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后期制作歌曲混音的个步骤修订版

合集下载

音乐后期制作——歌曲混音的12个步骤(范本模板)

音乐后期制作——歌曲混音的12个步骤(范本模板)

第1步:做好准备。

混音可能是一件非常单调而乏味的事情,因此要设置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空间。

如果你没有一把坐感舒适的椅子,那么你最好还是到附近的办公用具商店去一趟。

准备一些纸张和一个笔记本,以便进行记录时使用,将灯光调整得暗一些,这样可以使你耳朵的灵敏度高于你的眼睛,还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开始你的“旅行”.要定时进行休息(例如每隔45到60分钟),这样可以让耳朵得到放松并使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如果你是在录音绷中进行工作,那么这种休息就显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这种两三分钟的休息却可以让你更加客观地进行判断,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第2步:回顾音轨。

先使用较低的音量听一听所有音轨中都有些什么东西,然后记录下音轨的信息,并使用即时贴或是可以擦除的笔来简要地标明哪一个声音对应调音台上的哪一路.最好按照一般的逻辑习惯来组合声音,例如将所有打击乐器的声音都放在调音台上相连的路中.这一步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音乐基地论坛找高手问问.第3步:带上耳机清除瑕疵。

检查录音细微的瑕疵是一件需要用到“左脑”的理性行为,这不同于用“右脑”来进行感性的混音工作。

如果大脑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状态中跳来跳去一定会阻碍你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进行正式的混音之前,要尽可能地做好清理工作??消除录音中的杂音、弹错的音符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这时你可以戴上耳机,分别单独播放每一个音轨来捕捉录时中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你是对MIDI音轨进行混音,那么此刻你应该做的工作无疑是减薄多余的控制器信号,消除重叠的音符,删去单音乐器音轨中多出来的声音(例如贝司和铜号的声部)。

为了整理录在磁带上(包括数字式磁带和模拟式磁带)的音轨,可以先将它们转录到硬盘录音机中,进行一些数字化的编辑和噪声抑制工作.虽然一些细小的杂音单独听起来不会引注意,但是将一二十个音轨叠加到一起后,那些令人反感的声音就会原形必露了.第4步:优化所有的MIDI音源.如果要对MIDI音序的东西进行录音,最好首先在MIDI乐器内部对声音进行优化。

混音基本步骤

混音基本步骤

混音基本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混音是音乐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原本平淡的音频变得更加动感和吸引人。

混音的基本步骤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个出色的混音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混音的基本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混音的过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混音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工具和素材。

包括录音设备、音频文件、混音软件等。

确保设备和软件的正常运行,在准备好所有的素材之后,才能开始混音的过程。

第二步:清理音频文件在进行混音之前,需要对音频文件进行一定的清理工作。

这包括去除噪音、修复损坏的声音,调整音频的音量和平衡等。

确保音频文件的质量和清晰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混音。

第三步:调整声音平衡混音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调整声音平衡。

这包括调整各个音轨的音量,确保不同声音之间的平衡和谐。

通过调整音量和平衡,可以让混音作品更加动感和丰富。

第四步:处理声音特效在混音过程中,可以添加各种声音特效,如混响、合唱、合成等。

这些特效可以让音频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通过添加特效,可以使混音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意。

第七步:测试和调整完成混音之后,需要对混音作品进行测试和调整。

这包括在不同环境中测试混音作品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确保混音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总结混音是音乐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混音可以让音频更加动感和吸引人。

混音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清理音频文件、调整声音平衡、处理声音特效、混合音轨、调整音频效果、测试和调整等。

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步骤,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个出色的混音作品。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作。

祝大家混音顺利,作品成功!第二篇示例:混音是音频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将录音中的声音进行处理、调整和优化,使整个音频作品更加完美。

而混音的基本步骤对于一名音频制作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本步骤,才能进行更高级的混音工作。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而音乐制作则是将音乐创作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使音频效果更加协调和专业。

本文将对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混音技术混音是将多个音频轨道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同时对音频进行平衡、定位、空间感等方面的处理,最终呈现出适合听众的音频效果。

1. 音频平衡音频平衡是混音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整不同音频轨道的音量大小,以达到各个音频元素整体协调的效果。

2. 定位和空间感在混音的过程中,通过调整音频元素在立体声场中的位置和平衡,以提升音频的空间感。

通过合理的定位,听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频元素的位置和运动。

3. 混响效果混响效果能够为音频增加深度和环境感。

通过调整混响参数,可以使音频更加自然和立体。

不同的混响效果可以为音频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4. 压缩和限制在混音过程中,压缩和限制技术能够为音频增加动态范围,使音频在不同音量下都保持平衡。

通过压缩和限制,可以控制音频的峰值和动态过程,提高音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二、后期制作技术后期制作是音乐制作的最后阶段,通过对音频进行处理和修饰,提升音频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1. 音频剪辑音频剪辑是对音频进行修剪和编辑的过程,通过删除不需要的部分,使音频结构更加紧凑和流畅。

音频剪辑可以包括去除噪音、清除杂音等操作,提高音频的干净度。

2. 音频效果处理音频效果处理是后期制作中常用到的技术。

通过添加合适的音频效果,如合唱、混响、回声等,可以增加音频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音频效果处理可以使音频更加独特和丰富。

3. 自动化和音量平衡在后期制作中,通过自动化和音量平衡技术,可以调整不同部分的音量和平衡,以达到整体的和谐。

自动化可以对每个音频元素进行微调和处理,使音频更加细致和精确。

4. 母带处理母带处理是后期制作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整个音频进行整体调节和平衡,以达到最终效果的制作。

Au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

Au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

1.对轨对轨除了听以外还要看,看什么?看波形.导入音频文件后将其插入到多轨界面下的轨道中,首先要做的是将原唱歌曲和歌曲伴奏对齐,翻唱人声是比对原唱来对轨的,而不是去对伴奏.原唱和伴奏对齐的要点是找鼓点,鼓点的波形通常较为突出,如果没有鼓点也要找相对明显的乐器声点.波形大致对其后将鼓点部分继续放大,可以看到一些不规则的波形,波峰很明显,将波峰对齐接下来是将翻唱的人声干音和原唱对齐,可以比对音节的起头和音节的波峰,如果有些长音节难以辨别还可以去比对短音节.对齐后就可以准备将人声和伴奏混缩了.2.添加辅助输出BUS(即总线,BUS这个词在计算机领域里有"总线"的意思)关于后面要说到的总线轨,主控轨和多轨效果格架,如果想深入了解的去看这里/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 d=50261269&cid=25/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 d=50261257&cid=25多轨界面下右键点击一个空白的音频轨,选择第一项插入,然后可以看到要添加的内容,最下面是几个轨道类型,选择总线轨,连续添加3个,将得到总线轨A,B,C,这3个总线轨后面有用.3.添加效果格架先点击图示中的fx(效果)按键转换到效果格架添加模式,然后点击图示中音轨1(我的音轨1是翻唱的人声轨,音轨2是伴奏轨)的那个类似播放的三角按键,这时会弹出效果器列表,点击效果格架,弹出效果格架界面.同样的,点击界面左边的三角按键给音轨1(人声轨)插入常用的压缩效果器,比如waves里的C4或C1,如果要两个都用的话C4要放在C1前面,这两个压缩器的作用是平衡音量,只不过由于算法不同而各有侧重,C4更偏向于调整音量,C1偏向于调整人声特性,使音量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人声的穿透力.同样的方法,在总线轨A里插入任意一款EQ效果器(EQ即均衡equalize的英文缩写),视情况还可以插入waves里的RDeEsser效果器,其作用是消除人声中类似嘶嘶声的齿音,注意如果要用RDeEsser的话EQ必须放在RDeEsser前面.总线轨B里插入任意一款延时效果器,总线轨C里插入任意一款混响效果器.人声先经过插入音轨1的效果器处理,再输出至总线A并经插入总线A的效果器处理,经过两次处理后人声即获得所需效果(这时原始的人声信号已经发生变化),每次处理时所获得的效果都称为插入式效果.4.人声轨辅助输出点击fx按键旁边的输入/输出按键将界面切换回去,如图示,在音轨1处有一个向左的箭头,这就是输出选项,所有轨道默认都是输出到主控轨(也叫master轨,母线,即直接输出到电脑的声卡).将音轨1(人声轨)的输出改为总线A.5.总线A分别发送至总线B和总线C点击fx旁边的发送按键,将界面转为发送模式,可以看到总线A的S1(发送1)路线为无(其他轨道默认也都是无),将其设置为总线B.注意右侧有1个很小的滑块和上下两个箭头,点向下的箭头切换到S2(发送2),将S2发送设置为总线C.这时人声先输出至总线A,再由总线A分别发送至总线B和总线C,通过总线B和C所插入的延时及混响效果器实时处理后所获得的效果称为发送式效果.6.打开混音器调节音量配比将界面切换到混音器界面,播放一下听听看,会发现总线B和C没有声音,那是因为总线A发送至总线B和C的电平为负无穷大.如图示,将总线A的S1和S2的发送电平都改为最大值15.再播放会发现有声音了.接下来是调节各轨的音量配比,直接拖动界面里的那些推子,调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混音最关键的一步,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千万不要急躁),主控轨的推子可以限制总体音量,避免产生爆音.在混音器界面下可以边播放边调节界面里的各项参数,称为动态调节.在这里同样可以更改效果器格架.由于总线B和总线C所加载的效果器是采用发送式效果,因此调节总线B和总线C的音量时只会影响延时效果和混响效果的音量,基础人声的音量并不会改变,这便是发送式效果的优点.7.给主控规(master轨)添加效果器(这里所获得的效果是插入式效果)经过第6步调整后的效果通常都已经比较满意了,但仔细听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微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在最后给主控轨添加专用的效果器来处理了,目的是为了使人声和伴奏尽可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切记主控轨的效果器不可在前面第3步时添加,如果在前面添加了就会影响到第6步的音量配比调节.可以添加waves里的L2或者iZotope Zone(臭氧),任选一款即可,追求完美的建议使用臭氧.8.混缩全部调整完后切换回主群组界面将人声和伴奏混缩~~~~完工附逻辑关系图最后主控轨总共得到4条音频信号,分别是:1.经过压缩和EQ处理的人声(原始人声经过插入式效果处理后被改变,这一信号是被改变的基础人声信号)2.通过混响器后得到的混响声(经过发送式效果处理后获得的仅是一个效果信号,不包含人声)3.带有延时的效果声(同第2条)4.伴奏(原始信号)讲一下插入式效果和发送式效果的区别.插入式效果如字面意思,就是在人声音轨中直接插入效果器,得到的声音是经过效果器处理后的声音,特点是直接对人声音轨产生影响,即改变了人声音轨的内容.发送式效果如字面意思,是将人声音轨发送到一条总线(该总线已加载一个效果器),经过该总线处理后所获得的效果将与人声音轨一并输出至主控轨,特点是人声音轨的内容并不会被改变,特别适合做混响等效果.以文中的例子来讲,如果你在混音器界面里将总线C的音量拉到最低,那么播放的时候人声还是有的,但是混响的效果就没有了,而将音量拉高混响声也会变大.还不明白的我再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演员要登上舞台,那么化妆师要为演员化妆,直接改变演员的形象(插入式效果),服装设计师要为演员设计服装,而设计服装就需要演员的一些资料数据,接下来把演员的资料数据给服装设计师(相当于发送过程,这一过程没有直接对演员产生影响),然后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服装给演员穿上(发送式效果).可以这样理解,发送式效果所获得的效果信号就相当于套在演员(经过处理的基础人声信号)身上的衣服.以上内容也是别人教我的,很实用,他学的专业就是这方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具体我不解释了,太麻烦.很多混音产生问题主要是混响器和延时器以插入方式加入到音轨之中(插入式效果),这是混音大忌,其实我之前也一直都在犯这样的错,好在现在终于明白正确的方法了.补充一下,以文中步骤为例,如果混响和延时是插入式效果的话那么步骤就是第2步只添加一条总线A,混响和延时效果器在第3步时直接加在人声轨或总线A上,只有一条总线A的话第5步也就不需要了,也就是没有"发送"这一过程.关于需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效果器这得视情况定,效果器加得越多问题可能越多,本着能少加尽量少加的原则,人声(压缩器),总线A(EQ,RDeEsser消除齿音实质上也是调整EQ),总线B(延时),总线C(混响),主控轨(L2或臭氧),这是最基本的5个.如果要添加额外的效果器的话是以插入式效果直接加在人声轨上,发送式效果一般情况下只有延时和混响需要.也许有人会问,都是插入式效果为什么不直接把EQ也添加在人声轨上呢?人声轨不是也可以发送到其他总线吗?为什么要特意添加一个总线A呢?这里需要注意,压缩和EQ处理的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参数,如果都放在一起的话不方便调节,分开的话在混音器界面还可以调节音量配比.另外,如果是多人合唱有多个人声轨,那么分别给每个人声轨插入压缩器后,再让所有人声轨都输出到总线A,这也就是总线(BUS)的含义,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将所有人都装入一辆巴士中,然后所有人都共用总线A所插入的EQ(这时在混音器界面调节总线A的音量时所有的人声音量都会产生变化),接着再将总线A分别发送至总线B(延时)和总线C(混响).当然,如果你觉得所有人声共用一个EQ参数不爽的话还可以替每个人声单独设置一条EQ总线,然后将所有EQ总线汇总至另一条总线,再发送至延时总线和混响总线(也可以不汇总,每条EQ总线单独分别发送至延时和混响总线,但这比较麻烦,不建议这样做).附合唱逻辑关系图共用EQ 独立EQ。

如何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

如何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

如何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音频编辑和混音已经成为音乐制作、广播、影视后期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想要创作一首动人的音乐,还是为视频添加精彩的音效,掌握音频编辑和混音的技巧都能让您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音频编辑和混音之前,您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首先,一台性能良好的电脑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您在处理音频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其次,选择一款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如Adobe Audition、Audacity 等,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满足您各种编辑和混音的需求。

此外,一副高质量的监听耳机或音箱能够帮助您更准确地听到音频的细节和问题。

二、音频素材的采集要进行音频编辑和混音,首先要有音频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通过录制、采样、购买等方式获得。

如果您是自己录制音频,要注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使用合适的录音设备,如麦克风,并调整好录音的参数,如音量、增益等,以获得清晰、高质量的音频。

三、音频编辑1、剪辑与裁剪音频编辑的第一步通常是对音频进行剪辑和裁剪,去除不需要的部分,保留有用的片段。

在音频编辑软件中,您可以通过选择工具选中要删除的部分,然后点击删除按钮即可。

2、音量调整不同的音频片段可能音量大小不一,为了使整个音频听起来更加平衡和协调,需要对音量进行调整。

您可以通过音量包络线来对音频的音量进行渐变的调整,比如在歌曲的开头逐渐增大音量,或者在结尾逐渐减小音量,以营造出一种自然的过渡效果。

3、淡入淡出淡入淡出是一种常用的音频处理效果,它可以使音频的起始和结束更加自然。

在音频的开头,音量逐渐增大,称为淡入;在音频的结尾,音量逐渐减小,称为淡出。

您可以在音频编辑软件中轻松地设置淡入淡出的时间和曲线。

4、音频的复制与粘贴如果您需要在音频中重复某个片段,或者将一个片段移动到其他位置,可以使用复制和粘贴的功能。

这能够大大提高编辑的效率,并且让您更灵活地组织音频的结构。

混音基本步骤

混音基本步骤

混音基本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混音是音乐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将不同音频素材进行整合、调整和平衡,使得最终的音频作品听起来更加丰富立体。

混音的基本步骤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一步步介绍混音的基本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音技术。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混音之前,首先要确保所有的音频素材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包括录音好的各个音轨,如主唱、吉他、鼓等乐器的音轨,以及需要使用的效果器和处理器。

还要确保音频软件已经正确设置,并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和CPU性能来进行混音处理。

第二步:音轨处理混音的第一步是对各个音轨进行处理,包括对音量、平衡、声像定位和音频效果的调整。

首先要确保各个音轨之间的音量平衡,使得整个混音作品听起来和谐。

接着,可以通过调整声像定位来使不同音轨的声音在立体空间中得以平衡,增加整体的立体感。

可以添加一些音频效果,如均衡器、压缩器、混响等,以增强音轨的音质和表现力。

总线处理是对整个混音作品进行整体处理的步骤。

在总线中可以添加一些总线效果器,如压缩器、均衡器、混响等,来对整个音频作品进行整体调整。

总线处理可以使整个音频作品听起来更加平衡和丰满,提升整体的音质和表现力。

第四步:混音调试混音调试是混音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

在混音调试中,可以通过反复听取和比较不同版本的混音作品来调整细节,使得整个混音作品更加完美。

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提升混音作品的音质和表现力,如合成声音、剪辑处理等。

第五步:输出与保存混音完成后,最后一步是将混音作品输出为最终的音频文件,并正确保存。

在输出过程中,要确保选择正确的输出格式和参数,以保证混音作品的音质和兼容性。

还要及时保存混音工程文件,并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中,以防止意外丢失和损坏。

总结混音作为音乐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来掌握。

(完整word版)混音教程

(完整word版)混音教程

(完整word版)混音教程混音教程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闭上眼睛,代上耳机,放一首你最熟悉的流行歌曲,仔细听每个鼓件、乐器的位置:底鼓(bass drum/kick drum)?正中间;军鼓(snare drum)?差不多,也在中间;贝斯?在中间;钢琴?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就好象你正坐在钢琴旁弹奏一样……是的,大多数混音师是从听众或演奏者的角度来摆放乐器位置的。

我喜欢从演奏者的角度来混音:一.鼓和贝斯:在一首流行或摇滚歌曲里,底鼓、军鼓、贝斯构成了歌曲的感觉、风格,是除了主唱外最显著的部分。

我们先从底鼓开始吧,音量调到-3db(从立体声总输出看)。

如果需要一些冲劲可以在用均衡器在2.5khz提升一点;如果听起来有些发闷可以在300hz衰减一点。

接下来调节贝斯,逐渐提升音量直到与底鼓融为一体,听起来就好像在你的胸腔上敲打一样。

现在该加入军鼓了,音量接近但不要超过底鼓、贝斯。

加一点板式或房间混响(plate or room reverb),延迟时间可以设为1秒。

加入桶鼓(tom)、钹(cymbal),调节声像:钹1、高音桶鼓(high tom)都放在左边,中音桶鼓(mid tom)放在中间,钹2、低音桶鼓(floor tom)放在右边。

如果你的桶鼓听起来象在敲纸板箱,可以用均衡在低音区提升一点、在300-500hz衰减一点、在高端提升一点增加啪啪声。

对于钗(hi-hat),我通常不作过多的处理,它往往可以自恰于音乐中。

二.其他乐器:鼓和贝斯调好后,就可以加入其他乐器了。

电吉他:声像放在靠近最左面,加一个短暂的延时效果器发送到最右面,音量小一些,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宽广、响亮的电吉他了。

古典吉他:声像放在右边,少加一点谐波效果器(译者注:应该是指吉他用的激励器)。

将吉他复制一轨,音调稍微下调一点,声像放在左边。

这样不用提升音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宽广、响亮的古典吉他声音。

这就是混音的秘诀。

钢琴:我通常从弹奏者的角度来处理。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和后期处理技巧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和后期处理技巧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和后期处理技巧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混音和后期处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混音是指将各个音轨合并,调整其音量、平衡和空间位置,使之融合成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而后期处理则是在混音的基础上,对音频进行修饰和优化,使之更加精细和出色。

本文将介绍音乐制作中常用的混音和后期处理技巧,帮助音乐制作人提高音乐作品的质量。

一、混音技巧1. 音量平衡在混音过程中,正确地控制音轨的音量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整音轨的音量,使之在整体中能够协调一致,既不显得过于突出,也不被淹没在背景中。

可以通过使用压缩器和限幅器来调整音轨的动态范围,使其在不同音量下保持平衡。

2. 空间定位为了给音乐作品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需要在混音中合理定位各个音轨。

可以通过平移、混响和延迟效果器来模拟不同的空间环境,将不同的声音分散在空间中,使之形成完整的音场。

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立体声效果器或声像定位工具,将音频信号的位置放置在左右声道中,增加立体感。

3. 频谱整理频谱整理是混音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使用均衡器和滤波器,调整各个音轨的频率范围,防止频谱堆积,减少擦肩效应。

可以通过削减不必要的频率和不必要的共振,使音频在频谱上更加清晰和明亮。

二、后期处理技巧1. 压缩和限幅压缩和限幅是后期处理中常用的技巧,可以用来控制音频的动态范围,使之更加平衡和稳定。

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比率和释放时间,可以有效地压缩音轨的动态范围,使之在不同播放环境中听起来更加一致。

2. 混响和延迟混响和延迟是营造音乐作品空间感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混响和延迟效果器,使音频信号在空间中产生自然的反射和回声,增加音乐作品的深度和立体感。

同时,可以根据音频内容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混响和延迟算法,使其更好地与音乐作品整体相匹配。

3. EQ修饰EQ修饰是后期处理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使用均衡器,可以调整音频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音量,从而改变音频的音色和谐波结构。

可以根据音频信号的特点和需要,增强或削弱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使之在整体上更加明亮和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后期制作歌曲混音的个步骤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第1步:做好准备。

混音可能是一件非常单调而乏味的事情,因此要设置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空间。

如果你没有一把坐感舒适的椅子,那么你最好还是到附近的办公用具商店去一趟。

准备一些纸张和一个笔记本,以便进行记录时使用,将灯光调整得暗一些,这样可以使你耳朵的灵敏度高于你的眼睛,还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开始你的“旅行”。

要定时进行休息(例如每隔45到60分钟),这样可以让耳朵得到放松并使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如果你是在录音绷中进行工作,那么这种休息就显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这种两三分钟的休息却可以让你更加客观地进行判断,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第2步:回顾音轨。

?先使用较低的音量听一听所有音轨中都有些什么东西,然后记录下音轨的信息,并使用即时贴或是可以擦除的笔来简要地标明哪一个声音对应调音台上的哪一路。

最好按照一般的逻辑习惯来组合声音,例如将所有打击乐器的声音都放在调音台上相连的路中。

这一步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音乐基地论坛找高手问问。

第3步:带上耳机清除瑕疵。

?检查录音细微的瑕疵是一件需要用到“左脑”的理性行为,这不同于用“右脑”来进行感性的混音工作。

如果大脑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状态中跳来跳去一定会阻碍你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进行正式的混音之前,要尽可能地做好清理工作??消除录音中的杂音、弹错的音符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这时你可以戴上耳机,分别单独播放每一个音轨来捕捉录时中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你是对MIDI音轨进行混音,那么此刻你应该做的工作无疑是减薄多余的控制器信号,消除重叠的音符,删去单音乐器音轨中多出来的声音(例如贝司和铜号的声部)。

为了整理录在磁带上(包括数字式磁带和模拟式磁带)的音轨,可以先将它们转录到硬盘录音机中,进行一些数字化的编辑和噪声抑制工作。

虽然一些细小的杂音单独听起来不会引注意,但是将一二十个音轨叠加到一起后,那些令人反感的声音就会原形必露了。

第4步:优化所有的MIDI音源。

?如果要对MIDI音序的东西进行录音,最好首先在MIDI乐器内部对声音进行优化。

例如,为了使声音更加明亮,你最好在电子乐器中提高该音色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而不要使用调音台上的均衡器。

一个要点:使用电子乐器时,一定要始终将输出音量打到最大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最大的动态范围。

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在调音台上对电平进行调整。

当在特殊场合需要改变合成器输出电平的时候,可以使用第7号MIDI控制器信息,但是一定要保证合成器音轨中的最大音量值(控制器7号值)为127(或是非常接近127),总之应该尽量在调音台上对合成器的音量进行调节。

如果你将调音台的音量推杆推到最大,而又将电子乐器中的控制器7号值设置为32,那么你作品的动态范围一定会大受影响。

第5步:在音轨问建立相对的电乎平衡。

?混音进行到现在仍不要忙着加入效果,这里可以专注于各轨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声音,而不要再被左脑所处理的各种细节问题所干扰。

对于一个优秀的混音来说,各个音轨自身的声音应该是非常棒的,但当各轨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时,声音应该更好。

进行整体玲听时最好先切入到单音色方式,如果各轨的声音录得很清晰的话,那么在单声道中它们将比在立体声中表现得更加明确。

如果是一开始就用立体声来试听,那么各音轨中彼此冲突的一些地方就不容易被听出来。

此处参考了音乐基地论坛xiaotuyuer的帖子,有不懂的你可以去问问。

第6步:调整均衡。

?均衡器(EQ)可以用来突出不同乐器的特征,并使得声音在整体上更加平衡。

首先对歌曲中最重要的元素进行加工(例如人声、鼓和贝司)。

一旦所有的这些元素都“粘合”在一起了,再着手处理其它声部。

音频频谱只有一定的宽度,而每一种乐器又都要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占据其自己的一块领地,因此当各个乐器的声音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将填满整个频谱(当然,如何填满频谱首先取决于乐曲的配器,但均衡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混音时要先从鼓组下手的一个原因就是鼓组中的乐器(从低声部的大鼓到高声部的钗)可以很好地覆盖整个音频频谱。

一旦鼓组安排停当,你就可以开始琢磨如何将其他乐器融合进去了。

对一个音轨进行均衡操作时会影响到其他的音轨。

例如,提升某一个钢琴音轨的中频部分可能会影响到人声、吉他以及其他中频段乐器的声音。

有时候对某一乐器的某个频率进行提升,还会导致该频率处其他乐器声音被消弱的现象。

为了使得人声更为突出,可以试着在其他乐器中将入声频率所在频段进行衰减,而不要一味地用均衡器对人声进行提升。

你可以将歌曲想成是一个频谱,然后去决定各个声音都就座在什么位置(也就是其较突出的部分;参见图1)。

我在混音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到一台频谱分析仪,这倒并不是因为耳朵不能够胜任工作,而是由于分析仪会提供一个绝好的耳朵训练机会,同时还会极为精确地显示出各个乐器在声音频谱中的位置。

一台分析仪会提醒你在某个频率区域内存在的声音能量的异常情况。

如果你真的需要那种“突破”型或是说“爆发”型的声音,那么可以试着将1KHZ到3KHz的频段进行少许提升。

不要对所有的乐器都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其目的是要用提升(或是衰减)操作来将一种乐器的声音与其他的乐器区分开来。

要想在混音中造成声音象是是从较远的地方发出来的感觉,那么你只要使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用主均衡器不可。

若你是使用高通滤波器对吉他、钢琴这些有向低频转移倾向的乐器进行滤波,那么会对这些乐器的低频段产生修减作用,使得贝司、大鼓这些低频中的重要成分都得到了充分地展开。

?第7步:施加基本的信号处理。

“基本的”并不意味着只使声音变“甜”,因为效果处理可以说也是“完整的声音”中的一个部分(例如,如果echo(回声)效果的回声落到了音乐的拍节上,就有可能改变节奏部分的特征,而distortion(失真)会将更加激烈地改变声音,等等)。

第8步:创建立体的声音舞台。

?现在到了将乐器安排在立体声的舞台上的时候了。

你的目的可能还是非常传统的(也就是说,是要重现一个现场演出时的情景),当然也可能是非常前卫的。

不管怎样,为单声道的乐器安排一个合适的声像位置时,要避免将声像设置得过于靠左或是靠右。

出于某些原因,过于极端的信号听起来可能会不十分真实。

由于低频声音的方向性不如高频声音明显(即通常说的“低频无指向性”),因此可以将大鼓和贝司的声音放在中央。

还要考虑到平衡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将hi?hat(富含高频谐波成分)安排在了右侧,那么就应将tambourine、shaker或是其他的高频声音安排在左侧。

这种概念对于中频段的乐器也同样是适用的。

信号处理器也可以将一个单声道的信号改变成一个立体声的图像。

办法之一就是使用有时间延续功能的效果,如使用立体声合唱或是一个较短的延时。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信号的声像在左侧,那么将该信号的一部分施加短延时(5到15毫秒)后再发送到另外一个声像为右的通道中。

当你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最重要的是要确认混音监听在这时是处于单声道状态,这是由于将效果声和直达声进行混音时有可能导致声音相位的抵消,而在立体声情况下你可能听不出这种现象。

另外一个技巧则要使用均衡器了。

将一个信号发送到两个分离的声道上去,但是对它们实行不同的均衡处理。

例如,将一个声音送到一台立体声图式均衡器的两个声道中,将一个声道偶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而将另外一个声道奇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

立体声的设置会十分有效地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受。

让我们来对人声进行加倍,让一个歌手演唱一段,然后非常细致地将歌声进行一次加倍。

试着将这两个声音输入声像相对的声道中,这时两个歌声将结合到一起,并使声像听起来是位于中央。

这样产生的处于中央位置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十分平滑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女歌手来说这将非常有效。

这种声像相对的人声会表现出更加准确与清晰的音质,对于一个好的歌手来说更能体现其优秀。

第9步:在编曲上进行最后的改动。

?你应该使乐曲中互相竞争的成份尽量减少,这样才能保证听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曲调之上,而不使你的作品听起来乱哄哄的。

你可能非常为你添加的某些效果而骄傲,但是如果这种效果不能够很好地为乐曲服务,那么别无选择??去掉它。

相反的,如果你发现乐曲不需要某种特殊的声音,那么这就是你再叠录入一两个音轨的最后时刻。

在音乐最后完成之前不要沉迷于欣赏你暂时的工作成果。

切记:尽你最大的努力在混音中保持一种客观的工作态度。

你可以通过去掉或是加入某些特殊的音轨来在混音时改变乐曲的配器。

这种混音方式对于大多数舞曲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这时,可以不断反复地播放一段音乐,然后不断地切换各路的哑音键和变化主音量,你通过调音台就可以编配出一首舞曲音乐。

音乐是一种态度,做混音是为了让听众享受到更完美的作品,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音乐完美了,才可以分享到网上,如5sing、音乐基地论坛等,都是非常好的分享平台。

?第10步:声学空间。

?现在我们已经将我们的音轨都设定为立体声的了,接下来就要将它们安排到一个声学空间中了。

从为辅助输出口外接一台效果器并选择一个精彩的混响开始,然后再对选中的音轨增加混响和/或延时效果,为一个扁平的声场创造出一定的纵深空间。

通过开大一个声道的辅助输出并稍微地降低其推子,你就可以将一个音轨的声音放置到声场的后方。

通常情况下,你将会对整个乐曲使用混响,以建立一种特殊的声学空间(俱乐部、音乐厅、礼堂等)。

然后对某一个单独的音轨再使用一次混响效果,例如对通通鼓使用一个门混响(gatedreverb)。

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你为了将一个声音做好而不得不将混响效果加到最大,那么你最好将这一轨重新进行录音。

?第11步:拧、拧、再拧。

?此时此刻,混音已经有了个大概形状了,下面就该进行细调了。

如果你是使用自动混音,那么就开始编写你混音的每一个进程吧。

切记上面的各个步骤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你要反复在均衡、电平、立体声位置和效果之间进行调整。

监听的标准要尽可能地严格,如果你没有将那些给你带来麻烦的东西除去,它们就可能会在你试听混音结果时像幽灵一样总来捣乱。

直到得出满意的结果前,你这时所做的工作对于混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关系到混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但你千万也不要因此而神经质,进行混音也可以说是进行表演,如果你抠得太细,就将会失去那些能增加刺激感的自发性的东西。

一个不甚理想但却传达了热情的混音作品,听起来终究要比一个精细准确但却缺乏灵气的混音要有意思得多、吸引人得多。

出于保险的目的,不要总是反复删除再重新进行你的混音,当你第二天再听昨日做出的混音时,可能会突然发现以前的这版混音正是你梦寐以求的。

事实上,你可能自己都说不出你不同混音版本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