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林业的启示
德国森林经营管理技术及其启示

德国森林经营管理技术及其启示作者:汤景明吴文敏戴咪娜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05期摘要:介绍了德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德国近自然、多功能、可持续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
结合湖北实际,提出了加强湖北森林经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森林经营;德国;湖北省中图分类号:S7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5-0040-06为了学习和借鉴德国森林经营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科学实施“中德合作湖北省森林经营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湖北省林业厅组织了“中德合作湖北省森林经营项目培训团”,于2015年1月9日至29日赴德国进行了培训考察。
在德国期间,参加了埃尔福特应用科技大学的集中培训与学术交流,访问了德国林业劳动和森林技术协会、德国林业联合会、柏林市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勃兰登堡州林业局、巴伐利亚州食品农林部等林业机构并与相关官员和专家进行了座谈和讨论,现场观摩了巴伐利亚州、黑森州、图林根州和柏林市等多处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基本了解了德国森林资源、林业管理和森林经营的现状、经营理念和技术特色。
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先进,经营技术成熟,值得学习借鉴。
1 德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况1.1 森林资源现状德国现有森林面积1 100万hm2,森林蓄积34亿多m3,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336m3/km2。
德国森林属温带林,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山毛榉、橡树、落叶松、栎类等,针阔比例约为6∶4。
森林类型主要由人工纯林和经改造的人工混交林形成。
森林面积按权属分,48%为私有林,共500多万hm2;4%为联邦所有;29%为州级别的国有林;19%团体组织的森林。
私有林包括地方集体林、纯私有林和托管私有林。
近50%的私有林中,不到20 hm2面积的,有50%的持有者。
1.2 林业管理体系为科学管理和经营森林,德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林业管理体系。
林业管理机构一般由联邦级、州级、地区级和基层级4级构成。
德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摘
要 : 国建有集管理与监督 为一体 的林业 管理体制。通过法帝 建设 , 德 】 把林业生产 经营纳入 法制的轨道; 学合 科
理地编制和 实施 森林经营方案 ; 以多样化 的管理模式稳定林权 ; 推行 “ 自然林业” 近 的可持续经营方式; 注重林地 资 源的保护管理 。这 些先进经验都值得 我们学习和借鉴 。 关键词 : 森林资源 ; 管理体制 ; 森林 经营
营、 保护 和采伐 利用 的前提 下 , 受当地林 业协 会的 接
监 督 。私有林 的林 权 完全 归 私 有林 主 , 经 营合 理 在 的前提 下 , 营 目标 由私 有 林 主提 出 , 经 森林 的买 卖 、
按照联邦森林法规定 , 国有林 、 公有林和大面积
的私有林 都要 在森林 调查 的基础 上 编 制 1 0年一 期 的森林经 营方案 。在 编制方 案前 , 完成 立地 图 、 先 森 林 功 能图和森林 群 落 生态 图的 编 制 , 森 林 经 营方 使 案建立 在科学 可靠 的基础上 。森林 经 营方案 由州林 务 局派 出专业 人员与 地 区林 业局 、 林管所 密切 配合 ,
林 务局 的统一领 导下 , 通过林 管局 、 基层林业 局严 格 按 照森林 经 营方 案 进 行 。社 区林 ( 公有 林 ) 是 委 一
合理制定年度采伐计 划并相应地及时更新 , 明确监 督与检查职责 , 强调森林 的保护功能及有关公共效
益 功能 , 强林 地及 野 生 动植 物 保 护 , 国有 林 、 加 对 公 有 林 ( 区林 ) 私 有林 实施分类 管理 。 社 、
检查 , 利于森 林 的永 续经 营。 又 13 以多样化 的管理模 式稳 定林权 .
自然平衡 的持久生产能力 , 对水分平衡 , 对净化大
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2 0 1 4年 3月
湖 南 林 业 科 技
Hu na n F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 Te c hn o l o g y
Vo 1 . 41, No . 2 Ma r.,20 1 4
德 国林业概况及 其 可借 鉴 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 :F 3 2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5 7 1 0( 2 0 1 4 )0 2 — 0 0 6 9 - 0 5
d o i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3 — 5 7 1 0 .2 0 1 4 .0 2 .0 1 7
钟少伟 , 杨逸廷 , 何 贤勤
( 1 . 湘西 自治州林业局 , 湖南 吉首 4 1 6 0 0 0 ; 2 . 龙 山县林业局 , 湖南 龙 山 4 1 6 8 0 0 )
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通 过对德国林业 的考察和培训 、交流 ,对德 国林业有 了进 一步的 了解 ,从森林 资源 现状 、权属 、政府 对森林的扶持与帮助 、林业经济及管理体 系等 方面介绍了德 国林业 ;通过德 国林业与我省林 业的 比较 ,总结 了
湖南省林业厅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办公室中德财政合作湖南省小农户造林项目财政协议湖南省林业厅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办公室德国gfa咨询公司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德国国情概述eb国林业网2013阙兴宇刘振华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德国林业经营体制与理念ebol中国林业网2013包志刚高见古丈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发展探讨湖南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二一一年度森林资源统计年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周立江先开炳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3910徐成立李云飞王艳军德国的林业政策和经营模式对河北木兰林管局林业发展的启示河北林果研究2009246211湖南森林恢复与发展项目经营模式设计5112北京
德国森林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2 世 纪 9 年代 , 0 0 随着人工 林经营 目标被摒弃 , 国 德
的林业 技术路线也在发 生根本的变革 。经过长期深人研 究, 近几 十年来 , 国林业 工作者认为 : 德 森林在遭受人 为破 坏前 的组 成和结构 , 一般是最符合 当地条件 的林 分 , 人类 应当仿照原始林 的面貌来经营森林 。创立了被称之为 “ 近 自然 ” 的森林经 营方法 。德 国已经全 面采用“ 自然林业” 近 的技 术措 施 。现在德 国在 营造和培育 混交 “ 自然” 近 林方 面, 既有 系统完整 的理论 , 又有丰富 的实践经验 , 也创 造了
17 9 2年 的风灾 刮倒 2 0 90万 m3 林木 ,9 0年 的风灾又 刮 19
的历程 , 而这 2 0 0 a的历 史正是人工林“ 持续性” 经济 性” “
“ 科学性” 被证伪的过程, 由于放弃了天然林经营而使森林
终于发生全面的 、 不可挽 回的衰败。 德 国最重视 的就是林 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 国植树 德 造林 的任务是 , 森林 既要 能高 产木 材 , 又要保持 和改 进林 区内的生态环境 , 以使它能可持续地为人们所利用。树木
直呈增长趋势。16 , 97年 联邦德 国地区经营 国有林每公
顷亏损仅 3 9马克 , 1 8 到 9 6年已增加到 15马克 ,9 5 1 19 年
亏损达 12马克。 3
德 国森林发展历史悠久。古代 , 国土 的 7 %被原始 森 5
林所覆盖 , 曾是森林 资源极为丰富的 国家。 由于多种原 因,
维普资讯
第 5期
德国生态林业的经营思想

德国生态林业的经营思想、主要措施及其启示张志达李世东:发布时间:2012-09-06 来源:《林业经济》一、德国林业发展历程和特点(一)德国林业发展历程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地处欧洲中部的联邦制国家,在法国、西班牙之后位居欧洲第三位总人口8200万, 居欧洲第二位(俄罗斯第一)。
境内地貌由北往南分别由平原、丘陵、山脉组成, 地势逐渐升高, 全境因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共同影响,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宜人, 环境优美, 无论城乡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绿草茵茵的草地。
但是, 德国林业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它经历了一个由破坏到逐步恢复, 再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历史上德国的森林覆盖率虽然很高, 但不合理的毁林开垦, 工业化初期的无度采伐,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 使原有森林迅速锐减, 森林覆盖率下降, 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和木材危机。
对此, 德国从世纪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恢复森林运动, 并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的科学经营思想。
当时, 由于迅速恢复森林的需要, 短时期内人工营造了大量生长快、以用材为目的的针叶纯林。
大面积的人工造林逐步扭转了森林持续锐减的局面, 森林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 德国林业逐渐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林业经营思想也不断更新。
目前, 德国已彻底改变了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业经营思想, 代之于以生态效益为第一目标, 追求森林的综合效益的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营思想。
在这一全新林业经营思想指导下, 近十几年来, 德国开始逐步减少人为对森林形成和生长过程的影响和干预, 努力将林业向近自然林业的方向引导。
(二)德国林业的主要特点1、森林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
德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全德森林分布比较均衡, 从大的范围说, 各州森林覆盖率差异不大。
从地域上说, 远山、近山、山地、丘陵、乡村、城市均有森林分布。
德国针对其森林大部分为人工起源的林分, 且针叶纯林面积比较大的问题, 已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并已取得了成效, 全国范围内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重逐步上升。
德国林业科技初探与启示

第41卷第2期江苏林业科技Vol .41No .22014年4月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Apr .2014文章编号:1001-7380(2014)02-0042-03德国林业科技初探与启示黄众(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收稿日期:2014-02-20作者简介:黄众(1975-),男,浙江临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管理、森林资源监测等工作。
摘要:该文重点介绍了德国林业科研体制、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林业科学普及教育等工作概况,并以此为启示对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提出了借鉴建议。
关键词:林业;科技;启示;德国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1001-7380.2014.02.0112013年11月24日至12月14日作者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批准,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德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培训团”,先后在黑森州职业技术学院、北威州林管局、汉堡林管局及森林研究所、柏林地区林管站、柏林艾博斯瓦德应用技术大学林学院等单位和林区接受了培训。
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座谈讨论、林区实地考察、科普基地参观交流等方式。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德国林业法律法规,林业资源状况,森林经营管理理论,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林业科技发展,林业科研项目管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
通过这次活动,对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公开招标的科研管理体制、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林业科研和成果推广、法律规定的森林科普教育等理念和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深受启发,借鉴德国现代林业发展经验对本省现代林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1德国林业基本情况德国森林总面积为1074万hm 2,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为30.7%。
德国森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毛榉、栎树、冷杉、云杉和松树。
德国森林的平均蓄积量为270m 3/hm 2,在欧洲国家中占首位。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
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林业发展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林业国家之一,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德国致力于森林可持
续利用和管理。
他们强调全面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在采伐后,他们会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再造林,确保森林的可
持续发展。
德国还加强了对非法伐木的打击力度,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森林资源。
瑞典是一个富有经验的林业大国。
他们通过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
林业的高效管理。
他们开发了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资源信息,
提高林业规划和管理水平。
瑞典注重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努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芬兰是北欧地区林业发展的典范。
芬兰的林业产业链非常完整,从森林的培育、伐材、加工到销售都有完善的系统和技术。
他们注重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林材的高
附加值利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芬兰还通过制定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保护了
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外的林业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森林
保护和管理经验,瑞典的智能化技术和科研合作经验,加拿大的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经验,以及芬兰的产业链完善和政策支持经验。
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的林业发展将更
加科学和可持续。
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

( 1 .慈利县林业局, 湖南 慈利 4 2 7 2 0 0 ; 2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摘
要 :通过 对德 国森林经营理念 、近 自然林业经营方 法的介绍 ,分析 了德 国采 用近 自然林业理论 经营管理取得
Hale Waihona Puke 的成 效 ,结 合 慈 利县 林 业 经 营 工作 实际 ,尝试 将 近 自然 林 业 这 一新 型理 论 融入 慈利 县 林 业发 展 进 行 了一 些探 讨 。
本县开展 ,至 2 0 1 3 年 ,该项 目在慈利县的建设落下帷
幕 。通 过 参与 利用 近 自然 林 业 这 一 先 进 的 林 业 生 产 经 营 理论 管 理森 林 活 动 的 建 设 ,并 陪 同 德 国友 人 对 本 县 森 林经 营项 目进行 了 多 次 检 查 ,进 行 了一 些 技 术 交 流 活 动 ,另外 通 过 查 阅文 献 资 料 等 方 式 ,了解 了 德 国 管 理林 业 所 采用 的森 林 经 营 理 念 。对 提 高 慈 利 县 林 区 的 林 业经 营 管理 水平 很有 帮 助 。
Ke y wo r d s :ma n a g e me n t o f f o r e s t y ;n r a t u r e — a p p r o x i ma t e f o r e s t y ;r r e l e v a t i o n;Ge r ma n y ;C i l i f o r e s t y r
2 0 0 2年,慈利县开始进行 中德造林项 目前期考察
和 准备 工 作 ,2 0 0 5年 1 月 ,中 德 合作 造 林 项 目正 式 在
能力 的前 提 下遵 循 自然 条 件 的 林 业 活 动 ,是 一 种 兼 容 林 业 生产 和 森 林 生 态 保 护 的 经 营 模 式 ¨ 。所谓近 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访德国考察报告(加鹏)一、基本情况2016年2月20日至3月5日止,应德国大农业技术咨询公司(GFA)的邀请,随市林业代表团出访德国,对德国的“近自然林业”和“可持续林业”的经营理念、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林业有形监测和形态意识监测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及在林业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本次出访学习,在GFA的精心组织下,以吕堡、斯图加特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考察了浅滩国家公园、赛龙林业局艾尔洪恩林务所、沃尔墨镇和哈斯达特镇欧石楠国家自然公园、吕堡国家自然公园、吕贝克林业局城市森林休养中心、卡尔里西林业局、维尔茨堡森林教育中心、斯图加特“森林屋”教育基地、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施恩布赫自然公园等单位。
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官员、专家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良好服务,彼此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
从培训交流到参观展览室、体验室并结合野外实地体验,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学习。
考察学习期间,尽管遭遇了德国降温和雨雪天气,但在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下,按预定行程圆满地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
二、出访取得的成果本次出访,与德方林业工作人员积极沟通、讨论,对德国“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与经营管理技术及保护区管理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提高。
1.尊重自然,永续经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德国“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核心德国对“近自然林业”理念于90年代开始采用,现在是德国重要的林业政策和经营方针。
以一种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来经营森林、培育森林,使其发展到接近自然的状态,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这是“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核心。
其目标就是培育“近自然森林”,结果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因为“近自然森林”的组成和结构与原始林相一致,具有抗逆性强、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作用。
“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细致的经营作业设计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对经营相关因子如林分结构、立地条件评价、林分近自然度等进行量化估计,进一步制定林分近自然经营规划。
而这种“尊重自然”的理念从森林经营规划时就已开始,在赛龙林业局艾尔洪恩林务所,昂弗斯先生介绍了当地“近自然”森林经营规划的“乐沃计划”,提出在森林经营时要遵守的13个原则,如实现自然更新、在针叶林中增加阔叶树、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保留一些特殊的树木(树冠奇特的树、有鸟巢的树、病倒木、濒危树种、有历史文化传说的树木等等)、营造原始林、类原始林结构、保持土壤的原始地貌、保护与经营并重、森林采伐时只获取木材、其他枝叶则全部还于森林等等,无不体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
在近自然森林中,枯枝、枯树和落叶掉落在林地、河流中,不会去人为清除,即使是一棵巨大的树木横倒在河流中央,也要顺其自然,因为那些拥有枯枝、枯树和落叶等众多自然之物的生态环境,正是各种生物生存的最好栖息环境,也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是“近自然林业”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森林生态保护(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森林社会功能(对当地居民休养生息、就业、经济收入增加等)的可持续性、政府政策的可持续性。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近自然林业”的终极目标。
在近自然森林经营中,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采用的是目标树抚育管理体系。
即把森林中所有林木分类为目标树(近期或中期要采伐的)、干扰树(在森林发展演替中可能会被自然选择淘汰的)、生态保护树(永远不会采伐的)和其他树木(生长壮大后成为前三种之一的)等4种类型,使每株树都有自己的功能,都承担着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汉堡、下萨克森、梅克伦堡、图宾根、巴登符特堡、斯图加特等地林业局的各个林区,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一般每10年进行一轮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由专门的监测单位或公司进行监测,并测算出森林每年的木材(蓄积量)增长量,根据联邦《森林法》规定,年采伐量不得大于年木材增长量的70%。
采伐的树木,应是森林培育的目标树,实行轮伐经营。
在吕贝克林业局城市森林休养中心,在充分体现森林的休养生息功能的同时,也进行着森林采伐,但采伐是有针对性的,针对那些年龄大(大于120年)、胸径大于标准(D=80cm)的目标树。
2、保护自然,顺其自然,使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这是“近自然”林业的一个重要工作容之一保护自然,顺其自然,使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这是德国自然保护工作者的理念。
他们认为,自然保护的定位不是使自然按照我们的主观意愿去改变,而是认真去做一些研究和恢复工作,使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保护自然、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是德国“近自然”林业的重要工作容之一。
在德国,大部分具有地带性特色的地貌景观、植被都被规划建设成保护区,加以保护。
保护区按其面积大小、保护级别高低,主要分为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景观保护区, 自然公园, 生物圈保护区, 原始森林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
各个保护区规划建设多分为三个区域,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
在核心区,不能进行开发利用,只能进行保护,其所有权90%属于国有(联邦或州所有);在缓冲区和过渡区,可在其中开发利用,但要符合自然保护及组织的相关法规。
甚至在用材林中,每100公顷的森林中,选择具有典型生境特点的区域,划一个1公顷大小的核心保护区,进行保护。
保护区的工作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好生物资源及其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保护区建设的首要工作。
如汉堡浅滩国家公园,保护的是滨海浅滩地貌景观;在沃尔墨、哈斯达特等镇的欧石楠国家自然公园,是为了保护欧石楠植被景观;在施瓦本阿尔伯镇的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保护的是湿地、原始自然果林、坡林景观、欧石楠植被等景观;在施恩布赫自然公园,保护的是森林景观。
二是保护其经济利用的持续性。
在保护区,因其土地或森林权属有部分属于社团(教会、协会、公司、镇政府等)和私有,一旦进行保护,减少了权属所有者的收益。
因此,在建设保护区时,还要考虑其经济利用的持续性,即在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环境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保护区对城镇居民进行休养生息、自然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团集体和私有林主获得经济收入,是保护区工作的重点之一。
因此,在自然保护的基础上,建立起众多的森林公园、自然公园,就是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如在浅滩国家公园,为了让土地集体和私有主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及游乐场所,开展一些游乐活动;在赛龙林业局、吕贝克林业局、卡尔里西林业局、维尔茨堡森林局和斯图加特林业局的森林保护区建立森林公园,在森林公园设立森林体验小径(步行、骑马、自行车),划定居民休养区,建立小孩野外游乐场、休闲小屋、野生动物园、森林野营地等,既保护了森林,同时又是当地居民休养生息的休憩场所,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在沃尔墨镇、哈斯达特镇国家自然公园和吕堡国家自然公园,为了保护120年前在德国北部广泛存在、而现在由于造林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导致逐渐消的欧石楠灌丛植被景观,有计划的放牧是主要的保护措施。
通过放牧啃食欧石楠嫩枝和乔木树幼苗,可以促进欧石楠的自然更新,并控制乔木树种更新。
在当地,由于畜牧业的收益很少,没有人放牧,自然公园协会甚至要补助一定的资金,寻求当地人来从事畜牧业。
在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的施瓦本阿尔伯镇,核心区(中心区)进行严格的保护,但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在社团和私有占比例较多的维护区(缓冲区)和发展区(过渡区)上,鼓励开展产业经济活动,如保持野生果林、欧石楠放牧地的面积,防止森林的侵袭;保持葡萄种植区和农业种植区的净自然生长,不使用农药、肥料,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并帮助申请有机标志;开发一些特色产品,如扁豆、啤酒、葡萄酒、蜂蜜、毛织品、工艺品等。
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开发的有机产品三是为国外科学研究提供场所。
在各类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缓冲区,甚至用材林中小核心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
一般每3年要进行一轮动态监测,以观察森林的物种及结构变化。
动态监测工作不是由保护区来完成,往往是由专门的院所、公司负责完成。
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开发的有机产品3、通过立法保障,遇到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德国林业法律法规健全,主要的林业法规有:《自然保护法》,《保持森林和发展林业法》,《种苗法》,《狩猎法》,对林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如自然保护、森林保护、森林防火外来物种引种、林木种苗的引进、生产和销售、森林采伐、狩猎计划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林业活动中遇到问题时,通过法律来保障林业活动的实施。
在联邦或州确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吕堡国家自然公园、图宾根生物圈保护中心),并作出计划后,在规划围的所有森林和土地权属人就应该遵守政府的这一规划,政府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做出一定的补偿,首先是进行沟通,说服森林和土地权属人参与该计划。
如不遵从该计划,通过诉讼法庭判决执行。
4. 政府对各级森林经营者,在自然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方面给予一定的资助,引导他们合理经营森林,最终达到近自然林的目的德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对各级森林经营者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方面给予一定的资助,主要资助的途径有: 将其它土地改变为森林时,第一次植树造林给予援助;私有森林将单一性针叶林改造成混交林时给予资助; 小的私有林者形成联合体时给予资助; 林业上有自然亏损时给予资助; 森林区开展生态、环保、自然保护等活动给予资助; 森林防火给予资助等。
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税收。
在自然资源及森林保护方面,除了政府资助之外,还有欧盟组织的资助资金、协会收取的会费、社团(教会、公司或自然保护组织)的捐助等,此外,通过适当的森林采伐,也会有收益。
在我们学习考察的各个保护区单位,资金来源均不是政府单一投资,都是多渠道筹资。
5.我们只有一个森林——这是森林教育的主题,也是“近自然”林业的重要容之一。
德国历来重视环境自然教育,政府要求各级林业机构、相关协会及生物圈保护区等都要积极参与环境自然教育,为此,在各个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自然教育中心。
森林教育是2005年以后新开发的一项环境自然教育活动,其涵是通过森林体验,把人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森林,认识自然,从而产生热爱森林、热爱自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传递给所有大众。
为此,在各个林区设立了森林教育中心,主要负责森林公众教育工作,纳入到环境自然教育的畴中。
这也是公园协会的主要任务。
实施森林(自然)教育,主要从小孩开始,由小孩到家庭,再到所有民众。
德国的《自然保护法》规定,小孩在10周岁必须要有一次接受环境自然教育的经历。
学生在校时期要参加环境自然教育活动,还要参与植树活动,挂上写有自己名字的铭牌,建立“学生森林”,并记入个人履历。
环境自然教育中心离城市不能太远,一般不超30-50公里,方便居民出行。
对实施环境自然教育的老师要求很高,要知识和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具有音乐和戏剧表演的才能,要有创造性和智慧,能开发有趣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