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4-1-8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2分)1、资源科学2、农业资源资源3、土地资源4、农业土壤5、自然土壤6、土地规划7、土地管理8、气候资源9、气候生长期10、作物生长期11、积温12、气候生产力13、生物资源14、生物多样性15、植物养分资源16、社会环境17、生物富集18、生物积累19、生物放大20、环境科学21、粒级22、土壤质地23、土壤环境静容量24、土壤环境动容量25、土壤环境的缓冲性26、生化需氧量27、化学需氧量28、硝化作用29、反硝化过程30、农用化学物质31、全球变化32、可持续农业33、恢复生态学34、农药残留35、农业环境管理36、农业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65分)1、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2、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
3、资源研究中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有、、。
4、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
5、资源优化配置包括、。
6、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7、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是。
8、土地的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
9、土地的分类、、、、、、、。
10 、地学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12、三基点温度是指、、。
13、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14、农业光能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5、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中的水分支出项主要是、,合称蒸散。
16、资源动物包括、、、、、、。
17、资源植物、、、。
18、肥料资源的构成包括、、。
19、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20、食物链的类型有、、、。
21、现代环境伦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与土壤物理性状有关的因素有、、、、等。
24、水体的化学污染包括、。
24、水体物理性污染包括、、等。
25、水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等的污染。
26、反映水体被污染的程度的主要水质指标有、、。
27、水体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慧树知到《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的构成要素?A. 土壤B. 水C. 空气D. 光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科学的定义?A. 它是研究环境构成要素的学科B. 它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C. 它是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D. 它是研究地球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答案:D第二章环境的动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食物链D. 能量流答案:C2.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 生物多样性B. 物质循环C. 能量流动D. 生态位分化答案:A第三章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1.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A. 工业化和城市化B. 农业活动C. 科学技术的发展D. 人口增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问题的类型?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文化问题答案:D第四章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 谁污染,谁治理D. 公众参与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A. 环保法律法规体系B. 环保行动计划C. 环保税收优惠政策D. 环保教育体系答案:D第五章环境保护的行动与责任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环保行动?A. 节约用水用电B. 垃圾分类C. 购买环保产品D. 推广环保理念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环保责任?A. 遵守环保法律法规B. 实施清洁生产C. 承担环保社会责任D. 开展环保科研答案:D以上就是《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试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判断题)

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判断题)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判断题)一、判断题1.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1分]2.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分]4.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经作出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分]5.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1分]6.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1分]7.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分]8.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1分]9.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在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之前,该建设项目可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分]10.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不负责治理。
[1分]11.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1分]12.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环境生物技术考试试题

环境生物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环境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污水处理B. 生物燃料生产C. 土壤修复D. 基因编辑2.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通过下列哪个方式减少环境污染?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机械方法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A. 大肠杆菌B. 枯草杆菌C. 酵母菌D. 油菜素链霉菌4. 通过环境生物技术处理后,下列哪个物质的含量不容易降低?A. 重金属B. 有机物C. 悬浮物D. 细菌5. 以下哪个是环境生物技术中的重点研究方向?A. 动物保护B. 植物繁殖C. 微生物遗传D. 水生生物多样性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0题)1. 环境生物技术是利用 __________ 处理和修复环境问题。
2. 生物污染主要指的是由 __________ 导致的环境问题。
3. 土壤修复是环境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4.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比,环境生物技术具有更 __________ 的特点。
5. 常见的生物燃料包括生物柴油和 __________。
6.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受到 __________ 因素的影响。
7. 环境生物技术在生态学、 __________ 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8. DNA重组技术被广泛用于 __________ 的研究和应用。
9. 微生物遗传包括 __________ 、噬菌体和质粒传递等方式。
10. 通过控制 __________ 的活性,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降解。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1. 请简要介绍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和主要应用领域。
2. 环境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应用领域。
3.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处理方法,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效果评估方法。
4. DNA重组技术在环境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原理和重要性。
13015-绿化工-试题-4.

高级绿化工理论知识考试题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5分)1.当细胞内外水势相等时,细胞不再吸收水分。
()2.经过化学分析,在植物体内发现的矿质元素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3.植物缺乏氮、磷、钾、镁等元素,缺素症状在下部老叶上最先表现出来。
()4.植物的碳素同化作用有细菌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它们的实质都是把无机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5.植物受到伤害或病原微生物侵入时,呼吸增强,提高抗病能力。
()6.矮壮素和B9都是生长延缓剂,它们都是既能抑制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细胞伸长的。
()7.德国人海克尔首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
()8.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间产生生态变异,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
()9.共生关系是两个种的共居关系,彼此无促进作用。
()10.运用生态位原理要注意,生态位只能饱和而不能重叠。
()11.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气高,不断向大气扩散,而大气中氧的浓度较土壤空气高,氧气总是不断进入土壤,这样土壤好像人的肺一样不断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土壤的呼吸作用。
()12.土壤密度也叫假比重,即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量和同体积水重之比。
()13.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形成硝酸根离子,植物能吸收,土壤也能吸收。
()14.防治园林病虫、草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5.蚜虫总是一个有雌有雄的群体。
()16.对园林植物影响最大的病害是病毒病和真菌病。
()17.杀虫剂的杀虫范围越大越好。
()18.生产实践中,预测预报要“预”在发生之前而产是危害之前。
()19.花木树种的短截修剪时间,当年生枝条开花的树种,一般在花后进行,而在两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树种,一般应在休眠期进行。
()20.在移植散生型母竹时,判断竹鞭的走向,可参照其最下一盘枝条所指方向,一般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生态环境 (6)第三章水环境保护 (11)第四章大气污染及控制 (15)第五章固体废物及处置 (19)第六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22)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24)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 (25)第九章环境管理 (28)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0)《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33)《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答案 (37)《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 (48)《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答案 (52)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A. 污染 B、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 C、人群的文化状态2、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A.人口激增B.城市化进程C.工业发展D.资源消耗3、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哪几类?A.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B. 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4、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A.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B.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C. 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D.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5、第一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1972年6月5日B. 1974年6月5日C.1975年6月5日D.1973年6月5日6、第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A. 1985年5月31日B.1987年5月31日C.1985年5月30日D.1987年5月30日7、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A. 烟尘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8、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9、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A. 前苏联白俄罗斯B.前苏联乌克兰C.前苏联俄罗斯D.前苏联乌兹克斯坦10、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 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11、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A.1972年,斯德哥尔摩B.1973年,巴黎C.1972年,巴黎D.1973年,斯德哥尔摩12、三同步战略是指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__________,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正确答案已附题目之后)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1完成满分8.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手段;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蒸汽机的使用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2完成满分2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2.技术3.电力革命4.新技术革命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简答题(17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3完成满分17.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科学与技术》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
A.元素 B.分子C.原子 D.物质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染色体复制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C.核酸组成D.遗传因子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
A.地貌 B.地心C.海沟 D.内核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C.纳米 D.生物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
A.爱因斯坦 B.达默C.牛顿 D.诺贝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____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7.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__m。
8.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的最小功能单位。
9.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____、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
10.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____万年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12.纳米材料13.基因表达14.计算机语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
16.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五、论述题(共30分)1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体会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B 3.B 4.B 5.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外部7. 10 -148.遗传物质9.结构与功能相结合10. 300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是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4-1-8
问题:
[单选]企业对问号类战略业务单位应采取的战略是()。
A.发展增大
B.保持
C.收割
D.放弃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王某,男,38岁。
胃脘痛6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纳不佳,胃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右侧可见紫斑2块,脉细涩。
患者应诊断为()。
A.A.胃痛胃阴不足
B.胃痛寒邪犯胃
C.胃痛气滞血瘀
D.腹痛气滞血瘀
E.腹痛寒邪内积
问题:
[单选,B型题]最可能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是()
A.乳腺胀痛,内有多发、质韧之结节状肿块
B.乳腺红、肿、皮温增高、触痛
C.乳腺内单发、光滑、质硬、活动度大的肿物
D.乳腺内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肿物
E.乳腺内单发囊性结节
出处:安徽11选5 https://;
问题:
[单选]皮损为角质层含水量增多导致的表皮强度减弱。
质地变软、颜色变白,表面可起皱,摩擦后表皮易脱落而露出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的是()
A.浸渍
B.鳞屑
C.裂隙
D.糜烂
E.皲裂
浸渍皮损为角质层含水量增多导致的表皮强度减弱而出现质地变软、颜色变白,表面可起皱,摩擦后表皮易脱落而露出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骨关节结核下列哪项情况,不适合手术治疗()。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衰弱,严重贫血
B.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C.经久不愈的窦道
D.有明显死骨,较大脓肿
E.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抢救关节功能
问题:
[单选]有关腰间盘突出症的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A.可以没有外伤史
B.B.可以没有腱反射的改变
C.C.不会有排尿困难
D.D.疼痛可因咳嗽加重
E.E.健侧下肢直腿抬高也可引起疼痛
问题:
[多选]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包括()
A.海洋性贫血
B.慢性病性贫血
C.转铁蛋白缺乏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急性病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