:清心凉营开窍 方药:清宫汤加安宫牛黄丸

风温: 病例一: 病者:李×,男,20岁,学生。初诊时间11月3日。 病史摘要:患者两天前打球后,汗出湿衣,冷风一吹,即觉一阵寒意当时未加注意。当晚起咳嗽,喷嚏流涕。第二天早起头痛,周身不适,微微恶风。即往卫生所测体温38℃,诊为“感冒”,服“A.P.C"后热退,头稍减。但当晚起各症加重,来诊时体温复升至39℃,干咳少痰,咽红咽痛,头痛,怕风,口干渴,二便尚可,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诊断:风温。 辨证:邪袭肺卫。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达邪。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2g 连翘12g薄荷6g(后下) 淡竹叶12g桔梗10g、荆芥6g( 后下)、防风10g 、芦根30g、鱼腥草30g 、甘草3g。上、下午各一剂分服。 二诊:1990年11月6日 二天后证见好转,体温降至37.5℃,仍咳嗽不止,痰黄难咯。拟宣肺疏风,化痰止咳。 鱼腥草30g瓜萎壳15g桔梗10g杏仁10g芦根15g 枇杷叶12g连翘12g 牛蒡子12g甘草3g 再进三剂而愈。

温热湿热病案

2010级中医七年制三班段乐丹201017450108 1、温热类温病病案: 徐某,男,47岁,1973年3月10日就诊。感温三日,高热不退,外发红疹,疹出两日,遍体隐约,出而不畅,胸闷喘咳,咽肿且痛,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大便四日不下,舌干降起刺,脉弦细而数。此热郁营分,阴液已伤,疹出不透,当以凉营育阴,宣郁透疹为法。处方:蝉蜕3g 僵蚕6g 银花15g 连翘15g 钩藤10g 生地30g 紫草10g 元参30g 芦根20g茅根20g生大黄粉3g(冲)安宫牛黄散0.5g(分两次冲) 一剂疹透热减神清,原方去安宫牛黄散,加北沙参15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三剂而愈。 分析: 患者感受温热邪气,热入营分,迫血妄行,郁于肌表血络而发疹。因火热内郁不得外泄,故高热而疹出不畅;郁火内迫于肺,则肺气失宣而见胸闷喘咳;郁火上攻咽喉则见咽肿且痛;郁火扰心而致心烦不寐,躁扰不宁;若郁火不得外泄,恐有热入心包之虞。大肠津亏,燥屎内结则见大便四日不下;舌干降起刺,脉弦细而数均是火郁阴伤之征。本病治疗上,根据“火郁发之”用蝉蜕、僵蚕、银花、连翘、钩藤轻清宣透,畅达气机,有透热转气之功,能使营分郁火外达。生地、元参、茅根、紫草可凉营育阴而行血;生大黄凉血行滞,攻下通便,使燥屎得下而气机得畅,郁火得发。安宫牛黄散用以清热开窍醒神。芦根清热生津。诸药合用,内清外透,郁火得以宣泄。本病疹透热减神清之后,加北沙参甘寒养阴生津,焦三仙以醒脾开胃,促使脾胃功能恢复,以达邪退正安。 2湿热类温病病案: 杨某,男,31岁,1998年11月7日初诊。主因纳差,舌苔黄腻两年。两年前因感冒参加婚宴,过食酒肉肥甘厚味而黄腻苔更甚。近两月因受凉,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头重,周身酸楚,口苦较甚,舌苔黄厚腻有增无减,经某中医用苦寒燥湿清热之品数剂,病情未见好转。详察病情,见其小便短黄,脉弦细数。证属湿热蕴阻,法当淡渗利湿为主。处方:生薏苡仁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芦根20克,淡竹叶10克,茵陈10克,猪苓10克,块滑石20克,甘草5克,连翘10克,知母6克,藿香10克。上方进6剂后,口苦,舌苔黄厚腻皆好转,再服10剂而愈。 分析:此案缠绵不愈两年,病机属湿热内盛,湿热之邪挟胆气而循经上蒸,故见口苦,舌苔黄厚腻之症。李杲强调:“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生薏苡仁、杏仁、白蔻仁、淡竹叶、茵陈、猪苓、块滑石、甘草淡渗利湿;配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湿;连翘、知母意在清热;芦根气薄味淡力弱,清热而不伤正,重用芦根清热生津,淡渗利湿。芳香之品可调畅气机,淡渗之品可利湿,气行则湿行,湿行则热退,既可使阳气不受过分清热的损伤,也有利于缩短缠绵难愈的病程。若一味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品,苦寒化燥伤阴,阴愈伤则湿热更难清除。 学习体会 现代温病的概念应当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按照传统的中医命病名法,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毒、温疟、温疫等10余种。但若按其病变性质分类,则不外温热性和湿热性两大类。风温、春温、冬温、暑温、秋燥、温毒等,属于温热性质温病,湿温、伏暑多属湿热性温病,至于温疟、温疫,则既有属温热性者,也有属湿热性者。凡属温热性温病,都是由于温热邪气引起的,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急,热变快,易伤阴;凡属湿热性温病,都是由湿热邪气引起的,其特点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从临床角度

温病学病例题备考

春温: 病例一: 某男,45岁,2001年3月就诊,起病精神差,纳食不香,不久即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次日清晨到某医院就诊,用解表之剂,服后汗出较多,热度稍退,但过后复热,诸证加重,出现壮热,烦渴喜冷饮头痛,肌肤发斑,衄血,舌绛苔黄,脉数。 诊断:春温 辨证:气血两燔 治疗:清热凉血化斑 方药:化斑汤加减 病例二: 张XX,女,50岁,2月7日就诊. 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九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来院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气促,苔薄黄,舌红绛.℃,脉搏98次/分,白细胞21000/㎜3.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大出血点。 诊断:春温 辨证:热入心包,伏热内闭 治法:清心凉营开窍 方药:清宫汤加安宫牛黄丸

风温: 病例一: 病者:李×,男,20岁,学生。初诊时间11月3日。 病史摘要:患者两天前打球后,汗出湿衣,冷风一吹,即觉一阵寒意当时未加注意。当晚起咳嗽,喷嚏流涕。第二天早起头痛,周身不适,微微恶风。即往卫生所测体温38℃,诊为“感冒”,服“"后热退,头稍减。但当晚起各症加重,来诊时体温复升至39℃,干咳少痰,咽红咽痛,头痛,怕风,口干渴,二便尚可,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诊断:风温。 辨证:邪袭肺卫。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达邪。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2g 连翘12g 薄荷6g(后下) 淡竹叶12g 桔梗10g、荆芥6g( 后下)、防风10g 、芦根30g 、鱼腥草30g 、甘草3g。上、下午各一剂分服。 二诊:1990年11月6日 二天后证见好转,体温降至℃,仍咳嗽不止,痰黄难咯。拟宣肺疏风,化痰止咳。 鱼腥草30g 瓜萎壳15g 桔梗10g 杏仁10g 芦根15g 枇杷叶12g 连翘12g 牛蒡子12g 甘草3g 再进三剂而愈。

温病案例选

三焦的证候和病机 (一)邪在上焦 案例:黄某某,男,35岁,工人。 1959年1月20日初诊:患者两天前突然发热恶寒,咳嗽,咯吐黑色痰涎,右下胸部疼痛,时有鼻衄。查体温39.1℃,咽充血,右下胸背部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血化验白细胞:18.0×109/L,中性粒细胞0.87。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曾用抗生素等治疗两天,疗效不显,故来中医科就诊。 诊见:恶寒发热,头痛有汗,咳嗽,痰中带血,量不多,右季肋疼痛,咳则加重,口渴喜饮,舌质红,苔薄白,脉象浮数。 辨证:风温犯肺,肺失宣降。 立法:辛凉解表,化瘀清肺。 方药:桑叶9g 菊花9g 杏仁9g 桔梗9g 连翘9g 鲜芦根30g 板蓝根30g 桃仁9g 冬瓜仁15g 生薏仁15g 丹皮9g 仙鹤草9g。 3剂,1天1剂。 复诊:药后表解热退,咳嗽胸痛亦减,痰中已无血,脉转和缓,苔薄白,尚口渴,午后尚有低热,血检白细胞5.6×109/L,治宜原方加减。 桑叶9g 杏仁9g 桔梗4.5g 生薏仁15g 黄芩9g 连翘9g 冬瓜仁12g 新会皮6g。连服3剂,临床症状皆除。 此证病位在上焦肺,并表现为卫气同病。但根据发病经过介绍及中医四诊所见,属邪袭肺卫为主兼入里化热趋势,还是属于肺热壅盛为主而兼有表邪未尽解,是辨证的关键和难点。本案例病人虽然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咯吐铁锈色痰涎,中医四诊见口渴、舌红,但发热并见恶寒、苔薄白、脉浮数等辨证要点昭示其病机以表热为主,而治疗过程及结果也进一步反证其属于邪袭肺卫兼有入里化热趋势。 (二)邪在中焦 王希和医案 刘某,19岁。 主诉:病者于两天前头痛,次日上午头痛转剧,身发热,并呕吐一次,家人给服陈艾水,至下午身体如焚,昏睡,问之答话不清。经区医院作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较高,色清,白细胞200×106/L,蛋白实验阳性,糖及氯化物均正常。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诊查:体温39.5℃,神昏,面红唇赤,脉大而数。强张其口,舌红,苔黄欠润,身热灼手,大汗出,颈项强直,腹壁、提睾反射均消失,克氏征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膝反射增强。 辨证:为暑温邪热入于阳明。 治法:急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味。 处方:石膏25g 知母15g 甘草10g 粳米30g 连翘30g 银花30g 板蓝根20g 滑石30g 急煎两剂,一昼夜服完。24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7.6℃,神志清醒,脉仍小数。改用竹叶石膏汤以清余热。服药两天痊愈,且无任何后遗症。此例未用任何西药。 案例解析:此案例虽已有“神昏”表现,但“舌红”、“苔黄”则显示其邪热当是在气分层次。进一步分析三焦脏腑部位,“身热灼手”、“大汗出”、“脉大而数”,阳明经证之“四大”已居其三;只是“口渴”情况因为病人神昏而不详,但从其具有“面红唇赤”、“苔黄欠润”等相类表现来看,亦当有明显“口渴”。根据以上分析,该病例当属于阳明经热之中焦证,其“神昏”当是胃经气分热盛扰袭心包而致,而非以“邪闭心包”的上焦证为主。“邪闭心包证”当在神昏同时伴“舌绛”、“肢厥”等表现。 (三)邪在下焦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单项60*0。5 多选10*1 填空10*1 名解5*2 问答2*5 2*10 病案1*10 绪论 (时间特点阶段)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10、学派形成的要素: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一定的人数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共有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分类 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湿温、暑湿、伏暑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和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可能名解 3、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黑体重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温病习题测验

2.温病学的成熟阶段是时期。 3.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并称为温病四大家。 4.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9.吴鞠通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叶天士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10.薛生白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王孟英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2.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疒咅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 )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5.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E.《湿热病篇》6.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纬》 E.《温疫论》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E.《诸病源候论》10.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E.《时病论》四、判断题: 8.被誉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家者是叶天士、吴又可、薛生白、王盂英。( )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 1.轩岐仲景之文叶薛诸家之辨 2.明清 3.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4.叶天士吴鞠通 5.吴又可温疫论 6.战国到唐宋到元 7.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8.阳气怫郁理论 9.温病条辨温热论 10.湿热病篇温热经纬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A 8.C 9.E 10.A 11.D 12.A 13.C 14.E 15.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揭示温病本质的同时,研究其防治方法,从而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2.①萌芽阶段:战国到唐代。主要特点是《内经》、《伤寒论》等书中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治疗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温病概念仍隶属于伤寒。②发展阶段:宋到元代。主要特点,一是理论上划清了伤寒与温病的界限,为温病学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治疗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主张灵活应用经方,强调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③形成阶段:明清时期。主要特点是建立了较完整的温病学学术体系,提出温病的病因及感邪途径,阐述了温病的病变部位、病理变化及传变规律,系统地提出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病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④发扬阶段:此阶段对于急性热病的防治、温病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实验研究、治法方药研究、文献整理、人才培养等都有重大成就,展现了温病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3.①在病因方面,突破了“外感不外六淫”的病因学说,认为温疫的病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种特殊致病物质“疠气”。②在发病方面,认为是正气不足,外邪因而乘之。③感邪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伏匿于膜原,迨其溃发,则有九传。④温疫发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⑤传染方式,主要通过空气或接触而传染,即所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⑥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发病之初.即

温病学习心得

温病心得 很高兴在这一个学期中,开设了《温病学》这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复习到了原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更可贵的是课堂上老师时常把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我逐渐学会把理论运用到临床上。《温病学》是奠定我们走向临床操作的基础和桥梁。 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大不相同,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教科老师不在像高中老师那样的严厉。然而走进《温病学》的课堂,我发现老师对我们非常的严格,每次上课前都会点人回答上一节课的相关问题,而且实行打分制。课堂上有的同学分数高,有的同学的分数则不是很理想。这使我们原本松弛的情绪又变得紧张起来,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在上课前抽出时间来复习功课,起初这样的生活让人觉得很压抑,也很枯燥,让人觉得像是回到高中时代。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老师的严厉是很有必要的,若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我不会再课后抽时间来看书,也就不会及时的学到相关知识。此外,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教导我们,医学时一门圣神的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将来,我们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学好每一门学科。 记得,又一次上课,老师点人回答什么是内闭外脱,由于我们的不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没有回答出来。老师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的我们。那时全班的同学都保持着安静。来到大学还没有一个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如今想来,老师的当时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同时也让自己再一次的陷入了深思中。现在读大三的我们,三年来由于自己的不足,不知道遗漏了多少知识,将来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呢?想到这,自己也为自己的将来感到担忧起来,同时也为自己的不认真感到自责。往后我应该认真的对待每一门学科,学好每一门学科知识,构建牢固的知识框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温病学》老师,我怀疑感激之情。因为在课堂上可以看扫老师认真的教学态度。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的非常详细,重点、难点讲解的非常的有条理。此外,课堂上,老师时常拿出一些自己的病案让我们分析与思考,让我们活学活用,理清了我们的学习思路,也巩固了我们的知识。 此外,老师喜欢在课前有时也会在课堂中提出一些问题要同学们回答,大

学经典记病案

学经典记病案 《伤寒论》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①夜间荨麻疹、瘙痒、脉浮;②急性肾小球肾炎, 头面浮肿、脉浮;③急性黄疸性肝炎,面黄如橘皮色、瘙痒、脉浮。“不一 定感冒表证才有脉浮”。(刘渡舟治验) 二、外散表寒,内化食滞治疗小儿发热不退,舌苔黄腻。(郝万山治验) 三、栀子豉汤治疗热邪留扰胸膈而作喘,患者每于五一而发病,十一而愈, 因大渴后饮冷而致。方以焦栀子15g淡豆豉15g(北京东直门医院宋孝至教 授治验) 四、柴胡桂枝甘姜汤:口渴、便溏、心情不舒(肝郁脾阳虚) 五、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河北某化工厂毒气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 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六、桂枝汤加葛根汤(桂枝10g芍药15g葛根30g)治颈肩肌肉紧张综合征、 颈椎病效果明显。可加祛风湿药如威灵仙10g秦艽10g,鸡血藤30g。(郝万 山) 七、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小儿面白、舌质淡、发热、咳喘反复发作虽用麻 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芦根但易反复案例一周效佳,后从未发作。(任应 秋) 八、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疼痛,生姜量应大一些,属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而气血不足,内脏失养的可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刘渡舟治验) 九、小青龙汤主治的痰饮证为“咳吐大量泡沫痰,入盂化水”(寒饮射肺)。 面部胖肿,为水气盛的表现;面色黧黑为水气盛;面部色素沉着为水斑。秋 燥的咳嗽吐的白色泡沫痰,量较少。不可久用,以防伤阴动血;缓解后以苓 桂剂善后。 十、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见于南宋陈承《本草别说》,现已佚失。《证类本 草》引《别说》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 死”。《本草纲目》引用陈承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北京阜外 医院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冶疗病窦综合征用细辛15~30g。细辛含黄樟醚,是 一种致癌的成分,故不能常用久用。 十一、汉代的度量衡与现代的换算 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 斤为钧,四钧为石”。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千二百黍实其龢, 合龢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1合=20毫升,1升=200 毫升,1斗=2000毫升。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 丈为引”。1寸=2.3厘米,1尺=23厘米。晋时,6铢=1分,4分=两。麻黄 汤中杏仁70枚(去皮尖)重约28克。麻黄汤中一次治疗剂量:麻黄15克、 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7克,与今天的量相近。粳米1升约合现在的 180克,半夏半升约合现在50克,五味子半升约合30克,厚朴1尺约15 克。五苓散1寸匕约5、6克重。桃仁100粒称重30克,杏仁100粒称重 4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20克,大附子1枚25克,野生乌头1枚 5克,甘遂末1钱匕约1~1.5克。 十二、五苓散原方剂量应为: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单项60* 多选10*1 填空10*1 名解5*2 问答2*5 2*10 病案1*10 绪论 (时间特点阶段)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10、学派形成的要素: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一定的人数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共有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分类 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湿温、暑湿、伏暑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和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可能名解 3、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黑体重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