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试验及处方筛选

合集下载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稳定剂;质量评价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1]。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 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2]。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3]。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 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4]。

1材料与仪器1.1 仪器托盘天平(JPT-1-型,天津市天马仪器厂,津字00000297号);常规玻璃器皿。

1.2 试剂炉甘石粉(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101);氧化锌(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315);甘油(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909);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均按《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配制。

药剂实验

药剂实验

混悬剂的制备原理: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一般,难溶性药物、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存在、两溶液混合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需产生缓释作用时常制成混悬剂。

常见的配置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一、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1、步骤:(1)稳定剂的制备:①称取CMC-Na粉末7.0g,加蒸馏水20mL,加热制成7.0%的CMC-Na溶液备用。

②用移液器量取0.25mL吐温-80,加蒸馏水4.75mL溶解,配成5%吐温-80溶液(总体积5.0mL)备用。

③称取三氯化铝0.048g,加蒸馏水20mL溶解,配成0.24%三氯化铝溶液(总体积20mL)备用。

④称取枸橼酸钠0.20g,加蒸馏水20mL溶解,配成10.0%枸橼酸钠溶液(总体积20mL)备用。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①称取炉甘石1.0g、氧化锌0.5g,量取液化酚和甘油各0.5mL至于乳钵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0min,直至炉甘石、氧化锌、液化酚和甘油混合均匀。

②将研磨好的分别用少量多次的7.0%的CMC-Na溶液、5%吐温-80溶液、0.24%三氯化铝水溶液和10.0%枸橼酸钠溶液继续研磨10min,然后转移至5mL的玻璃试管中,最后用相应的溶液分别定容至10.0mL。

③塞住管口,振摇相同时间和次数后,分别放置,记录放置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min后的沉降体积,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点的沉降体积比(F=H/H0, %)2、注意:(1)炉甘石、氧化锌,液化酚和甘油要在乳钵研磨充分(20min),前提是颜色均一、混合均匀。

(2)转移至试管过程中一定要用少量的相应溶液多次转移,首次加入少许稳定剂后要研磨10min后再进行转移,力争将乳钵中研磨物全部转移到相应试管中。

(3)实验比较用的试管或量筒应粗细大小一致。

药剂学炉甘石实验报告

药剂学炉甘石实验报告

药剂学炉甘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炉甘石(MgO·SiO2)药剂学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炉甘石的药剂学性质,包括颗粒度、溶解性、吸湿性等。

实验原理:炉甘石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药剂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其颗粒度、溶解性和吸湿性等性质,可以评估其药剂学特性和药效。

实验仪器:颗粒度分析仪、溶解度测试设备、湿度计等。

实验步骤:
1. 颗粒度测试:
a. 将炉甘石样品取适量放入颗粒度分析仪中,按照仪器操作
手册进行测试。

b. 记录颗粒度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径。

2. 溶解度测试:
a. 取一定量的炉甘石样品,加入适量的水溶液中。

b. 用溶解度测试设备测量不同时间下其溶解度的变化。

c. 根据数据计算出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常数等指标。

3. 吸湿性测试:
a. 将炉甘石样品放入密封的湿度计器中,记录初始重量。

b. 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样品,记录湿量增加的重量。

c. 根据重量变化计算吸湿性指标,如相对湿度和吸湿速率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颗粒度测试结果显示,炉甘石的颗粒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为x μm。

2. 溶解度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下,炉甘石的溶解度逐渐增加,符合一定的溶解动力学规律。

3. 吸湿性测试结果显示,炉甘石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湿量增加的重量与时间成正相关。

综上所述,炉甘石具有适当的颗粒度、良好的溶解性和一定的吸湿性,这些药剂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原料。

通过研究这些性质,可以为炉甘石的药剂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炉甘石混悬剂处方筛选

炉甘石混悬剂处方筛选

实验一项目名称:炉甘石混悬剂处方筛选预习内容:1.以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西黄蓍胶,三氯化铝,枸橼酸钠,蒸馏水等为原料,拟定5个炉甘石处方,写明制备方法和质量评定方法2.查明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混悬剂(suspensions)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μm之间,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达50μm 或更大。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炉甘石 3.0g 3.0g 3.0g氧化锌 1.5g 1.5g 1.5g甘油 1.5g 1.5g 1.5g羧甲基纤维素钠 0.15g聚山梨酯80 0.6g蒸馏水加至 30ml 30ml 30ml2.1.2 制法1.制备稳定剂①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0.15 g,加约20ml蒸馏水,加热溶解成胶浆。

②称取聚山梨脂80 0.6 g,配成100g/L的水溶液备用。

2.制备混悬剂上述的三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称取过10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加炉甘石研磨至糊状后,再加入处方中的其他成分,最后加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炉甘石含有适量( 0.5%- 1%质量分数) 氧化铁( 着色剂) 的碱式碳酸锌或氧化锌,略带微红色,炉甘石和氧化锌为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湿润,加适量的分散剂研磨成糊状,使其分散,用前应和氧化锌混合过120 目筛。

简单搅拌不易制得均匀细腻产品,颗粒易沉降。

在制备时至少研磨30m in或使用胶体磨才能保证制剂的质量。

该制剂是一种混悬剂,如配制方法不当或选用的助悬剂不适宜,不易保持混悬状态,且涂用时有砂砾感。

久贮沉淀的颗粒易聚结,振摇亦难再分散。

在炉甘石洗剂的处方中,使用反絮凝剂枸橼酸钠、润湿剂甘油、吐温-80 、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可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自然界中许多有机药物存在多晶型,如无味氯霉素就有4种晶型(A、B、C与无定型)。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稳定剂;质量评价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1]。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 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2]。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3]。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 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4]。

1材料与仪器1.1 仪器托盘天平(JPT-1-型,天津市天马仪器厂,津字00000297号);常规玻璃器皿。

1.2 试剂炉甘石粉(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101);氧化锌(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315);甘油(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909);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均按《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配制。

炉甘石洗剂实验报告结论

炉甘石洗剂实验报告结论

炉甘石洗剂实验报告结论1. 引言炉甘石洗剂是一种由炉甘石制成的洗涤剂,广泛应用于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等产品中。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对清洁效果的影响,以便为日常家庭清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 4种不同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分别为0.5%,1%,2%,和3%)- 4个相同种类的污渍样品(例如油渍、茶渍、墨渍和血渍)- 4个相同种类的白色布料样品- 4个缸子- 实验器皿- 实验室温度和压力下的水2.2 实验步骤1. 在4个缸子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的炉甘石洗剂,分别为0.5%,1%,2%,和3%。

2. 将每个缸子中的洗剂均匀搅拌溶解。

3. 将每个布料样品放入对应浓度的炉甘石洗剂中,浸泡15分钟。

4. 取出布料样品,并用温水冲洗几次以去除洗剂。

5. 将四个样品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

3.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对不同种类污渍的去除效果,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对于油渍,0.5%浓度的炉甘石洗剂无法彻底去除油渍,而1%、2%和3%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均能有效去除。

2. 对于茶渍,0.5%和1%的浓度炉甘石洗剂效果不佳,而2%和3%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可以将茶渍完全去除。

3. 对于墨渍,所有浓度的炉甘石洗剂均能有效去除。

4. 对于血渍,0.5%浓度的炉甘石洗剂无法彻底去除血渍,1%、2%和3%浓度的炉甘石洗剂能有效去除血渍。

综上所述,从实验结果看出,炉甘石洗剂的去污能力与浓度成正比。

随着浓度的增加,炉甘石洗剂去污的效果逐渐增强。

4. 结论本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 炉甘石洗剂对不同种类污渍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但对于油渍和血渍,较低浓度的炉甘石洗剂效果不佳。

2. 对于茶渍、墨渍等常见污渍,较高浓度的炉甘石洗剂能够完全去除污渍。

3. 炉甘石洗剂的去污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然而,本实验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实验样品较少,仅仅对四种污渍进行了研究,而现实生活中污渍的种类更为丰富,因此,实验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污渍。

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

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

酯 ( 9:1 为展 开 剂 ,展 开 ,取 出,晾 干 ,置 紫 外 光 灯 ) (6 n 3 5 m)下 检视 。供试 品色谱 中,在 与对照药 材色谱 相应 的位 置上 ,显 相同颜 色的荧 光斑 点。见图 2 。




l ,一 , 3 足疗 方样 品 ( 号为2 1 0 1 ,0 0 6 72 1 0 1 2 批 0 0 6 62 1 0 1 ,0 0 6 8); 4 乌头碱 对照 品 一 图3 乌头碱 的 限度检查
匀后 ,转 入烧 杯中 ,继 而观察不同稳 定剂 下的沉降程度 。 15 沉降容积 比 F的测定 . 分别取制剂置于 l m 带塞试管并 混匀后 ,测定 混悬 剂 Ol 的准 确 总 容 积 V 后 ,分 别 将 其 静 置 5 n 5 i 0 n O mi、1 mn、3 mi 以及 1 3 、5 、1h 4 h、 h h 2 、2 h之后 ,仔细观察沉降物容积 V, 并分别计算 出各时 间段 的沉降容积 比:F=V V 。 / O
西黄蓍胶为 白色或 黄 白色 粉末或 半透 明薄 片 ;遇水 膨 胀成有 粘 性 胶 状 物 。常 常 用 作 助 悬 剂 、润 滑 剂 及 浮 化
剂等 。 混 悬 剂 是 微 粒 的大 小 一 般 在 0 5一l l 之 间 的 难 溶 性 . O ̄ m
固体药物并分 散 于介质 中,呈 非均 匀分散 的液 体。而其 分 散介质常常 以蒸馏水 为主或植物油替代 ] 。
3 讨 论
足疗洗剂 为中药复 方制 剂 ,曾试验 以丹参 对照 药材 和
1 2 3 4 5
123 样 品 ( ,,一 批号 为2 1 0 62 1 0 1 ,0 0 6 8); 0 0 61 ,0 0 6 72 1 0 1 4 缺 川芎 的阴性 对照 ; -I 一 5 J 芎对 照药材 l 图2 川 芎 的鉴别

炉甘石洗剂制法实验报告(3篇)

炉甘石洗剂制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炉甘石洗剂,了解其制备过程、成分作用及质量控制要点,从而加深对皮肤外用药品的认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用的皮肤外用药品,其主要成分包括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将炉甘石、氧化锌等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混悬液,以供临床使用。

三、实验材料1. 炉甘石:150g2. 氧化锌:50g3. 甘油:50ml4. 羧甲基纤维素钠:2.5g5. 纯化水:适量6. 研钵、过滤仪、搅拌棒、具塞量筒等实验器材四、实验方法1. 称量与研磨:将150g炉甘石和50g氧化锌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至粉末状。

2. 制备糊状物:向粉末中加入50ml甘油和适量纯化水,继续研磨,直至形成糊状物。

3. 溶解稳定剂:将2.5g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中,溶解。

4. 混合与搅拌:将糊状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合,边加边搅拌,直至充分混合。

5. 加水稀释:继续加入纯化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总体积达到1000ml。

6. 过滤与装瓶:将混合液通过过滤仪过滤,去除不溶物,然后将滤液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制备的炉甘石洗剂为淡红色混悬液体,外观均匀,无沉淀。

2. 稳定性检验:将制备的炉甘石洗剂放置于室温下,观察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个月内,炉甘石洗剂无明显分层、沉淀现象,说明其稳定性良好。

3. 成分分析:对制备的炉甘石洗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含量与理论值相符,符合质量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制备炉甘石洗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研磨、搅拌等操作,以保证混合均匀,避免沉淀。

2. 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制备过程中,应对原料、辅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 应用前景: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炉甘石洗剂,其外观、稳定性、成分含量均符合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试验及处方筛选
田燕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24)004
【摘要】[目的] 对5种处方的炉甘石洗剂进行稳定性试验,筛选该洗剂的最佳处方.[方法] 测定5种处方的沉降容积比并作重新分散试验.[结果] 1号处方的沉降容积比最大,稳定性最好.[结论] 炉甘石洗剂的最佳处方应是选择CMC-Na为稳定剂,才能在贮存和使用期间达到最佳效果.
【总页数】2页(P294-295)
【作者】田燕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
【相关文献】
1.炉甘石洗剂处方筛选及制备 [J], 王成军;鱼梅;郭建伟;吴俊珠
2.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与处方筛选 [J], 王荣环
3.SHH-SD-2T系列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符合FDA21 CFR Part 11要求的无纸记录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J], 无
4.炉甘石洗剂联合苦黄散外洗治疗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李研;李锋;李明明;钟斌
5.药品稳定性试验箱/药品综合稳定性试验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