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与封存

合集下载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际动态与趋势 (4)二、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 (5)2.1 全球碳减排目标与合作机制 (7)2.2 各国政府与企业战略布局 (8)2.2.1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10)2.2.2 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11)2.3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 (12)2.3.1 国际碳市场规则与影响 (13)2.3.2 国家间碳市场链接与协同 (15)三、国际CCUS技术态势分析 (16)3.1 碳捕集技术 (17)3.1.1 提高捕集效率与降低成本的途径 (18)3.1.2 新型捕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9)3.2 碳利用技术 (21)3.2.1 能源化利用技术 (23)3.2.2 生物能源与其他新型利用途径 (24)3.3 碳封存技术 (25)3.3.1 地质封存与管理技术 (27)3.3.2 海洋封存技术与应用前景 (28)四、挑战与机遇 (29)4.1 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31)4.2 政策与市场机遇 (33)五、结论与建议 (34)5.1 总结与展望 (35)5.2 对策与建议 (37)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的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碳捕集技术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概述将简要介绍国际范围内碳捕集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战略方向以及科技趋势。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阐述碳捕集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概述当前国际碳捕集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应用前景,分析国际碳捕集技术的几个主要战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应用等方面。

重点分析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态势。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煤矿工程是一个重要的能源行业,然而,燃烧煤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减少煤矿工程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矿场中的应用。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燃烧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并将其长期储存的方法。

在煤矿工程中,这种技术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的应用研究,即在燃烧过程中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以及在煤矿井下直接封存二氧化碳。

首先,研究人员在燃烧过程中发展了各种碳捕获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后燃烧碳捕获技术。

这种技术基于燃烧后的废气,将二氧化碳与其他废气组分分离出来。

例如,通过化学吸收剂可以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分离出来。

此外,膜分离、吸附等技术也在研究之中。

这些技术的研究目标是寻找高效、经济并且可持续的碳捕获方法,以减少煤矿工程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其次,煤矿井下的直接封存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这些技术基于将二氧化碳直接注入煤矿井下空腔中,并将其永久储存起来,以避免其进入大气。

主要的封存方法包括地层封存和煤矿封存。

地层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气体储存在深层地质层中,如盐穴等地质层。

而煤矿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固体化,注入已经开采完毕的煤矿中,从而将其长期封存。

这些直接封存技术需要进行地质调查、注入方案设计以及监测等环节来确保安全有效地封存二氧化碳。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寻找新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估。

例如,近年来,利用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碳捕获和封存的研究得到了重视。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和水分子的复合物,其中天然气水合物可以用来捕获二氧化碳并长期储存。

这种技术的研究不仅在煤矿工程中具有潜力,还可以为其他工业领域的碳减排提供新思路。

综上所述,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为了减少煤矿工程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通过研究碳捕获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将二氧化碳从煤矿工程中分离出来。

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浅析

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浅析

图1 CCUS 流程图CO 2的捕捉2的捕捉作为CCUS 技术发展的重点与前提,按照捕捉难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燃烧后捕捉、燃烧前捕捉及燃烧中捕捉(富氧捕捉),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燃烧后捕捉将生物质燃料燃烧后气体与煤气等烟气净化后,在净化通道CO 2捕获装置,该方法捕获成功率高、基金项目:深水、绿色新能源及智能监检测技术可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浅析使用范围广,现已在炼厂、电厂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单位体积中烟气流速过快,CO 2在未被捕捉前易被空气所稀释,增加捕获难度。

燃烧前捕捉相对成本、效率而言是最具经济价值的捕捉方法。

该法通过将化石燃料气化为H 2与CO 混合气,再经过化学反应使转换为CO 2,利用吸附法将CO 2分离,是经典的水煤气转化流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该技术仅限于水煤气循环发电系统且设备占地空间较大、前期投入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以此技术为基础项目投产较少,尚需更多项目进一步验证。

燃烧中捕捉(富氧燃烧)指化石燃料在高纯度、高体积分数氧气中进行燃烧,燃烧后主要产物为CO 2、H 他惰性产物。

水蒸气冷凝后通过低温闪萃提取得到纯度高~95%的CO 2,避免之后对CO 2的分离操作,分离消图2 碳捕捉路线图22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程技术与创新中国设备工程 2024.03(上)较快;低温蒸馏法简单易行,避免了外加吸附剂的使用但同时导致CO 2回收率低、回收消耗居高不下。

截至目前,虽然各种方法优缺点明显,但吸收法与吸附法在我国CCUS 项目中国已经得到较多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空间。

(2)化学法。

根据分离技术的不同,化学法可进一步划分为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吸收法、电化学法以及水合物法。

其中吸收法工业化成熟、自主性好、吸收效率高但吸收剂消耗较高、损失明显且前期设备投资较大;吸附法工艺简单易懂、具有明显针对性、去除CO 2效率较高但吸附能力受吸-解吸次数、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膜吸收法吸收膜表面与CO 2接触面积较大、自主吸附能力较高但构成膜材料自身持久性较差;电化学法技术较为普遍且费用较低但高温环境下耐蚀电极材料选材需要极为谨慎;水合物法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原理上没有第三产物生成,但其常温下对装置便具有极强腐蚀性,装置材料成为该法的主要限制因素。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旨在将大量的二氧
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将其封存在地下。

由于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
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
从而降低全球变暖的影响。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不能完全删除二氧化碳,而是将其收集,处理,然后将其稳定封存到地下空间。

所以,这也被称为碳捕获与封存或碳
沉降。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过滤
系统中,碳捕集剂可以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吸附,这些二氧化碳可以在
真空压缩容器中稳定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管道而不是大气将其输送到
地下孔、深海底部或其他地下位置。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它可以把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

此外,
它还可以节省能源,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火
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保护健康,改善水环境,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实施也是昂贵的,因为它需
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和安装,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运行。

因此,
该技术的成本昂贵,虽然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但也需
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使之受益。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 CC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减排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原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碳捕集、碳运输和碳封存。

碳捕集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目前主要的碳捕集技术有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燃烧后捕集是在燃烧过程完成后,从烟道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燃烧前捕集则是在燃料燃烧前将其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然后分离出二氧化碳;富氧燃烧捕集是采用高浓度氧气进行燃烧,从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便于捕集。

碳运输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或公路槽车等方式输送到封存地点。

碳封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如枯竭的油气田、深部盐水层等,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

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一)技术进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的化学吸收法不断优化,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同时,新型的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技术也在研发中,有望进一步提高捕集效果。

在碳运输方面,管道运输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长距离和大规模的运输,还需要解决一些工程和安全问题。

碳封存的地质评估和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二)示范项目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些碳捕集与封存的示范项目。

例如,挪威的 Sleipner 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自 1996 年以来,已经成功将超过 1000 万吨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的海底盐水层中。

美国的 Petra Nova 项目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每年可捕集约 140 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示范项目,如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的 10 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

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碳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被广泛关注和探讨。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控制碳排放数量,碳捕捉与埋存技术被视为可行的解决办法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 碳捕捉技术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

常见的碳捕捉技术包括化学吸收、吸附、膜分离和生物固定等。

化学吸收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达到分离的目的的方法。

常用的溶液有胺类和碱性盐类。

吸收剂在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较稳定的碳酸盐类化合物。

化学吸收技术可以在烟气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选定材料或吸附剂,将二氧化碳分离和捕捉的方法。

吸附剂通常包括分子筛、活性炭和金属有机框架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大孔、中孔和小孔等细孔结构,可以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气体。

吸附技术具有高效性、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特点。

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聚合物膜或陶瓷膜分离出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

膜分离技术具有过程简单、体积小和操作容易的优点。

但由于分离度问题而产生纯二氧化碳比一般的技术成本高的特点。

生物固定技术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但由于微生物生长代价的原因,造价可能比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2. 碳埋存技术碳埋存技术是将捕捉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封存在地下或海底,防止其被释放到大气中。

常见的碳埋存技术包括地质封存、水合物封存和生物固定封存等。

地质封存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油气田、盐岩层和煤矿废弃物等地质体中,将其永久地封存在地下。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地质体,考虑到地质体的渗透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封存。

水合物封存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合物,将其安全地封存在海底。

水合物是一种含水晶格的天然气化合物,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深海底部。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实施方案(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实施方案(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二氧化碳减排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通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压缩、运输并封存至地质储层,CCUS技术可有效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二、工作原理CCUS技术包括碳捕获、碳压缩、碳运输和碳封存四个主要环节。

1. 碳捕获:通过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或膜分离法等手段,从工业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其中,化学吸收法主要使用胺类吸收剂,物理吸附法主要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膜分离法则利用膜的渗透性分离二氧化碳。

2. 碳压缩: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将其从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以便运输和封存。

3. 碳运输:通过管道、船舶或卡车等手段,将压缩后的二氧化碳运输到地质储层或工业用途地点。

4. 碳封存:将二氧化碳注入地质储层,利用地质压力和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地下。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项目选址:选择具有适宜地质储层的地区,评估其封存潜力。

2. 工程设计:根据选址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碳捕获、压缩、运输和封存设施,并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方案。

3. 设施建设:建设碳捕获、压缩、运输和封存设施,并配备相应的设备与人员。

4. 调试运行:调试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同时进行二氧化碳捕获、压缩、运输和封存的全过程模拟运行。

5. 监测与评估:对CCUS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根据监测结果优化运行管理方案。

四、适用范围CCUS技术适用于各种高碳排放行业,如能源、钢铁、水泥等。

特别是在火力发电厂、大型工业园区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场所,CCUS技术可实现有效的减排。

此外,对于一些难以减排的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CCUS技术也可作为其减排的可行途径。

五、创新要点1. 技术创新:CCUS技术集成了化学、物理、工程等多学科的前沿成果,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高效捕获、压缩、运输和封存。

什么是CCS技术

什么是CCS技术
什么是CCS技术(CO2收集和储存技术)
CCS是CarbonCaptureandStorage的缩写,是指二氧化碳(CO2)捕捉和封存(CCS)是指CO2从工业或相关能源的源分离出来,输送到一个封存地点,并且长期与大气隔绝的一个过程。本报告认为CCS是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减缓行动组合中的一种选择方案。CCS具有减少整体减缓成本以及增加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灵活性的潜力。CCS的广泛应用取决于技术成熟性、成本、整体潜力、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普及和转让及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法规因素、环境问题和公众反应。CO2的捕捉可用于大点源。CO2将被压缩、输送并封存在地质构造、海洋、碳酸盐矿石中,或是用于工业流程。CO2大点源包括大型化石燃料或生物能源设施、主要CO2排放型工业、天然气生产、合成燃料工厂以及基于化石燃料的制氢工厂。潜在的技术封存方式有:地质封存(在地质构造中,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田、不可开采的煤田以及深盐沼池构造),海洋封存(直接释放到海洋水体中或海底)以及将CO2固化成无机碳酸盐。该报告也就CO2的工业应用进行了讨论,但是预计这一途径对于CO2减排贡献不大。通过CCS减少的向大气的净排放量取决于捕捉的CO2比例,取决于由于捕捉、运输和封存的额外能源需求使电厂或工业流程的整体效率降低而导致的CO2增产,取决于运输过程中的任何渗漏以及取决于长期封存中CO2的留存比例。现有几种不同类型的CO2捕捉系统:燃烧后、燃烧前以及氧燃料燃烧(图SPM.3)。燃气流中的CO2浓度、燃气流压力以及燃料类型(固体或气体)都是选择捕捉系统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管道是在大约1,000公里左右距离内大量输送CO2的首选途径。对于每年在几百万吨以下的CO2输送或是更远距离的海外运输,使用轮船可能是在经济上更有吸引力。在深层、在岸或沿海地质构造封存CO2使用了许多相同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由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开发出来,并且已经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套处理工序成本很高,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方 碳捕捉 法是没有效果的。丹麦一家使用单乙醇胺做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实验厂已经运行了两年。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一所设在 威斯康星的使用氨水捕捉碳的实验基地也即将建成完工。
埋藏
真正麻烦的是下一个步骤。二氧化碳需要长期埋藏,因此必须达到很多要求。要成功地封存二氧化碳,需要一块在 地平面1000米以下的岩体。在这样的深度,压力会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所谓的“超临界流体”,只有这样状态的二氧化 碳才不容易泄露。另外,这片岩体还要有足够多的气孔和裂缝来容纳二氧化碳。最后,还需要一块没有气孔和裂缝的 岩层来防止泄露。
原理
捕捉
“捕捉”碳并不难。二氧化碳和胺类物质发生反应。二者在低温情况下结合,在高温中分离。这样,可以使电厂产 生的废气在排放前通过胺液,分离出其中的二氧化碳;之后在适当的地方加热胺液就可以释放二氧化碳。更好的方法 是使煤和水发生反应,产生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在这种混合物中二氧化碳含量比一般电厂废气中的更高, 所以更容易分离。之后燃烧的就是纯氢气了。
原文地址:http:/Leabharlann /baike/2285.html
Powered by TCPDF ()
页面 1 / 1
碳捕捉与封存
碳捕捉与封存 链接:/baike/2285.html
百科名片
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 。吸引力在于能够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温室气体。在世界石油会议(WPC)上,能源行业的老总 们都热切希望把它当作一个解决气候将变暖的方案。但是,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大规模发展的价格依然昂贵,让项目 进行困难重重。
封存
一个经常被谈及的可能性就是碳捕捉和封存(CCS),也就是把二氧化碳深埋于地下。能源公司对这项技术有着很 高的期望。
但是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没人知道这项技术是不是真的那么管用(或者说,是不是深埋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另 外一点便是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效果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CCS技术很贵--它高昂的成本甚至使替代能源都显得十分 具有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