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1.新鲜/新奇:新鲜指刚刚出现或刚刚摘取的,还没有过多的接触和处理;新奇指令人感到奇特、独特,比较罕见。

2.先进/先锋:先进指在某个方面更为发达和先进;先锋指在某个领域中走在最前面,具有领导地位。

3.明亮/光明:明亮指亮堂、明朗的状态;光明指灿烂、明亮、光明照耀。

4.难看/丑陋:难看指不美观,不好看;丑陋指非常难看,形象糟糕。

5.美丽/漂亮:美丽指外貌或事物的美好、动人;漂亮指外貌漂亮、出色,让人喜欢。

6.贫穷/贫困:贫穷指生活水平低,经济状况差;贫困指生活条件极度贫困,缺乏基本生活资源。

7.清晰/明朗:清晰指事物清楚、不模糊;明朗指清晰明了、明亮。

8.热情/热烈:热情指热忱、热心,态度热情;热烈指热情高涨、热烈激动。

9.完整/完全:完整指没有缺失、完好无损;完全指没有任何遗漏、彻底。

10.爱戴/敬爱:爱戴指对某人深深地爱护、尊敬;敬爱指对某人非常尊敬和敬仰。

11.普通/平凡:普通指一般、常见;平凡指非常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12.广阔/辽阔:广阔指体积大、范围广;辽阔指没有边界的宽广。

13.友好/和善:友好指对待人态度友好、友善;和善指待人温和、和蔼。

14.古老/古代:古老指存在很长时间的、年代久远的;古代指历史上较早的时期。

15.冷静/冷淡:冷静指头脑清醒、不冲动;冷淡指对人态度冷漠、不热情。

16.慷慨/大方:慷慨指对人表达慷慨大方的态度;大方指不吝啬、慷慨大方。

17.大胆/勇敢:大胆指做事果断,不怕冒险;勇敢指有胆识、不畏惧。

18.长远/长久:长远指时间跨度长,对未来有影响;长久指时间持续时间长。

19.易懂/易解:易懂指容易理解、领悟;易解指容易解释、阐明。

20.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千姿百态指形态多样、变化多端;形态万千指形态非常多样。

21.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心照不宣指心意相通,不需言表;心领神会指心灵相通、默契无言。

22.表达/表现:表达指以语言或行动表露出来;表现指在外界反映或体现。

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

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

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这一成果包含着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招待不周,请诸位多多包涵!【暴发】①突然而猛然的发生:暴发传染病。

②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①火山内的岩浆、气体等突然猛烈冲出地表,向四外喷溢:火山爆发。

②突然而猛烈地发生、发作:爆发革命。

用法提示:“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必须】一定要;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冬泳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必需】一定得有;不可缺少:阳光为庄稼生长所必需。

用法提示:“必须”是副词,强调某种事情一定得这样做;“必需”是动词,强调某种事物特别需要。

【标明】用文字或符号标记出来,让人知道:标明价格。

【表明】标示清楚;明白地表示:表明立场。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本”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我本意是为他好,没想到他竟误会了。

【不齿】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

表示极端瞧不起:为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耻:不耻下问。

【长年】①整年:从年初到岁尾,他们长年坚守在边防哨卡上。

②多年;长期:长年在外打工。

【常年】①一般的年份:今年的产量比常年多。

②一年到头;每年:守岛的官兵常年以岛为家。

用法提示:“常年”表示年年;“长年”表示相对的时间段长。

【成规】现成的或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有成规可依。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打破陈规。

用法提示:“成规”是过去通行,现在仍使用的规章制度,中性词;“陈规”是旧的、过时的规章制度,贬义词。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篡改历史。

【窜改】改动文字(多用于贬义):这份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用法提示:“篡改”的对象多是理论、政策、主张等重大的、抽象的事物,语意较重;“窜改”的对象多是文章、古籍、成语等具体的语言文字上的改动,语意较轻。

近义近形成语辨析100组

近义近形成语辨析100组

一、近义近形成语辨析100组1.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是虚的;骇人听闻: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是事实。

2.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无所不为: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无所不至: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指人;刻不容缓: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指事。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十分紧迫,指事。

7.因势利导: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顺水推舟: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8.披肝沥胆: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肝胆相照: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二者都有坦诚意。

9.貌合神离: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同床异梦: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是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指用空想安慰自己,虽有想法但无行动;画饼充饥:指用空想安慰自己,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

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或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说自己不具备应有的水平,勉强地凑个数。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鱼目混珠:以假充真,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往同一方向;络绎不绝: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往不同的方向。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100易错成语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100易错成语

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包含:里边含有: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请多包涵。

必须:表示事情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学习必须刻苦。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日用必需品。

标明: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使入知道:标明号码。

表明:表示清楚:表明态度。

暴发:1突然发作:山洪暴发。

2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1岩浆进出:火山爆发。

2(事变)突然发生:爆发战争。

本义:词语的本来的意义:“兵”的本义是武器本意:原来的意思或意图:他的本意是好的。

不齿: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人所不齿。

不耻:不以…为可耻:不耻下问。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长年在野外工作。

常年:1终年;长期:常年守卫。

2平常的年份:常年收成较好。

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打破成规。

陈规: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陈规陋习。

纂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篡改历史。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窜改原文。

出身: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店员出身。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他1958年出生在北京。

残败:残缺衰败:残败不堪。

惨败:惨重失败:敌军惨败。

大意:1主要的意思段落大意。

2疏忽,不注意:粗心大意。

大义:大道理:深明大义。

定金:一方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给付对方当事人的一定款项。

订金:预付款。

遏止:阻止:洪流滚滚,不可遏止。

遏制:制止;控制:遏制对方的攻势。

发奋:振作起来:发奋有为。

发愤:决心努力:发愤图强。

法治: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反应:一般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演说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反映:1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小说反映了现实生活。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妨碍:阻碍:妨碍交通。

妨害:有害于:妨害健康。

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仿造唐代器物。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仿照办理。

高考100个近义词辨析

高考100个近义词辨析

此可见,篡改是别有用心地作伪或曲解;窜改则多指因
不严谨而改动原文。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窜改”,后 者应用“篡改”。
25.[敦促/督促] 目前,面对美、韩等国的电子垃圾再次偷偷进入我国的二 手市场的情况,我国政府 能切实 美、韩政府,希望他们
其海关做好各项出口的质检工作。
[辨析]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督促: 监督催促。“敦促”用于平等的对象之间,表尊敬、客气; “督促”用于上级对下级。因此,前者应用“敦促”,后者 应用“督促”。
18.[部署/布置]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的 ,咱们必须彻底改变
这种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
法。
任务的方
[辨析] 二者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 事情等。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地安排、配置。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 摆设、陈列东西。根据语境,前者用“部署”,后者
30.[伏法/服法]
那些小喽啰们匆匆地埋葬了在广东
的大毒枭李一后,也纷纷投案自首,
的罪大恶极
认罪,这
真是验证了那句话“树倒猢狲散”。 [辨析] 伏法:(犯人)被执行死刑。服法:认罪。根据
语境,前者应用“伏法”,后者应用“服法”。
31.[符合/切合/适合] 他们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没有受到批评,不仅是因为他 们的行为 有关规定,他们的整体规划 当 广
他们愉快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思路清晰、动力十足,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后进生的转变。 [辨析] 从而:因此就,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 果、目的等;它的作用在于引出前文所述行动的结果或目 的。进而:进一步,它的作用在于在前文所述行动的基础
上引出下一步行动。由此可知,前者应用“进而”,后者
应用“从而”。

4. 高考常考实词辨析100例

4. 高考常考实词辨析100例

近义词辨析高考常考实词辨析100例在浩如烟海的词语中,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实词的用法呢?其一为“积累”、其二为“技巧”。

来吧,高分等你拿!必背清单一、词义辨析75例1、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来说。

如:终身大事。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

如:奋斗终生。

2、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恶,用于具体抽象事物。

如:祛除疑虑。

驱除——指赶走、除掉,用于具体事物。

如:驱除敌人。

3、妨碍——指对人或事物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

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

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4、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寺院里的银杏树看上去年龄足有上千岁。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如:他这把年纪了不休息,继续发挥着余热。

5、包含——里面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6、辨明——辨别清楚;辩论清楚。

如:雾太大了,辨明不了方向。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7、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不和的家庭不利于孩子成长。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8、申明——郑重说明。

如:在这一问题上,我一定会申明理由。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在此问题上,中国再次声明立场。

9、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了。

终止——结束,停止。

如:时间到了,演奏终止。

10、症候——病情,病状。

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11、侦查——为确定犯罪事实或犯罪人而进行的调查。

如:侦查经济案值件。

侦察——为弄清作战情况而进行活动。

如:敌人正进行火力侦察。

12、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

如:预定计划。

预订——预先订购。

如:预订机票。

13、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

如:大学本科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完整版)100个词语辨析

(完整版)100个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01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02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这一成果包含着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招待不周,请诸位多多包涵!【暴发】①突然而猛然的发生:暴发传染病。

②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①火山内的岩浆、气体等突然猛烈冲出地表,向四外喷溢:火山爆发。

②突然而猛烈地发生、发作:爆发革命。

用法提示:“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必须】一定要;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冬泳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必需】一定得有;不可缺少:阳光为庄稼生长所必需。

用法提示:“必须”是副词,强调某种事情一定得这样做;“必需”是动词,强调某种事物特别需要。

【标明】用文字或符号标记出来,让人知道:标明价格。

【表明】标示清楚;明白地表示:表明立场。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本”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我本意是为他好,没想到他竟误会了。

【不齿】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

表示极端瞧不起:为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耻:不耻下问。

【长年】①整年:从年初到岁尾,他们长年坚守在边防哨卡上。

②多年;长期:长年在外打工。

【常年】①一般的年份:今年的产量比常年多。

②一年到头;每年:守岛的官兵常年以岛为家。

用法提示:“常年”表示年年;“长年”表示相对的时间段长。

【成规】现成的或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有成规可依。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打破陈规。

用法提示:“成规”是过去通行,现在仍使用的规章制度,中性词;“陈规”是旧的、过时的规章制度,贬义词。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篡改历史。

【窜改】改动文字(多用于贬义):这份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用法提示:“篡改”的对象多是理论、政策、主张等重大的、抽象的事物,语意较重;“窜改”的对象多是文章、古籍、成语等具体的语言文字上的改动,语意较轻。

【出身】①指重要的学历或资历:他是黄埔出身。

②由个人早期经历或家庭经济状况所决定的某种身份:贫农出身。

③具有某种由个人早期经历或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的身份:他出身于贫农家庭。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生出:他是哪年出生的?用法提示:“出生”侧重于自然属性,与生的时间、地点等相联系;“出身”侧重于社会属性,与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有关,如“农民出身”“学生出身”。

【残败】(草木、景物等)残破衰败:秋风肃杀,草木残败。

【惨败】惨重地失败:这次围棋对抗赛,对方惨败。

【大意】大概的或主要的意思:段落大意。

【大义】正义;大道理:徇私情而忘大义。

【定金】履行合同的保证金。

一方当事人为保证履行合同而先行付给对方的款项,具有法律效力,对收与付的双方都形成约束。

(也说定钱。

)【订金】预付的部分货款,有某种承诺的意思,但在法律上不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

【遏止】阻止:遏止病毒。

【遏制】制止或控制:遏制通货膨胀。

【发奋】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奋向上。

【发愤】痛下决心,积极努力:发愤苦读。

【法治】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跟“人治”相区别):实行法治。

【法制】指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建立法制社会。

【反应】①有机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相应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过敏反应。

②事情发生后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反应良好。

【反映】①反照出人或物体的形象;比喻显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湖面反映出宝塔的倒影。

②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或问题: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市政府。

【妨碍】阻碍;干扰:妨碍交通。

【妨害】损害;有害于:妨害团结。

【仿造】仿照已有的样式制造:按原样仿造。

【仿照】模仿别人的做法或现成的样式(做):仿照执行。

【分辨】区分;辨别:分辨好人坏人。

【分辩】为消除误会或指责而说明事实真相:不能只许你批评,不许别人分辩。

【伏法】罪犯依法被处决:抢劫杀人犯已于昨日伏法。

【服法】服从法院的判决:罪犯表示服法,不再上诉。

【富裕】(财物)丰富;充裕:生活富裕。

【富余】多余出来:富余两个人。

【工夫】①(做事)所耗费的时间或精力:白费工夫。

②空闲时间:我没有工夫去看戏。

③〈口〉一段时间;时候:我刚参加工作那工夫,社会经验很少。

【功夫】本领,技能;特指武术方面的本领、技能:他的画很见功夫。

【雇用】出钱让人做事:雇用民工。

【雇佣】出钱雇用劳动力等:雇佣兵。

【勾通】勾结串通:恶势力相互勾通,扰乱社会治安。

【沟通】使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交流、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提高沟通。

用法提示:“勾通”是贬义的,只用于人;“沟通”是中性的,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贯串】从头到尾地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贯串工作的全过程。

【贯穿】穿过;连通:京广铁路贯穿大江南北。

【灌注】①把液体灌进(模具等):把铁水灌注到模型里。

②比喻把心血、精力等集中投入某事业:恪尽职守,把全部精力灌注于本职工作。

【贯注】①(精神、精力等)集中到一点上:全神贯注。

②(说话或行文)连贯:一气呵成,前后贯注。

【涣然】比喻疑难或误会全部消除:涣然冰释。

【焕然】形容有光彩:焕然一新。

【棘手】扎手,形容事情难办:治疗这种病,是医学界棘手的难题。

【辣手】①狠毒的手段:他心地善良,不会用辣手整人。

②形容事情难办;棘手:这会儿碰上了辣手的事。

【急流】速度很快的水流:急流勇进。

【激流】水势猛、流速快的水流:激流险滩。

【简洁】简明扼要,干净利索:文字简洁,没有废话。

【简捷】①(言行)直率,爽快:她为人爽快,说话也很简捷。

②简便快捷:选一种简捷的办法。

【坚苦】坚忍刻苦:向恶势力作坚苦的抗争。

【艰苦】艰难困苦:艰苦创业。

用法提示:“坚苦”多指主观状态;“艰苦”多指客观环境。

【检察】考察;特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检察案情。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细心查看:检查卫生。

【间隙】未被利用的时间或空间:抓紧训练间隙学习文化。

【间歇】(连续的动作或变化)每隔一定时间停顿一下:间歇性痉挛。

【娇气】性格脆弱,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这孩子太娇气,说他两句就受不了。

【骄气】骄傲的作风:骄气十足。

【截止】到某一时间之后不再继续:报名到30日截止。

【截至】截到(某时限)为界:全市上网人数截至今年12月31日共89,216人。

用法提示:“截止”表示事情到某一时间停止,不再继续;“截至”表示事情以某一时间为界,未必停止,还可继续。

【界限】不同事物之间的分界:划清敌我界限。

【界线】两个地区之间分界的线:两国边境的界线是河流与航道的中心线。

【接收】收受;接纳;吸收:接收信号。

【接受】领受;采纳:接受礼物。

用法提示:①“接受”是应承他人所施予的行为或要求,对象多是抽象事物;“接收”一般是为了使用、管理等目的而收下,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或人。

②“接受”多带被动意味;“接收”所指的动作行为多带主动意味。

【经心】留意;放在心上:漫不经心。

【精心】特别用心;非常小心:精心护理。

用法提示:“经心”是动词,强调放在心上,“精心”是形容词,强调心细的程度。

【精致】精巧周密:精致的手表。

【精制】精工制作:这是景德镇精制的瓷器。

【巨变】发生巨大的变化:山乡巨变。

【剧变】剧烈变化:局势剧变。

【考察】①到现场观察了解:考察冰川。

②深入推求研究:考察土地沙化的成因。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查看评定:考查工作成绩。

用法提示:“考察”侧重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考查”侧重检查评定。

【宽待】宽厚对待;从宽处理:宽待俘虏。

【宽贷】宽恕:对首恶分子,决不宽贷。

【连接】相互衔接:这两段文字连接得很紧凑。

【联结】联系结合(在一起):把他们母子联结起来的是亲情。

【流连】舍不得离开:流连忘返。

【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忍舍弃:留恋故乡。

用法提示:“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

“留恋”指心存依恋而不忍离去,对象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

【蒙眬】①形容两眼半睁半闭,昏昏欲睡的样子:醉眼蒙眬。

②形容景象模糊不清:眼前蒙眬一片。

【朦胧】月光不明:月色朦胧。

【勉力】努力,尽量多地使出力气:勉力进取。

【勉励】劝勉;鼓励:少批评,多勉励。

【牟取】谋取(多指不正当的):牟取暴利。

【谋取】想办法取得:谋取幸福。

用法提示:“牟取”是贬义词;“谋取”是中性词。

【年青】比喻充满活力和朝气:他有一颗年青的心。

【年轻】指人年纪不大,也指国家、组织等成立不久;相比之下年纪小:他才20岁,很年轻。

用法提示:“年青”和“年轻”的主要区别在于“年轻”可用于比较,而“年青”不可以。

【旁征】广泛地搜集:旁征博引。

【旁证】直接证据以外的其他证据:提供旁证。

【期望】等待和希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母亲期望游子早日归来。

【希望】盼着所想的成为现实:希望小王能来。

【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这一切启示我们,艺术贵在创新。

【启事】一种应用文体,为了说明某事而公开发表的文字,多采用登报或张贴等方式:寻人启事。

【权力】①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权力机关。

②(个人或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的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跟“义务”相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用法提示:“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利益;“权力”是国家、公众或上级赋予的职权、强制力。

【溶化】(固体)溶解在液体里:用水将小苏打溶化。

【熔化】熔解,固态物质吸热到一定程度最终由固态变为液态:铁熔化为铁水。

【融化】(冰、雪等)受热变为液体:河里的冰开始融化了。

用法提示:三者适用对象不同。

“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融化”指冰雪受热化成液体;“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而变成液体状态或胶体状态。

【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擅长绘画。

【善于】(在某方面)擅长: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用法提示:“擅长”仅指有某种技能;“善于”的适用范围较宽泛。

【声明】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事实真相:声明我方立场。

【申明】郑重地陈述和说明:申明我方立场。

用法提示:声明”侧重于公开宣布;“申明”侧重于申说解释。

【什物】泛指家庭日用的各种器物:什物架。

【实物】①(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物品:送钱还不如送点儿实物。

②真实而具体的东西:陈列许多实物和照片。

【实足】确实;足数的:实足睡了8个小时。

【十足】十分充足:勇气十足。

用法提示:“十足”强调“充分”“充足”。

【实行】用行动去实现:实行计划生育。

【施行】①法令、规章制度等公布后生效;执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②按照某种办法或方式去实行:施行扶贫措施。

用法提示:“施行”着重于执行,强调严格按照要求去实施,较严肃、庄重;“实行”着重于实现,强调把谋划好的东西变为现实。

【侍候】伺候;照料:侍候公婆。

【伺候】供人使唤;照料:伺候主人。

用法提示:“伺候”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侍候”的对象是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