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学位课考试命题范围209 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范围

合集下载

(完整版)知识产权法考试大纲

(完整版)知识产权法考试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编号:0322617/0322322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四、考试对象:法学专业学生五、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54,周3学时,第四学期或六学期开,共18周。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现行《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

七、教学主要内容与考核要点一.总论1.知识产权的概念。

2.TRIPs协议给出的知识产权范围。

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4.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及基本特点。

二.著作权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概念和种类。

6.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和不保护的客体。

7.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和特殊规定。

8.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的各项具体权利的内容;著作权的保护期。

9.邻接权的概念及其范围、内容。

10.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概念、种类。

11.著作权侵犯行为的认定。

12.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13.著作权的转让、许可使用、质押的概念及其辨析。

三.专利权14.专利、专利权、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职务发明、现有技术、优先权日、首次销售、初步审查、实质审查的概念。

15.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

共同发明、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归属。

16.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三种专利的概念及其相互区别;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的概念。

17.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与优先权原则。

18.授予专利的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19.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

20.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21.专利权的限制制度。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可以授予专利强制许可的情况。

22.专利纠纷的解决。

假冒专利问题的解决。

四.商标权23.商标的含义、功能。

24.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的辨析。

25.注册商标、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驰名商标、防卫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概念。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大纲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大纲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大纲一、绪论1.1学科简介:介绍法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

1.2学科目标:明确法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1.3学科发展趋势:分析法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基础理论与方法2.1法学基础理论:系统讲解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

2.2法学研究方法:介绍法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法学研究领域与前沿问题3.1法律哲学与法社会学:讲授法律哲学和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领域。

3.2法律史学:介绍法律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重要研究领域。

3.3法学思想史:讲授法学思想史的重要理论和学派。

3.4法学研究前沿问题:分析当前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

四、法学基础知识4.1宪法学:讲授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宪法制度和宪法解释方法。

4.2行政法学:介绍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行政法律制度和法治行政原则。

4.3刑法学:讲授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刑法制度和刑事政策。

4.4民法学:介绍民法学的基本理论、民法典制度和涉外法权。

4.5经济法学:讲授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经济法制度。

4.6商法学:介绍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商法制度。

4.7国际法学:讲授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法的适用。

五、专业选修课程5.1刑事诉讼法学:介绍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诉讼程序和刑事辩护。

5.2民事诉讼法学:讲授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诉讼程序和仲裁制度。

5.3法律法规解释与适用:介绍法律法规解释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4宪法与行政法实务:讲授宪法和行政法的实际应用和操作。

5.5合同法学:介绍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和合同设计。

5.6公司法学:讲授公司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司治理。

5.7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介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

5.8知识产权法学:讲授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5.9环境与资源法学:介绍环境与资源法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和治理方法。

六、研究项目与实践教学6.1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定深度的学术研究。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一、考试目的及要求考试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了解我国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法学知识进行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考试科目包括政治法律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和诉讼法学等五个专业学科。

1.政治法律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法学理论与法学思维方法等。

2.宪法与行政法学: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

3.刑法学:主要内容包括刑法总论、特殊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4.民商法学:主要内容包括民法总论、婚姻家庭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

5.诉讼法学:主要内容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三、考试形式和方式考试采取笔试形式,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答题阶段,每个科目设置若干道选择题和主观题,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第二阶段为论文阶段,要求申请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价值的论文。

四、考试评分标准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满分为100分。

选择题按答对题数计分,主观题按答案的完备性、准确性和清晰性计分,论文主要评价论文的研究深度、逻辑规范、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委将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的答卷进行评分,并按照一定比例对申请者进行排名。

五、考试报名和准考证到达考试报名信息将在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及各省市招生办公室公布,考生需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交纳报名费。

六、重要事项说明1.考试期间,考生应遵守考场纪律和考试规定,不得舞弊作弊。

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考生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验证,准确回答问题,尽量避免出现试卷错误。

3.论文要求申请者选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并在规定字数内完成。

要注意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确保内容完整、准确和清晰。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1. 法理学的定义: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的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

2. 法理学的性质:法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它不同于应用法学,更不是法律条文的简单解释或注释。

3.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为其他应用法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

二、法理学的历史发展1. 古代法理学:主要探讨法律的本质、价值和发展规律。

2. 中世纪法理学:主要关注宗教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

3. 近代法理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理学开始关注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

4. 现代法理学:在现代社会中,法理学更加注重法律的社会功能、多元化价值和全球视野。

三、法理学的基本问题1. 法律的本质:探讨法律是什么,其本质属性是什么。

2. 法律的价值:研究法律应该是什么,以及法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3. 法律的发展:探讨法律如何演变,以及法律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 法律与社会: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影响法律。

四、法理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思辨:运用哲学的方法对法律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法律的比较分析,发现其共性和差异。

3.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对法律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4. 跨学科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法律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以上是《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考试年份和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最新的考试大纲及指南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2022年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说明已发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该考试的内容及相关政策,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并顺利备考。

一、考试概述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是为具备同等学力的人员提供获得硕士学位的机会和途径。

考试旨在对考生在法律理论基础、法律实务能力、法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估,以确保同等学力人员在法学学科的学术素养能够达到硕士研究生要求。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法理学与法学思想史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学理论发展历程、法学思想和学说的理解掌握,以及对法学核心概念和法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古代法学思想(2)近代法学思想(3)现代法学思想(4)法学核心概念与法学方法2. 法律哲学与法学社会学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哲学和法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法律制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法律哲学理论与方法(2)法律伦理学(3)法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4)法律制度与社会关系3. 内外经济法与国际法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内外经济法和国际法的基本理论、法律制度和实践问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内经法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2)外经法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3)国际法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4. 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法律思想史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基本知识和对法律传统的理解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2)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基本知识三、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该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能力考试,第二阶段为学科专业考试。

综合能力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采取闭卷形式,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

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法治文化的基本概念、关系、理论、实务。
法治文化专业
中西法文化史
中西法文化史
中国法文化史、外国法文化史。
法治文化专业
法治思维与语言
法治思维与语言
法治文化基本理论、文化哲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发展线索(马克思、恩格斯阶段为主)。
逻辑学专业
逻辑原理
演绎逻辑和非演绎逻辑两个部分。
笔试: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交学
口试:国际关系学综合知识
社会保障专业
社会保障学
福利国家理论
笔试:社会保障学、福利国家理论
口试:社会保障相关专业知识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学
劳动合同法学
笔试:人力资源管理学、劳动合同法学
口试: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危机管理专业
公共危机管理
应急法制
笔试:公共危机管理、应急法制
法律逻辑
包括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三个部分。
法学理论专业
—法律语言学方向
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学相关问题
法学理论专业
—法治文化方向
法治文化
文化学、价值哲学、法理学。
法学理论专业
—法治与文学方向
法治与文学
法治文化、法治与文学、文学概论
法治文化专业
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方向
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口试: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语言与文学各分。
翻译专业(专业学位)
综合英语
笔试:听力、笔译、作文。
口试:口译
中欧法学院
各专业
英语听力、法律分析
参考中欧法学院网站()历年试题。

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流程

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流程

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流程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对于有志于深造法学研究的同等学历申硕考生而言,选择政法大学是一个优秀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流程。

一、了解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概述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是指具备本科学士学位及同等学力的考生,通过政法大学的严格考核评估,以期进入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课程。

校考流程的熟悉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下文将从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环节来逐一阐述。

二、报名阶段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一般于每年的11月至12月开始报名,考生需准备好相关的报名材料,如本科毕业证、学位证书、身份证等。

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考生可以通过政法大学官方网站进行在线填报申请表格并缴纳报名费用。

三、初试阶段初试是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的第一阶段,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 笔试笔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法律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法律基础知识的考核主要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宪法学、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学科的考察。

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论述题和实务操作等。

考生需充分准备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前了解考试内容与要求。

2. 面试面试是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环节,主要包括学术学问、研究兴趣和潜力以及个人表达能力的考核。

考生在面试前应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进行充分准备,并注意表达清晰、逻辑连贯,展现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复试阶段通过初试的考生将进入复试阶段。

政法大学复试主要是对考生的学术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估。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一篇学术论文的答辩和英语口语能力的测试。

1. 学术论文答辩学术论文答辩是复试的重要环节之一。

考生需要提交一篇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在复试时进行答辩。

答辩时要清晰准确地陈述自己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同时要能够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回答。

2. 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校考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以保证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国际学术交流的应对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834 美学原理
美学基本理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
835 宗教学原理
宗教学导论(100 分)、世界宗教(50 分)。
840 公共管理学综合二 行政学原理(100 分)会保障学(100 分)、人力资源管理(50 分)。
842 公共管理学综合四 人力资源管理(100 分)、管理心理学(50 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 分)、中共历 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90 分)、中共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 (30 分)。
861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60 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60 分)、思想政治教育(30 分)。
865 社会学综合二
社会统计学(75 分)、社会学研究方法(75 分)。
431 金融学综合
宏观金融(含《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的内容)和 微观金融(含《公司金融》与《投资学》的内容)两大部分。
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50 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壁 垒、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50 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 司、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与 东道国效应
770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一 含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
771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一 含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
772 德语语言文学综合一 含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
773 俄语语言文学综合一 含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
781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
新闻理论(50 分)、传播学理论(50 分)、中外新闻传播 史(50 分)
国际金融(50 分):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外汇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范围
一、考查目的
《知识产权法总论》作为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作用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知识产权概论
1.掌握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制度演变
2.理解
知识产权与商品化权等有关概念的区别
3.运用
可以判断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
专题二、知识产权法概述
1.掌握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知识产权法的渊源、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
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
3.运用
可以充分论证知识产权法的作用
专题三、知识产权的侵权与救济
1.掌握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途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
2.理解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3.运用
可以判断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
专题四、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1.掌握
知识产权制度的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当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特点、知识产权制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2.理解
知识产权制度与当代政治、经济贸易的密切联系
3.运用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一体化等新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