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幼儿教师,你是否注意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呢?其中之一就是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做题中懂得用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展现数据的属性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概念,掌握基本术语。

2.能够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掌握常见的统计工具。

3.培养孩子们的数据分析思维,提高他们统计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究竟什么是数据分析呢?数据分析是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以及做出决策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基本术语,例如数据源、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属性等等。

三、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实例教学为主。

当孩子们能够看到实例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幼儿园各班级男女生人数”为例,来详细讲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我们将从所有班级中收集数据,包括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的数据。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统计意义,便于整理和收集,且具有可信度。

收集完数据后,我们就需要整理数据了。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让孩子们练习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类。

2.展示数据接着,我们需要用合适的图表来展示已经整理好的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用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折线图及散点图等。

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饼状图,我们可以通过饼状图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3.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分析已经展示好的数据。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

例如:男女生数量比例、各班级男女生数量变化等等。

四、教学建议我们为本教案的参考中给出一些建议:1.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做实际探究,让他们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逐步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数据图表与分析”,该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数据图表的概念、分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表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档编辑等知识,为本节课的数据图表制作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数据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数据图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制作数据图表的基本方法。

2. 学会利用数据图表进行数据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情分析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如下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知识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

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档编辑等课程,为本节课的数据图表制作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2. 知识层面:七年级学生对数据图表的概念和分类已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如何制作和分析数据图表尚不熟练。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数据分析技巧,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提升。

3. 能力层面: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素质层面: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非常重要。

本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

Excel图表与数据分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Excel图表与数据分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 1 页 共2 页 《Excel 图表与数据分析》教学设计桐乡一中桐乡一中 杜宗飞杜宗飞(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Excel 常见图表类型和创建方法。

常见图表类型和创建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利用Excel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的巩固。

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的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和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常用Excel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讲解法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讲解法 (四)教与学的过程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分钟)1、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目前使用最多的手机品牌吗?吗? 2、展示相关数据、展示相关数据 3、展示相关图表、展示相关图表1、观察相关数据。

、观察相关数据。

2、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教师提问。

答教师提问。

1、提出问题设置悬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起学生本节课的兴趣。

课的兴趣。

第 2 页 共2 页 图表创建方法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并演示图表的创建方法。

表的创建方法。

1、学生仔细听教师讲解并思考。

解并思考。

2、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图表创建任务一图表创建任务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力和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一 (5分钟) 教师提出任务:完成图表创建任务二。

图表创建任务二。

学生自主探究,并完成图表任务二。

图表任务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究能力图表的修改 (3分钟) 教师讲解已创建好的图表如何修改。

的图表如何修改。

学生学习相关操作方法,并动手实践。

法,并动手实践。

学会图表的修改和完善改和完善自主探究二 图表分析 (2分钟) 教师提出任务:分析图表,并将结果填在结论工作表G6G6、、F7中。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学设计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学设计
②数据可视化:利用数据图表进行数据可视化,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③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图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④决策支持:利用数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板书设计:
1.数据图表的种类和特点
-条形图
-折线图
-饼图
-直方图
-箱线图
2.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数据图表及分析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数据图表及分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数据图表及分析》是高中数学选修模块中的一章,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表制作方法,学会运用图表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直方图、箱线图等常见图表的制作和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教材中的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图表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各类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4)学习数据可视化工具:推荐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提高数据图表的制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学以致用追求多维度目标的达成——初中《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例谈

学以致用追求多维度目标的达成——初中《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例谈

1. 06
l 4 1

1 .1 2 1 . 2 7 1 .1 3
项 新 的 任 务 ——根 据 “世 界 人 口 分 布 情 况 ” ( 3)制 作 一 份 相 应 的 图 图 表 。 ( 生 打 开 电 子 学
北 欠 人汁 洲 Nhomakorabea5 1% .6
0 % . 2
总 人 口
l8 7
巴 丛 断 笼闻
印 尼 中 闻
l6 4 3O l
23 2 l 9 3l
层 次 。我 们 必 须 立 足 于 新 课 程 理 念 , 重 新 审 视 该 部 分 教 学 的 内容 与 结 构 。
图 表 是 一 种 直 观 表 达 数 据 的 工 具 。 教 学 图 表 是
国 家
巴 q
个 热 点 内 容 。 笔 者 曾 多 次 观 摩 过 该 课 。 虽 然 每 次 由
不 同 的 教 师 执 教 , 教 学 过 程 却 有 着 惊 人 的 相 似 : 以 “ 表 制 作 向导 ” 的 每 一 步 骤 作 为 课 堂 教 学 的每 一 步 , 图 教 师 演 示 、学 生 操 练 , 停 留在 “ 作 技 能 训 练 ” 的低 操
二 、学 习 制作
1. 摩 体 验 观
实 践 体 验
格 。 请 同学 们认 真 观 察 整 理 前 后有 什 么 样 的变 化 。
师 : 刚 才 有 同 学 提 到 了 如 何 根 据 表 格 制 作 图 表






w w w .t iedu. g. or cn
信 息技 术课 咖l I 脚
1 8 9 0
92 .
9 g .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宫晓燕225411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中的第四章第四节。

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导向生成柱形图、饼形图、折线图的方法,学会编辑图表的方法,并体会用Excel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图表问题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图表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难点:建立图表时数据源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数据关系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本节内容图表在初一数学中已有过接触,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所以更方便了我们的教学。

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调查2010年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周艳红、江涛、冯晓泉等明星的投票情况。

2、多媒体电子教室、自制课件、将练习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桌面上3、将学生根据操作能力的强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四、学习方法:主要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热情,通过师生相互参与讨论,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激情广场”明星调查统计情况,主要有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表描述。

让学生分析哪种描述方式看起来最一目了然,为什么?学生讨论并一致认为图表类型比较直观形象。

那么这样的图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新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案

《数据图表及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选择相应的统计图标2、掌握制作统计图表的方法3、熟悉各种不同类型图表的使用范围及各自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难点】:1、创建图表所需数据区域的正确选取2、根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2.学生自主探索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通过对本班同学身高数据的采集,生成《七年级一班学生身高数据汇总表》,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并指出光有数据的不足,从而进入图表的制作。

【引导自学】自学书上26页的图表类型知识,然后抽问。

1、直接了解数据大小用什么图表?2、了解部分占整体的比例用什么图表?【教师演示】1、选数据“打开表格”——“选中要展示的数据”2、找向导单击“插入”菜单——图表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图表按钮,然后跟随向导进行操作3、作调整标题居中、字体、颜色;图表太小;图饼颜色修改【学生实作】1、学生跟随老师制作第一个柱形图2、学生独立完成饼图的制作3、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图表进行调整【课堂小结】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解了两种图表类型,分别是:柱形图和饼图。

制作图表的步骤方式是:选数据、找向导、作调整。

【课堂作业】1、完成上述图表的制作并上传到教师机;2、对上述图表进行说明分析,提出增进学生身高的方法和措施,为下节课制作数据分析报告作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数据统计与表分析(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统计与表分析(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统计与表分析(大班数学教案)一、引言数据统计与表分析是大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展示统计数据,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统计与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统计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3. 学会使用表格和图表展示数据;4. 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等;2. 学生准备:练习册、直尺、铅笔、橡皮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学校操场上各年级学生的人数、水果店不同种类水果的销售量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数据,从而引出统计数据的概念。

2. 数据收集与整理(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调查题目,例如:“家长购买的最受欢迎的水果种类”等。

学生可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然后收集回答并整理成表格。

3. 表格的制作与使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表格的作用和基本结构,如表头、行标和列标。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制作并填写表格。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表格中的数据含义。

4. 图表的制作与展示(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

学生选择适当的图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绘制,并用彩色笔标注图表的不同部分。

最后,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图表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5. 数据分析与解释(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如“哪种水果销售量最高?”,“每月销售量有无明显变化?”等。

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进行思考,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答案和解释。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下节课的拓展问题,如“你还能想到哪些场景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和表分析?”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据统计与表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培养了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模块,承接前两节的Excel的数据的加工操作,在表格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基础上,通过与文字和表格表达信息的方式进行对比,了解使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点,并且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认识三种图表类型的特点,培养选择合适的信息表达方式和图表类型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在教材分析中体现了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内容。

但在三中图标类型中可以细化:哪三中图标,有什么特点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使用文字、表格和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②掌握图表制作、修改和美化的方法。

③知道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应用于不同的数据表达。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对不同图表类型进行比较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

③通过奥运会金牌数据的分析,培养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修改和美化方法。

这是本节内容的操作部分,也是任务设置的主要内容,通过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演示一个例子,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两种方法上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设置的过多,本节课的重点就一个图表的制作一般步骤,因为无论是什么图表其基本操作步骤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第一个任务中教师直观的演示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图表制作的过程,在通过任务2、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加以巩固的目的。


教学难点:图表的三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学生在学习图表的制作时,不仅应该知道我该怎么去做,也该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思考,设置比较的任务,通过表格填写和相互交流,最终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表达数据信息。

【难点设计的比较得当,学生掌握了不同图表的制作过程的同时,更要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其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比较不同图表特点的任务,通过表格填写和相互交流,最终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表达数据信息】
补充【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情境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办,你知道那一年中国拿到多少金牌吗?
老师这里有三分资料,分别描述了1988年至2008年中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枚数。

2.分组,一二组阅读文字资料,第三组获得表格资料,第四组获得图表资料。

3.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先找到那一年中国获得了28枚金牌?这一年的奥运会在哪个
国家哪个城市举办?
4.由上面两个小比赛,你能归纳出三种信息表达方式的特点吗?
5.学生填写表格,师生交流,谈谈感想。

【教学思路:通过创设奥运奖牌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文字、表格、图表等不同形式的描述,来感受图表作用和特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
二、布置任务,获得新知
任务一:制作表格
1.教师:你能制作这样的一张图表吗?
2.操作演示,根据表格数据插入一张柱状图,操作过程中讲明操作步骤以及注意点。

3.布置任务:你能将这些数据制作成一张折线图吗?
4.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折线图。

5.教师:你还能制作一张扇形图吗?
【这一个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在任务的设置上感觉较为简单:任务一:教师演示柱状图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归纳出图表制作的一般步骤:步骤1、步骤2等);任务二:组织学生制作折线图(在此过程,通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在学生演示过程中加以指导);任务三: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图表形式,在此熟悉图表的操作过程。

(教学思路:图表的制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因此通过教师直观的演示教学,组织学生归纳出图表操作的步骤,然后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折线图的制作,在此过程中及时学生巩固操作的过程,又是发现学生操作错误的过程;任务三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图表其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操作过程是相同,在此熟悉操作过程。

)】
任务二:分析比较
1.教师:我们为什么有的时候使用柱状图,有的时候使用折线图或者扇形图来表达数据
呢?
2.学生交流讨论,完成三种图表适用场合表格的填写。

3.教师提问,并板书。

柱状图:适合数据的大小比较。

折线图:适合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

扇形图:适合表达数据占整体的比例。

【这一个环节,我认为要有两个过程,一是比较,二是运用。

比较通过观察、表格的填写,来发现图表的特点;运用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源如:工厂每个月的产量(折线图)、学校兴趣班的人数统计(扇形图)等。

不光要让学生知道区别,难点在于不同图表的正确选择。

】任务三:图表修改和美化。

1.提问:“当工作表数据发生改变时图表数据是否会自动更正?”
2.结合以前的知识经验,尝试对表格进行美化操作。

(1)如何改变图表的类型?
(2)如何改变图表的背景?
(3)如何改变图表文字的设置?
(4)图例的大小位置怎样调整?
3.教师请学生演示操作方法,补充并进行点评。

【这一环节是一个扩展的过程,可以回到情境中去,围绕情境中修饰过程图表,来组织学生发现自己的表格和演示的图表有什么不同,引出图表的修饰等。

从而起到首尾相连的作用】三、成果展示,课堂小结【展示学生已经修饰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图表操作的过程,选择
图表的原因,对图表做了哪些修饰等。

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在Excel中图表的制作,并且知道了在适合的时候
使用图表去表达数据以及使用哪种图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去对财务报表数据、科学实验数据等进行适当的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