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文化的总结
唐山文化的总结

唐山文化的总结唐山的来源唐山之名始于后唐。
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
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唐山的古代历史文化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唐山地处燕山南麓,历史遗迹丰富,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
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之间就已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地处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民族战争。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属燕地,齐桓公北伐山戎,在这里留下了“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
因此,唐山的文化中兼有胡、汉文化,博彩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既有燕文化之粗犷豪放,又有赵文化之精致婉约。
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唐山的现代文化一、文化建筑1、新文化广场————实施新华电影院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新华文化广场,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等知名品牌,必将成为城市业态新的亮点,对于填补城市功能缺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奥体中心————在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拓展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的空间。
项目集中心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中心、运动学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5月开工,年内完成部分场馆主体工程。
唐山文化

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素有“京东宝地”之称,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镇。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唐山为世界所知,多半是因为1976年那场大地震,和震后的重新崛起。
在短短10年时间里,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荣誉奖”。
唐山背山临海的地理格局、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造就了多种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北部长城沿线风貌古朴,原汁原味,荟萃了明长城的精华。
迁西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鹫峰山“干砌长城”、长城砖窑“左三窑”、喜峰口、青山关皆为长城妙处。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之一。
南部沿海一线集海滨、海岛于一体,水清,沙软,潮平,消暑休闲,引人入胜。
唐山文化科普旅游内容同样丰富,你可以到地震遗址、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感受大自然无比的威力和人类重建家园的勇气,也可以到蒸汽机车、陶瓷生产线及开滦井下旅游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乐亭大鼓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
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评剧评剧是最为众人所知的河北地方剧种。
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后称“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最终定名为评剧。
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唱腔朴素、生动、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
评剧传统剧目有200出左右,《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都脍炙人口。
皮影又名滦州影或乐亭影。
演出形式是将驴皮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唐山的历史文化

引言概述唐山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里曾经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本文将从唐山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名胜古迹、传统艺术以及当代文化活动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加深对唐山历史文化的了解。
正文内容一、历史沿革1.唐山的起源和发展。
唐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历史上,唐山曾是燕国的一部分,并在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
2.天灾与灾难。
唐山地处地震带,曾多次遭受地震的破坏。
其中最著名的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3.唐山的重建和发展。
面对地震的巨大挑战,唐山人民积极投入重建工作,不断努力实现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二、文化传承1.文化底蕴。
唐山地处燕赵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
古代的诗词、格调独特的曲艺、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等都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2.传统节日。
唐山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历史。
3.唐山话。
唐山话是地方特色的方言,它具有浓郁的口音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是唐山人民的精神纽带。
三、名胜古迹1.滦州古城。
滦州古城是唐山的历史遗存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2.千佛山。
千佛山位于滦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址和石窟艺术。
3.瘦西湖。
瘦西湖是唐山的一处自然景观,也是燕赵文化的象征之一。
湖水碧绿如玉,周围山峦起伏,景色宜人。
四、传统艺术1.梆子。
唐山梆子是中国曲艺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声腔和表演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2.雷锋越剧团。
雷锋越剧团是唐山的一支著名越剧团队,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向观众展示了唐山的传统艺术魅力。
3.皮影戏。
皮影戏是唐山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剪纸和灯光等手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当代文化活动1.唐山文化节。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1. 概述唐山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主要城市,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唐山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唐山文化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
2. 语言唐山方言是唐山地区的特色语言,属于官话的一种变体。
与普通话相比,唐山方言的发音和词汇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唐山方言中,“是”通常发音为“削”,“人”发音为“儿”,这些独特的音韵特点使得唐山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
3. 文学唐山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唐山文学以小说、散文和诗歌为主要形式。
其中,著名作家金刚、阿枫和陈忠实都是唐山的文学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描写风格和深刻、发人深省的主题而闻名。
4. 戏曲唐山戏曲是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中,评剧和河北梆子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戏曲表演形式。
评剧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演唱型戏曲,以唐山方言演唱,在剧情发展和表演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河北梆子则是一种整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元素的综合性戏曲形式,以其高亢激昂和华丽夺目的唱腔和动作而闻名。
5. 美食唐山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独特的特色菜肴。
其中,海鲜是当地最著名的美食之一。
由于唐山位于渤海湾附近,这里的海鲜资源非常丰富。
著名的唐山海鲜包括烤鱼、炖蛤蜊和海胆等,以其新鲜、美味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6. 民俗唐山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爱和传承。
庙会是唐山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此外,唐山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节日活动,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活动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彰显了唐山人民的传统文化。
结论综上所述,唐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点。
唐山方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唐山人民的独特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特点不仅丰富了唐山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和探索。
唐山文化

一、唐山民俗文化1.乐亭大鼓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
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河北省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地区,远播到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个地区。
乐亭大鼓在演出的时候,由一人边打鼓板边站立说唱,其他的人分别用三弦等乐器进行伴奏。
据老艺人世代相传,乐亭大鼓是由温荣大约在1850年左右创立于河北省的乐亭县,在以前更与评戏、唐山皮影统称为“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
自形成至今,乐亭大鼓中名人辈出且广为流传,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文化底蕴。
世代相承的乐亭大鼓传统曲目包括长、中、短篇多达三百余个,其中以《东汉》、《隋唐》、《三侠五义》、《长生殿》等为最典型的代表。
乐亭大鼓有着灵动儒雅的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且作为“板腔体”的唱腔音乐,其曲调十分丰富、多变。
2. 评剧,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
在北方流传深远。
1910左右形成于唐山。
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
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唐山文化的总结

唐山文化的总结唐山的来源唐山之名始于后唐。
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
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唐山的古代历史文化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唐山地处燕山南麓,历史遗迹丰富,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
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之间就已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地处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民族战争。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属燕地,齐桓公北伐山戎,在这里留下了“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
因此,唐山的文化中兼有胡、汉文化,博彩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既有燕文化之粗犷豪放,又有赵文化之精致婉约。
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唐山的现代文化一、文化建筑1、新文化广场————实施新华电影院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新华文化广场,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等知名品牌,必将成为城市业态新的亮点,对于填补城市功能缺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奥体中心————在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拓展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的空间。
项目集中心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中心、运动学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5月开工,年内完成部分场馆主体工程。
唐山的文化,风景,任务,模范

唐山的文化,风景,任务,模范唐山,北依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之滨,一座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的城市,一座因近代工业辉煌而广为人知的城市,一座拥有着独特人文禀赋而让人心驰神往的城市。
历史赋予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禀赋,穿越时光的隧道,仿佛能看到四万年前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劳作的情景。
商代这里是孤竹国,战国则为燕地,汉代又属幽州,清代则分属直隶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隶州,及至近现代,它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唐山一路向前,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今天,从大国重器到强国之梦,从工业城市到生态城市,她一直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三个走在前列”和“三个努力建成”的目标而不断奋进。
这样的唐山,满载着故事与人情,充满着无限的魅力,这是岁月与磨难赋予它的荣誉与勋章,让这座城市,有着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当你再一次接近它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会被这座北方的城市所震撼。
倾听千年的历史回音,在清东陵,看一代王朝兴衰的背影,兴盛遮蔽了它的眼睛,但外国列强的炮火却唤醒了它沉睡的美梦。
一百四十多年前,洋务运动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开展,唐山成为清政府“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实施城市,因而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七个第一”,中国第一座机械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存最早的股票、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从而积淀了这座城市的工业文明底蕴,也为唐山这座城市赋予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底色,而后随着历史变迁,城市快速发展,从实业救国到改革开放,从重工业到能源产品,唐山挺起了共和国工业的脊梁,推动了这座城市的恢弘历程。
英雄的城市孕育了英雄的人民,前有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慷慨大义,后有涅槃重生,恢复家园的人们。
那是一个无法令人忘记的时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一场无声的大灾难使得24万多人的生命在瞬时间被夺走,在血泪凝结的灾难面前,唐山仍然展示着它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一面,用“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重新站了起来,并以唐山速度继续书写它的华章。
唐山的地域文化

唐山的地域文化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
“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长城关隘、景忠山、菩提岛、金银滩、纪念馆及其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这里人才辈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祖籍是唐山丰润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在唐山乐亭县。
唐山人民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富于创造精神。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铸成了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成的抗震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美丽的家乡(一)唐山南湖原来塌陷区内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流溢、飞灰蔽日的荒芜景象满眼皆是。
1997年初唐山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生态绿化工程,规划将此处建为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
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400公顷,植树30万株,栽植草坪20万平方米。
今后南湖公园将以“绿”为主,以环境森林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水面,建成以一城——交通娱乐城;三场——高尔夫球运动场、骑马运动场、军体射击场;——水上、湿地、水禽园、水上垂钓园;六区——综合游憩区、青少年活动区、地震纪念区、农桑区、植物景观区、管理区为内容的都市生态园林。
旅行路线:南湖公园门口——垂钓区——义务植树基地——水上游乐区(汽艇、水划船、电瓶船)——跑马场。
(二)凤凰山公园原名,主峰海拨88米,山势挺拔秀丽苍松翠柏密市,因前山如凤凰展翅故名。
早在唐代以前,凤凰山上就有朝阳寺等古建筑,明朝时民众又公证机关资兴建菩萨殿,内供铁菩萨一尊,自此方贺百里香客不绝,尤其到庙会的时候,热门程度甚至可同“”相比。
历经日寇侵占,地震破坏,山上建筑大部分被毁。
震后公园复建,翼亭、游廊、小桥、石径、清池、画航,相映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文化的总结唐山的来源唐山之名始于后唐。
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
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唐山的古代历史文化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唐山地处燕山南麓,历史遗迹丰富,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
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之间就已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地处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民族战争。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属燕地,齐桓公北伐山戎,在这里留下了“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
因此,唐山的文化中兼有胡、汉文化,博彩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既有燕文化之粗犷豪放,又有赵文化之精致婉约。
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唐山的现代文化一、文化建筑1、新文化广场————实施新华电影院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新华文化广场,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等知名品牌,必将成为城市业态新的亮点,对于填补城市功能缺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奥体中心————在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拓展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的空间。
项目集中心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中心、运动学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5月开工,年内完成部分场馆主体工程。
3、南湖老唐山风情小镇————依托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开发建设老唐山风情小镇。
项目集酒店、婚庆礼堂、主题广场、商业街区为一体,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
3月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
为追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全面展示唐山为中国近代工业“开创五个第一”的辉煌成就,结合原启新水泥厂搬迁改造,高标准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5月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4、曹妃甸论坛永久会址———在曹妃甸生态城内海区域,建设集国际会务、住宿餐饮、旅游接待、观演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超五星级酒店及会议中心,作为曹妃甸论坛永久会址。
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
现已开工,年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5、曹妃甸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
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完成主体工程。
6、大型城市主题雕塑———在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市民广场中央建设“丹凤朝阳”大型城市主题雕塑。
该雕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制作,高68米,总投资8000万元。
3月开工,5月竣工。
7、南湖之门-———项目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以凤凰展翅腾飞为主题,高35米,长110米,总投资5000万元。
3月开工,5月竣工。
8/南湖生态城———作为城市园林,这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几年前还是采煤塌陷区和大片垃圾场,如今已成为集休闲、观光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乐园。
这里的开发建设充满着生态理念:林木成行、绿草如茵、蓝天碧水。
各项节能环保设施遍布其中,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面,更增添了无限的灵气,成为城市的生态氧吧,这里不仅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中国闻名的“华北水城”,还将建成新的政务中心、商务中心,成为唐山“城市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南湖生态城,一个唐山人为之骄傲的地方。
二、唐山民俗文化乐亭大鼓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
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评剧评剧是最为众人所知的河北地方剧种。
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后称“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最终定名为评剧。
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唱腔朴素、生动、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
评剧传统剧目有200出左右,《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都脍炙人口。
皮影又名滦州影或乐亭影。
演出形式是将驴皮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皮影戏以唱见长,男女声各有自己的唱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发声方法奇特,多用乐亭的方言土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唐山的古城文化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长城关隘、景忠山、菩提岛、金银滩、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四唐山的人文文化李大钊,河北唐山乐亭县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初期两个核心领导人之一,唐山一中是李大钊的母校,唐山乐亭有李大钊故居。
2、张爱玲(1920-1995)原籍河北唐山,生于上海。
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
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
3、曹雪芹,祖籍唐山丰润区,去丰润的路上很明显的大标语写到:“欢迎到曹雪芹的故乡来”。
4、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出生在唐山市玉田县刑家坞村。
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他在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5、张庆伟,男,汉族,1961年11月7日生,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先后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7年10月兼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2008年3月起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唐山文化软实力发展弱的原因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2、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一、从经济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概括唐山文化对唐山市的经济史和文化史进行概括和分析是研究唐山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文化视野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基础。
笔者认为,唐山市在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对应的文化类型可以概括为“三条支脉,两大特点,一条精神主线”。
三条支脉即以游牧文明为主体的草原游牧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农业文化;以工商业文明为主体的近代工业文化(参照王子平先生的观点)。
基于以上“三大支脉”的分析,笔者进一步提出唐山文化的“两大特点”,即唐山文化中的“刚性”和“柔性”并存,并相互交融。
“刚性”特点体现为唐山作为工业城市的厚重感,唐山人性格的直爽,唐山人在历史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等;“柔性”特点体现为唐山人杰地灵的自然人文造化以及艺术气质舒张飞扬的精神风采等等。
同时,在唐山的经济史和文化史脉络中还有“一条精神主线”。
唐山精神历经千年,融合诸多文化元素而日益丰满充盈。
1.古孤竹国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坚定意志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持守。
2.窦燕山“五子登科”的传奇经历所昭示的唐山文化中自我超越的能量。
3.唐朝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4.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表明的创新冲动和创新勇气。
5.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所表明的担当历史责任的果敢与自信。
6.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唐山人用生命拯救生命的“抗震精神”和唐山转型时期“新唐山人文精神”所表明的新时期的唐山人卓越的精神面貌。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对应的文化类型基于以上文化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针对传统产业的对应文化类型进行如下概括性描述:1.传统重工业(煤炭、钢铁、水泥、陶瓷)——传统的经营方式是粗放的,所对应的重工业文化,特征是刚性的、粗犷的、朴实的。
2.传统农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分散经营,小农经济,对应中国北方农村典型的家族文化,其特征为淳朴、务实、保守等等。
3.传统服务业——主要是围绕传统的国有大型工矿企业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高端服务业(比如金融、保险、电信等)不发达,对应的是小市民文化,其特征为务实、精明、保守等等。
三、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应的文化类型与以上三大传统行业相对应的新型经济模式和文化类型则可进行这样的概括性描述:1.新型工业——体现高科技理念和环保理念,并表现为高度国际化,其文化关键词为创新、生态、高效率、全球化等等。
2.新型农业——体现绿色生态理念,并逐步往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伴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文化关键词为健康、生态、安逸、知识、开放等等。
3.新型服务业——体现高度综合理念和高附加值理念,伴随高端产品和高端服务的出现,其文化关键词为高品位、尊贵、人性化、开放性等等。
四、经济发展的转型与文化视野转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守望文化原点文化原点是唐山的文化之根,是唐山人历史行为的根据,是唐山文化走向未来的原初动力。
守望文化原点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无视文化原点的任何随意的“发挥”与“创造”都是有害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使经济发展文化化比文化发展产业化更有意义。
(二)强调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
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关联带动作用,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逐步减少或取消文化产业进出障碍,制定技术融合扶持政策,根据市场需求搭建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
2.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优化紧密结合。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和创意要素,主动与现有城市空间结构衔接,找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城市功能优化的内在联系和结合点,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成为路北区魅力提升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