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计量表热力要求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CJ 173—2009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4.1 计量方法4.2 调节和控制5 楼栋热计量5.1 计量方法5.2 调节和控制6 分户热计量6.1 一般规定6.2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6.3 户用热量表法7 室内供暖系统7.1 系统配置7.2 系统调控1 总则1.0.1 供热计量的目的在于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在保证供热质量、改革收费制度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室温调控等节能控制技术是热计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体现热计量节能效果的基本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

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因此,本规程以实现分户热计量为出发点,在规定热计量方式、计量器具和施工要求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节能控制技术。

5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1.0.2 本规程对于新建、改扩建的民用建筑,以及既有民用建筑的改造都适用。

1.0.3 本规程在紧紧围绕热计量和节能目标的前进下,留有较大技术空间和余地,没有强制规定热计量的方式、方法和器具,供各地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主选择。

特别是分户热计量的若干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比较适用的计量方法。

2 术语2.0.4 热量计量装置包括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表,还有针对若干不同的用户热分摊方法所采用的仪器仪表。

2.0.5 热量测量装置包括符合《热量表》CJ 128产品标准的热量表,也包括其他的用户自身管理使用的不作结算用的测量热量的仪表。

2.0.6 分户热计量从计量结算的角度看,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楼栋热量表进行楼栋计量再按户分摊;另一种是采用户用热量表按户计量直接结算。

其中,按户分摊的方法又有若干种。

本术语条文列出了当前应用的四种分摊方法,排名不分先后,其工作原理分别如下: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是通过安装在每组散热器上散热器热分配计(简称热分配计)进行用户热分摊的方式。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

热量表的通用技术要求

热量表通用技术要求1、国产的热量表1.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2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标志及检定证书。

2、进口热量表2.1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2.2DN80 以上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国家计量院委托检定证明,指定检定机购的检定合格证书。

2.3DN80 以下的热量表,需要外商提供北京市计量院检定合格证书。

3、热量表的远传抄表系统设备应取得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4、影响热量表计量的可拆卸部件应有可靠且有效的封印。

5、热量表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并应按附表对热量表的各部件标识进行检查。

6、热量表的显示要求:6.1 热能表应到少能显示:日期、累积热量、累积流量、供回水温度、平均瞬态流量,故障信息的代码、故障出现的时间和故障解除的时间,是否存在人为的参数修改。

数据存储的位数不应小于计算器上显示的位数。

6.2热量的是显示单位用J或者Wh或其十进制倍数,流量的显示单位应采用m3,温度的显示单位应采用C,显示单位应标在不易混淆的地方。

6.3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6.4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3000h不应超过最大显示值。

6.5热量表在最大计量热功率下持续运行1h,最小显示位数的步时应大于一位。

6.6 使用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热量:IKW.h或者1MJ流量:0.01 m3温度:0.1C6.7 检定时显示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DN15或者DN20的热量表,热量:O.OOIlKW.h或者0.0011MJ流量:0.00001 m3温度:0.1C7、公称直径小于或者等于DN40 的热量表,应采用内置电池。

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大于5+1 年。

8、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应该至少存储近1 8个月的数据。

9、热量表应具备通讯功能,数据通讯协议应符合《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的规定。

DN32以上热量表应能输出检定同步脉冲。

热力用的热计量表

热力用的热计量表

热力用的热计量表摘要:一、热力用热计量表的概述二、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分类三、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原理与应用四、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安装与维护五、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发展趋势正文:一、热力用热计量表的概述热力用热计量表,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测量热能的仪表。

在热力系统中,热计量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地测量热能的用量,从而为热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分类热力用热计量表根据其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式热计量表:这种热计量表主要通过机械部件的运动来测量热能的用量,结构相对简单,但精度较低。

2.热电偶热计量表:热电偶热计量表是利用热电偶的热电势差来测量热能的用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3.热电阻热计量表:热电阻热计量表则是利用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热能的用量,具有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

三、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原理与应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热计量表,其工作原理都是基于热能和某种物理量的转换。

以热电偶热计量表为例,当热电偶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热电势差,通过测量这个热电势差,就可以计算出热能的用量。

热力用热计量表广泛应用于各种热力系统中,如锅炉、热力站、工业生产等,为这些系统的热能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四、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安装与维护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温度稳定、便于观察和维护的地方。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热计量表与管道的连接牢固,且密封良好,以防止热能泄漏。

在热计量表的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精度。

五、热力用热计量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求,热力用热计量表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一、目的
为了确保热量表能准确有效地测量空气中的热量,给出了以下详细的测试标准。

二、测试要求
1.测量精度
热量表检测时热量值应符合以下标准:
热量值:读数精度为十分之一度,量程范围:±1000度;
温度:量程范围:最低0°C,最高50°C,读数精度为0.01°C;
湿度:量程范围:最低10%RH,最高90%RH,读数精度为1%RH;
风速:量程范围:最低无风,最高3m/s,读数精度为0.1 m/s; 2.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应在室内定义的范围之内,最低可测量到0 °C,最高可测量到50°C,湿度可测量到最低10%RH,最高90%RH,风速可测量到最低无风,最高3m/s。

三、测试方法
1.热量表的设置
首先将热量表置于室内,经过调节达到稳定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风速等,接着调整热量表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采样频率等,以确保热量表准确测量出环境中的热量。

2.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检查是测试热量表精度的基础,在测试过程中应对测量设备进行稳定性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和可靠性。

3.材料质量检查
材料质量检查是校验热量表的必要程序,详细检查包括热量表本身的外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四、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热量表的准确度,与环境中的实际热量值进行对比,以确保测量准确有效。

供热计量技术

供热计量技术

1.1.1供热计量技术1.1.1.1基本规定1、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

3、设在热量结算点的热量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法》的规定检定。

4、既有民用建筑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及节能技术改造应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5、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优先实行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热源的气候补偿和优化运行等系统节能技术,并通过热量表对节能改造效果加以考核和跟踪。

6、热量表的设计、安装及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1)热量表应根据公称流量选型,并校核在设计流量下的压降。

公称流量可按照设计流量的80%确定。

(2)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仪表安装要求,且宜安装在回水管上。

(3)热量表安装位置应保证仪表正常工作要求,不应安装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和振动的位置。

仪表安装前应将管道内部清扫干净.(4)热量表数据储存宜能够满足当地供暖季供暖天数的日常工作供热量的储存要求,且宜具备功能扩展的能力及数据远传功能。

(5)热量表调试时,应设置存储参数和周期,内部时钟应校准一致.7、散热器恒温控制阀、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等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等指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8、管网循环水应根据热量测量装置和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水处理方式,在非供暖期间,应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满水保养。

1.1.1.2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1.1.1.2.1计量方法1、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2、水—水热力站的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一次管网的回水管上.3、热量测量装置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4、热源或热力站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均应计量。

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算。

1.1.1.2.2调节和控制1、热量或热力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标准型热计量表使用说明

标准型热计量表使用说明

标准型热计量表使用说明一、主要功能该型号热量表为整体式热量表,由基表、表壳、流量传感器(韦根模块)、温度传感器(Pt1000配对热电阻)、操作按键及LCD等部分组成。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流量采集1)自动采集流量信号并计算流量(流速)和累积流量(体积)。

2) 根据基表处水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仪表流量系数,分25(常温),55,90℃三种情况。

2、温度采集1)自动采集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并进行温差计算。

温度采集出错时,记录出错时间。

2 ) 温度采集范围:0-100℃。

3)为节约电池,当LCD有显示或有流量时才采集温度。

3、热量计算1) 温度采集正常时,计算供热系统散发的能量并累计进行热量计算。

2) 进水温度范围6—95℃,出水温度不低于5℃,进出水温差不低于 3℃4、电压监测自动进行电源电压监测。

但显示的电压不是电压的实际值,正常情况下显示3.6V,低压时显示0.0V。

5、时间功能1)根据内部时钟自动计算年月日(万年历),累计上电后的工作时间和故障时间(小时数)。

2) 程序写入芯片后,系统上电才开始进行时钟累计,因此显示的日期与实际的日期可能不对应,可以利用按键进行调整。

另外,日期的变化时间与系统的上电时间也有关系,并不是在23点59分59秒的时候变化。

例如系统在10点30分25秒上电,上电后内部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则到第二天的10点30分25秒时,内部计数器累计时间选到24小时,日期发生变化。

利用提供的时钟校正功能,可以进行时钟校正并使计数器从0点开始计数。

6、仪表流量系数、温度参数修正和时钟校正不同的热量表基表其流量系数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别,批量生产时,程序写入的是统一的系数,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正。

不同的热量表,电子元器件会有微小的差别,测温的PTl000也会有差别。

批量生产时,程序写入的是统一的温度参数,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正。

采用提供的通讯程序和通讯设备,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热表进行通讯,修改仪表流量系数、温度参数和系统的时钟。

供热计量及设备安装要求(热量表法)

供热计量及设备安装要求(热量表法)

供热计量及调控设备技术要求(热量表法)
一、热计量方式
采用户用热量表计量,户用热量表安装于进户主管路进口端,用于计量每户采暖消耗的热量。

回水端安装IC卡锁闭阀进行分户热计量收费管理。

散热器恒温阀安装于每组散热器的热水入口处,根据用户设定的恒温阀温度,来控制流经散热器中的热水流量,达到控制每个房间的温度的目的。

系统构成:楼栋热量总表、户用热量表、IC卡锁闭阀、锁闭调节阀、自力式差压阀、散热器恒温阀、平衡阀、Y型过滤器、球阀、压力表、温度表。

二、安装方法
1、入口装置安装图示(见附件1)
2、入户装置安装图示(见附件1)
三、电缆管路敷设安装设计要求(图纸见附件2)
1、管道井共用热力立管旁应预埋DN25穿线管,预埋100×100接线盒,内敷KVVP-4x1.0电缆,每个管道井最底层和顶层配备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一个。

各单元热力小室穿线管应与楼栋热力小室相连。

2、楼栋热力小室与热力站之间应预埋DN50穿线管,内敷设KVVP-4x1.5电缆。

热力小室内应配备热计量系统交流220V/10A配电箱。

供热计量设计规程

供热计量设计规程

牡丹江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1总则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建设部《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城建[2006]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J860-2009)、《牡丹江市建设局关于对市区新建建筑实行供热分户计量的通知》(牡建政发[2008]168号),为在城市住宅中推行分室控温、分户计量,加快实现集中供热由按面积收费转变为计量收费,促进供热系统节能和用户行为节能,特制定本规程。

1.0.2住宅计量供热系统设计,应执行本规程。

同时还应遵循国家和我市的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计量供热系统安全可靠、节能降耗、方便适用、经济合理。

1.0.3本规程适用于牡丹江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改建住宅、及住宅补建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

公寓、别墅、商住楼、集体宿舍等居住建筑的供热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

2术语2.0.1计量供热系统热源、热力站及终端等均具有热量计量功能的供热系统。

2.0.2建筑物热力入口连接外网和建筑物内系统,具有调节、监测、关断等功能的装置组合。

2.0.3建筑物内系统自建筑热力入口起至分户墙之间的采暖系统。

2.0.4户内系统设置于住宅户(套)内的采暖系统。

2.0.5共用立管多层或高层住宅内,用以连接各层户内系统的垂直供、回水管道,区别于传统的连接各层散热器的户内立管。

2.0.6户间传热负荷由于户间隔墙及楼板间的温差而产生的热负荷。

2.0.7散热设备热负荷用于确定散热设备的热负荷,在数值上为供热设计热负荷与户间传热负荷之和。

2.0.8热力站热负荷用于确定热力站换热设备的热负荷,一般等于热力站供热范围内用户设计热负荷之和与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的商。

2.0.9锁闭阀需用专用工具方可开启,具有关断功能的阀门。

2.0.10散热器恒温控制阀与采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温度,通过温包感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而实现室温恒定的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保证测量准确,热量表必须水平安装。

2、热量表采用供水管安装:用户安装方式:(按水流方向)
供水管:锁闭阀一手动球阅一除污器一热量表
回水管:锁闭阀一手动球阀一逆止阀一测温球阀
3、除锁闭阀、手动球阀、除污器外,热量表前后必须保证足够的直管段,最低保证热量表上游侧直管段应为5倍管径,下游侧直管段应为2倍管径(热量表自身长度除外),包括热量表在内最少500mm。

4、用户回水管除锁闭阀、手动球阀、逆止阀外必须保留150mm用于安装测温球阀。

5、用户供、回水管道管间浄距最少须保证100mm:供、回水管道均保证距管道操作间地面水平以上最少为100mm。

6、安装热计量表装置的供、回水管道必须与其他用途管道分开,装在专用管道控制箱内,加锁封闭管理,表箱内外面板均做喷塑防锈处理。

7、为避免因长时间使用,管道材质可能出现的老化、受热弯曲变形等造成阀门、管件处的泄露;及考虑以后的拆装、检定,安装锁闭阀、球阀、除污器、热量表的管道须采用镀锌管或PPR管,橡胶或聚四氟乙烯垫片密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