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一、本文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笔下的一部深刻描绘社会悲剧与个体命运纠缠的杰作。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为中心,细腻展现了她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大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不幸。
本文旨在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多重因素。
文章将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道德观念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苔丝的命运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探讨,本文旨在引发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二、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之源可以追溯至她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她的父母,尽管深爱着女儿,但却无力为她提供一个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苔丝能够借助婚姻改变家庭的困境,这无形中为苔丝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苔丝的成长环境也充满了挑战。
她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应对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偏见和歧视。
她的纯真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为她日后遭遇的种种不幸埋下了伏笔。
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这使得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家庭与成长环境下,苔丝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她的纯真和善良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使她在面对世俗的丑恶时,无力抵抗。
而她的家庭背景则成为了她无法摆脱的枷锁,使她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因此,可以说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是她悲惨命运的根源之一。
然而,尽管苔丝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坚韧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
她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虽然对个体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个体的坚韧和勇气同样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一、引言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
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
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
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着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
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
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
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
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
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浅析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浅析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作者:王祎凡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苔丝,一位甘于奉献自己的淳朴农村姑娘,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之一。
她本是善良纯真的,但命运将她的人生道路指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以奔赴刑场而告终。
本文试从苔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入手,主要分析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苔丝;悲剧命运;成因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52-01《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
它讲述了一位农村姑娘——苔丝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出外做工而遭遇的不幸和悲剧。
在哈代的笔下,苔丝的不幸似乎是带有神秘预言色彩的。
从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传说,到苔丝与克莱尔结婚当天中午公鸡诡异的啼叫;从令人恐惧的十字手路标,到逃亡中经过的异教神坛……一切情节似乎都在把苔丝的命运引向注定的悲剧。
最终,在社会、家庭的双重影响下,苔丝携带者她善良本真的纯洁品质走向了刑场。
《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意义在于批判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和阶级法律的残酷,进一步凸显出哈代对当时农民命运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试从苔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入手,主要分析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一、社会背景苔丝是19 世纪末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
在那个年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
苔丝所经历的生活苦难,也是当时大多数农民都会经历的生活苦难,这是无法逃避的时代大背景。
农民们悲惨的命运注定与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苔丝也不例外。
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对底层人民的压迫,苔丝才不得不走上了为了维系家庭而求助于冒牌本家阿历克·德伯贝尔的道路。
她曾经试图进行过反抗,但生活的巨大压力让她不得不再次回归到被欺凌的状态中。
此外,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伦理也促成了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形成。
她的灵魂本是纯洁、高尚的。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品。
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
这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而她人生的悲剧是其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主客观多个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标签: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
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
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
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
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
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
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命运及悲剧根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d u c a t i o n
Ma v . 2 0 1 4 Vo l J 3 l N o . 5
第3 1卷第 5期
个 美丽 、 纯朴 、 天 真的 农 家 少女 在 家庭 窘 境 与 社 会 传 统 习俗 的 双 重 挤 压 之 下 , 通过和 亚雷 、 克 莱 尔 两 个 男人 的 爱 情 纠
葛,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故事。作品反映 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中小农经济和农 民阶级的毁灭 , 对资产阶级的虚伪 本质进行 了无情 的批判 。本 文首先重点讲述 了苔丝命运轨迹 的三个阶段 , 进 而从性格 因素 、 家庭 因素、 社会 因素 、 思 想 因素 , 政 治
起 初苔 丝是 一个 纯 洁 的女 人 , 天真无 邪 , 受过传 统 的教育 , 拥 有传 统女 性 的优 点 , 她 天 生聪 慧 , 有 着 天 生 的清 新之 气 , 但 是 她 的 心 中也 有 一 种 梦 想 , 憧 憬 着 未
送 人耻 辱 的坟墓 。在其 短 暂 的一 生 中 , 在 向社 会 传 统 道德 观念 和封建 观 念 的一 次 次 挑 战 和搏 斗 的过 程 中 , 她 的形 象更 加丰 满 , 更加鲜明, 深深 地 印在 了我们 的脑 海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尊严 , 以穷 困潦倒 的本 家 身 份 去 向 别人 伸 手 乞 讨 要 生 活并 非易 事 , 但 是 为 了改变 家庭 的处境 , 懂 事而 早熟 的 苔 丝认 为是 自己导致 了家 庭 陷入 困境 的 , 应 当承 担 起
作者简介 : 焦金华( 1 9 7 9一) , 女, 山西昔 阳人 , 助教 , 研 究方 向为英 美文学。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一、本文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呈现了主人公苔丝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苔丝,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的女性,她的命运似乎总是被环境和社会所左右,而她自身的选择又使得她在道德和伦理的困境中挣扎。
然而,当我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小说时,会发现苔丝的悲剧成因远非表面看来的那么简单。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将女性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它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这种生态女性观。
苔丝从小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她对自然界的熟悉和热爱,以及她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和维护,都使得她成为了生态女性观的典型代表。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苔丝的悲剧命运显得更为深刻和引人深思。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我们将分析苔丝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以及她如何在社会和道德的双重压迫下挣扎求生。
我们也将探讨导致苔丝悲剧的经济和政治因素,以及苔丝自身在道德和伦理困境中的选择。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苔丝悲剧的成因,以及生态女性主义对于理解和解决这一悲剧的重要性。
二、苔丝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苔丝,这位《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她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她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律动息息相关。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苔丝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体现了她作为生态女性的独特魅力,更揭示了她的悲剧成因中隐含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苔丝从小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这使得她对自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认知。
她熟悉草木花卉的生长和变化,了解它们与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这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使得苔丝的行为和决策都充满了生态女性的智慧和关怀。
苔丝对生态的关注不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上,她更理解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苔丝从农村妇女晋升到富有绅士夫人再到堕入困境的悲剧命运。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个人选择等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是苔丝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小说所描绘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的英国乡村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这个社会中,贫富悬殊极大,社会地位固化,阶级观念深入人心。
苔丝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环境中,没有机会上升到更高的社会阶层。
她自小就懂得读书,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社会环境限制了她的发展空间,使她很难摆脱贫困窘境。
其次,家庭因素也对苔丝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苔丝生活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懒散农民,母亲早逝,家庭缺乏温暖和支持。
父亲对苔丝的关心不够,甚至觉得她是家庭的负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苔丝从小就缺乏爱和安全感,导致她内心孤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此外,苔丝自身的个人选择也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小说中,苔丝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勇敢地离开了家乡,寻找更好的生活。
然而,在她寻求幸福的过程中,她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首先,她的纯真和孤独使她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和欺骗。
她先后爱上了两个男子-亚历克斯和安吉尔,但两者都不能给她真正的幸福。
苔丝对于自己的爱情选择没有足够的明智,很容易被情感左右,导致了她在这段感情中的痛苦和破碎。
总之,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贫困和个人的选择错误都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苔丝的命运警示我们,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个人选择和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的选择,并尽力避免重蹈苔丝的覆辙。
苔丝悲剧命运决定根源论文

苔丝悲剧命运决定根源论文《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小说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是这样评价《苔丝》的:“小说描写的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善良、质朴、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最终拿起武器向仇人复仇的故事。
在美丽的苔丝身上我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恶势力的苦苦挣扎。
”①苔丝的命运一直是以悲剧为主线呢?这样悲惨的命运是什么造成的呢?一、决定了苔丝命运的因素(一)性格决定命运。
苔丝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且具有多重性。
苔丝是有着单纯、清新、美丽的形象,她善良,替别人着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担任着“代理母亲”的角色,她甚至还照顾着父母。
苔丝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心,她一直不答应自己不爱的亚蕾克,就算被诱奸了也不屈服;因为自尊心,她在克莱尔知道了她不堪的过去抛弃她时,她不愿苦苦相求来挽回;因为自尊心,在克莱尔回来找到他时,她实在忍无可忍,动手杀了亚蕾克。
这种自尊心贯穿了她的一生,也决定了她的一生。
也因为自尊心,苔丝的形象具有反抗的一面,她反抗亚蕾克、反抗世俗、等级观念、反抗宗教、反抗法律、反抗命运。
但苔丝的悲剧在于她性格中有着深深的懦弱、妥协、屈服的一面,这些性格使她的反抗化为泡影。
她坚决拒绝亚蕾克,却在亚蕾克第一次要亲吻她时半推半就,导致了诱奸事件,而后又因家庭的窘迫,跟随亚蕾克一起生活,最终导致了血案发生;她一方面坚决反抗世俗观念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世俗的坚决拥护者,过去的阴霾缠绕着她,导致她最终向克莱尔坦白;在她杀人后,她选择了去追赶克莱尔,她反抗着法律,反抗着自己的命运,但当最后被逮捕时,她坦然的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在反抗命运时是痛苦、挣扎的,而在接受命运时更加坦然、舒心。
无论是怎样的命运;她曾经一度满怀希望的去生活:在生下孩子后,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死后又憧憬着新的生活,在遇见克莱尔后心里一遍遍构想着婚后的幸福,在她被亚莱克动摇后,希望家里的处境能后改善,在杀死亚蕾克后,苛求着短暂幸福,甚至在临刑时,苔丝把她渴望的幸福寄托在了她的妹妹丽莎身上,但她只是一味的希望,没有做实际行动的抗争,一切希望都以悲剧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
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
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
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
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
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
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
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
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
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
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
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
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
“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
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
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
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
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
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
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1.性格的妥协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
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
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
她明白这一点,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和谴责。
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还表现在她和克莱尔的关系上。
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
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
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
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
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
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
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2.自卑心理。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
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
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
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
“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
”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
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
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3.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
苔丝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所吸引。
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
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
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求。
在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处于社会的边缘。
“哈代塑造的苔丝形象饱含着自己对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对世俗所谓文明的愤怒鞭挞,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控诉。
”同时也显示出19世纪时,以男性意愿为主导的社会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富有牺牲精神、宽容顺从、坚韧质朴”。
就是说女性要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
男权社会予以褒奖的正是这样缺乏自我的女性。
整个社会引导着妇女去牺牲小我,顾全家庭顾全丈夫。
苔丝只是万千受到伤害、没有自我意志、被当作玩物的女人中的一个。
也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四、结语
苔丝坎坷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她的悲剧不止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女性的悲剧。
她“既是命运的牺牲品,也是对男人和性无知的牺牲品”。
苔丝在那个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
女性只有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要拥有自我的价值,才能获得女性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高万隆. 婚恋?女权?小说:哈代与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 德伯家的苔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 吴笛.哈代研究[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4] 吴笛.哈代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 [m].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6] 姚振平人物形象新论[j]. 世界文学评论,2007 (1).
[7] 郑海燕,康宁. 浅析苔丝的悲剧命运[j]. 时代文学,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