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素质练习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高中体育教案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高中体育教案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一_高中体育教案课题:身体素质练习一教学要求:通过身体素质一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成绩;养成团结互助的学风。

教学重点: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是本次课的重点,当中提高步频步幅增加下肢力量的练习是速度素质练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小步跑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集体讲授、分组练习。

使用教具:4x50米的直跑道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3分钟)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相互问好;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及安排;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5.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检查运动着装;6.慢跑热身400米。

二、准备部分(7分钟):慢跑结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准备活动:1. 手腕、踝关节活动4X8拍;2. 膝关节绕环4X8拍;3. 扩胸运动4X8拍;4. 振臂运动4X8拍;5. 体侧运动4X8拍;6. 体转运动4X8拍7. 踢腿运动4X8拍8. 腹背运动4X8拍9. 弓步压腿4X8拍 10. 仆步压腿4X8拍11. 丁步压腿4X8拍12. 深蹲纵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28分钟)1. 教师讲解小步跑及后蹬跑动作要领,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练习。

(1).小步跑(如图)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

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后蹬跑(如图)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 高抬腿跑,3. 单脚跳,4. 连续蛙跳,5. 弓箭步走,6.50米冲刺跑四、结束部分:(2分钟) 集体集中拍打抖动放松大腿前后肌肉,垫步跳放松,布置课外练习,早操时男生:50米冲刺跑2组,女生弓箭步走50米2组。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 一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 一

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一教案名称:身体素质练习-一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度;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2.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3.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 学生们需要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2. 能够提供充足运动空间的教室或操场;3. 必要的运动器械和道具。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 运动员跳绳,进行全身热身;- 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以准备接下来的训练。

2. 力量训练(15分钟):- 进行站立跳训练,跳过横杆;- 进行俯卧撑训练,提高上肢力量;- 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提高腹肌力量。

3. 耐力训练(15分钟):- 进行长跑训练,跑步绕操场;- 进行深蹲训练,提高下肢力量和耐力;- 进行跳绳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脚步敏捷度。

4. 速度训练(15分钟):- 进行短跑训练,进行多次100米冲刺;- 进行快速抓举训练,提高身体爆发力;- 进行短距离障碍训练,提高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5. 灵敏度训练(15分钟):- 进行跳台训练,提高跳跃能力和空中协调性;- 进行平衡器训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进行倒立训练,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反射能力。

6. 放松活动(5分钟):- 进行简单的舒展运动,放松身体肌肉;- 进行深呼吸练习,恢复呼吸和心率。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训练内容主要围绕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度展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同时,要注重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享受运动的乐趣,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热身活动一、目的:1. 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学习状态。

二、内容:1. 慢跑:绕操场慢跑两圈。

2. 关节活动: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

三、时间:8分钟第二章:力量训练一、目的:1. 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内容:1. 深蹲:3组,每组10次。

2. 俯卧撑:3组,每组10次。

3. 仰卧起坐:3组,每组20次。

三、时间:15分钟第三章:柔韧性训练一、目的:1. 提高学生的关节柔韧性。

2. 增加肌肉的伸展性。

二、内容:1. 静态拉伸:针对全身主要肌肉群进行拉伸,每组保持15-30秒。

2. 动态拉伸:采用跳跃、扭转等方式进行。

三、时间:8分钟第四章:速度和灵敏性训练一、目的:1.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灵敏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二、内容:1. 30米冲刺:3组,每组3次。

2. 变换方向跑:3组,每组4次。

3. 障碍物穿越:设置障碍物,学生穿越,提高灵敏性。

三、时间:10分钟第五章:放松活动一、目的:1. 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

2. 促进肌肉恢复。

二、内容:1. 抖动四肢:抖动四肢,放松肌肉。

2. 呼吸调整:深呼吸,放松身心。

三、时间:5分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热身活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速度和灵敏性训练以及放松活动,全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强调安全事项,避免运动损伤。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为目标,努力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第六章:耐力训练一、目的:1.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

2. 提高心肺功能。

二、内容:1. 长跑:慢跑4000米。

2. 间歇性训练:100米快跑,50米慢跑,重复4组。

三、时间:15分钟第七章:平衡性训练一、目的:1. 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协调性。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汇总七篇)。

高中体育课素质训练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方针,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启发思维、观察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结合为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对三级跳远技能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同时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身心上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2)班,该班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一般,男生好动,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能力比较低。

该节课是三级跳远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三级跳远对下肢的爆发力及人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来提高跳跃能力、增强协调性、锻炼其意志品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授课前利用游戏的形式,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倾向。

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对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能体会出三级跳远的动作节奏。

2、通过各种跳跃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发展下肢力量及爆发力。

3、培养学生勤守纪的自觉性及跳跃特长,提高运动锻炼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一跳和第二跳的结合技术。

教学难点:积极的“刨地式着地”和第一、二跳结合技术。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分解法、示范法讲解法:通过讲解三级跳远的各种类型、特点及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对三级跳远有个初步认识。

分解法:通过对三级跳远的各个环节逐一分解,使学生对三级跳远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三级跳远技术结构的理解。

示范法:通过教师对三级跳远完整动作技术的示范,使学生亲身目睹完整的三级跳远技术动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初中体育《身体素质练习》教案

初中体育《身体素质练习》教案

初中体育《身体素质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如跳绳、跑步、投掷、仰卧起坐等。

2. 进阶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如攀爬、跨越、支撑等。

3. 团队协作练习:如拔河、接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体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进阶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和团队协作练习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时间为5分钟。

2.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练习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时间为15分钟。

3. 进阶身体素质练习:教师示范并讲解进阶练习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时间为15分钟。

4. 团队协作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如拔河、接力等,时间为10分钟。

5. 结束放松: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时间为5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身体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运动能力有所增强。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体育馆等。

2. 教学器材:跳绳、接力棒、投掷器材、标志物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课件、视频等。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练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练习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环境1. 安全第一: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宽敞明亮:保证教学场地宽敞,有利于学生进行练习。

3. 舒适宜人:保持教学环境整洁、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九、教学计划1. 第一周:掌握基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2. 第二周:学习进阶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

体育素质练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身体素质训练”,具体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的练习。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和演示各种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各种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种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调整呼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篮球场、跳绳、标志物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跳绳、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讲解和演示各种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技巧,如折返跑、跳绳、立定跳远等。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如折返跑比赛、跳绳比赛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加油。

4. 身体素质测试(5分钟)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如折返跑时间、跳绳次数等。

记录测试结果,以便课后分析。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身体素质练习表,记录每天的运动量和锻炼效果。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一、速度素质练习1. 折返跑:学生分为两组,相距50米,进行折返跑练习。

2. 接力跑: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接力跑比赛。

二、力量素质练习1. 立定跳远: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记录跳远距离。

2. 引体向上: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练习,记录次数。

三、耐力素质练习1. 慢跑:学生围绕操场进行慢跑,记录跑步距离。

2. 跳绳:学生进行跳绳练习,记录跳绳次数。

四、柔韧性和灵敏性素质练习1. 拉伸:学生进行全身拉伸练习,提高柔韧性。

高中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

高中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

高中体育教案-身体素质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的训练。

2. 身体素质训练的技巧:如何正确进行训练,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训练,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为身体素质训练做好准备。

2. 基本技能训练:分别进行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3. 训练技巧讲解与实践:讲解如何正确进行训练,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并进行实践指导。

4. 训练效果评估:对学生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5. 结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帮助恢复体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取得进步。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训练中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效果。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计划1. 第一周: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

2. 第二周:进行速度训练,如短跑、折返跑等。

3. 第三周:进行耐力训练,如长跑、跳绳等。

4. 第四周:进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

5. 第五周:进行灵敏性训练,如接力跑、捉迷藏等。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

体育课素质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素质练习:深蹲跳、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折返跑。

2. 团队游戏:拔河、接力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2. 素质练习:分别进行深蹲跳、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折返跑练习,每项练习2-3组,每组10-15次。

3. 团队游戏:进行拔河和接力跑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结束活动:放松练习,抖动肌肉,深呼吸。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每堂课的练习,观察学生在各项素质练习中的表现,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团队游戏中,观察学生的配合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表现。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篮球场或足球场、跳绳、拔河绳、接力棒、标志物。

2. 音乐设备:音响设备。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正确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错误,教师及时纠正,保证练习质量。

3. 激励法:教师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环境:1. 安全:确保运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舒适:调节室内外温度,保证学生运动时舒适。

3. 宽敞:保证运动场地宽敞,便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游戏。

九、教学计划:1. 每周一次体育课,每次课程内容包括素质练习和团队游戏。

2. 每学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和团队精神的综合评价。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需求。

十、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
教学 过程 教学 内容
手段及组织教法
时 间 练习 次数 掌 握 与
形 成
一、素质练习
1、蛙跳练习。

2、深蹲走练习(接力)。

3、定点往返跑。

(5、10、15米)
组织:如图(一) 1、教师讲解示范 2、分组练习法 3、纠错练习法 4、比赛法
要求:教师示范到位 纠正规范学生动作
蛙跳:重心下去,蹬地有力,能达到一定的距离。

深蹲走:学生深蹲,双手抱脚踝,行进中不允许重心起来。

定点往返跑:每到一个往返点要用手触摸转折线跑到位,组织队形如下图:
2 2 2 3—4 回 味 与 放 松
放松活动:
1、肢体放松活动
2、双人互背抖动放松
1、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错法
要求:动作到位、协调,自然大方。

2、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收器材。

2—3
练 习 密 度 教学反思:
40 % 平 均 心 率 150 次/分 强 度 指 数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