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02 中考作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 素材,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考生的综 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03 中考作文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中考作文成绩不仅有助于考生顺利升入理 想的高中,还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
02 仔细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和所指代的内容,确保 写作紧扣主题。
02 将关键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联系 ,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明确写作范围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时间 范围、空间范围、人物范围等。
注意写作范围与题目要求的对应 关系,避免偏离主题或超出范围

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写作内容,确保文章条理
点评
学生B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阳光这 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温暖和积 极向上的态度,但在文章结构和层次 上略显单调。
建议
可以尝试在文章中设置一些波折和转 折,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深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描写不同场景下的阳光, 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教师点评及建议
点评
学生C在文章中通过讲述自己跨越困难和挑战的经历,展现了勇气和毅力的重 要性,但在文章立意和深度上还需提升。
建议
在跨越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成长变化,同时 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等元素,来提升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07
课程总结与延伸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讲解了中考作文的评分标 准及要求
传授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分析了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及范文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 的第一步
03
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意,体现了亲情的

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案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掌握提升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仔细推敲,引导品味,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写作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提升中考作文语言的文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凝眸中考作文语言主要存在的四大问题: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

2、陈词滥调。

3、故作深沉。

4、空洞无物。

而引出掌握提升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的重要性。

(二)揭秘方法一:锤炼词语,使语言形神兼备。

1、佳作共赏:(3分钟)学生同桌间讨论并回答好在哪些方面, (1)、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我的叔叔于勒》(2)、老头浑身没多少肉,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芦花荡》(3)、“咳,咳~”不好~是哪路同道发出了警报,班上马上停止行动,都向那声源望去。

“呀,乃外语老师是也。

”只见他,神情怪异地瞧着大家。

我等大吃一惊,冷汗淋漓,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外语老师竟是一位“武功盖世”不露真相的“真人”。

人在冮湖,“胜者王,败者寇”,看来只好俯首称臣了,何况“高手”手下留情呢~——中考优秀作文《长春市中考优秀作文“江湖”风云录节选》明确:1、两位太太“托着,向前、伸、一动,吸进去,扔”等动词,无不显出她们矜持做作,高贵典雅的姿态。

2、“干黑,短短,花白、深陷、精神、明亮”等形容词可看出老头老当益壮与精干。

3、片段写的是几个学习态度不端正、想投机取巧的学生悔过自新的经过。

笔调轻快,幽默诙谐。

学生归纳:准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具有音乐美。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中考写作文技巧和方法教案

中考写作文技巧和方法教案

中考写作文技巧和方法教案一、先准备素材(一)开头素材1.引用名言:引用一句名言作为开头,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思想性,开头写出的句式简洁明了,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置于现象:把生活中的一个反常现象写出,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憧憬未知的内容。

(二)发展素材1.主题概念: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概念来诠释主题,能使文章加深读者的理解,而且也能让文章展开有层次。

2.应用案例:介绍一些真实或者想象出来的事例,使文章更加生动丰满,可以有着很好的论证功能。

(三)结尾素材1.补充论证:用一段句子来补充论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观点,扩大文章的影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总结论点: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楚,以一句话总结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强调本文的主旨,给读者以一个清晰的记忆。

二、多角度组织(一)文本结构图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图形化组织文章,将思路清晰有序地进行组织,有利于文章叙述流畅。

(二)多角度组织文章组织也可以使用多角度来组织,一方面可以从时间上,还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比较对照,因果关系上等来进行组织,从而使文章层次更清楚,情节更加连贯,同时也使文章思路更加开阔。

三、语言表达方式(一)运用修辞使用正确的修辞,可以使文章表达更有仪式感,有助于文章的表达更有影响力,能够更有效地表达文字最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语言在文章中,要尽可能使用完整的语句,使用对比、联结、夸张等句式,表达文字更加准确,而且语言也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美观怡人。

四、写作练习(一)思考素材1.读一些名人名言,能够使自己的文章开头有思想性;2.编写情境,利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事例,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3.多从多方面对文章进行组织,使文章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表达出意义。

(二)修改检查修改检查是文章写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检查文章的表达是否准确、语言是否丰满、论据逻辑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简练,以及有没有重复、错别字等等,及时发现修改错误,以免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

中考作文教案

中考作文教案

中考作文教案【篇一: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切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XX、XX、XX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

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

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

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

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

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

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

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中考作文教案静默的守望者

中考作文教案静默的守望者

中考作文教案静默的守望者教学教案:我静静的守在中考作文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静静的守在中考作文”这一主题要求;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获取素材;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富有情感和内涵的作文。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章,以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2.准备一些优秀的中考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一个人静静守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个人在等待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主题(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我静静的守在中考作文”这一主题要求,并解释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联。

3.分析素材(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如一位运动员静静守候在起跑线前的场景、一位医生静静守候在手术室门口的场景等。

引导学生观察素材中的细节,分析人物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

4.讨论与思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静静守候的。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范文学习(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优秀的中考作文范文,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式来写一篇关于“我静静的守在中考作文”的文章。

6.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选取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写出独特的作文。

7.作文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一篇关于“我静静的守在中考作文”的文章。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8.作文交流(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中考英语作文命题指导教案

中考英语作文命题指导教案

中考英语作文命题指导教案标题,Guidance Lesson Plan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omposition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

Introduction: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omposition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the curriculum. A well-structured and organized essay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a student's overall score. This guidance lesson plan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strategies and tips to excel in their English composition exams.Objective: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format and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composition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s.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brainstorming, organizing, and writing essays.To enhanc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ideas clearly and coherently.Materials Needed:Sample essay prompts from past entrance examinations.Whiteboard and markers.Handouts with essay writing tips and guidelines.Procedure:1. Introduction (10 minutes):Begin the lesson by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composition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s.Explain the objectives of the lesson and what students will learn.2. Understanding Essay Prompts (15 minutes):Present sample essay prompts from past entrance examinations.Analyze each prompt with the students, highlighting key instructions and requirements.Discuss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andinterpreting essay prompts effectively.3. Brainstorming Techniques (20 minutes):Introduce different brainstorming techniques such as mind mapping, listing, and free writing.Conduct a brainstorming session with the students using a sample essay prompt.Encourage students to generate ideas and organize them coherently.4. Organizing the Essay (20 minutes):Teach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clear and logical essay structure.Discus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n essay (introduction, body paragraphs, conclusion).Provide examples of effective introductions, body paragraphs, and conclusions.Guide students in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ir essays based on the sample prompt.5. Writing Strategies (20 minutes):Review essential writing strategies such as using varied vocabulary,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ransitions.Discuss techniques for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main ideas with relevant details and examples.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oherence and cohesion in writing.6. Peer Review and Feedback (15 minutes):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or small groups.Have students exchange their outlines or drafts with their peers for feedback.Encourag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7. Revision and Editing (15 minutes):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revising and editing essays for clarity, coherence, and grammar.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hecklist of common errors to look for during the editing process.Allow students time to revise and edit their essays based on peer feedback and self-assessment.8.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10 minutes):Review key points covered in the lesson.Encourage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writing proces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Provide students with additional resources and practice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Conclusion:By following this guidance lesson plan, students will gain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confidence to excel in their English composition exams. Through practice and feedback, they will become proficient writers capable of crafting compelling and coherent essays.。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万能模版三篇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万能模版三篇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万能模版三篇第1篇:初中语文作文训练家教教案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一.中考作文审题训练做到三审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审题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

审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读题目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

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

它们主要包含--1.提示与解说。

如20XX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

一般包含: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

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20XX年江苏常州卷一一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一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三.审读"导语"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中考作文指导1:中考作文复习之审题和立意审题和立意一:训练目的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

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

“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

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

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

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三:作文提示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

要有创意,如果将文章写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新鲜事。

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

但剧种不限,话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

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俱到,只能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达看法。

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

可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秘密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其中,我一直精心珍藏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

我没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粗略估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

我在拿通知书之前就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怕她伤心。

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哪怕一分钟也好。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啊!”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

要启程了,公共汽车外面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远远地看着我们。

妈妈挤在人堆里,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可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对我有多少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

想起妈妈平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回答:“嗯,挺好的。

”此时我已泪流满面:“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别担心。

”“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哽咽。

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瞒?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实情?妈妈呀!在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苦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

一眼看到前来接我的妈妈,我的泪再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谁也没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回家吧。

”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去,畅想着将来。

将来,我也许不能做第二个刘亦婷,可我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

我会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从审题来看,“秘密”只规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不限定内容。

本文选择了母女之间的秘密。

妈妈为了让女儿在夏令营玩得开心,珍藏了女儿考得不好的秘密;女儿为了让妈妈能多高兴几天,也珍藏了这个秘密。

习作表现母女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亲情,立意上有创意,颇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2: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文题信息,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审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注意文题类型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

审清题目类型,一是有利于迅速确定题目。

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就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要进行“完形填空”的,就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选题作文要求“多中选一”,就不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

审清题目类型,二是有利于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

如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有时都有一段文字材料,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是不同的。

前者必须紧扣材料,或以材料为“骨架”展开故事,或以材料为基础提炼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后者不必紧扣材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材料有关就行。

二、注意文题含义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细细琢磨一番的。

如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长大的感觉”即是。

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了,胆子变大了,或是能够对付别人的欺侮等等,那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

如果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还有些含比喻意义的文题(如《起点》),含象征意义的文题(如《明天》),有多个义项的文题(如《家》)等,都须细细咀嚼。

三、注意文题题眼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20xx 年天津市中考题)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今天真好》(20xx 年深圳市中考题)中的“真好”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最舒心的时候》(20xx 年大连市中考题)中的“最舒心”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家乡巨变》(20xx 年内蒙古中考题)中的“巨变”就是应精心琢磨的方面。

《做人要有______》、《我______长大》、《现代科技给我带来的______》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

又如《欣赏》、《献一份爱心给》、《我爱看的》这些文题中加点的词也就是题眼。

四、注意文体类别中考文体类别主要有三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中考作文可写的文体类别越来越多,如:书信、剧本、小说、等等,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

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

如20xx 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作文题就要求写一篇记叙文,20xx 年厦门市中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封书信。

对这样的文题就要按体作文,不可给体不写体。

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

如20xx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以“跑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跑步的情景,可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明跑步锻炼的要领、方法等等……这个文题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可以写其他文体,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

但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即有些文题表面上是“文体不限”,实际上是“文体有限”。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考题:以《真的有属于我的时间了》为题写了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

又如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题:以《家乡巨变》为题作文,不要写成诗歌即可。

只要认真审读题目,就可知道以上两题都比较适合于写成记叙文,不宜写成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若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可能会步入陷井。

五、注意选材指向有些中考作文题对写作材料还有着或明或暗的指向。

体会到这一点,才会避免选材失误,提高选材质量。

这些指向有的题目中反映出来。

如《二三事》(20xx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校园生活”点明了选材的范围,“二三事”点明了选材的数量。

无视这一要求,就会步入“盲人骑瞎马”的误区。

这些指向有的从提示中反映出来。

如 20xx 年山西省中考题:……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者在提示语中点明“家”还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家的外延被扩展得很大,极有利于我们从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由选取所需的材料,如果不注意这一信息,只是将自己的思维锁定在家庭生活之内,重复的写那些陈旧的材料,就不容易发挥自己正常的写作水平。

六、注意立意信息有些文题还有立意方面的暗示信息,明察到这一点,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习作是大有帮助的。

如1999 年湖北省荆门市大作文命题的开头几句话是:“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有……”这开头实际就暗示了“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珍惜机会”这个大中心。

如果忽视这一信息就有可能偏离题目对主旨的要求。

又如20xx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搀扶下成长的,这一“扶”便是十多年呢!成长的路上,有爸爸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思想上的精心呵护。

这中间,你是否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请以“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

细读提示语,细品题眼“吻”字,我们就会知道命题者对中心的暗示:要写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精心呵护的回报,要表达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题旨。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中考前怎样复习作文1、大面积地进行写作训练。

作文的提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自己写出来的。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学写作唯一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