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课件马背上的民族
初中音乐_马背上的民族教学课件设计

礼仪:献哈达
节日:那达慕节
你认为比较难的乐句和小节在哪?
切分节奏: XXX
前倚音 下滑音
对比《银杯》与《牧歌》
速度
《银杯》短调 《牧歌》长调
稍快 慢速
情绪 欢快、热情的 舒展、辽阔的
结构 短小 句尾悠长
歌词内容 祝酒歌、叙事性 蓝天白云羊群
两根琴弦,共鸣箱成梯形,琴身顶端刻有马头做装饰。 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也成为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
蒙古族: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
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因善骑马,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民族服饰:
蒙古族擅长: 骑马 摔跤 射箭
居住:蒙古包 礼仪:献哈达
美食:羊肉 节日:那达慕节
速度: 中速稍快 情绪: 热情活泼 结构: 两个乐句,一段体
居住:蒙古包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齐·宝力高
蒙古族人齐·宝力 高是当今马头琴艺 术世界第一人。
2录。
2005年他把马头 琴带入了世界最高 音乐殿堂——维也 纳金色大厅,举办 了举世瞩目的马头 琴专场音乐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2. 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民族分布、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2. 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饮食、服饰、节日等。
3. 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草原文化、马术文化、音乐舞蹈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的基本信息。
2. 培养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看法。
2.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马背上的民族的特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文化用品等。
2. 环境:创设一个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准备一些马背上的民族的元素,如蒙古包模型、民族服饰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马背上的民族,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信息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让幼儿了解民族的基本情况。
3. 生活习俗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让幼儿了解民族的生活方式。
4. 传统文化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民族的文化特色。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幼儿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马背上的民族的主题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马术表演等。
2. 邀请马背上的民族的专家或代表来园进行文化交流。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马背上的民族的资料、视频等。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活动:马背上的民族备课人:茆志凤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活动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播放课件画面一: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不要给与评价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先请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幼儿园教案 马背上的民族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活动目标:1.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擅长骑马。
2.知道蒙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大民族之一,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1.音乐下载《赛马》《小牧民》、骑马视频。
2.PPT、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一、欣赏赛马音乐。
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人们在干什么?二、观看赛马视频。
1.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是那个民族的人吗?(蒙古族)2.小结:他们都是蒙古族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大名族之一。
设问:他们为什么要骑马呢?三、通过情景教学旅行,了解蒙古族。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蒙古旅游,了解蒙古族。
1.逐一看PPT,了解蒙古族的居住地、风俗习惯、服饰特点。
(1)地理风光:草原、牛羊、蒙古包等,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
(2)见面礼仪: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请幼儿模拟练习献哈达。
(3)服饰特点: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为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4)食俗:羊是蒙古人生活的主要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5)爱好:骑马、摔跤、挤奶、拉马头琴等。
2.提问:现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骑马?3.小结: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他们就骑着马带着蒙古包在草原上草丰富的地方安家,以放牛、养羊为生,马儿就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和伙伴。
是游牧民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
四、旅行结束,和蒙古人一起随音乐表演。
今天的旅游就结束了,蒙古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去跳舞,好吗?1.倾听音乐《小牧民》,带幼儿边走边围成一个圈。
2.用蒙古人喜欢的动作来表演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蒙古袍、头饰、蒙古靴等。
2.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蒙古包、骑马、射箭等。
3. 蒙古族的节日习俗:那达慕大会、草原音乐节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蒙古袍、蒙古包、骑马等。
2. 视频素材:蒙古族的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
3. 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册,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蒙古袍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蒙古族的兴趣。
2. 观看蒙古族生活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3. 教师讲解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节日习俗。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探讨蒙古族的特色文化,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模拟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如骑马、射箭等。
6. 总结:让幼儿表达对蒙古族文化的感受,并学会尊重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了解更多信息。
2.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工作品,如蒙古包、蒙古袍等。
3. 培养幼儿每天阅读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骑马、射箭等,检验他们对蒙古族生活方式的理解。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和家长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蒙古族的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蒙古族文化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蒙古族文化。
2. 组织一次蒙古族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开展蒙古族文化体验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骑马体验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尊重蒙古族的文化,避免误导幼儿。
2.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马背上的小红军》ppt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陈赓同
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 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 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 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 在长征途中。
那是一个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 ,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 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 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
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 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吃了。 ”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 你还多呢。”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 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 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请你仿照课文写一位你熟悉的亲 人、朋友或是同学的外貌。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 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 。”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 ,一时 的纪律 约束是 为了更 大的成 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 算什么 ;在你 害怕时 不去斗 牛,也 没有什 么了不 起;只 有在你 害怕时 还去斗 牛才是 真正了 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 ,十有 八九都 会成功 。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 翔,满 天乌云 又能怎 样,穿 越过就 是阳光 。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草原、马匹、蒙古包等。
2. 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草原美食等。
3. 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等。
三、教学准备:1. 蒙古民族的生活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彩色纸、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音乐、舞蹈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让幼儿了解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蒙古包、马匹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骑马、射箭等游戏,让幼儿体验蒙古民族的传统活动。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蒙古民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介绍蒙古族的民歌、乐器和舞蹈,让幼儿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
2. 蒙古族的节日:讲解蒙古族的传统的节日,如那达慕大会,让幼儿了解节日习俗和活动。
七、教学准备:1.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
2.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图片或实物。
3. 音乐器材,如蒙古族的乐器。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发幼儿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让幼儿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3. 实践活动:教幼儿学习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蒙古族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骆驼队
勒勒车
.几个民族风俗习惯
牧民把狗当作亲密的伙伴由来已久。 狗 聪明灵利,它是最通人性、最有感情的 动物 。他们喜爱马。
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 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 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 袜和裤子等。
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 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 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 以示美好的祝福。
wxt
蒙古族风俗文化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 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 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 “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中国的 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 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他们有很 多具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民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 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 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白, 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 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 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 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 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 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 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 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 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 刚劲有力之美。
马刀舞盅碗舞来自.民族风俗信仰 狼是蒙古的图腾,因为蒙古人传说的祖先是 苍狼,但蒙古人对鹿也视为神明,因为鹿代 表了草原的丰美,代表着善良,能给草原带 来丰美的水草,所以蒙古人是狼的图腾, (实际上也是要打狼的)但非常尊敬鹿。
他们崇拜欣赏鹰 ,蒙古人对于鹰的表达, 现在能从个别的地方显现出来,像:蒙 古式摔跤。选手出场、胜利都要以雄鹰 的姿态进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