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耐力训练公开课教案-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耐力训练示范教案初中

耐力训练示范教案初中

耐力训练示范教案初中1.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能和毅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专项运动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1000米、800米、600米等。

2. 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3. 素质拓展训练:拔河、接力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800米,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2. 基本部分:(1)耐力跑训练:分阶段进行,先从600米开始,逐渐增加距离,每组跑完后休息3-5分钟。

(2)力量训练:分组进行,每组完成规定的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动作,每组训练时间为15-20分钟。

(3)素质拓展训练:分组进行拔河、接力等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慢跑400米,做一些柔韧性练习,如拉伸、瑜伽等。

四、教学要点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耐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对于耐力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训练强度,注重基础训练。

2. 强调动作规范,避免运动损伤。

在力量训练时,教师要亲自示范,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动作。

3.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4.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通过定期测试,比较学生耐力跑的成绩,看是否有明显提升。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如拔河、接力等,看是否能够积极配合,为团队胜利贡献力量。

3. 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观察学生在力量训练中的表现,如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看是否能够正确完成动作,动作质量是否有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取得进步。

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相互信任、团结协作。

此外,教师还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素质的提升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耐力训练教案范文

耐力训练教案范文

耐力训练教案范文教案:耐力训练一、教学目标1.了解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耐力训练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锻炼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耐力训练的原理和效果;2.掌握耐力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引入(10分钟)了解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意愿,并向学生介绍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耐力训练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耐力训练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改善作用,以及在长时间持续运动中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耐力训练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积极影响。

3.实践(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常见的耐力训练项目,如长跑、游泳、自行车骑行等。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和时间。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正确进行训练。

4.总结(10分钟)回顾整个训练过程,向学生询问他们的感受和心得。

引导学生总结耐力训练对身体的好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坚持锻炼。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小奖励或鼓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乐趣。

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对训练过程的投入和表现,以及对耐力训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耐力训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极参与到耐力训练中。

通过引导学生锻炼的过程,培养了他们毅力和坚持锻炼的意识。

然而,今后教学时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耐力素质初中教案

耐力素质初中教案

耐力素质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耐力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

3. 掌握多种提升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耐力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2. 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耐力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15分钟):讲解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有氧运动、间歇训练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

3. 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如慢跑、跳绳、健身操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训练的效果。

4. 分享(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心得和感受,鼓励他们坚持训练,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

5. 总结(10分钟):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耐力素质的重要性,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态度。

2. 学生耐力素质提高程度:通过定期测试,比较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分享和总结:评估学生在分享和总结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有关耐力素质训练的教材或教参,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2. 训练器材:准备跳绳、健身操器材等,以便进行耐力素质训练。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在训练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 坚持训练:鼓励学生坚持耐力素质训练,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耐力素质训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支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耐力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大学耐力素质训练教案

大学耐力素质训练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

3.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内容:1. 耐力素质训练的理论知识2. 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耐力素质训练的实践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2. 进行5分钟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理论讲解1. 讲解耐力素质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分析耐力素质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3. 强调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包括:a. 慢跑:每组进行800米慢跑,每组之间休息3分钟。

b. 椭圆机训练:每组进行10分钟椭圆机训练,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

c. 游泳:每组进行10分钟游泳,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训练感受,总结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训练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热身活动1. 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2. 进行5分钟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理论讲解1. 讲解耐力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如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

2. 分析耐力素质训练的效果评估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包括:a. 跑步:每组进行1000米跑步,每组之间休息5分钟。

b. 徒步:每组进行5公里徒步,每组之间休息5分钟。

c. 瑜伽:每组进行15分钟瑜伽练习,每组之间休息3分钟。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训练感受,总结耐力素质训练的经验和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训练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耐力素质训练中的表现,如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

2. 评估学生在耐力素质训练中的进步和效果。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耐力素质训练的相关教材和视频。

2. 椭圆机、跑步机、游泳馆等运动设施。

3. 音乐播放设备。

初中体育耐力素质教案

初中体育耐力素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理解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长距离跑步等体育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自律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耐力素质训练的理论知识2. 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团队协作的训练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肩部拉伸、腿部拉伸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2.1 讲解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耐力素质训练。

2.2 讲解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控制节奏、保持呼吸均匀等。

2.3 进行团队协作的训练,如集体跑步、接力等。

3. 实践训练(20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训练,如800米、1500米等。

3.2 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耐力素质训练的技巧,如控制节奏、保持呼吸均匀等。

3.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坚持。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其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收获和感受。

4.2 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认知目标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理解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技能目标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掌握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3. 对学生的情感目标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坚持完成训练,是否有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资料,用于讲解耐力素质训练的理论知识。

2. 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的训练时间。

3. 跑步器材,如跑道、跑步机等。

4.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急救包等。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自律、坚持的品质。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正确训练。

4. 注重训练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大学生耐力素质训练教案

大学生耐力素质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2.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操场教学内容:一、热身运动(15分钟)1. 慢跑:组织学生慢跑800米,以提高身体温度和心率。

2. 肩部拉伸:进行肩部旋转、前后摆动等动作,放松肩部肌肉。

3. 腿部拉伸:进行腿部前后摆动、侧压腿等动作,放松腿部肌肉。

二、耐力素质训练(60分钟)1. 持续练习法- 练习内容:慢跑- 练习要求:学生在操场慢跑,每次跑3圈,共3组,每组间歇5分钟,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钟。

- 教学要点:强调跑步姿势,注意呼吸节奏,保持稳定的速度。

2. 重复练习法- 练习内容:立卧撑- 练习要求:学生在操场进行立卧撑练习,每次做1分钟,共4组,每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0-55%。

- 教学要点:动作规范,必须站起来才算完成一次练习,可以穿上沙背心增加难度。

3. 间歇练习法- 练习内容:爬坡跑- 练习要求:学生在15度斜坡道或山坡上进行上坡跑,重复5次,每次跑250米,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70%。

- 教学要点:根据训练目的调整强度,可以心率控制运动强度,也可穿沙背心进行。

4. 变换练习法- 练习内容:连续半蹲跑- 练习要求:学生成半蹲姿势(大小腿成100度角左右),向前跑进50-70米,重复5-7次,每组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65%。

- 教学要点:不规定速度,走回来时尽量放松,进行下次练习前,可做15秒贴墙手倒立。

三、放松运动(15分钟)1. 腿部拉伸:进行腿部前后摆动、侧压腿等动作,放松腿部肌肉。

2. 肩部拉伸:进行肩部旋转、前后摆动等动作,放松肩部肌肉。

3. 全身放松:组织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缓解疲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

2. 询问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对训练内容的接受程度。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训练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训练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训练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2.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掌握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训练2. 耐力素质练习3. 团队协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耐力跑的技巧和呼吸节奏的掌握。

2. 难点:学生在耐力训练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2. 基本部分(30分钟)2.1 耐力跑训练(1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800米耐力跑,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

b. 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呼吸节奏,保持均匀呼吸。

c. 教师在旁边指导,纠正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2.2 耐力素质练习(1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跳绳、俯卧撑、深蹲等耐力素质练习。

b. 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尽量保持动作标准,不要偷懒。

2.3 团队协作游戏(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b.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跑比赛。

3. 结束部分(5分钟)3.1 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3.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耐力跑训练、耐力素质练习和团队协作游戏,旨在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耐力训练方法,如登山、越野跑等,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耐力训练中学会调节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挑战。

耐力素质教案

耐力素质教案

耐力素质教案主题:耐力素质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耐力素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提高耐力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

教学重点:耐力素质的培养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培养耐力素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学准备:计时器、音乐设备、实物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耐力素质的培养。

请问大家知道耐力素质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2.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向其他同学补充。

二、讲解(10分钟)1.对耐力素质进行简单解释:“耐力素质是指在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或脑力活动中,持续坚持下去的能力。

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2.举例说明耐力素质的应用场景:“比如,上课时能够集中精力、坚持学习一整节课;打篮球时能够持续奔跑,不易疲劳;参加长跑比赛时能够坚持跑完全程等。

”三、提高耐力的方法(15分钟)1.有氧运动:教师播放一段有氧运动音乐,引导学生一起做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并解释有氧运动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很有帮助。

2.高强度间歇性训练: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示范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如快速深蹲、俯卧撑等。

让学生感受到高强度训练对耐力的挑战和提高。

3.长时间持续训练: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项训练项目,如长时间跳绳、徒手倒立等。

让学生体会到持续训练对耐力的锻炼作用。

四、实际应用(15分钟)1.将提高耐力的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耐力素质。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培养耐力的实际行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行动,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培养耐力的方法,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五、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耐力素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提高耐力的方法。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耐力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结。
集体练习。
指标
心率
预计
130~135次/分
密度预计
60%
强度
指数
1.6~1.8
场地
器材
接力棒4根垫子10张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
引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心态。
难点
耐力跑时,摆臂与脚步的协调,跑步节奏的控制。
教学
环节
准备部分→接力游戏→耐力跑→仰卧起坐+放松→小结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1、培养学生良好组织纪律性。
2、利用“圆形接力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3、培养学生反应能力。
4、全体学生能参与活动,充分活动开身体。
遵守课堂纪律
--
-
-
-
体育与健康教案
(素质耐力训练)
授课教师:石子开班级:九(1)班人数:人(男:女:)时间:2014年9月19日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10ˊ
1、所有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放松,调节身心。
2、养成良好的运动后放松习惯。
1、仰卧起坐。
2、手脚放松。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放松。
1、集队
2、徒手操(头部、肩部、腰部、压腿)
3、圆形接力游戏
1、提出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
2、本课堂注意安全事项。
1、精神饱满,按老师要求完成准备活动
---
----
游戏路线

27
1、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原有的基础下提高技能。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3、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自尊、自信的本质,体现良好的团体精神。
体育与健康教案
(素质耐力训练)
授课教师:班级:九(1)班人数:人(男:女:)时间:2014年9月19日
教学
目标
1、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和学生1000米,800米快速奔跑能力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性,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团结协作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素质耐力训练
教学重难点长、摆臂协调舒适。
训练要求:
男:3+3+2圈
女:3+2+2圈
(计时跑)
1、教师讲解训练要求。
a、重点:引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心态。
b、难点:耐力跑时,摆臂与脚步的协调,跑步节奏的控制。
2、师生互动。
3、点评。
1、服从安排,在跑动过程中体验技术动作
2、积极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