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567,原理及应用
芯片资料2-LM567应用

567为通用音调译码器,当输入信号于通带内时提供饱和晶体管对地开关,电路由I与Q检波器构成,由电压控制振荡器驱动振荡器确定译码器中心频率。
用外接元件独立设定中心频率带宽和输出延迟。
主要用于振荡、调制、解调、和遥控编、译码电路。
如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亚音频译码,遥控等。
第1脚对地接一电容C4为正交相位检波器的输出滤波,其电容值应不小于2脚所接电容约两倍,即C4大于、等于2C2。
第3脚为信号输入端,要求输入信号的幅度大于25mV,最佳值为200mV左右。
当LM567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落在其内部压控振荡器中心频率fo附近时,逻辑输出端(8脚)将由原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输出一个负脉冲。
8脚不仅可以实现选频,而且还有负脉冲形成功能。
改变Rp可改变选频频率。
由于8脚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故实际应用时,其8脚应接一上拉电阻R2至电源正极Vdd。
用外接电阻20比1频率范围逻辑兼容输出具有吸收100mA电流吸收能力。
可调带宽从0%至14%宽信号输出与噪声的高抑制对假信号抗干扰高稳定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调节从0.01Hz到500kHz电源电压5V--15V,推荐使用8V。
应用举例:输入端接104电容,输出端接上拉电阻10K,C1、C2为1uF。
R1、C1决定振荡频率,一般C1为104电容,R1为10K--200K。
电源电压为8V。
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单通道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中使用了一片高速CMOS型四重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其中“与非”门3、4组成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f0调在38kHz左右;“与非”门1、2组成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f1不必精确调整。
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从“与非”门4输出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这也是经红外发光二极管传送的波形。
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B′波形是A点不加调制波形而直接接高电平时B点输出的波形。
LM567中文资料及LM567

2.4 全自动红外水龙头2.4.1 水龙头的构成及红外传感器控制水龙头采用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
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一般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管来完成。
当有物体靠近时,一部分红外光被发射到接收管。
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如图4所示。
图4 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红外水龙头控制过程是,当人或物体接近自动水龙头时,红外发射光电管发出的红外信号经人或物体反射到红外接收光电管。
接收光电管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自动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后续电路进一步放大、整形、译码,最后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动作打开水源。
当人或物体离开自动水龙头时,接收光电管接收不到反射光信号,驱动电路断开电磁阀电源。
2.4.2 红外感应系统组成方框图全自动红外线控制水龙头整个过程分5个模块。
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组成方框图多谐振荡器调幅红外光电磁阀动作红外接收音频译码(LM567)电压放大(LM741)3 红外线控制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于红外线水龙头控制电路构成较多,原理复杂,所以下面部分着重介绍红外控制水龙头组成及工作原理。
3.1 红外线水龙头控制电路系统的组成红外线水龙头控制电路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译码控制电路。
其中发射电路由多谢振荡器和三个TLN104型红外发射二极管;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VD0和VD1,运算放大器(LM741)、音频译码器(LM567)、继电器K0、电源电路等组成。
3.2 红外线水龙头控制电路原理图(见附录)3.3 红外线水龙头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发射电路中,多谐振荡器由IC(555)、R0、R1和C7等组成。
其振荡频率为f=1.43÷(R0+2R1)÷C7附录中所示的参数对应频率为40KHZ,它的震荡输出信号驱动TLN104型的LED1~LED3工作,从而产生红外脉冲调制波。
接收电路中红外接收头VD0、VD1与发射中的发射管相匹配,采用TLN104型。
红外脉冲调制经VD0、VD1接收管转换成电信号,经C1耦合至LM741,再经C2输入到LM567的第3管脚,经识别译码后,使得中心频率f=1÷1.1R6C3与红外调制频率40KHZ一致,使第8管脚输出为低电平,又经反相后,驱动VT2导通,继电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动作,电磁阀电源接通,水源打开。
LM567红外避障电路

LM567红外避障电路D1发射红外线,D2接收红外信号。
LM567第⑤、⑥脚为译码中心频率设定端, 般通过调整其外接可变电阻 W 改变捕捉的中心频率。
图中红外载波信号来自 LM567的第5角,也即载波信号与捕捉中心频率一致,能够极大的提高抗干扰特 性。
单片机技术应用爵:19097943音频译码器LM567作用器要领1、 LM567俞出部分与普通数字IC 等有所不同,其内部就是一个集电极开路的NPN 型三极管,使用时,⑧脚与正电源间必须接一电阻或者其它负载,才能保 证IC 译码后输出低电平。
2、 实验表明:LM567接通电源瞬间,⑧脚会输出一低电平脉冲。
因此,用于作遥控器译码控制时,应在输出端后加装RC 积分延时电路,以免每次断电后, 重新复电时产生误动作。
3、 LM567第⑤、⑥脚为译码中心频率设定端,一般通过调整其外接可变 电阻W 改变频率,经笔者实验发现,当W 阻值变为0Q 或无限大时,⑧脚电平状态 即使无信号输入时也会变为低电平,因此,在调整W 时,不能使其短路或开路。
4、 LM567的工作电压对译码器的中心频率有所影响,故最好采用稳压供 电。
aC+ 四 OlTD LSI□a Ate11^741100EOU T :GNBLU I] (^3GiBD31 104D22014LM55T5、LM56②脚外接电容决定着锁相环捕捉带宽,容量越小,捕捉带宽越宽, 但使用时, 不可为增大捕捉带宽而一味减小电容容量, 否则, 不但会降低抗干扰能力, 严重时还会出现误触发现象, 降低整机的可靠性1 、概述集成锁相环路解码器LM567就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56 系列集成锁相环路中的一种, 其同类产品还有美国Signetics 公司的SE567/INE567等。
LM567就是一个高稳定性的低频集成锁相环路解码器,由于其良好的噪声抑制能力与中心频率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讯设备中的解码以及AM FM信号的解调电路中。
LM567芯片简介

LM567芯片简介音调解码器567详解--------------------------------------------------------------------------------567音调解码器内含锁相环,可以广泛用于BB机、频率监视器等各种电路中。
音调解码器本文讨论锁相环电路,介绍NE567单片音调解码器集成电路。
此音调解码块包含一个稳定的锁相环路和一个晶体管开关,当在此集成块的输入端加上所先定的音频时,即可产生一个接地方波。
此音调解码器可以解码各种频率的音调。
例如检测电话的按键音等。
此音调解码器还可以用在BB机、频率监视器和控制器、精密振荡器和遥测解码器中。
本文主要讨论Philip的NE567音调解码器/锁相环。
此器件是8脚DIP封装的567型廉价产品。
图1所示为这种封装引脚图。
图2所示为此器件的内部框图,可以看出,NE567的基本组成为锁相环、直角相位检波器(正交鉴相器)、放大器和一个输出晶体管。
锁相环内则包含一个电流控制振荡器(CC0)、一个鉴相器和一个反馈滤波器。
Philip的NE567有一定的温度工作范围,即0至+70℉。
其电气特性与Philip的SE567大致相同,只是SE567的工作温度为-55至125℉。
但是,567已定为工业标准音调解码器,有其它若干个多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厂同时生产此集成块。
例如,Anal·g Device提供三种AD567,EXar公司提供5种XR567,而National Sevniconductor提供3种LM567。
这类不同牌号的567器件均可在本文讨论的电路中正常工作。
因此,本文以下将这类器件通称为567音调解码器。
567基础567的基本工作状况有如一个低压电源开关,当其接收到一个位于所选定的窄频带内的输入音调时,开关就接通。
换句话说567可做精密的音调控制开关。
通用的567还可以用做可变波形发生器或通用锁相环电路。
当其用作音调控制开关时,所检测的中心频率可以设定于0.1至500KHz内的任何值,检测带宽可以设定在中心频率14%内的任何值。
LM567中文资料及LM567工作原理及应用在超声波红外等的.

LM567中文资料及LM567工作原理及应用在超声波红外等的电路567为通用音调译码器,当输入信号于通带内时提供饱和晶体管对地开关,电路由I与Q检波器构成,由电压控制振荡器驱动振荡器确定译码器中心频率。
用外接元件独立设定中心频率带宽和输出延迟。
主要用于振荡、调制、解调、和遥控编、译码电路。
如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亚音频译码,遥控等。
用外接电阻20比1频率范围逻辑兼容输出具有吸收100mA电流吸收能力。
可调带宽从0%至14%宽信号输出与噪声的高抑制对假信号抗干扰高稳定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调节从0.01Hz到500kHz电源电压5V--15V,推荐使用8V。
应用举例:输入端接104电容,输出端接上拉电阻10K,C1、C2为1uF。
R1、C1决定振荡频率,一般C1为104电容,R1为10K--200K。
电源电压为8V。
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单通道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中使用了一片高速CMOS 型四重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其中“与非”门3、4组成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f0调在38kHz左右;“与非”门1、2组成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f1不必精确调整。
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从“与非”门4输出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这也是经红外发光二极管传送的波形。
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B′波形是A点不加调制波形而直接接高电平时B点输出的波形。
由图2可以看出,当A点波形为高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载波;当A点波形为低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发射载波。
这一停一发的频率就是低频振荡器频率f1。
在红外发射电路中为什么不采用价格低廉的低速CMOS四重二输入“与非”门CD4011,而采用价格较高的74HC00呢?主要是由于电源电压的限制。
红外发射器的外壳有多种多样,但电源一般都设计成3V,使用两节5号或7号电池作电源。
由LM567组成的红外线自动洗手器的设计

由LM567组成的红外线自动洗手器的设计1.概述本文介绍一种由集成电路LM567为核心器件组成的红外线自动洗手器,该产品使用方便可靠,只需将手放入洗手器下,洗手器就会自动放出自来水供使用者洗手或洗涤其它物品。
这种洗手器特别适合酒店、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使用,能有效防止手上细菌的交叉传染,如果这种洗手器用于家庭,可使家庭的卫生设施实现自动化,省去了洗手时要拧开水龙头的麻烦,使用它可使卫生设备上一个档次,因此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2.电路工作原理自动洗手器的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220V交流电路经变压器T降压,变为9V交流电,再由~桥式整流,C1滤波,三端稳压集成电路7806稳压,得到6V直流电供给控制电路工作。
LE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作洗手器的电源指示。
A1为红外接收电路SFH506-38,A2为锁相环音频译码器LM567,A2与R3、C6组成振荡器,R3、R6决定A2内部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LM567的3脚为信号输入端,8脚为逻辑输出端,该输出是一个集电极开路的晶体管输出,最大灌电流为100mA,LM567的工作电压为4.75V~9V,工作频率可从零点几赫兹到500kHz,,静态工作电流为8Ma。
A3为NE555定时器,它与外围元件组成单稳态定时电路,其目的是在人手偶尔偏离了红外线的探测范围时,能保证洗手器的正常出水。
LM567芯片5脚输出的振荡信号经三极管功率放大后,推动红外发射二极管VD向外发射红外线。
没有人洗手时,红外接收电路A1接收不到VD向外发射的红外线,A2的3脚无信号输入,8脚为高电平,A3的3脚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继电器K断电处于释放状态,电磁阀Y不动作,洗手器无自来水放出。
当人手放到洗手器下时,A1接收到人手反射的红外线并经A1放大后,输入到A2的3脚,由A3内部处理后使A3的8脚输出低电平,从而使A3的低触发端2脚变为低电位,导致A3的3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继电器K吸合,使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电磁阀Y的220V交流电源,Y开始动作,使洗手器放出自来水,供人们洗涤之用,同时发光二极管LED2发出绿光,指示洗手器正工作于放水状态。
LM567中文资料及LM567(仅供参考)

本课程设计中所用直流微型水泵技术参数为:型号为ZWN5.2-12;额定电压为12V;流量为5.2L/min;扬程为5米;空载电流为0.6A;负载电流为2.2A。直流电磁阀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为:额定电压为DC12V;线圈电阻为37Ω±0.25Ω (20℃时);开关型式为直流脉冲式;响应时间为开≤0.15s、关≤0.3s;流量特性为0.02Mpa≥3 L/min、0.1Mpa≥12 L/min、0.8Mpa≥35 L/min;使用寿命≥50万次。同时继电器额定电压为12V.
由于三端稳压器运用其器件内部电路来实现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这使它的性能很稳定。能够实现1A以上的输出电流,器件具有良好的温度系数,三端稳压器电压输出值5V至24V,因此产品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可以运用本地调节来消除噪声影响,解决了与单点调节相关的分散问题,输出电压误差精度分为±3%和±5%。
启动电路是为恒流源建立工作点而设置的。恒流源设置在基准电压形成和误差放大器电路中,是为了使稳压器能够在比较大的电压变化范围内正常可靠的工作。在芯片内设置了两种较为完善的保护电路:一是过流保护,一是过热保护。Rsc是过流保护的取样电阻,RA、RB为输出采样电阻。RB两端上的电压(反映输出电压的大小的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在误差放大器中进行比较和放大,产生误差电压,去控制调整管的工作状态,从而稳定输出电压。
LM567的管脚功能是:1脚为输出滤波,2脚为回路滤波,3脚为输入端,4脚为正电源端(电压值需最小为4.75V,最大为9V),5脚为定时电阻端,6脚为定时电容端,7脚为接地端,8脚为输出端。
LM567的引脚图如图12所示。
图12LM567的引脚图
LM567的内部原理图如13所示。
图13LM567的内部原理图
电路中极性电容2200uf的作用是滤去低次谐波,而普通电容0.1f的作用则是滤去高次谐波。通常电路经整流滤波后其电压为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的1.1~1.2倍,故可选取变压后二次侧电压为12V的变压器。
LM567及NE567原理及应用

LM567及NE567原理及应用本文讨论锁相环电路,介绍NE567单片音频解码器集成电路。
此音调解码块包含一个稳定的锁相环路和一个晶体管开关,当在此集成块的输入端加上所先定的音频时,即可产生一个接地方波。
此音频解码器可以解码各种频率的音调。
例如检测电话的按键音等。
此音频解码器还可以用在BB机、频率监视器和控制器、精密振荡器和遥测解码器中。
本文主要讨论Philip的NE567音频解码器/锁相环。
此器件是8脚DIP封装的567型廉价产品。
图1所示为这种封装引脚图。
图2所示为此器件的内部框图,可以看出,NE567的基本组成为锁相环、直角相位检波器(正交鉴相器)、放大器和一个输出晶体管。
锁相环内则包含一个电流控制振荡器(CC0)、一个鉴相器和一个反馈滤波器。
Philip的NE567有一定的温度工作范围,即0至+70℉。
其电气特性与Philip 的SE567大致相同,只是SE567的工作温度为-55至125℉。
但是,567已定为工业标准音频解码器,有其它若干个多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厂同时生产此集成块。
例如,Anal·g Device提供三种AD567,EXar公司提供5种XR567,而National Sevniconductor提供3种LM567。
这类不同牌号的567器件均可在本文讨论的电路中正常工作。
因此,本文以下将这类器件通称为567音频解码器。
567的基本工作状况有如一个低压电源开关,当其接收到一个位于所选定的窄频带内的输入音调时,开关就接通。
换句话说567可做精密的音调控制开关。
通用的567还可以用做可变波形发生器或通用锁相环电路。
当其用作音调控制开关时,所检测的中心频率可以设定于0.1至500KHz内的任何值,检测带宽可以设定在中心频率14%内的任何值。
而且,输出开关延迟可以通过选择外电阻和电容在一个宽时间范围内改变。
电流控制的567振荡器可以通过外接电阻R1和电容器C1在一个宽频段内改变其振荡频率,但通过引脚2上的信号只能在一个很窄的频段(最大范围约为自由振荡频率的14%)改变其振荡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讨论锁相环电路,介绍NE567单片音频解码器集成电路。
此音调解码块包含一个稳定的锁相环路和一个晶体管开关,当在此集成块的输入端加上所先定的音频时,即可产生一个接地方波。
此音频解码器可以解码各种频率的音调。
例如检测电话的按键音等。
此音频解码器还可以用在BB机、频率监视器和控制器、精密振荡器和遥测解码器中。
567的基本工作状况有如一个低压电源开关,当其接收到一个位于所选定的窄频带内的输入音调时,开关就接通。
换句话说567可做精密的音调控制开关。
通用的567还可以用做可变波形发生器或通用锁相环电路。
当其用作音调控制开关时,所检测的中心频率可以设定于0.1至500KHz内的任何值,检测带宽可以设定在中心频率14%内的任何值。
而且,输出开关延迟可以通过选择外电阻和电容在一个宽时间范围内改变。
电流控制的567振荡器可以通过外接电阻R1和电容器C1在一个宽频段内改变其振荡频率,但通过引脚2上的信号只能在一个很窄的频段(最大范围约为自由振荡频率的14%)改变其振荡频率。
因此,567锁相电路只能“锁定”在预置输入频率值的极窄频带内。
567的积分相位检波器比较输入信号和振荡器输出的相对频率和相位。
只有当这二个信号相同时(即锁相环锁定)才产生一个稳定的输出,567音调开关的中心频率等于其自由振荡频率,而其带宽等于锁相环的锁定范围。
图3所示为567用作音调开关时的基本接线图。
输入音调信号通过电容器C4交流耦合到引脚3,这里的输入阻抗约为20KΩ。
插接在电源正电源端和引脚8之间的外接输出负载电阻RL与电源电压有关,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15V,引脚8可以吸收达100mA的负载电流。
引脚7通常接地,面引脚4接正电源,但其电压值需最小为4.75V,最大为9V。
如果注意节流,引脚8也可接到引脚4的正电源上。
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0)也由下式确定:f0=1.1³(R1³C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这里电阻的单位是KΩ,电容的单位是uF,f0的单位为KHz。
将方程(1)进行相应移项,可得电容C1之值:C1=1.1/(f0³R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利用这二个公式,电容和电阻的值均可确定,电阻R1之值应在2至20KΩ的范围内。
然后,再由(2)式确定电容值。
此振荡器在引脚6上产生一个指数型锯齿波,而在引脚5上则产生一个方波。
此音调开关的带宽(以及PLL的锁定范围)则由C2及567内部的一个3.9KΩ电阻共同确定。
而此电路的输出开关延迟则由C3及集成电路内的一个电阻共同确定。
图4和图5所示为如何使567产生精密的方波输出。
从引脚6处可以获得非线性锯齿波,但其用途有限,不过,在引脚5上可获得性能极佳的方波。
如图4所示,其输出方波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为20nS。
此方波的峰到峰幅值等于电源电压减去 1.4V。
这种方波发生器和负载特性极佳,任何大于1KΩ的电阻性负载均不会影响电路的功能。
另外,此方波发生器的输出也可以加至低阻抗负载,如图5所示,引脚8输出端的峰值电流高达100mA,但波形略差。
利用前述的振荡频率和电容计算公式(1)和(2),即可确定这类振荡器的各种参数。
同样的,R1必须限制在2至20KΩ的范围内。
为使计算简化,节约时间,决定振荡频率的元件数值也可以由图6所示的诺模图上直接读出。
例如,需要此567振荡器工作在10KHz,C1和R1的值可以是0.055uF和2KΩ,或者是0.0055uF和20KΩ。
在567的引脚2上加一控制电压,即可使振荡器的工作频率在一个窄范围内微调百分之几。
如果加上控制电压,引脚2应接去耦电容C2,其值应大致为C1的2倍。
图4和图5的电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修改,如图7至图10所示。
在图7中,占空比或传号/空号之比对所产生的波形而言是完全可变的,借助微调电位器R2,其变化范围为27∶1至1∶27。
另外,在每个工作周期内,C1交替充放电,充电是经电阻R1、二极管D1和R2的左侧,而放电则通过电阻R1、二极管D2和R2的右侧。
只是随着传号/空号比率的改变,工作频率略有改变。
图8所示的电路可以产生正交方波,此振荡器在引脚5和8上的二个方波输出有90°的相位差。
在此电路中,输入引脚3通过接地。
如果在引脚3上加有2.8V以上的偏置电压,则引脚8上的方波有180°相移。
图9和图10所示为定时电阻值最大可为500KΩ左右的振荡器的电路。
这样,定时电容C1之值即可按比例减小。
在这二个电路中,在567的引脚6和R1、C1的节点间接有一个缓冲级。
在图9中,这个缓冲级是一级晶体管射极跟随器。
踞遗憾的是,这一级的引入使波形的对称性略差。
相对应的是,图10所示电路以一级运算放大器跟随器作为缓冲级。
这样就不影响波形的对称性。
567的五个输出:567的五个输出端子。
其中二个(引脚5和6)提供振荡器的输出波形,而第三个输出端子引脚8,则如前所述为567的主要输出口。
其余的二个输出端为此解码器的引脚1和2。
引脚2与锁相环的相位检波器输出端相接,在内部被静态偏置到3.8V。
当567接收到带内输入信号时,此偏置电压随之改变,且在典型的0.95至1.05倍振荡器自由振荡频率范围内,偏置电压的变化与输入信号频率呈线性关系。
其斜率为每频偏百分之一有20mV(即20mV/ f0)。
图11所示为当567作为音调开关时,引脚2输出和引脚8输出之间的时间关系。
图中所示为在两种带宽(14%和7%)下的时间关系。
引脚1给出567正交相位检波的输出。
当音调锁定时,在引脚1上的平均电压是此电路带内输入信号幅度的函数,如图12的传输函数所示。
当引脚1上的平均电压被下拉到3.8V门限值之下时,集电极在引脚8上的内部输出晶体管就导通。
带宽的确定:当567被用作音调开关时,其带宽(中心频率的百分数)的最大值约为14%。
此值与25至250mV均方根值的带内信号电压成正比。
但是,当信号电压由200变至300mV时,则不影响带宽。
同时,带宽反比于中心频率f0和电容器C2的乘积。
实际带宽为:BW=1070BW的单位为中心频率的百分数(%),而且,Vi≤200mVRMS。
式中Vi的单位为V-RMS,C2的单位为uF。
通过试探和误差处理来选择C2,一开始可选择C2的值为C1的2倍。
随后可增加C2的值以减小带宽,也可减小C2的值以增加带宽。
检测带宽的对称性:所谓检测整容的对称性就是测量此带宽与中心频率的对称程度。
对称性的定义如下:(fmax+fmin-2f0)/2f这时fmax和fmin是相应于所检测频带二边沿的频率。
如果一个音调开关的中心频率为100KHz,而带宽为10KHz,频带的边沿频率对称于95KHz和105KHz,这样,其对称性为0%。
但是,如果其频带相当不对称,边沿频率为100KHz和110KHz,其对称值增加到5%。
如果需要,可以用微调电位器R2和47KΩ的电阻R4在567的引脚2上加一外偏微调电压,以使对称值减至0,如图13所示。
将电位器的中间滑动触点向上移则中心频率降低,向下移则中心频率升高。
硅二极管D1和D2用作温度补偿。
以图13所示的典型电路为基础,很容易设计出实用的音调开关。
频率控制元件电阻R1和电容C1各值的选定可利用图6的诺模图。
电容C2容量的选择可以上述讨论为基础,由实验确定。
一开始可用其容量为C1的两倍的电容,然后,若有需要可调整其值,以给出所要求的信号带宽。
如果对于频带的对称性要求严格,可如图13所示,加一对称性调整级。
最后,使C3之值为C2的2倍。
并检查此电路的响应。
如果C3太小,引脚8上的输出可能会在开关期间因过渡历程而发生脉冲。
如C3选择适当,则整个电路设计完毕。
可以从一个音频输入馈入任意多个567音调开关,以构成任何所希望规模的多音调开关网络。
图14和图15是二种实用的两级开关网络。
在图14中的电路有双音解码器的作用。
在二个输入输入信号中有任一个出现时,都可激励出一个信号输出。
图中,二个音调开关是由是一个信号源激励的,而其输出则由一个CD4001B型CMOS门集成块来进行或非处理。
图15所示为二个567音调开关并行联接,其作用有中一个相对带宽为24%的单个音调开关。
在此电路中,IC1音调开关的工作频率设计成比IC2音调开关的工作频率高1.12倍。
因此,它们的转接频带是叠合的。
LM567通用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应用。
567为通用音调译码器,当输入信号于通带内时提供饱和晶体管对地开关,电路由I与Q检波器构成,由电压控制振荡器驱动振荡器确定译码器中心频率。
用外接元件独立设定中心频率带宽和输出延迟。
主要用于振荡、调制、解调、和遥控编、译码电路。
如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亚音频译码,遥控等。
用外接电阻20比1频率范围逻辑兼容输出具有吸收100mA电流吸收能力。
可调带宽从0%至14%宽信号输出与噪声的高抑制对假信号抗干扰高稳定的中心频率中心频率调节从0.01Hz到500kHz电源电压5V--15V,推荐使用8V。
应用举例:输入端接104电容,输出端接上拉电阻10K,C1、C2为1uF。
R1、C1决定振荡频率,一般C1为104电容,R1为10K--200K。
电源电压为8V。
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单通道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中使用了一片高速CMOS 型四重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其中“与非”门3、4组成载波振荡器,振荡频率f0调在38kHz左右;“与非”门1、2组成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f1不必精确调整。
f1 对f0进行调制,所以从“与非”门4输出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这也是经红外发光二极管传送的波形。
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B′波形是A点不加调制波形而直接接高电平时B点输出的波形。
由图2可以看出,当A点波形为高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载波;当A点波形为低电平时,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发射载波。
这一停一发的频率就是低频振荡器频率f1。
在红外发射电路中为什么不采用价格低廉的低速CMOS四重二输入“与非”门CD4011,而采用价格较高的74HC00呢?主要是由于电源电压的限制。
红外发射器的外壳有多种多样,但电源一般都设计成3V,使用两节5号或7号电池作电源。
虽然CD4011的标称工作电压为3~18V,但却是对处理数字信号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