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文化的总结
唐山民俗文化作文

唐山民俗文化作文
山市是一座沿海现代化繁华富裕的大都市。
唐山是凤凰涅槃的城市。
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部为著名的唐山湾),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极其重要的走廊。
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之一。
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
唐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支花。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室陵园——清东陵,也是我们唐山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唐山还盛产陶瓷,被誉称“陶瓷之都”,每年都会举行陶瓷博览会,深受人们的喜爱。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在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经过三十五年的建设,也凭借着唐山人民的努力奋斗,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我们又修建了可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的'南湖,以前的垃圾山变成了生态园,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湖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白的像雪,粉的似霞,美不胜收。
夏天,小金鱼在湖中自由自在的游泳,你看,那群小鱼在玩“捉迷藏”呢!秋天,柳树的叶子轻轻飘落,犹如金黄色的蝴蝶落在水面上。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景色优美,爱它的丰富文化,更为它的巨变而感到骄傲。
唐山文化的总结

唐山文化的总结唐山的来源唐山之名始于后唐。
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
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唐山的古代历史文化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唐山地处燕山南麓,历史遗迹丰富,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
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之间就已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地处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民族战争。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属燕地,齐桓公北伐山戎,在这里留下了“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
因此,唐山的文化中兼有胡、汉文化,博彩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既有燕文化之粗犷豪放,又有赵文化之精致婉约。
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唐山的现代文化一、文化建筑1、新文化广场————实施新华电影院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新华文化广场,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等知名品牌,必将成为城市业态新的亮点,对于填补城市功能缺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奥体中心————在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拓展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的空间。
项目集中心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中心、运动学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5月开工,年内完成部分场馆主体工程。
唐山文化特色作文

唐山文化特色作文
《唐山文化特色》
咱来说说唐山啊,唐山可是个有意思的地儿。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唐山这儿的文化那叫一个独特。
就说咱这唐山皮影戏吧,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儿。
我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看皮影戏,那场景真的让我至今都忘不了。
大大的幕布,后面的师傅们操纵着那些影人,让它们在灯光下活灵活现的。
看着那些影人一会儿打打杀杀,一会儿又欢乐起舞,我眼睛都看直了。
周围的大人们也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还发出阵阵喝彩声。
那氛围,真的别提多带劲了!
除了皮影戏,唐山还有那美味的麻糖。
那麻糖啊,香甜可口,咬一口感觉能甜到心里去。
每次看到那金灿灿、油亮亮的麻糖,我都忍不住要买上一些。
而且唐山的评剧也很有名气,那婉转的唱腔,真能把人的心给唱化喽。
唐山人也是特别热情好客,走在路上要是碰见了,那得唠上几句嗑。
大家都乐呵呵的,感觉特别亲切。
这就是唐山文化,有古老的传统,有美味的食物,还有热情的人们。
唐山,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呀,我为自己是唐山人而骄傲!以后我还得好好去感受咱唐山更多的文化特色呢!。
唐山文化

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素有“京东宝地”之称,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镇。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唐山为世界所知,多半是因为1976年那场大地震,和震后的重新崛起。
在短短10年时间里,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荣誉奖”。
唐山背山临海的地理格局、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造就了多种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北部长城沿线风貌古朴,原汁原味,荟萃了明长城的精华。
迁西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鹫峰山“干砌长城”、长城砖窑“左三窑”、喜峰口、青山关皆为长城妙处。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之一。
南部沿海一线集海滨、海岛于一体,水清,沙软,潮平,消暑休闲,引人入胜。
唐山文化科普旅游内容同样丰富,你可以到地震遗址、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感受大自然无比的威力和人类重建家园的勇气,也可以到蒸汽机车、陶瓷生产线及开滦井下旅游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乐亭大鼓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
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评剧评剧是最为众人所知的河北地方剧种。
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后称“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最终定名为评剧。
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唱腔朴素、生动、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
评剧传统剧目有200出左右,《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都脍炙人口。
皮影又名滦州影或乐亭影。
演出形式是将驴皮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唐山的历史文化

引言概述唐山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里曾经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本文将从唐山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名胜古迹、传统艺术以及当代文化活动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加深对唐山历史文化的了解。
正文内容一、历史沿革1.唐山的起源和发展。
唐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历史上,唐山曾是燕国的一部分,并在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
2.天灾与灾难。
唐山地处地震带,曾多次遭受地震的破坏。
其中最著名的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3.唐山的重建和发展。
面对地震的巨大挑战,唐山人民积极投入重建工作,不断努力实现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二、文化传承1.文化底蕴。
唐山地处燕赵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
古代的诗词、格调独特的曲艺、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等都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2.传统节日。
唐山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历史。
3.唐山话。
唐山话是地方特色的方言,它具有浓郁的口音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是唐山人民的精神纽带。
三、名胜古迹1.滦州古城。
滦州古城是唐山的历史遗存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2.千佛山。
千佛山位于滦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址和石窟艺术。
3.瘦西湖。
瘦西湖是唐山的一处自然景观,也是燕赵文化的象征之一。
湖水碧绿如玉,周围山峦起伏,景色宜人。
四、传统艺术1.梆子。
唐山梆子是中国曲艺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声腔和表演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2.雷锋越剧团。
雷锋越剧团是唐山的一支著名越剧团队,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向观众展示了唐山的传统艺术魅力。
3.皮影戏。
皮影戏是唐山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剪纸和灯光等手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当代文化活动1.唐山文化节。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

唐山文化特点总结1. 概述唐山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主要城市,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唐山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唐山文化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
2. 语言唐山方言是唐山地区的特色语言,属于官话的一种变体。
与普通话相比,唐山方言的发音和词汇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唐山方言中,“是”通常发音为“削”,“人”发音为“儿”,这些独特的音韵特点使得唐山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
3. 文学唐山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唐山文学以小说、散文和诗歌为主要形式。
其中,著名作家金刚、阿枫和陈忠实都是唐山的文学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描写风格和深刻、发人深省的主题而闻名。
4. 戏曲唐山戏曲是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中,评剧和河北梆子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戏曲表演形式。
评剧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演唱型戏曲,以唐山方言演唱,在剧情发展和表演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河北梆子则是一种整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元素的综合性戏曲形式,以其高亢激昂和华丽夺目的唱腔和动作而闻名。
5. 美食唐山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独特的特色菜肴。
其中,海鲜是当地最著名的美食之一。
由于唐山位于渤海湾附近,这里的海鲜资源非常丰富。
著名的唐山海鲜包括烤鱼、炖蛤蜊和海胆等,以其新鲜、美味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6. 民俗唐山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爱和传承。
庙会是唐山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此外,唐山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节日活动,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活动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彰显了唐山人民的传统文化。
结论综上所述,唐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点。
唐山方言、文学、戏曲、美食和民俗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唐山人民的独特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特点不仅丰富了唐山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和探索。
唐山的历史文化资料

唐山的近代历史文化名人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祖籍唐山 丰润人。名沾(音zhan),字梦阮,号雪芹, 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 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 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 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 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 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 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另有《废艺斋集稿》。故里有四,河北丰润, 辽宁辽阳、铁岭与江西武阳,尚无确切定论。
唐山的近代历史文化名人
成兆才(1874~1929),滦南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剧作家, 评剧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著作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 《杜十娘》等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人,字捷 三(又作洁三)《王少安赶船》,艺名“东来顺”。中国近代 杰出的剧作家,北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评剧创始人。 成兆才纪念馆是滦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滦南县城南大 街,由国家、河北省、唐山市及滦南县四级政府共同投资兴建。 总面积为702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21平方米;为仿清代建筑 形式。 成兆才先生故乡-滦南县绳家庄村 成兆才遗稿《花为媒》
唐山的近代历史文化名人
•
白玉霜,女,旦角。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
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
白派艺术的创始人。被誉为评剧皇后。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
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 转,富于抒情性,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养女小白玉霜 (李再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表演艺术风格。因患子宫癌,在天 津逝世,年仅36岁白玉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 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她的嗓音比较低,中低音宽厚圆润,音 色纯正。白玉霜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 低唱的演唱方法。她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 来打动观众,白玉霜的表演火辣、细腻、真切、传神。她为了细 腻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利用她宽厚甜润的好嗓子,把过去口 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加强了唱腔旋律, 形成了宽厚洪亮,低回婉转,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 她的唱腔平稳中蕴含着激情和力量,给人一种深沉悲怆的感受。 在伴奏器乐中加进二胡,在化妆、服装上也有许多创新。代表剧目: 《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 珠衫》、《李香莲卖画》、《花魁从良》、《马寡妇开店》、 《双蝴蝶》、《玉堂春》、《潇湘夜雨》、《老妈开磅》、《豆 汁记》、《赵芸娘》、《花为媒》、《马震华哀史》等。
唐山文化演讲稿

唐山文化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唐山文化。
唐山,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不仅是一座工业城市,更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唐山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传承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唐山文化的魅力所在。
首先,唐山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唐山,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
比如,唐山的古建筑群体中的古代城墙、古代寺庙等,都是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
此外,唐山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唐山铁画、唐山缂丝、唐山泥塑等,也是唐山文化的瑰宝,它们传承了古老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唐山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其次,唐山作为一座具有独特地理环境的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唐山的地理环境给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成为了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唐山的渤海湾滨海风光、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地方美食,都是唐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地方文化不仅丰富了唐山的文化内涵,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感受唐山的魅力。
最后,唐山的文化产业也是唐山文化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唐山的文化产业也日益繁荣。
唐山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这些产业不仅为唐山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唐山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唐山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节目、文化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都成为了唐山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关注唐山。
综上所述,唐山文化是一种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现着唐山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唐山文化不仅是唐山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扬唐山文化,让唐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文化的总结唐山的来源唐山之名始于后唐。
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
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唐山的古代历史文化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张忠培等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唐山地处燕山南麓,历史遗迹丰富,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
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之间就已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地处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民族战争。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属燕地,齐桓公北伐山戎,在这里留下了“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成语和典故。
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
因此,唐山的文化中兼有胡、汉文化,博彩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既有燕文化之粗犷豪放,又有赵文化之精致婉约。
随着清代晚期“洋务运动”的兴起,这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唐山的现代文化一、文化建筑1、新文化广场————实施新华电影院周边区域改造,建设新华文化广场,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等知名品牌,必将成为城市业态新的亮点,对于填补城市功能缺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奥体中心————在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拓展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的空间。
项目集中心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中心、运动学校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5月开工,年内完成部分场馆主体工程。
3、南湖老唐山风情小镇————依托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开发建设老唐山风情小镇。
项目集酒店、婚庆礼堂、主题广场、商业街区为一体,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
3月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
为追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全面展示唐山为中国近代工业“开创五个第一”的辉煌成就,结合原启新水泥厂搬迁改造,高标准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5月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4、曹妃甸论坛永久会址———在曹妃甸生态城内海区域,建设集国际会务、住宿餐饮、旅游接待、观演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超五星级酒店及会议中心,作为曹妃甸论坛永久会址。
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
现已开工,年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
5、曹妃甸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
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完成主体工程。
6、大型城市主题雕塑———在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市民广场中央建设“丹凤朝阳”大型城市主题雕塑。
该雕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制作,高68米,总投资8000万元。
3月开工,5月竣工。
7、南湖之门-———项目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以凤凰展翅腾飞为主题,高35米,长110米,总投资5000万元。
3月开工,5月竣工。
8/南湖生态城———作为城市园林,这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几年前还是采煤塌陷区和大片垃圾场,如今已成为集休闲、观光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乐园。
这里的开发建设充满着生态理念:林木成行、绿草如茵、蓝天碧水。
各项节能环保设施遍布其中,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面,更增添了无限的灵气,成为城市的生态氧吧,这里不仅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中国闻名的“华北水城”,还将建成新的政务中心、商务中心,成为唐山“城市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南湖生态城,一个唐山人为之骄傲的地方。
二、唐山民俗文化乐亭大鼓起源于乐亭,在“清平歌”基础上演变而成,后分为东路韩香圃派和西路的靳文然派。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音乐唱腔丰富、刚柔相济,板腔曲式完整,转调技法灵巧,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板式变化体曲艺形式。
代表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大闹天宫》、《烈火金钢》等。
评剧评剧是最为众人所知的河北地方剧种。
在冀东民间演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后称“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最终定名为评剧。
音乐为板腔体,属于梆子系统,其唱腔朴素、生动、细腻,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表现力。
评剧传统剧目有200出左右,《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都脍炙人口。
皮影又名滦州影或乐亭影。
演出形式是将驴皮刻制的影人,用灯光映射在影幕(俗称影窗)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皮影戏以唱见长,男女声各有自己的唱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发声方法奇特,多用乐亭的方言土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唐山的古城文化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长城关隘、景忠山、菩提岛、金银滩、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现在都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四唐山的人文文化李大钊,河北唐山乐亭县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初期两个核心领导人之一,唐山一中是李大钊的母校,唐山乐亭有李大钊故居。
2、张爱玲(1920-1995)原籍河北唐山,生于上海。
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
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
3、曹雪芹,祖籍唐山丰润区,去丰润的路上很明显的大标语写到:“欢迎到曹雪芹的故乡来”。
4、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出生在唐山市玉田县刑家坞村。
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他在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5、张庆伟,男,汉族,1961年11月7日生,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先后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7年10月兼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2008年3月起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唐山文化软实力发展弱的原因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2、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一、从经济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概括唐山文化 对唐山市的经济史和文化史进行概括和分析是研究唐山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文化视野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基础。
笔者认为,唐山市在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对应的文化类型可以概括为“三条支脉,两大特点,一条精神主线”。
三条支脉即以游牧文明为主体的草原游牧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农业文化;以工商业文明为主体的近代工业文化(参照王子平先生的观点)。
基于以上“三大支脉”的分析,笔者进一步提出唐山文化的“两大特点”,即唐山文化中的“刚性”和“柔性”并存,并相互交融。
“刚性”特点体现为唐山作为工业城市的厚重感,唐山人性格的直爽,唐山人在历史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等;“柔性”特点体现为唐山人杰地灵的自然人文造化以及艺术气质舒张飞扬的精神风采等等。
同时,在唐山的经济史和文化史脉络中还有“一条精神主线”。
唐山精神历经千年,融合诸多文化元素而日益丰满充盈。
1.古孤竹国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坚定意志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持守。
2.窦燕山“五子登科”的传奇经历所昭示的唐山文化中自我超越的能量。
3.唐朝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4.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表明的创新冲动和创新勇气。
5.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所表明的担当历史责任的果敢与自信。
6.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唐山人用生命拯救生命的“抗震精神”和唐山转型时期“新唐山人文精神”所表明的新时期的唐山人卓越的精神面貌。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对应的文化类型 基于以上文化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针对传统产业的对应文化类型进行如下概括性描述: 1.传统重工业(煤炭、钢铁、水泥、陶瓷)——传统的经营方式是粗放的,所对应的重工业文化,特征是刚性的、粗犷的、朴实的。
2.传统农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分散经营,小农经济,对应中国北方农村典型的家族文化,其特征为淳朴、务实、保守等等。
3.传统服务业——主要是围绕传统的国有大型工矿企业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高端服务业(比如金融、保险、电信等)不发达,对应的是小市民文化,其特征为务实、精明、保守等等。
三、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应的文化类型 与以上三大传统行业相对应的新型经济模式和文化类型则可进行这样的概括性描述: 1.新型工业——体现高科技理念和环保理念,并表现为高度国际化,其文化关键词为创新、生态、高效率、全球化等等。
2.新型农业——体现绿色生态理念,并逐步往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伴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文化关键词为健康、生态、安逸、知识、开放等等。
3.新型服务业——体现高度综合理念和高附加值理念,伴随高端产品和高端服务的出现,其文化关键词为高品位、尊贵、人性化、开放性等等。
四、经济发展的转型与文化视野转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守望文化原点 文化原点是唐山的文化之根,是唐山人历史行为的根据,是唐山文化走向未来的原初动力。
守望文化原点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无视文化原点的任何随意的“发挥”与“创造”都是有害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使经济发展文化化比文化发展产业化更有意义。
(二)强调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
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关联带动作用,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逐步减少或取消文化产业进出障碍,制定技术融合扶持政策,根据市场需求搭建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
2.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优化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