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指导
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及康复指导

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及康复指导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
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脑卒中的预后评估方法以及康复指导的重要性。
1. 预后评估方法脑卒中的预后评估是评估患者在脑卒中后的康复情况以及预测康复能力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预后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生活能力评估和认知功能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评估方法的内容及其作用。
(1)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的肌力、感觉、平衡和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相关的功能。
常见的评估工具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强度量表(MRC)。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卒中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康复治疗的目标和干预方法。
(2) 生活能力评估生活能力评估是评估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自理能力、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等。
常见的生活能力评估工具包括Barthel指数和Modified Rankin量表(mRS)。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判断其是否需要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3) 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言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认知功能。
常见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米尔福德认知评估量表(MMSE)。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判断其是否有认知障碍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2. 康复指导的重要性脑卒中后的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康复指导包括康复措施的选择、康复目标的设定以及康复治疗的推进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说明康复指导的重要性。
(1) 康复措施的选择康复指导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康复措施。
例如,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物理康复治疗;对于语言和言语能力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语言康复治疗;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认知康复治疗。
康复指导的目的是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选择最合适的康复措施,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果。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脑卒中患者在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言语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是指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原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脑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的相关研究和指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1. 多学科团队合作: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 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就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早期活动训练、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技术训练等。
3. 运动功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肌肉僵硬等。
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肌肉功能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4. 言语和吞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言语和吞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言语和吞咽康复包括言语治疗和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言语和吞咽功能。
5.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自理训练、日常活动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6.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7. 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社会环境应提供良好的支持和适应条件。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它造成了大脑供血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正常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 个体化治疗:每个脑卒中患者的情况独一无二,因此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症状、身体状况以及康复目标等因素。
2. 早期干预:脑卒中发生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恢复的机会就越大。
早期干预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进一步损伤以及尽早启动康复训练来实现。
3. 综合治疗:脑卒中康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理疗、言语疗法、职业疗法等多种康复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协同作用,帮助患者在身体、语言和认知方面实现全面康复。
4. 渐进性训练:康复治疗应该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开始时,治疗强度可能较低,随着患者康复的进展,治疗的强度和难度应逐渐增加,以促使患者逐步恢复功能。
5. 周期性评估:康复治疗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效果。
6. 持续性护理: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持续参与和支持。
医生和康复团队应该提供定期的跟踪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康复期间的困难。
脑卒中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生、康复师和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合作。
遵循个体化治疗、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渐进性训练、周期性评估和持续性护理等基本原则,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脑卒中康复健康宣教内容

脑卒中康复健康宣教内容
以下是 7 条脑卒中康复健康宣教内容:
1. 嘿,你知道吗?脑卒中后的康复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呀!比如小李,他一开始右边身体都不太听使唤,可他没放弃,每天坚持锻炼。
你为啥不能像他一样呢?咱得有信心,一步一步慢慢来,肯定能越来越好的呀!你要相信你自己呀!
2. 哎呀呀,康复训练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像老张,他坚持做康复,现在都能自己慢慢走路啦!咱可不能偷懒,得加油哇!难道你不想也快点好起来吗?
3. 嘿,别小看了日常的那些小事哦!吃饭、穿衣,这些都很重要呢。
你想啊,小王之前连勺子都拿不稳,现在都能自己吃饭了,多厉害呀!你也可以做到的呀,对不对?
4. 哇塞,心理状态也超级重要的嘞!脑卒中后可不能垂头丧气呀。
看看人家老赵,每天乐呵呵的,恢复得也快。
你难道就甘愿一直愁眉苦脸吗?咱得积极乐观起来呀!
5. 哎,你的饮食可得注意啦!别乱七八糟啥都吃。
好比说,太油太咸的就别碰啦!你看那老孙,以前胡吃海喝,后来改了饮食习惯,对康复多有帮助呀!你还不赶紧也调整调整?
6. 哟呵,家人的支持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想想如果没人鼓励你,那得多难呀。
就像老周,他家人一直陪伴着他,他才有动力坚持康复。
你的家人也会这样支持你的,对吧?
7. 记住咯,康复是一辈子的事,可别觉得好了一点就万事大吉了哟!这就像爬山,还没到山顶呢,可不能松劲呀!你一定能坚持到底的,对不?
我的观点结论:脑卒中康复需要患者本人、家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训练、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生活方式,一定能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康复的注意事项

脑卒中康复的注意事项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循医生的指导:康复过程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监督,因此务必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
2. 定期复诊和监测:定期进行复诊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掌握康复进展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法。
3. 坚持康复训练:脑卒中康复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努力,要有耐心和毅力。
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4. 避免久坐和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久坐不动和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并尽量改变姿势。
5.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和改善血液循环。
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6. 健康饮食:合理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康复。
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鱼类等富含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
7. 高质量的睡眠:充足的高质量睡眠对康复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
8. 积极面对心理压力:脑卒中康复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要积极面对并处理这些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参加康复小组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
脑卒中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此,中国卫生部制定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一、康复治疗评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治疗计划。
评估包括疾病史、生活质量评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康复潜力和目标,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常规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以减少脑卒中的再发和恶化。
“病因治疗”主要是指对引起脑卒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是指对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尿失禁、压疮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三、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是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1.运动疗法: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旨在通过锻炼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力量和灵活性。
2.语言疗法:主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和言语能力的恢复,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练习,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认知训练:通过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能力、思考等。
4.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通过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五、康复机构建设为了保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国需要建设一批专业康复机构。
康复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康复医生、康复护理人员和康复设备,提供全面、科学的康复治疗服务。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康复治疗网络,提供远程康复服务,使得脑卒中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康复指导和治疗。
六、康复治疗的监测和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脑卒中康复指南

脑卒中康复指南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也被称为中风。
它是由于脑血管突然断裂或堵塞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大脑功能的丧失。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本文将提供一份脑卒中康复指南,帮助患者及其家庭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第一部分:理解脑卒中在进入康复指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脑卒中的原因和类型。
脑卒中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堵塞而引发的,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这两种类型的脑卒中都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第二部分: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脑卒中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大脑功能。
当一个人出现脑卒中的症状时,紧急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治疗通常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性手术等。
在脑卒中后的早期阶段,康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康复护理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第三部分:康复阶段脑卒中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在康复阶段,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需要积极参与并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措施: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将设计一套特定的运动和锻炼方案,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师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沟通能力。
这可能包括言语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练习等。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将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涤、穿衣、进食等。
4. 心理支持: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脑卒中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可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支持。
第四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康复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康复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康复建议:1. 饮食:脑卒中患者应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良肢位卧位1.仰卧位头下置枕,不宜过高,患侧后垫一个比躯体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
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在患侧臀部及大腿外侧垫枕,防止患侧骨盆后缩,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不应在足底放任何东西,因会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的下面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肩部前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曲髋,稍屈膝。
3.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再上。
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腔,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健侧上肢可放在躯干上。
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
此外,健手能自由活动。
坐位1.从太高床头到半坐位到坐位到轮椅训练。
2.抬高床头30度,坐位耐受1.5h后,可逐步抬高床头,每日抬高5度,逐步过渡到坐位和轮椅上。
3.对颈椎损伤患者可采取腰围、腹带。
下肢用弹力绷带或长筒袜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如出现不适可迅速降低床头。
如患者坐在轮椅上要立即将轮椅向后倾斜,待患者呼吸症状缓解后,缓慢将轮椅恢复原位。
4.患者体位变换后要密切观察有无低血压症状,如头晕、面色苍白、虚弱、视力模糊等。
二、ADL训练ADL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病伤残者维持、促进和恢复自理能力以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并使其由依赖他人帮助到最终承担自我护理的责任。
根据这个原则主要进行指导的有进食、个人卫生、入浴、穿衣、床上转移和入厕等。
进食训练指导一、训练条件1.患者全身状况稳定,意识清楚;2.进食的体位能够保持稳定性;3.根据患者口腔状态、呼吸的控制状态、吸力、上肢功能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勺、碗、筷子、吸管等。
二、指导的方法1.体位半坐位或半卧位,卧床患者取健侧在下面的侧卧位。
2.方法 1.食物及用具放在便于被使用的位置上;2.帮助患者用健手把食物放在患手中,再由患手将食物放于口中,以训练患、健手功能的转换;3.视空间失认、全盲的情况下,食物要按钟表的指针行走方向(顺时针)摆放,并告知患者摆放些什么样的食品;4.偏盲患者用餐时将食物放在健侧;5.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必须先做吞咽动作的训练后再进行进食训练。
要先用浓汤类或半固体类的食品,每次量不宜过多,并尽量放在舌后部,要稳要慢。
饮水时要用吸管。
三、注意事项1.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在进食训练时要注意进食的体位和进食的品种,并且床旁要备有吸引器;2.有假牙者,进食前要取下;3.根据患者咀嚼和吞咽能力观察口中有无残存食物;4.餐具要在餐桌上固定住;5.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护士决不许离开患者。
个人卫生及入浴训练指导一、训练的条件1.患者血压、脉搏、体温等全身症状稳定;2.患者具有坐位平衡和转移的能力(在轮椅上坐位能坚持在30min以上);3.健侧肢体肌力恢复到可独立洗澡;4.浴室的环境(温度、设施等)适用于患者,并有安全措施。
二、训练指导1.洗脸、洗手、刷牙 1.把脸盘放在患者前方中间,用健手洗脸、洗手。
可将毛巾绕在水龙头上或将毛巾绕在患侧前臂上,用健手将其拧干。
洗健手时,需将脸盘固定住,患手贴在脸盘边放置(或将毛巾固定在水池边缘),擦过香皂后健侧手及前臂在患手(或毛巾)上搓洗。
2.旋牙膏盖时,可借助身体将物体固定的方法(如用两膝夹住)用健手将盖旋开。
3.剪指甲时可将指甲剪固定在木板上,木板再固定在桌上,一端突出桌沿,剪把处系上小绳并穿过木板,绳端系上一小环。
一手伸入环中用力一拉即可剪去伸入指甲剪刀口内的指甲。
2.洗澡 1.盆浴时患者坐在浴盆外椅子上(最好是木制椅子,高度与浴盆边缘相等),先用健手把患者腿置于浴盆内后,再用健手握住盆沿,健腿撑起身体前倾,患者移至盆内椅子上,再把健腿放于盆内。
另一种方法是患者将臀部移向浴盆内横板上,将盆外的两腿中的健腿放入盆内,然后帮助患腿入盆内。
2.淋浴时,患者可坐在椅子上或轮椅上,先开冷水管,再开热水管调节水温。
洗澡的方法可用健侧手持毛巾擦洗或用长柄的海绵刷擦后背。
如果患侧上肢肘关节以上有一定控制能力,可将毛巾一侧缝上布套,套在患臂上协助擦洗。
毛巾拧干的方法是将其压在腿下或夹在病侧腋下,用健手拧干。
三、注意点1.洗澡水温一般在38~42度;2.出入浴室时应穿防滑的拖鞋,并要有人在旁保护;3.浴盆内的水不宜过满,患者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穿衣裤指导一、训练条件1.患者应具备有坐位和控制平衡的能力;2.患者健侧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有一定协调性和准确性。
二、训练指导(患者取坐位)1.穿、脱开身上衣穿衣时应用健侧手找到衣领,将衣领朝前平铺在双膝上,将患侧袖子垂直于双腿之间,患手伸入袖内,将衣领拉到肩上,健手转到身后将另一侧衣袖拉到健侧斜上方,传入健侧上肢,系好扣子。
脱衣时应将患侧脱至肩以下,拉健侧衣领到肩上,两侧自然下滑甩出健手,再脱患手。
2.穿、脱套头上衣患手穿好袖子拉到肘以上,再穿健手侧的袖子,最后套头。
脱时,先将衣身脱至胸部以上,再用健手将衣服拉住,在背部从头脱出,脱出健手,最后脱患手。
3.穿、脱裤子穿裤时应将患腿屈膝、屈髋放在健腿上,套上裤腿,拉至膝以上,放下患腿,健腿穿裤腿,拉到膝以上,站起来向上拉至腰部,整理。
脱裤时与上面动作相反,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4.穿、脱袜子和鞋穿袜子和鞋时患者双手交叉将患侧腿抬起置于健侧腿上,用健手为患足穿袜子或鞋后,将患侧下肢放回原地,全脚掌着地,重心转移至患侧,再将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上方,穿好健侧的袜子或鞋。
脱袜子和鞋,顺序相反。
三、注意事项1.衣服以宽松为宜,穿脱方便。
质地宜柔软、平滑、防潮和有弹性,穿着舒适;2.纽扣应用尼龙搭扣或大的按钮,裤带可选用松紧带,使患者操作方便;3.袜子和鞋应放在身边容易拿到的地方,并且位置要固定。
鞋子大小要合适,不得过紧,鞋带要改成尼龙搭扣或是带环的扣带。
床上转移一、训练条件1.患者健侧有一定的肌力,并能带动患侧的肢体;2.躯干或骨盆要有一定的活动度。
二、训练指导1.床上左右移动先将健足伸到患足的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右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下半身移向右侧,臀部右移完成后再将头慢慢移向右侧。
左移的动作与此类似。
2.床上翻身双手十指交叉,双掌对握,伸肘(患手拇指一定要放在健手拇指的上方),屈膝,先将伸握的双手摆向健侧,再反方向地摆向患侧,借助摆动的惯性可翻向患侧。
向健侧翻身法,可先屈肘,用健手前臂托住患肘放在胸前,再将健腿插入患腿的下方,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腿搬动患腿,翻向健侧。
三、注意事项1.床旁要有人保护;2.在必要时,扶助者给予小量的帮助;3.注意保护患肩,在移动时防止患肩后撤。
乘轮椅入厕训练指导一、训练的条件1.患者能保持身体的稳定;2.厕所的构造应无障碍,地面防滑,宽度能进出轮椅。
安置坐便器,两旁有扶手及呼叫装置。
二、训练指导患者的轮椅靠近坐便器,关好刹挚,旋开脚踏板,身体移向轮椅坐前沿,健侧靠近扶手,站起转向将两腿后面靠到坐便器的前缘,站稳,解开裤子,并脱到臀部以下(但不要过膝),再坐到便器上,便后清洁时,臀部与手呈相反方向移动,有利于擦拭,用手拉裤子后站起整理。
再按上述相反的动作坐到轮椅上返回。
三、注意事项1.厕所内的扶手必须坚固耐用;2.训练入厕动作时旁边必须有人进行保护;3.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
要防止中风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康复期要每天坚持进行一些特殊的功能锻炼。
下面向您介绍防止中风并发症发生的家庭功能锻炼程序。
这套程序不仅适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也适用于脑炎、意外事故等所致的半身不遂患者。
一、防止肩关节僵硬:平卧于床上或地板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以健侧手牵拉患侧肢体向上伸展,越过头顶,直至双手能触及床面。
二、防止前臂伸肌挛缩:仰卧,屈膝,两手互握,环抱双膝,臀部稍用力伸展,使双肘受牵拉而伸直,肩部也受牵拉伸展。
重复做这样的动作。
也可以只屈曲患侧腿,另一腿平置于床上。
三、保持前臂旋转功能:坐在桌旁,两手掌心相对,手指互握,手臂伸直,身体略向患侧倾斜,以健侧手推动患侧手外旋,直至大拇指能触及桌面。
反复锻炼后,逐渐过渡到两手手指伸直对合,健侧手能使患侧大拇指接触桌面。
四、保持手腕充分背屈的功能:双肘下垂,支撑于桌面,两手互握,置于前方,健侧手用力按压患侧手,使患侧手腕充分背屈。
可反复进行。
这一活动可在看电视、书报时进行。
五、防止腕、指、肘屈肌挛缩:两手掌对合,手指交叉互握,将掌心翻转向下,支撑于桌面,然后伸直手臂,将体重施加于上,使手腕充分背屈,屈肌群受到牵拉伸展。
或坐在椅上,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腕背屈,掌心置于椅面,并将蜷曲的患指逐一伸直,然后以健侧手保持患肢伸直,稍倾斜身体,将体重施加于患肢。
六、防止跟腱缩短和足趾屈曲:将一条毛巾卷成一卷,放在患肢足趾下,站立起来,用健侧手按压患肢膝盖,尽量使足跟触地。
站稳后,抬起健侧腿,让患肢承受体重,并反复屈伸膝关节。
在做这一项锻炼时,可用手扶持椅背,以保持平衡。
同时,臀部应尽量保持向前。
七、患臂充分水平外展:做这一锻炼时通常需要他人帮助。
患者平卧,两手相握,向上举过头顶,然后由助手抓住患臂,保持伸直并慢慢水平移动,直至手臂平置于床面上,掌心向上,患肢与身体成90°;再将其大拇指拉直、外展,并将其余患指伸展。
在锻炼时,患者背部垫一枕头,可增加锻炼的功效,也能保持胸椎的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