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

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

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在于强度高、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等。

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路面时需要考虑的各项要素和指标。

本文将从路面结构、路面厚度、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路面结构混凝土路面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分别为基层、底层和面层。

其中基层是路面的承载层,底层是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缓冲层,面层则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

1.基层基层应采用土工布、碎石、砂石等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

基层夯实时应注意夯实质量、夯实厚度和夯实面积,以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层的厚度应根据地基情况和道路用途而定,通常在15cm以上。

2.底层底层应采用碎石、砂石等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

底层的厚度应根据基层的承载能力和面层的厚度而定,通常在15-20cm左右。

3.面层面层应采用混凝土材料,其厚度应根据道路用途和设计要求而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混凝土路面厚度应在20-25cm之间,次干道和支路的混凝土路面厚度应在15-20cm之间。

三、路面厚度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是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路面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车辆荷载、地基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1.设计要求路面设计要求是指路面的设计寿命、使用功能、道路类型等要素。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设计寿命应在20年以上,次干道和支路的设计寿命应在15年以上。

2.车辆荷载车辆荷载是指路面承受的车辆重量和轮胎压力。

车辆荷载的大小直接影响路面厚度的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承受的车辆荷载应在60t 以上,次干道和支路承受的车辆荷载应在40t以上。

3.地基情况地基情况是指路面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承载力等要素。

地基情况不同,路面厚度的确定也不同。

一般来说,地基较差的地区路面厚度应适当增加。

四、材料选择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选择是影响路面质量和寿命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路面材料应选用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强的材料。

城市道路改造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城市道路改造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34 建筑与装饰2023年5月下 城市道路改造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夏兴兵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摘 要 城市道路促进整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要重视路面结构的设计,尤其是占据城市交通、服务核心功能的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等级道路的改造工程。

本文描述了某城市中的翡翠路改造过程中路面结构的设计流程,并对改造工程的路面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得出合理的结构层厚度、拉应力、弯沉值等特征值,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经验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城市道路;改造;铣刨加铺;计算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Urban Road Renovation Pavement StructureXia Xing-bingHefei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fei 230001, Anhu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Urban roads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ity, and th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 should be concerned in urban road renovation projects, especially the renovation projects of urban expressways and main and secondary roads with the core function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servi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pavement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Feicui road renovation in a city, and designs and calculates the pavement structure of the renovation project, and obtains reasonable characteristic values such as structural layer thickness, tensile stress, and deflection value,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help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Key words urban road; renovation; milling and paving; calculation引言近年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道路处于动态变化,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结构病害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交通出行者的安全。

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分析

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分析

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分析摘要:由于市政公路的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重要性强,在路面结构的设计环节必须要考虑到后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积累设计经验,减少市政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缺陷,确保市政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有序开展和工程建设效果。

下面本文就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公路;路面结构;路基设计;1 市政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原则1.1结合施工要求,重视总体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作为市政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工作必须要综合考虑市政公路的整体实施思路,从全局角度考虑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做好全面细致的勘察调研工作,获取详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从经济适用的角度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尽可能减少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和缺陷,为后续的施工打好基础。

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城市文化因素,还要考虑后期施工的难度、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控制等,综合分析市政公路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候条件及交通流量,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及技术,与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共同探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从总体上满足市政公路建设的实际要求。

1.2科学编制方案,强化多方配合在路面结构设计环节还需要考虑市政公路工程整体的造价,合理的把控设计施工成本,科学地编制工程预算,与施工单位做好配合,避免因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后期施工中的成本超支现象。

市政公路路面结构设计需要多方的参与,在路面结构设计环节需要组织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就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技术讨论,提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加强技术交底,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进行分工,为后期路面结构施工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2 常见的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基问题2.1 路面不平整主要是基层平整度不好,各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都具有一定的压实度,在铺面后,路面平整,由于地基的高低不平,造成的空铺厚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在碾压后,薄区的沉降越小,路面就越高,而在厚区,沉降越大,路面越平坦。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作者:北京市市…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点击数:1319 更新时间:2006-6-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1991年8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1] 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原国家城建总局(80)城发科字第2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CJJ 37—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1991年3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城市道路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设计。

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不属本规范范围。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做合理变动,待逐步改造后达到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

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可参照本规范与公路等有关规范选用适当标准进行设计。

进出口道路以外部分应按公路等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避免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1、技术要求(1)强度:包含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弯拉弹性模量。

(2)耐久性。

行车磨损,寒冷积雪地区防滑链轮胎和带钉轮胎的冲击,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及冰雪冻融。

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a、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b、合理选择水泥品种;c、适当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d、选用较好的砂石集料及改善集料级配;e、掺加外加剂,如引气剂、减水剂等。

(3)和易性:较大的流动性,便于拌和均匀;不发生离析现象;捣实密实,不发生麻面蜂窝等。

测定方法:坍落度试验、维勃稠度试验和捣实因素试验等。

影响因素:水泥浆数量、水泥浆稠度、砂率、水泥品种和集料性质、外加剂等。

拌制时,必须根据使用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气候等条件,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宜的坍落度,或掺加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表面特性。

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或表面特性),即要求路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耐磨及平整性。

采用坚硬、耐磨、表面粗糙的集料,可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选用优质材料(包括填缝料)进行合理组成设计,提高路面的耐磨性;依靠控制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易性,提高表面的平整度。

2、材料要求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集料(碎石)、细集料(砂)、水、外加剂、填缝材料及加强钢筋等。

(1)水泥根据公路等级、工期要求、浇筑方法、路用性能要求、经济性等因素按表5选用。

特重和重交通选用不小于525号的水泥;中等和轻型交通,选用标号不小于425号的水泥;供应条件允许时,优先选用早强水泥,缩短养护时间。

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

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且不宜低于10℃。

(2)粗集料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级配的碎石、碎卵石、卵石。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表7要求。

高速、一级、二级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不低于H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碾压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ni级。

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设计图纸

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设计图纸
目录审核校对图集号设计页05MR2021总说明校对审核05MR2023页设计图集号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实行日期图 集 号 统一编号 GJBT-851技 术 审 定 人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主 编 单 位 负 责 人总说明审核05MR20210设计校对图集号页6.1.1 水泥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应低于25%。6.1.3 粗集料粗集料可采用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快速路、主干路及有抗冻要求的其它道路使用的粗集料级别不应低于Ⅱ级。有抗冻(盐)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须经过化验,且硫酸盐(以三氧化硫计)含量不超过2700mg/L 、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PH值不得小于4。6.2.1 基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水泥混凝土施工。坍落度小于10mm时应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维勃时间宜为10s~30s。6.2.3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46,有抗冰冻要求和抗盐冻6.2.4 混合料的原材料按质量计的称量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粗集料:±2%; 水:±1%。6.2.5 对混合料的振捣,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不宜过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30s。当采用两种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6.2.6 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摘要: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道路工程规模在逐渐扩大,数量在逐年增多,对其施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道路工程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其施工质量,就要从建设、设计以及施工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交通能力的需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市民和物资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结构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结构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和效益。

由于城市道路规模大、复杂性高、重要性强,在规划路面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后期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获得设计经验,减少城市路面结构的设计误差,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有序开展与道路工程建设效果。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性市政道路工程是各地区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运营效果可直接影响发展水平。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施工现场的复杂性较强,路基路面结构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沉降不一致问题,后续搭板容易断裂继而引发跳车情况,致使车辆始终处于较为危险的状态运行,严重影响行车期间的安全性。

为切实保障工程整体运营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管控力度,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地理条件与水文特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高质量的设计工作还能够节约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后期运维成本,对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经济发展,推动地区交通网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原则2.1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具体情况有序展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路基路面设计前,着重针对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环境展开实地勘察。

由于最终目标是设计一个运行高效的排水系统,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地质环境与水质环境展开研究。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

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城市交通道路和公路上常见的路面类型,具有耐久性、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平坦度好等特点。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路面设计1. 设计要求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1)承载力:路面承载力要满足车辆行驶和停放的要求,根据路面使用情况和设计速度确定路面承载力等级。

(2)平整度: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要满足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平整度等级。

(3)耐久性:混凝土路面要求长期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耐久性,根据使用环境和设计寿命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采用耐久性好的材料。

(4)防滑性:路面的防滑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需要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路面防滑性等级,并采用防滑性能好的材料。

2. 设计参数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参数包括以下几方面:(1)路面厚度:根据设计速度、车辆荷载和使用寿命确定路面厚度,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厚度为200mm,高速公路厚度为300mm。

(2)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路面设计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设计寿命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C30-C50的混凝土配合比。

(3)材料: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和外加剂等,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设计寿命选择合适的材料。

3. 设计流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和参数;(2)确定路面厚度和配合比;(3)确定材料种类和性能;(4)制定施工方案。

三、施工规范1. 施工前准备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现场勘测:根据设计图纸和路面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路面线型和标高。

(2)标志测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路面中心线和边线的位置,进行标志测量,确保路面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3)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路面基础土方开挖,确保基础平整、排水畅通。

(4)管线布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线布置,确保管线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一、水泥路面的特性
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刚性大和耐久性好,能适应重载、高速而密集的汽车运输要求,已在城市道路中广泛采用。

1、强度高、刚性大和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耗的力学强度,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荷载能力,耐久性好,一般可使用20~30年以上,沥青路面一般在10~15年,是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2倍。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强度影响甚小,因而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都比较好。

抗油类侵蚀能力强,抗洪能力比沥青路面强。

3、平整度和粗糙度好:表面起伏变形少,路面在潮湿时候仍能保持足够的粗糙度,使车辆不打滑而能保持较高的安全行车速度。

4、养护费用少,维修成本低:水泥路面的建造费用比沥青路面节省一倍。

按每立方米混合料测算,沥青混合料需要1000元~1400元,而水泥路面仅需要330元~580元。

维护方面:沥青路面局部修复养护费用比新建费用大致高4倍~5倍,而水泥路面局部修复的养护费用是建造费用的2倍~3倍。

5、运输成本低:以V=60km/h行车速度计算,水泥路面的油耗比沥青路面节省8%;随着速度的加大,在V=80km/h行车速度时,水泥路面的油耗比沥青路面可节省10.5%。

在当前高油价、高污染的时代,
达到低碳节能的目标。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资源和能源的紧缺,加快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进步是我国道路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促进我国能源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概况
混凝土板厚一般采用等厚度形式,根据交通量大小及轴载大小确定路面厚度,板厚最小18cm。

板宽一般按每车道,耽不大于4.5m;板长一般采用4~5m,最长不超过6m。

胀缝间距一般直线段为200m设一道,在交叉口与直线联接处设胀缝。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尺寸的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尺寸包括板的厚度及平面尺寸。

采用弹性半无限地基板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板内应力,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的综合疲劳损坏(断裂)为设计控制标准。

以BZZ-100KN的单轴荷载作为标准轴载,按等效原则将各级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

1、混凝土面层厚度的确定
(1)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在车道内的累计重复作用次数。

在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在车道内的累计重复作用次数Ne,可通过对现有道路的轴载情况调查和交通增长分析后,按下式计算:Ns=365N0[(1十)-T]./式中:N0一设计初期车道上日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平均年交通量增长率(%);
T一路面的使用年限;
一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对双向双车道混合行驶者取0.30~
0.40;对双向双车道,机动、非机动、慢行分开者取0.40~0.50;对单向一个车道取0.50~0.65。

其中,标准轴载Ps是以BZZ-100作为设计标准轴载,由交通调查得到的各级轴载Pi的作用次数Ni换算成标准轴载Ps的作用次数Ns:Ns=a1Ni(Pr/Ps)16
式中:a1后轴系数。

单后轴时,a1=l;轴距1.35m的双后轴,以板中为临界荷位时,a1=0.23,以板边为临界荷位时,al=3.8;轴距1.35m 的双后轴,分别按单后轴计。

(2)混凝土的抗折疲劳强度l即:1=(0.885-0.063logNe)
式中1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
N轴载作用次数。

(3)地基的计算回弹模量Es,即:
Es=nEl
式中:n地基回弹模量增大系数;
n=nr(8.4h/Et+0.58);
nr计算荷位系数,板中荷位取1.0,横边荷位取0.75;
h混凝土板厚(cm);
Et一地基的当量回弹模量(Mpa),可根据基层、路基的回弹模量,拟定的基层厚度,由当量回弹摸量Et计算图求得。

(4)混凝土板的计算荷载应力p。

利用应力计算模图,根据初拟的混凝土板厚h,板和地基的模量比Et/E1,及轴载大小P,确定板内最大荷载应力。

由于路面不平整(特别是横向接缝处)和车辆本身的震动,轴载对路面有动态效应。

动轴载的变化一般呈正态分布。

因此,对于静轴载
的应力计算结果应乘以动载系数Kd,其值变动于1.15~1.20之间,根据交通繁重程度取用。

2、混凝土板平面尺寸的确定
混凝土板通常采用板宽为3.5~3.75m,板长为4.0~5.5m。

为判断所选板尺寸是否合适,应进行温度翘曲应力计算,并同荷载应力叠加,验算综合成力是否小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即:
c=p+Ts
式中:c综合应力;
p最大荷载虚力,按轴载120kN计算;
T温度翘曲应力;
s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

结语
1、水泥路面的试用应因地制宜,对于重车较多的道路建议首选水泥路面结构。

2、水泥路面两大控制指标:路面结构厚度和平面尺寸,上述两个指标是以混凝土疲劳开裂为临界状态,按荷载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大小确定的。

由于应力计算公式假设了板和地基保持接触。

各项计算参数,对计算应力值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已建工程及设计经验选用。

3、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路基要求较高,即需要较强的路基设计,才能避免水泥路面的损害。

4、建议水泥路面基层基层采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底基层采用水
泥稳定类土,石灰土稳定类基层因其受水浸泡后易液化、变软,不宜直接用在混凝土的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